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治理共同體的生成邏輯和建設路徑

2024-04-15 01:13劉銀喜周妍池
關鍵詞:共同體主體社區

劉銀喜, 周妍池, 楊 旸

(1.南開大學 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天津 300071; 2.內蒙古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呼和浩特 010021)

一、問題的提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這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對社會治理規律認識的深化與拓展,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布局和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共同體”治理在政府文件中多次提出并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以黨的文件形式首次使用“社會治理”概念,是對傳統“社會管理”的反思和超越,“共同體”理念初見端倪。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重點解決培育共治力量、激發社會活力問題。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3)《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9年11月6日。,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社會治理的領導核心、參與主體和保障機制。2000年,國家民政部將社區定義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4)詹成付、李學舉:《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年,第200頁。。毫無疑問,社區作為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要同時承擔基層政權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和社會自我調節的重要職能。結合社區和社會治理共同體等相關概念,社區治理共同體是一種全新的基層治理范式,在注重主體成員多元共生外,更加強調多元治理主體在責任落實與互惠共享的基礎上達成功能耦合與行動協同。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需要尊重多元治理主體的平等地位,明確劃分各主體權限和職責,極盡其內在價值和作用,并通過制度保障和現代治理手段來提高社區治理效能,最終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標。

當前,國內學者對于“社區治理共同體”這一創新型概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其構建路徑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制度主義視角看,社區治理共同體是一種社區治理制度(5)曹海軍、鮑操:《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新時代社區治理制度化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理論探討》2020年第1期。、一種全新治理范式(6)周進萍:《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構成要素與生成機制研究——基于三個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3年第3期。,制度缺失是制約其發展的核心因素(7)陳建平:《制度缺失對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影響——基于J省的實證研究》,《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需要依托制度化的路徑以解決治理機制問題,包括完善黨建引領機制、推動基層社會管理體制變革、加強民主協商制度、建立績效考核制度等。從建構主義視角看,社區治理共同體是相互博弈、協商、合作的價值、目標和利益共同體(8)徐頑強:《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系統審視與構建路徑》,《求索》2020年第1期。,是以利益和情感整合為基礎的場共同體(9)何紹輝:《基于社會質量提升的場共同體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探析》,《求索》2016年第2期。,是利益共同體、情感紐帶和文化有機體(10)張艷、曹海林:《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內在機理及其實踐路徑》,《中州學刊》2021年第11期。,符合我國從強國家弱社會向強國家強社會過渡的需要(11)張磊:《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及其構建可行性研究》,《重慶社會科學》2019年第8期。,遵循價值—技術—制度的現實邏輯(12)伍小樂、羅敏:《價值、技術與制度:社區治理共同體的三維建構》,《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制度環境—治理能力—成員理性的動力邏輯(13)江小莉、王凌宇、許安心:《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動力機制構建及路徑——破解“奧爾森困境”的視角》,《東南學術》2021年第3期。、主體結構—主體關系—結構特質的結構邏輯(14)竭紅云:《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邏輯與實現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4期。、組織耦合—服務生產—價值激活的運行邏輯(15)陳曉運、黃麗婷:《“雙向嵌入”: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共同體建構》,《新視野》2021年第2期。以及網絡—互構—團結的行動邏輯(16)陳秀紅:《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邏輯》,《山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相較于制度主義研究視角,建構主義研究視角更注重將價值、情感、意識等要素納入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中,認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受到社區成員利益、情感、文化多重價值訴求(17)張艷、曹海林:《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內在機理及其實踐路徑》,《中州學刊》2021年第11期。和政治體制重心下移帶來治理壓力的疊加影響,社區成員對社區現實感知凝聚為社區共同體意識的過程即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過程,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依賴于公共精神的培育(18)張承安、師曉倩:《社區共同體建設中公共精神的六個維度》,《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社區共同價值的凝聚,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社區居民構成的治理結構的重塑,社區治理制度體系的重建,制度、文化和基層組織動員能力的充分發揮和社區工作隊伍建設的強化等。但由于提出時間較短,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模式,多元共治的效能尚未真正釋放?,F有研究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關切主要涉及兩大方向,一是將其視為新型生活實踐共同體,意味著暫時的、表面的共同生活轉變為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二是將其視為新的治理機制,探析其治理目標、治理方式、治理結構和治理路徑等。本研究嘗試在兩個領域進行探索:一是在理論、文化、實踐層面追尋社區治理共同體的生成邏輯,闡釋社區治理共同體出現的必然性;二是根據生成邏輯提出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路徑選擇,為社區治理創新實踐提供借鑒。

