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的內涵、價值與策略

2024-04-14 18:19邱錦鴻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語文要素評價方式

邱錦鴻

[摘 要]大單元教學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方式之一。單元整體教學是大單元教學的主要形式。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能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有利于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有助于精準落實單元教學目標。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全面解讀單元語文要素的內涵,精準確定單元教學目標;要合理制訂評價方式,明確課堂教學流程;要設定多維評價視角,落實單元預期目標。這樣的教學以始為終,不僅體現“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而且能讓學生始終行走在語文學習的正確道路上,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語文要素;評價方式;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4-0036-03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深化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教師要“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這為教師開展大單元教學指明了方向。單元整體教學是大單元教學的主要形式。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慣有框架,構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樣態,有效促進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接下來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這一方面的嘗試和思考。

一、逆向設計的內涵

逆向設計是將教學過程中的目標設定、評價前置的一種教學設計理念。這與我們傳統教學的后置性評價完全相反。美國學者格蘭特·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一書中提出了逆向設計的理念。他將整個學習過程比喻為產品體驗的過程,以想要達成的產品效果作為目標,以思考并明晰是否體現這樣的產品效果作為教學評價,通過評價前置的方式進一步清晰地定位目標、確定教學的基本板塊與流程。這一想法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二、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的價值

(一)有助于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逆向設計的核心在于順應生命個體的思維認知規律,強調對事物內在的理解。這種基于學生內在認知思維的逆向理解,主要包含了以下六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說明:能夠借助多方面的資源,在單元統整中進行系統化的描述;二是詮釋:能夠講述富有意義的故事,揭示客觀性概念內在的意蘊和價值;三是應用:能夠將自我認知放置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加以靈活整合和運用;四是有觀點:能夠根據自身的理解,對相關事件、主題或者現象發表個人看法,在細致分析后能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五是有同理心:能夠站在其他人或者不同的角度,全面考量和把握問題;六是有自治:能夠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分析,并在梳理中形成全新的認知,調整自己有偏見的想法。

基于上述分析,逆向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語文要素中的必備知識,關注學生在理解和接受知識過程中的思考狀態。這與傳統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有著一定的區別,規避了教師的機械灌輸,更注重學生自身的思維狀態,能為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有助于設定精準的教學目標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都以制訂教學目標、研制教學內容、遴選教學策略和實施教學評價為抓手,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學目標完全處于一種虛設狀態,無法對學生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引導。而逆向設計則明確了預期的學習效果和評價依據,并能清晰而精準地確定學生當下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找準目標依據與學生水平、能力之間的差距。這有助于教師規劃教學板塊、設計教學流程,從而使整個教學體系指向更明確,體現出教學的過程性、指向性。

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中,目標與評價以及最終的教學板塊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系,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

三、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的策略

統編語文教材在編排上呈現出鮮明的整體性和序列性原則,不僅每個單元都設置了明確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而且語文要素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在定位目標之后,教師要設定好評價的工具和標準,準確描述學生在目標統整下的課堂表現,并緊扣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進行整體規劃。下面以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一)全面解讀要素內涵,精準確定教學目標

人教社的陳先云先生指出:語文要素包含了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統編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語文要素,提出了單元學習的要點,為教師解讀單元課文、設定單元目標提供了支架。逆向設計的第一步就是要確立單元教學走向何方。只有確定了最終的歸屬點,才能為后續評價的精準落地提供參考。

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

其一,動靜結合的寫作策略在統編語文教材中并不是首次出現。在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就已經有所涉及,定位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對比這兩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就不難發現,體會動靜結合描寫的表達效果與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重在借助典型課文的關鍵語段,以感性認知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動態描寫和什么是靜態描寫,對這兩種描寫形成感性認知;體會動靜結合描寫的表達效果主要是對表達方法以及表達效果相對理性的認知,能為學生學習本單元時嘗試運用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奠定基礎。其二,在表達層面上,要求學生通過“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這里的“搜集”,是要求學生在搜集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必要的歸類、整理,甚至是刪除與甄別,最終達成通過資料來“介紹一個地方”的習作目標。

教師對語文要素的解讀不能停留在對文字表面的理解上,而是要根據語文要素確定單元中每篇課文的具體目標,同時在單元的各板塊教學中進行落實,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單元文本內容的特質上。比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時,教師在梳理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作者并沒有對威尼斯展開全面的介紹,而是聚焦在最具特色的小艇上,借助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將威尼斯作為水城的特質呈現在每一個讀者面前。在教學描寫人們休閑的生活狀態這一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動靜描寫的特點,以及這種表達所產生的效果。在教學《牧場之國》一文時,教師緊扣作者描寫牧場的自然景色、動物以及荷蘭人民的生活狀態的內容,引導學生根據上一篇課文學習到的方法,自己找出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借助典型語段說一說表達的作用。而在教學略讀課文《金字塔》時,教師可以利用兩篇風格完全不同的文章,讓學生在對比賞析中認識到,根據介紹的地方的類型不同以及表達定位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策略和表達方式。

