?

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分析

2024-04-14 18:20張吉蘭
關鍵詞:典故成語傳統

張吉蘭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從而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數學素養。文章提出了七種滲透路徑:引入傳統圖案,學習簡易圖形;結合歷史名著,掌握運算法則;講授名人故事,體現傳統文化;利用成語典故,解決數學問題;融合傳統藝術,培養空間想象力;結合傳統節日,學習歷法與數學關系;引用傳統建筑,強化幾何感知能力。以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滲透路徑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20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數學主要研究數量關系、空間形式和數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傳承下來的思想觀念、文化形態、生活方式等,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它包括文學、藝術、民俗、建筑、哲學、科學等諸多方面,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也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教師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引入傳統圖案,學習簡易圖形

傳統文化中的圖案元素包括剪紙、中國結等等。這些傳統圖案以其獨特的形式和色彩,展現了豐富的簡易圖形特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傳統圖案,一方面,傳統圖案中的形狀和結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簡易圖形的基本認知。通過觀察和分析傳統圖案中的各種形狀,學生可以逐漸發現它們與簡易圖形之間的聯系,從而加深對簡易圖形的理解。另一方面,傳統圖案的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相比于傳統的純文字和符號教學,傳統圖案更加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例,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剪紙作品或中國結的實物展示給學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傳統圖案中的形狀和結構,讓他們發現其中存在的簡易圖形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看到了哪些形狀?它們是什么形狀?”學生可能會回答:“我看到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等?!苯又?,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形狀與簡易圖形之間的關系。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剪刀剪出一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片,然后用這些紙片拼湊出一些簡單的圖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親自動手操作,還可以通過觀察和比較不同形狀的紙片,進一步加深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

二、結合歷史名著,掌握運算法則

在中華傳統名著中有許多涉及數學的內容。以《九章算術》為例,這部古代數學經典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們對數學知識和運算法則的總結和歸納,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等內容。在《九章算術》中,學生可以看到許多與運算法則相關的例題和解析,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運算法則的基本規則。通過結合歷史名著來學習數學,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數學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以歷史名著為載體,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九章算術》中的故事和數學家的成就,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講授《數學廣角——雞兔同籠》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與運算法則相關的歷史名著故事,如《九章算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教學。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生引入到歷史名著的世界中,讓他們了解其中的數學問題和解決方法。這個問題的內容是,假設籠子里有雞和兔子,上面數頭,下面數腳,雞和兔子的頭數一共是35,腳數一共是94。學生思考如何通過四則運算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出簡易方程來解決這個問題。假設雞的數量為x,兔子的數量為y。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學生可以列出兩個方程:“x+y=35” “2x+4y=94”。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消元法或其他解法來求解這個方程組。學生可以得出雞的數量為23,兔子的數量為12。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解決問題,還了解了雞兔同籠問題的歷史背景,培養了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講授名人故事,體現傳統文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有些枯燥和難以理解。教師通過講述名人的故事,可以將數學與歷史、文化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這種精神可以激勵學生們勇于面對困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我國的名人故事中有許多關于數學的內容。例如,祖沖之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位杰出數學家,他提出了使用“割圓術”來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通過學習祖沖之的故事,學生可以了解到數學在古代中國的發展,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講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這些名人的背景和成就,然后通過講述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的意義。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名人的畫像、生平事跡和相關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小數相關的古代數學家的故事,如楊輝三角的創始人楊輝、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名人故事中的問題情境,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和解決,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楊輝三角中的每個數字都是前兩個數字之和,你能用這個規律計算出第10行的數字嗎?”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運用所學的小數知識進行計算和驗證。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和應用所學的小數知識,還能夠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講授名人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名人故事中的數學家們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還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精神。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名人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優點,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教師可以講述數學家劉徽的故事,他在《九章算術》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同時還關注社會民生,提出了許多關于土地測量和水利工程的建議。通過講述劉徽的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四、利用成語典故,解決數學問題

成語典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學習成語典故,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同時,成語典故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往往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動力。此外,成語典故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他們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成語典故有一些與數學思維密切相關,通過學習和運用這些成語典故,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和方法。