二、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概念提出及其主要特征

社區作為社會的基礎單元,是推動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最佳場域(19)張邦輝:《治理視域下社區共同體建構邏輯與完善策略——基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社區治理案例解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社區治理共同體作為一個新提出的重要概念,有必要對其概念進行界定,以厘清社區治理共同體的主要特征,從而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提供基礎。

(一)社區治理共同體概念的提出

1887年,滕尼斯率先提出“community”(共同體)這一社會學概念。(20)[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48—59頁。隨后費孝通將“community”概念引入中國,譯為“社區”,有別于“社會”概念,“社區”的概念加強了共同體的地理屬性。共同體是基于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并最終基于血緣、地緣、宗教等聚合成的守望相助的有機整體,可以將共同體分為3種類型:地緣、精神、血緣共同體。齊美爾認為共同體組成形式實質上都是以有限的自然地域為基礎的。一種基于有限的自然地域共同體為基礎,(21)[德]齊美爾:《社會是如何可能的》,林榮遠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3頁。強調共同體具有同地域性特征。涂爾干指出在有機團結所組織的共同體中存在“群體意識”即共同體意識,包含共同情感和共同信念,(22)[法]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渠敬東譯,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第102—106頁。強調共同體中的人們具有共同的精神需求。韋伯發現血緣、種族、語言等無法構成共同體,認為個體之間的互動、需求、期望會把不屬于同一地域的個體集合起來,并依靠某種類似契約的關系組成一個擁有共同價值、規范和目標的實體即共同體,(23)[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鄭志勇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8頁。強調共同體以共同的利益需求為基礎。與滕尼斯等人的觀點不同,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則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共同體,人作為主體具有維護共同體的責任與義務,認為共同體以社會關系為根本屬性。(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頁。延續馬克思虛幻共同體思想,安德森認為共同體是人類想象力的產物,有別于以親密關系和地域為基礎的共同體,更加強調精神空間的聯結作用。(2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4—56頁。綜上,本文認為的共同體是指同地域范圍內生活著的基于價值認同、自我意識、共同利益需求的個體所組成的有機生命體。

自社區概念被提出以后,治理一直是社區研究的重要視角,關于社區治理的模式、社區治理的政策網絡、社區治理的主體結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而受滕尼斯共同體理論的影響,民族共同體、全球共同體、虛擬共同體等共同體概念不斷涌現,在中國,社區治理領域中的社區治理共同體也被提出。在此,需要從治理要素來厘清何謂社區治理共同體?!爸卫砭褪侵卫碇黧w在一個既定范圍內管理社會政治事務,維護公共秩序,滿足公共需要”(26)俞可平:《國家治理的中國特色和普遍趨勢》,《公共管理評論》2019年第3期。,具有工具屬性;“社區治理就是在接近居民生活的多層次復合的社區內,依托于政府組織、民營組織、社會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以及個人等各種網絡體系,應對社區內的公共問題,共同完成和實現社區社會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過程”(27)夏建中:《治理理論的特點與社區治理研究》,《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強調治理主體多元化和治理機制的建構;共同體則是一種理想的社區生活狀態——在社區中的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價值認同、行為規范和密切的交往互動,是一種治理目標。而社區治理共同體強調的則是社區多元治理主體應該構建何種社區治理機制以及如何構建社區治理機制以形成一個理想的社區生活共同體,社區治理與共同體二者是工具與目標的關系。綜上,本文認為社區治理共同體是指基于價值認同、自我意識和共同利益團結在一起的對社區范圍內公共問題的應對、社會事務的管理、公共服務的供給進行多元協商共治的有機生命體,其目標是社區治理完成以社區為閾值的共同體的建構。滕尼斯指出,“相互信任、彼此靠近又近乎無條件地團結在一起”的傳統共同體已然喪失,現代人已經脫離了傳統共同體生活(28)[德]齊美爾:《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劉小楓、顧仁明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年,第1頁。,建構起一種合乎現代社會規則和人際關系的共同體成為美好的期望。

(二)社區治理共同體的主要特征

共同體是以血緣、地域共同性或者友誼、利益共同性做支撐來維系共同體的存續與發展的(29)青覺、徐欣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涵、要素分析與實踐邏輯》,《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在社區治理共同體提出之前,有關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單位共同體等研究頗豐,刻畫了多樣化的共同體形態。與傳統共同體相比,社區治理共同體具有鮮明的特殊性,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利益交往空間、滿足社會情感需求、提升歸屬感和獲得感。