在教學該單元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和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將介紹對象定位于自然景物類,或文化遺跡類,或特色建筑類;再讓學生根據類型的不同,選擇相應的表達策略。這樣進行教學,就將動靜結合的表達策略和搜集、整理資料的操作過程巧妙融合,達成完成口語交際和習作表達的目標。

(二)合理制訂評價方式,明確課堂教學流程

根據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確定好教學目標后,教師就可以對單元的口語表達與習作板塊設定具體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將想要達成的目標轉化為相應的成果。這是逆向設計的第二步,也是最能體現逆向設計特點的地方。

無論是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還是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都同屬于介紹類的內容。在教學時,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習慣的束縛,巧妙地引導學生展開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將這兩項輸出性活動視作一個整體,口語交際是基礎,為最后的習作表達服務。這樣,就可以確定本單元學習應達成的幾個方面的成果。一是通過搜集資料、整合資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作一份海報,介紹一種世界文化遺產。海報的制作為口語交際活動的展開奠定了基礎。二是錄制一段音頻。教師引導學生從網絡上下載一段介紹中國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的視頻,并結合搜集的資料,以配音的方式錄制一段介紹這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的音頻,作為口語交際的學習成果。三是基于前期制作海報和錄制音頻的成果,撰寫一篇演講稿,并在班里進行現場演講。這樣,單元習作的完成就水到渠成了。

這三項成果緊扣單元語文要素,體現了教師基于學情設定單元教學目標的作用。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緊扣這三項成果,規劃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基于設定的最終成果,創設貼合成果形式的可感情境:“一年一次的世界遺產大會,今年9月將在沙特阿拉伯召開。如果你有機會作為中國的代表,需現場進行10分鐘的演講,介紹中國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你將會選擇哪一處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又將會怎樣介紹呢?”其次,教師從情境出發,明確教學的整個過程。要想在世界遺產大會上完成演講,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思考。一是演講的內容。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拓展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對入選的39處世界文化遺產進行簡單介紹,并讓學生選擇自己相對了解或者感興趣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介紹的對象。二是成立學習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教師可將選擇相同介紹對象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要求他們通過網絡搜集、實地考察和調查了解等不同的形式,收集與這一處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相關的資料,儲備大量的素材。但這些儲備的素材是否能全部運用到介紹的內容中呢?又該用怎樣的方法將介紹對象的特點和魅力展現出來呢?這就需要學生去思考和討論了。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課文學習表達方法。葉圣陶先生強調:“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苯虒W中,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課文學習作者利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展現景物特點的藝術;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表達思維出發,掌握動靜結合的表達技巧。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情境表達的需要以及所選擇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不同特點,抓住某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中最具代表性的方面展開介紹,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相應的刪減、分類與重組,并采用動靜結合的表達方式寫好演講稿。最后,教師創設世界遺產大會的活動情境,要求學生對海報、錄音內容等進行整合,以中方代表的身份進行一次真實的演講。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設定的教學板塊和教學過程,都是從評價的預設成果出發,再回扣單元教學目標的,凸顯了逆向思維的設計內涵,有助于學生言語素養的全面發展。

(三)設定多維評價視角,回叩單元預期目標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一直都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知識新授的環節上,而對評價則關注得相對較少。即便有所評價,也基本上流于形式。而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中,評價作為呼應目標、設置教學板塊的橋梁,承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從形式來看,評價不僅要用到學生的自我評價、同伴的相互評價以及教師的評價等不同的形式,而且要引入第三方評價。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打開語文學習的全新思路,進一步彰顯逆向設計的教學特點。

在選擇中國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介紹對象時,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自己家鄉的文化遺產或者自己曾經去過的景點。在評價時,教師不妨邀請與本次介紹內容相關的第三方人員介入,如邀請負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人員,對學生所呈現的內容進行審視與評價,主要考量學生是否展現了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和特點;也可以邀請從事導游工作的相關人員,從學生在介紹時的語言特點出發,主要考量他們是否能夠根據游客的心態和內在需求來介紹,表達是否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同時,還可以從這次活動的情境入手,要求其他學生站在他國與會代表的立場上,對學生的演講進行評價,甚至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展開互動與追問,以反推的方式引領學生對所講的內容進行調整與反思。

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和視角對單元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價,使學生掌握了動靜結合的表達方式和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從而將語文要素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語文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逆向設計,需要走出傳統教學的固有模式,將教學評價前置,并確定教學板塊、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內容,強化教學評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達成教學目標過程中的表現,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環節的教學都與教學目標相符,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于甜. 基于逆向設計理論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優化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2] 陳彥旭.? 以學習為中心:小學語文教學核心問題設計的應有視角[J]. 基礎教育研究,2023(2):73-75.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語文要素評價方式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核心置換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之優化
圖式理論在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功能與評價方式
基于逆向工程的農用電動汽車殼體造型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基于多案例的汽車外觀逆向設計潛在侵權風險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