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好“我的拿手好戲”,不能缺少四種思維

2024-04-14 05:42曹劉
關鍵詞:刷墻好戲刷子

曹劉

“我的拿手好戲”在小學階段的寫作練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幾乎囊括了敘事類寫作豐富的訓練點:有情節發展過程的推進,有人物細節的展現,有典型事例的選擇,有具體場景的描摹,甚至可以衍生出具體的感受,提升寫作表達的立意。所以,寫好這篇作文至關重要。

一、審題思維:“有意思”比“有意義”強

審題,不僅要閱讀具體的寫作要求,更要緊扣設定的主題細細揣摩,明確寫作的具體方向,進而明確自己的寫作內容。

比如這次寫作練習的主題是“我的拿手好戲”,很多同學一讀,就篤定地認為要寫“興趣特長”,于是因為思維慣性,將“拿手好戲”與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紛紛寫跳舞、唱歌、籃球、繪畫等??梢詥??當然可以,興趣愛好是“拿手好戲”的一方面,但也僅僅是一方面而已。仔細揣摩就會發現:“我的”,限定了描寫的對象,一定是“我”自己,而不是他人;“拿手”,用生活中的話說,就是拿得出手,有亮相資格,這就決定了要寫自己比其他人更勝一籌之處;“好戲”,其實限定了展示拿手之處的方式,就是要通過具體、鮮活的“場景”“故事”展現自己的“拿手之處”,否則就與“好戲”搭不上邊。

通過審題可以發現,“拿手好戲”包含的方面非常多,要擺脫慣性思維的限制,選擇新穎的寫作主題。有些主題,幾十年前就寫,現在還寫,就是老生常談了,更不要受制于所謂的“有意義”“有價值”,好玩的,有趣的。所以,“拿手好戲”如果能體現時代、地域等方面的生活特色,寫前人寫不了的,寫其他地方的人寫不了的,寫自己生活中的,作文才能獨一無二。比如,有的同學寫自己是電腦殺毒高手,這就有時代特色;有的同學寫自己會唱蘇州評彈,這就有地域特色;有的同學寫自己善于給小貓、小狗做衣服,這就有生活特色……

二、事例思維:“有一次”比“每一次”強

有句話說得好:講道理,不如擺事實。這就是“事實勝于雄辯”的道理。寫作文,同樣也是如此。你要表達想法、抒發感情、刻畫人物、證明觀點,別說太多話,舉例子,選擇典型的事例,用具體的例子來印證,這就是事例思維。說得天花亂墜,其實很難令讀者信服,不如選擇典型的事例,加以描述,更能讓令人相信。你說你有“拿手好戲”,就不要說自己“每一次”都能如何、可以怎樣,這樣大家都會當成耳旁風,不妨直接以“有一次”開頭,切入事例,用實實在在的表現征服讀者,讓他們對你的“拿手好戲”心悅誠服。

比如寫“三招挑西瓜”,光干巴巴地介紹如何挑西瓜,讀者就像是來上課的,沒意思。舉個例子就完全不同了!用“有一次”開頭,有水果市場鮮活的環境,將你“看”“拍”“聽”“辨”的過程詳細寫出來,根本不用自詡挑瓜的技術有多高超,讀者就已經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了,這就是事例的表達力量。用“有一次”替代“每一次”,讓“拿手好戲”在事例中最大程度地展現,才能成為一出“好戲”。

三、細節思維:“巧描述”比“硬告訴”強

從不善于舉例子、寫事例可以看出,很多同學在寫作時,思維總是停留在“概述”的層面上,這是不行的,要細致描述、具體展開。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寫作要“描述”,而不要“告訴”。舉個例子吧!“我感冒了”——這就是“告訴”;“我頭昏腦漲,鼻孔堵得像塞了水泥,還不停地打噴嚏”——這就是“描述”?!案嬖V”就是機械生硬地,將自己感冒的結果強加給讀者;而“描述”就完全不同了,是通過描繪、展現一個個活生生的畫面,讓讀者感覺到你的確是感冒了,這就是細節描述的力量。

寫“拿手好戲”,也是如此。不用直接告訴讀者,你在某方面有多么厲害,這樣讀者根本不買賬,說多了,還會覺得你煩。還記得《刷子李》嗎?主人公刷子李的“拿手好戲”就是刷墻技藝高,刷完整個屋子,身上沒有一個白點。但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夸他“技藝高”的句子,作者的語言就像鏡頭一樣,全面展現了他刷墻時的狀態和成果。比如這段: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滿滿的細節??!有視覺方面的,比如刷墻時的動作“擺來”“擺去”;有聽覺方面的,比如“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清脆一響”;有成果方面的,比如“天衣無縫”“平平整整”“好比一面雪白的屏障”。

四、表達思維:“對手戲”比“獨角戲”強

寫人,離不開具體的事;寫事,離不開鮮活的人。寫“我的拿手好戲”,既離不開人——“我”,也離不開事——拿手好戲。如果在事例中,只有你單獨的一個人,就只能固定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而難以形成有情節發展的事,這對于展現“拿手好戲”,是極為不利的。

而與之相反的例子,在課本里不勝枚舉:《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有處處忍讓的林沖與囂張跋扈的洪教頭;《刷子李》中,有技藝高超的刷子李和將信將疑的徒弟曹小三;《摔跤》中,有機靈敏捷的小嘎子和敦厚壯實的小胖墩;《軍神》中,有線索人物沃克醫生和意志超強的劉伯承;《少年閏土》中,有孤陋寡聞的“我”和見多識廣的閏土;《橋》中,有舍己為人的老支書與沖到隊伍前面的小伙子……這些“對手戲”,借助兩人的交往和互動,取得了彼此襯托、相互照應的表達效果,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還制造情感上的沖突,讓故事更好看,讓人物特點更鮮明。

對比來看,如果在寫作中,只有你一個人的表演和展示,就可以嘗試增設“對手”式的角色。這個角色的作用是多維的:可以讓這個角色“唱唱反調”,參與到你的展示過程中,用與他的互動、交流,給你的“拿手好戲”制造障礙,增加展示的難度,你的“拿手”程度自然就提升了幾分;可以讓這個角色成為讀者的代言人,觀察你的展示過程,用他的感受、語言和動作等,反襯你的“拿手”,帶動讀者的情緒,一起參與到你的描述中來。

猜你喜歡
刷墻好戲刷子
一場好戲
扮好“六種角色”唱出“一臺好戲”
“新潮”的舊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一出好戲
黃渤的“一出好戲”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我是一個粉刷匠
刷墻
大刷子洗澡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