第一,以共同地域為物質基礎。從歷史發展來看,共同體脫胎于先賦的血緣親屬關系的社會組織結構,比如宗族、部落等。但是當國家出現后,共同體不再依賴于血緣親屬關系,而是依賴于共同居住的地區來劃分成員,其內部成員均處于同一地理生存空間。村落、社區、城市等共同體形態均是基于地緣關系建立的。從概念來看,滕尼斯所指的共同體是同地域范圍內個體所組成的有機生命體,強調同地域性。作為共同體的一種形態,社區治理共同體也具備共同體的一般特征即同地域性。社區是居民共同生活、發展的地理生存空間,而不是某一個人所獨享的區域,生活于其中的每個居民都為社區治理貢獻了力量,都是這一地理生存空間范圍內的主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社區內的所有區域都是社區居民共同建設、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的區域。

第二, 以共同利益為基石。共同體里的成員從出生開始就休戚與共、同甘共苦(30)張邦輝:《治理視域下社區共同體建構邏輯與完善策略——基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社區治理案例解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具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共同利益是共同體中成員之間利益關系的產物。諸多共同體形態均是以共同利益為基石的,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必須以利益共同體的構建為前提(31)張永紅、殷文貴:《“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成、價值與實現》,《思想理論教育》2017年第8期。,緊密的共同利益是基層社區治理的決定性因素(32)盧憲英:《緊密利益共同體自治:基層社區治理的另一種思路——來自H省移民新村社會治理機制創新效果的啟示》,《中國農村觀察》2018年第6期。。社區治理共同體中的成員盡管不存在共同的血緣、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但是利益成為社區成員建立聯系的主要依據。社區治理主體具有共同的問題關切和利益訴求,在共同利益的誘發下,能夠實現利益共享、整合治理資源、增強交往互動、開展集體行動。社區治理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實現個人利益的有效機制,通過整合社區的共同利益可以激發社區治理多元主體的主體性、提高社區治理能力。

第三, 以共同體意識為核心。滕尼斯認為共同體所依賴的共同理解(common understanding)是內在于共同體而存在的,正因為共同理解的存在,盡管存在分歧和不一致,但是人們仍可以形成一致的意向和共同的行動。共同的地理生存空間能夠保證社區治理共同體成員在物理空間上形成緊密聯系,卻無法保證成員能夠形成一致的意向和集體行動。傳統共同體是機械團結,具有共同的社會分工或生活方式,不需要達成共同體意識就能夠實現集體行動,比如中國的單位制管理制度。而社區治理共同體是由不同的治理主體構成,比如黨委、政府、居民等,不同治理主體在社區治理事務方面的分工、偏好、利益訴求并不總是一致的,這就需要有機生命體的成員在感知自我與他人生存發展的共性條件基礎上形成對共同體的價值認同即共同體意識,進而達成一致的意向和共同的行動來證明共同體生活。具體來說,首先,共同體意識意味著辨識歸屬,即成員能夠意識到共同體的存在,能夠認識自我與他人的共性與差異,判斷認同自我是社區治理共同體的一員,從而找到滿意的集體歸屬。王鑒指出,共有的民族意識是中華民族相互認同的血緣、地緣與精神基礎。(33)王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及其構建路徑》,《中國民族教育》2018年第4期。其次,共同體意識意味著一種價值規范,是“若干結合在一起的人們的真實的、本質的意志,受到他們的尊重”(34)張邦輝:《治理視域下社區共同體建構邏輯與完善策略——基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社區治理案例解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傳統”作為“禮”的規范被人們自覺地傳給下一代(35)青覺、徐欣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涵、要素分析與實踐邏輯》,《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這是一種歷史承襲。而在社區治理共同體中,則需要創造建構規范,即在尊重不同治理主體意見的基礎上整合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偏好形成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公共責任和公共規范,治理主體愿意共同生活、交往互動并一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最后,共同體意識意味著聚合和能動性。涂爾干在《社會分工論》中提出社會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是社會團結(social solidarity)的基礎和前提?;诠餐膬r值認知,治理主體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程度加深,能夠互通往來、相互包容、團結奮斗,從而形成聚合關系。社區治理共同體是通過社區各大治理主體的意志和精神來體現的,基于長期互動中形塑而成的共同觀念、習俗、規范和理想信念,不同的治理主體能夠形成組織認同,實現有機團結,達成一致的行為意向和集體行動。