以《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為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成語典故,如“平分秋色”“眾志成城”等,將其引入課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成語典故的含義和背景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其中蘊含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解釋“平分秋色”意味著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而這正是平均數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成語典故的含義,同時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小明和小紅一起參加了一場跑步比賽,他們的成績分別是80s和90s,請計算他們的平均成績?!蓖ㄟ^這樣的問題,教師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對平均數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不同參賽者的成績情況,進一步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和應用能力。這樣,通過設計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數學問題和拓展活動,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融合傳統藝術,培養空間想象力

通過學習傳統藝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的概念和原理。傳統藝術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觀察和模仿傳統藝術作品,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空間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例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畫、花鳥畫中都運用了數學的概念和原理。山水畫中的透視法,就是通過運用數學的比例關系和幾何形狀,來表現遠近、深淺的效果?;B畫中的構圖和布局也需要運用到數學中的對稱、平衡等概念,使畫面更加和諧美觀。這些傳統藝術形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和欣賞能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做法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傳統藝術作品,如山水畫、花鳥畫等展示給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作品中的線條、形狀、比例等元素,并與本課所學的位置概念進行聯系。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觀察到作品中的山、水、樹、花等元素是如何排列和分布的?它們之間有什么規律?”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可以從傳統藝術作品中感受到位置的重要性和多樣性。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傳統藝術作品相關的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一些紙和顏料,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繪制一幅山水畫或花鳥畫。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作品中的線條、形狀、比例等元素,并與本課所學的位置概念進行聯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山、水、樹、花等元素的位置關系和相對位置。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應用位置概念,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六、結合傳統節日,學習歷法與數學關系

中華傳統節日中有許多與數學相關的節日。比如,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與數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春節期間,人們會進行各種計算和統計工作,如準備年夜飯時需要計算食材的數量、制定預算等。此外,元宵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人們會制作各種形狀各異的燈籠,通過測量和計算來確定燈籠的大小和比例關系。這些傳統節日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數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例如,在《年、月、日》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春節的起源和慶?;顒觼硪氡菊n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的時間是根據農歷來確定的,并與陽歷年不同。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春節的相關圖片和視頻來讓學生感受到春節的喜慶氛圍。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春節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農歷是如何確定一年的月份和日期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并記錄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天氣情況,然后讓學生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一個折線圖或柱狀圖來展示不同月份的溫度變化趨勢。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用圖表來表示數據之間的關系。

七、引用傳統建筑,強化幾何感知能力

幾何是數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它涉及點、線、面和體等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性質。通過學習幾何,學生可以培養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等重要的數學素養。傳統建筑作為數學與藝術的結合體,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還能夠讓他們在學習幾何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美和實用性。

在中華傳統建筑中有許多與幾何相關的元素。例如,中國古代的宮殿、廟宇和園林等建筑,都體現了精確的幾何構造和比例關系。這些建筑中的柱子、梁、門窗等構件,都是按照一定的幾何規律進行布置和組合的。此外,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屋頂、屋檐和裝飾物等,也包含了各種幾何圖形,如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通過引用傳統建筑,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特點,從而增強他們的幾何感知能力。

在《圖形與幾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建筑圖片或模型,如故宮、天壇等,展示給學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建筑中的幾何元素,如柱子、梁、門窗等,并讓學生描述它們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接著,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這些柱子是如何支撐起整個建筑的?”“這些門窗是如何保證通風和采光的?”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通過這樣的引導和討論,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幾何圖形的特點,從而增強他們的幾何感知能力。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每個小組選擇一個中國傳統建筑進行研究,并制作一份關于該建筑的幾何特點和構造的報告。在報告中,學生需要詳細描述該建筑中的幾何元素,如柱子、梁、門窗等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并解釋它們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唐秀云《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試題與研究》2023年第33期。

[2] 李熙全《借助數學閱讀材料挖掘數學文化內涵——略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策略》,《小學生》2023年第10期。

[3] 李翠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江西教育》2023年第35期。

猜你喜歡
典故成語傳統
懸壺濟世典故的由來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拼成語
七夕節有什么典故呢
猜成語
那些年,我們寫作文用爛的典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