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學習情境、任務與活動的優化設計

2024-04-14 18:19丁浪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學習情境

丁浪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有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語文教師應以語文新課標理念為指引,結合語文學習內容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學生的真實生活、語言實踐和經驗積累創設學習情境,基于教學目標、學習材料和學習支架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習任務具有挑戰性、綜合性、開放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4-0042-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在“課程理念”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當下,許多教師雖然非常重視語文學習情境的創設和學習任務、學習活動的設計,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形式化、隨意化和簡單化的現象,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進行優化設計,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學習情境的優化設計

情境在意義建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創設貼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境,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及審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于學生真實生活創設學習情境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解決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被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創設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文在生活中的價值,培養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如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由于本單元是學生開學后學習的第一個單元,該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為“我的暑假生活”,那么結合語文教學雙線目標,教師就可以創設學習情境——“分享暑假里的新鮮事”。隨著學生對新鮮事的分享,許多有新鮮感的詞語也自然而然地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之后,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體會其中有新鮮感的詞句,還讓學生把自己在校園中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說一說。創設這樣的學習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語文走向生活,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只有真正立足于學生的生活,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留心觀察生活及熱愛生活的意識。

(二)基于學生語言實踐創設學習情境

語文新課標在“課程理念”中指出:“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闭Z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之一。教師結合課文特點創設與課文語言實踐訓練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如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主要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介紹了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該單元的習作要素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觀察和感受生活,教師為學生創設這樣的語言實踐情境:“同學們,你們平時留心觀察過大自然嗎?你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美妙聲音?請你以‘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廚房是一個音樂廳為開頭,仿照著課文的樣子,把大自然聲音的美妙描寫下來?!边@樣的語言實踐學習情境,把學生的閱讀與表達有機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語言文字學習與運用的過程,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學生的語言訓練實際創設學習情境,契合語文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可以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學生經驗積累創設學習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經驗積累創設學習情境,能夠加強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主動建構,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根據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課文特點,教師創設語文學習情境——“跟著課文參觀革命紀念館”,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毛主席挑燈夜讀、朱德和戰士們一起挑糧以及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故事講一講。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符合語文新課標中“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還貼合學生已有的講故事經驗,使語文新課標理念與單元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經驗積累創設學習情境,可以實現學生經驗的“生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學習任務的優化設計

語文新課標在“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中指出:“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蹦敲?,基于學習情境的語文學習任務應該如何設計呢?

(一)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從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如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美好的品質”,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包括歷史故事、名人故事和革命故事等。教學本單元課文時,教師根據單元人文主題和課文內容設計了“制作人物卡片”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一邊朗讀課文,一邊概括課文的主要事件,想一想這些事件主要表現了人物的哪些美好品質,以“人物+事件+美好品質”的形式進行人物卡片的制作。這樣的學習任務具有挑戰性,既凸顯了語文新課標中對第二學段學生提出的“閱讀并講述革命故事、愛國故事、歷史人物故事”的學習要求,又突出了第二學段的教學重點,有助于單元雙線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能夠促進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可以改變傳統以分析為主的課堂教學現象,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設計具有綜合性的學習任務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內容范疇很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學習內容特點設計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和情境性的學習“大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打通語文和其他學科之間關聯的通道,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發展。如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感受說明文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到說明事物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結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讀寫訓練意圖,教師這樣設計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任務:采取現場報道或者情境對話的形式,選擇自己喜歡并感興趣的一種事物作為介紹對象。為了促使學生的現場報道或者情境對話更好地進行,教師要求學生事先搜集與自己所介紹的事物有關的資料,要能夠從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特點。這種具有綜合性的學習任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搜集與整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讀寫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任務的設計不僅可以體現語文新課標的特點,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學習任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課文特點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學習任務,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空間里真正習得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結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語文要素以及“快樂讀書吧”的要求,教師這樣設計本單元的學習任務——“中國古典名著推介會”,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原著以及觀看影視作品等,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以讀后感或者觀后感的形式在“世界讀書日”活動中進行展示。這種開放性的學習任務不僅可以推動學生去深入閱讀名著或者觀看與名著相關的影視作品,還可以讓學生的閱讀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篇目,而是能夠由單篇課文走向整本書的閱讀。這樣能夠豐富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認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名著的意義與價值,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學生閱讀學習的需求,設計開放性的學習任務,讓語文學習不再囿于教材,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以開放的眼光看待語文學習,真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

三、學習活動的優化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有意義、有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基于教學目標設計語文學習活動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教學目標設計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走向深入學習。如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試著自己編童話,寫童話”。根據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教學該單元《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學習活動。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小女孩總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展現了她怎樣的愿望?2.課文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與同學進行交流。3.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了你的身邊,你會怎樣做?又會發生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這些學習任務緊扣本單元的雙線目標,教學目標明確,可以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教學目標設計語文學習活動,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或者出現不貼合學生實際閱讀需要的現象,讓學生能夠圍繞語文學習活動深入思考,獲得對文本內容深刻的理解與感知,提升學習質量。

(二)基于學習材料設計語文學習活動

學習材料是指可被課堂利用的材料。這些材料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推動作用,是教師引領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依據。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依據學習材料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組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學習材料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如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舐犢之情”,語文要素之一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結合本單元的雙線目標,教學這一單元的《父愛之舟》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學習活動:1.整體閱讀課文內容,想一想哪些父愛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2.課文中一共提到了幾次姑爹的小漁船?它與父愛之舟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3.結合課后練習二,體會這些語言中蘊含的情感。教師這樣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抓住了課堂教學的重點,符合學生接受認知事物的特點和規律,對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旨具有積極意義,能夠促進語文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習材料設計語文學習活動,可以凸顯學習材料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價值,讓學生可以真正借助學習材料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基于學習支架設計語文學習活動

學習支架是學習過程的“腳手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支架的類型有許多,如圖片支架、語言支架、信息支架等。教師依據學習支架來設計語文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打通學習的壁壘,提升學習質量。如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保護環境”,語文要素之一是“抓住關鍵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在教學本單元的《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作為學習支架,設計以下語文學習活動:1.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或者最大的困境是什么。目前在地球保護方面,世界各國和我國已經取得了哪些成就?2.默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關鍵語句,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3.課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結合課文內容,與同學交流課文中的觀點是怎樣得出來的。4.針對地球面臨的問題,設計出關于保護環境或者節約資源方面的宣傳標語,與同學進行交流評價。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的主要觀點是怎樣得出來的,也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此外,學生在結合生活經驗設計宣傳標語的過程中,把語文和生活真正聯系在一起,突破了學習的難點。這樣的學習活動設計可操作性強,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要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引,依據語文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情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設計有意義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會英.以有效情境提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效果[J].教師,2020(22):59-60.

[2] 李琴,王梅,張鳳.小學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學習情境建構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3(5):36-39.

[3] 瞿衛華.小學語文學習情境的特征定位、結構劃分與辯證操作[J].教學與管理,2023 (8):27-30.

猜你喜歡
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學習情境
基于學習需求的學習活動設計
芻議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探討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方法
高職高?!栋惭b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工作過程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的實踐
基于學習任務分析的教學設計
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
科普學習任務在網絡RPG游戲中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