第四, 以共同文化為導向。社區治理共同體是具有共同性的人類群體(36)李義中:《共同體:內涵、意義與限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3—5頁。,是社會文化合成體。共同文化是社區治理共同體中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反映,也是社區治理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共同體意識營造社區共同文化。社區共同文化是在社區生活中被倡導的基本文化,也是實現現代社會政治文明發展的基本要求。共同體意識是社區居民共有、共享、共守的社區行為規范,通過社區治理主體對行為規范的遵守,推動社區共同文化的形成,比如民主協商、公平正義、社會參與、責任擔當、鄰里和睦、誠信互惠等。其次,共同文化推動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建構。鄧新星指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共同體的模鑄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構。(37)鄧新星:《論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感的建構》,《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多元社區治理主體參與解決社區事務所需要的道德情操、奉獻精神、正義理念等都離不開共同文化的長期滋養,在共同文化的熏陶下,社區居民能夠自覺遵守社區的行為規范,圍繞社區議題開展協商與合作,進而促使社區治理共同體形成解決社區事務的公共規范和行為準則。社區治理共同體具有共同的社區文化,共同文化是對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反映,對提升治理主體的思想覺悟、增強社區的有機團結和滿足共同利益訴求具有積極作用。

第五, 以主體結構關系為本質。從關系實在論的意義上講,共同體是由特定人群構成的一種關系聚合,強調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有機結構關系,比如中華民族共同體是由密切相關的各民族在復雜的歷史過程中建構而成的(38)費孝通:《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編:下卷(1985—2003)》,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64頁。,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處于以國家利益為主導的現代國際關系中形成的(39)張永紅、殷文貴:《“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成、價值與實現》,《思想理論教育》2017年第8期。。馬克思也指出共同體以社會關系為根本屬性。而社區治理共同體是由黨委、政府、企業、居委會、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不同治理主體構成的,多元治理主體通過不斷的互動與合作,推動不同治理主體之間的相互形塑和建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治理主體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形成一個較為密切的關系網絡,從而實現一種有效的社會團結。具體而言,首先,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對外邊界是開放的。盡管共同體在特定環境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分界,但這不代表著它的邊界是封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致力于構建一種活力與秩序并重的聚合機制,可以吸納各種治理主體,形成一張聚合的結構化治理網絡,推動治理目標的實現。其次,社區治理共同體是多元一核的共同體,強調主體關系的結構性特征。一張結構化治理網絡能夠實現治理資源和治理要素的整合,推動多元治理主體的協同聯結和聚合關系,構建整體性治理機制,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社區治理主體的本質是一種關系的結構,其結構特質表現為穩定性和發展性兩方面,通過構建結構化治理網絡能夠促使共同意識的形成、提高共同行動的效率。

三、社區治理共同體的生成邏輯

“社區治理共同體”概念有其特定的理論淵源、文化基因和實踐基礎相統一的生成邏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社區治理共同體根源于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共同體思想,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形成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解決社會治理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一)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共同體思想

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社會發展史可以說是關于人的發展與共同體演進相互作用的歷史。隨著生產方式的更迭,馬克思恩格斯從歷史維度將共同體的發展演變總結為前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然共同體”(人與人的相互依賴關系占據主導)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幻的共同體”(人對物的依賴關系占據主導)再到共產主義社會“真正的共同體”(擺脫對他人和物的依賴,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4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3頁。。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給予“共同體”明確的定義,但他們在不同時期的著述中從人的生存、本質與發展的角度對“共同體”進行了闡述,可以概括地理解為:“現實的人”基于共同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這個人類最基本的共同利益訴求而形成的一種關系模式,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充分體現人的本質即“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區治理共同體理念是在新時代基層治理層面對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將以階級為視角的分析范式轉向基層多元共治的分析范式,辯證把握個體與共同體的科學關系是其重點。

(二)文化邏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體基因

中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模式的內在特質。毫無疑問,“社區治理共同體”理念飽含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體基因,以“和合”為基礎,以“民本”為價值主張,以“天下為公”為歸宿?!昂秃稀彼枷爰春秃瞎采?、和而不同,既尊重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又強調在此基礎上達成和諧統一的重要性,倡導團結合作、溝通說理、協商討論等。以此為出發點,鼓勵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建設,加強社會力量的合作協商,凝聚基層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懊癖尽彼枷胧巧鐓^治理共同體內在和諧的價值基礎?!懊裎┌畋?本固邦寧”是中國歷代統治者治國理政的核心要義,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最本質目標是通過善治實現善政,使得社區居民利益最大化,提升社區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歷史上“天下”一詞深深地鐫刻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血脈基因之中,彰顯出中國傳統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文化觀等的高度統一?!凹覈煜隆薄疤煜峦瑲w而殊涂,一致而百慮”等思想深刻地表達了中國治國理政的根本政治邏輯即天下是所有人共同的天下,從基層治理的層面來看,社區是基于地緣和利益、多元協商共治的生命有機體,是成員之間保持平等地位、命運共擔、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共同體。

(三)現實邏輯:應對新時代社區治理現實困境

七十多年來,基層社會治理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實踐探索從未停歇。梳理我國社區治理的發展歷程和建設實踐,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基層政權的建設,到改革開放后社區建設特別是社區服務的發展,再到新時代“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打造(41)王德福:《邁向治理共同體:新時代城市社區建設的路徑選擇》,《湖北社會科學》2022年第8期。,可以看出,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高、治理成效逐步凸顯。但是目前我國社區治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例如公共精神價值引領不足、多元主體權責劃分不明確及聯動機制不健全、行政體制固化及自治內生力量不足、社區居民參與制度不完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低等,嚴重影響基層治理效能的發揮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居民訴求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復雜化,現有的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難以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和精神需要。在新時代新征程背景下,亟待轉變治理理念、創新發展路徑、打造治理新格局。社區治理共同體應運而生并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不斷得以創新發展,它摒棄單一性、片面性的治理思維模式,將“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貫穿于社區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以社會化、民主化、法治化、智能化的方式將碎片化、松散化、原子化的社會重新組織,提高治理效率,增強治理效能,進而實現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宏偉目標(42)朱麗德孜·哈依那爾、朱新武:《整體性治理: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有效路徑》,《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22年第6期。。

四、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路徑選擇

在新時代,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是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須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借鑒先進經驗,聚焦目標,選好具體路徑。以公共精神培育強化價值認同、以主體關系重塑深化整體聯動、以“三治”融合發展構建善治體系、以民主協商機制保障公民參與、以數智融合方式賦能基層治理,致力于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精細化、個性化的高質量社區公共產品和服務。

(一)以公共精神培育強化價值認同

社區公共精神與社區治理共同體具有天然契合性,是聯結社區治理各主體各要素的橋梁紐帶,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在社區治理共同體中,民眾既是治理的對象也是治理的主體,公共精神作為民眾道德素養的核心部分,蘊含參與公共事務的參與精神和維護公共福祉的價值旨趣,為民眾參與社區治理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導向。因此,要把培育公共精神作為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前提和先導。一是凝聚社區共建的價值根基。從居民層面來說,加強教育、宣傳、引導,培育社區居民的公共理性與公共素養,深化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歸屬,進而更加自覺地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治理的全過程各方面,杜絕居民“搭便車”和坐享其成的心理以及缺乏參與熱情的現象。二是打造社區主體協同機制。從治理主體層面來說,在社區治理中實現多元主體的協同合作、優勢互補,進而實現社區公共事務的有效解決。各治理主體在協同過程中需要正確審視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關系,做到對不同意見的寬容和利益的妥協,遵守社區共同體行為規范、愛惜共同體聲譽、履行政治義務,最大限度發揮不同主體的治理效能,全面推動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

(二)以主體關系重塑深化整體聯動

社區治理共同體由黨委、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居民以及其他社區利益相關者等多元治理主體構成,社區治理需要多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這就要求理順各主體之間的關系。一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這一最新基層治理綱領性文件指出:“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笨梢?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全面開展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引導社區黨員勇于擔當并爭做模范。二是明晰各治理主體的職責關系。需要從功能互補的角度出發審視多元主體之間相互依存、合作與互動的關系。政府部門要找準自身角色定位,對社區治理進行政策支持、財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設指導,對社區重大事務和公共危機進行兜底保障;政府通過搭建平臺,引進市場化手段與社會組織開展合作,優化社會組織成長空間,發揮社會組織便捷、非營利、靈活的特點,在糾紛調解、健康養老等領域發揮優勢;企業通過市場、技術及公益賦能的形式履行其社會責任;社區居民則可在尊重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的基礎上,通過有效途徑對自身的利益訴求進行溝通協商與博弈,形成各治理主體有序參與、各盡所能、各展所長的良性互動局面。

(三)以“三治”融合發展構建善治體系

自治、法治、德治都是社區治理的重要路徑。自治以其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而聚共識、增活力;法治以其制度剛性、程序透明、懲治有力而護大局、強保障; 德治以其核心價值、道德教化、公序良俗而揚正氣、領風尚。自治法治德治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相互融合。(43)張文顯、徐勇、何顯明等:《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設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治理研究》2018年第6期。一是構建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權力下放,強化社區治理結構的自治屬性,通過議事內容大家提、處理方式大家議、治理效果大家評開展民主協商;推動社區居委會“去行政化”,有效解綁社區行政事務,直面群眾需求,回歸服務本位;大力扶持社會組織、慈善組織、志愿組織發展,并為其參與社區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大力建設覆蓋社區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增強檢察官、法官、律師、調解員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專業性作用,重點圍繞電信網絡詐騙、治安防范、群防群治廣泛開展法律宣傳活動,讓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矛盾靠法,成為老百姓的行動自覺。三是充分發揮德治的力量。利用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區居民公約在社區治理中的正向作用,全面加強社區居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創新道德教化的實踐形式,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實現法治、德治、自治三者有機結合。

(四)以民主協商機制保障公民參與

民主協商是基層社區具體社會事務治理的實踐方式,也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只有使用民主協商的形式、經歷民主協商的過程,才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凝聚共識,為公共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視角,監督公共權力的運行。因此,要在黨建引領下構建社區民主協商機制,凝聚各方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治理。一是搭建社區民主協商平臺。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證治理主體的知情權和發言權,并進一步推動平臺規范化建設,避免權力和資源不平等因素對協商的影響,探索“指尖上的協商”新模式,開通微信協商議事平臺,創新協商形式,以便捷高效的途徑在解決群眾切實利益問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加強社區民主協商制度建設。制定具體的社區協商實施意見和指導手冊,建立清晰規范、可操作性強的議事流程,提升居民和社會組織提交協商議題的質量,將協商成果納入決策范疇,通過制度將基層協商的內容和程序固定下來,推動民主協商在基層有序運轉。三是建立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借鑒“楓橋經驗”的方案和智慧,發動和依靠群眾有序參與,合理表達訴求,理性維護權益,做到小事簡議、快事快議、難事眾議,維護社會安定有序。

(五)以數智融合方式賦能基層治理

數字賦能,使“治理”變成“智理”,是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強大引擎。要善于將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明晰治理邊界、優化治理結構、創新治理方式,以社區智治共同體建設助推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一是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完善社區信息服務的共享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共享信息,統籌建設智能協同互動的社區治理體系,推動多元主體充分溝通協商,有效化解不同主體之間的分歧矛盾,形成更加集成強大的服務功能和更加精準精細的管理能力,把對群眾的衣食住行娛等的關照貫穿社區治理全過程。二是基于網絡化的嵌入優化社區公共服務。加強基層服務網絡建設,打通基層社會服務的“腸梗阻”,實現社區行政服務的線上預約、線上辦理、線上投訴,讓“數據跑路”代替“居民跑腿”,使得居民群眾能夠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時間、最短的距離辦事。三是依靠大數據保證公共決策的科學民主。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實時信息采集、監測預警、智能分析、精準干預作用,運用以平臺為支撐的智能化社區治理系統對社區基礎服務設施等各方面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對居民需求作出智能化響應,最大程度降低社區管理運行和公共服務成本。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國家安”??梢?社區治理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但是,建設成熟完善的社區共同體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過程。在新時代實現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在治理理念上以培育公共精神為內核,在治理主體上以關系重塑為依據,在治理行為上以“三治”融合為依托,在治理方式上以民主協商為重點,在治理技術上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不斷推進社區共同體建設,形成社會治理整體合力,充分彰顯中國特色治理的獨特優勢和強大活力,高水平推進中國式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展望未來,必須按照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各項要求,從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和強化制度執行力兩方面同步發力,使得各項制度逐步趨于成熟定型。與此同時,大幅提升運用制度有效治理社區的能力,將基層社會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實現社會治理多元化、規范化、智能化、多樣化、開放化復合目標。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制度建設問題將成為未來基層社會治理亟待研究的內容。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主體社區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社區大作戰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