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策略

2024-04-15 01:17
武夷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舞蹈藝術發展

張 茜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舞蹈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0)

舞蹈作為一個民族的特定標識,是古老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藝術形式,在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長歲月中不斷傳承和發展,流傳至今。人類既創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舞蹈作為一種具有祭祀、娛樂等特殊社會功能的藝術形式,與人的關系最為密切,使其成為人類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號稱“藝術之母”。[1]在傳統社會中,舞蹈在空間中利用肌體進行展示,以表達情感、張揚個性、傳播文化,與受眾進行深刻思想交流和互動。進入信息化社會之后,借助科技力量,舞蹈傳統的觀賞方式被打破,媒介技術的革新實現舞蹈由“口傳身教”向“虛擬化”的轉變,實現舞蹈藝術傳播發展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深刻變化,科技與舞蹈的深度融合,產生新的視覺傳播方式,推動舞蹈藝術由嚴肅高雅逐漸走向平民化、大眾化、娛樂化,對傳統舞蹈藝術在創作方式、認知構建、傳播路徑上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深刻應用,自媒體成為一種新興且極為廣泛的傳媒方式,諸如抖音、快手、微視等信息媒介,已然成為網民的“寵兒”,形成一個強大的自媒體傳播矩陣,在自媒體時空場域下,舞蹈藝術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突破原有圈層的壁壘,受眾更廣、傳播力更強、趣味性更濃,舞蹈藝術與自媒體的深度融合,更符合受眾的審美需求,引發受眾的審美共情,帶來更為廣泛的藝術認同。[2]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討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特點,分析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問題并探索相應的對策,為我國舞蹈藝術傳播發展添磚加瓦。

一、文獻回顧

舞蹈傳播類屬于舞蹈傳播學的研究領域,將舞蹈學與傳播學進行結合性研究。為有效了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現狀,筆者對1993-2023 年關于該領域在CNKI 數據庫發表的210 篇論文進行了梳理,研究結果發現:2013 年以前,該領域的發文量極少,僅有數篇文獻,研究面較窄,視角較為單一,僅從電視媒介層面探討舞蹈傳播發展。進入2013 年之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媒介為代表,全面滲透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等領域,發文量有明顯的上升趨勢,2018 年,發文量出現井噴狀態并達到了最高值。

以2013 年為時間節點,使用CiteSpace 軟件對201 篇文獻進行關鍵詞頻次篩選,生成關鍵詞共現圖譜。在圖譜中,電視舞蹈是頻次最高的關鍵詞。不難發現,電視媒介與舞蹈藝術的結合是這一時期舞蹈藝術傳播的主體方式。該時期的研究熱詞是:電視傳播、電視舞蹈節目、電視媒介。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探討電視媒介與舞蹈藝術結合的傳播方式,譬如:舞林大會、舞蹈記錄片、以舞蹈為主題的電視劇、舞蹈電影等等。二是探討電視舞蹈節目類型以及傳播效果,以研究如何通過創新的節目類型來提高舞蹈藝術的傳播效果。如楊越明探討了電影形態中的舞蹈類型,并分析不同舞蹈類型片的傳播效果,推動了舞蹈研究學的發展[3]。

2013 年之后,隨著微信、抖音、微視、快手等自媒體的涌現,網絡新技術新媒介賦能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獲得更加廣泛的空間,舞蹈藝術通過多種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如網絡視頻平臺、社交媒體等,這些平臺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多元化等特點,使得舞蹈藝術能夠更廣泛地傳播和普及。以自媒體為研究對象,探討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內容、路徑、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迄今為止的相關研究,總體呈現出學科介入少、成果總量少、伴生研究多而專題研究少等特點,為本文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二、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特點

(一)全民性

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支持的自媒體平臺是面向全民大眾的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平臺,以抖音為例,全國用戶量在8-8.8 億之間,自媒體平臺的優勢在于萬物互聯,接地氣、生活化、全民性,只需通過手機,便可拍攝短視頻、開展網絡直播,分享生活點滴,人人皆可成為“網紅”。[4]對于舞蹈藝術傳播發展而言,在任何時空場景,都可以進行舞蹈藝術的錄制和直播,藝術與科技的跨界交融,突破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時空梗阻,舞蹈藝術傳播不僅有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信息平臺,還包括社區、廣場等場所,舞蹈藝術傳播空間的拓展,推動舞蹈藝術走向平民化、全民性,一大批舞蹈藝術的“草根”“高手”以個性化的舞姿、獨創的技巧走紅網絡,掀起舞蹈藝術的全民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舞蹈、學習舞蹈、推廣舞蹈,賦予舞蹈藝術新的生命。

(二)便捷性

自媒體平臺的受眾如此廣泛,在于其操作簡單、便捷,無需技術門檻,只要打開自媒體APP,無論老少,皆可獲取信息資源。數據顯示:截至2022 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51 億,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12 億。自媒體平臺為什么能擁有如此多的用戶?與其便捷的操作方式不無關系,使“人人皆可成為創作者”變成現實。譬如:通過抖音APP 中的“剪影”“美顏”“濾鏡”等功能,便可實現高質量的短視頻創作和快速的傳播。正是基于自媒體的便捷性,讓舞蹈藝術傳播發展變得便捷、高效、廣泛,舞蹈創作者只需通過短視頻錄制和直播便可在開放的網絡空間進行傳播,還可以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自媒體時代舞蹈傳播影響力更大,受眾更普遍。[5]此外,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便捷性還體現于視頻資源獲取方面,網民只需要在自媒體平臺文字或語音輸入舞蹈曲目或關鍵詞,即可獲得海量資源,同一曲目的不同版面即刻呈現,與傳播舞蹈藝術資源獲取存在較大區別??梢?,自媒體時代的交互性、開放性和便捷性為舞蹈藝術傳播發展帶來新契機。

(三)娛樂性

傳統舞蹈藝術具有專業性、嚴肅性的特點,自媒體時代的舞蹈藝術開始轉向娛樂性,業余性,身處萬物互聯時空的現代人,開始用一種娛樂化的舞蹈形式來表達情感、張揚個性、排解壓力、解放天性、撫慰心靈,在自媒體平臺,娛樂化的舞蹈藝術以海量的形式存在,舞蹈藝術創作傳播者發布的舞蹈視頻,不僅收獲極高的點贊量、評論量,還以娛樂化的方式宣傳了舞蹈藝術,讓更多人接受舞蹈藝術、學習舞蹈藝術。[6]例如:舞蹈“網紅”智博,將其在舞蹈課堂教學中的點滴以短視頻方式發布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不僅娛人娛情,引導受眾學習,還激發受眾討論舞蹈,形成對舞蹈藝術的全新認知。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娛樂性還體現于舞蹈藝術創作者的自娛自樂,眾多舞蹈藝術愛好者以視頻方式分享原創舞蹈,以表露心跡,傳播情感,展示才藝,受到大量網民熱捧,形成一股強大的自媒體平臺的“舞蹈風潮”。

(四)交互性

傳統舞蹈藝術以口傳身教的形式傳播,包括舞臺演藝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和民間傳播形式,一般以舞臺、劇場為空間,傳播空間過窄,觀眾人數受限,是一種以語言表達和身體示范為主的人際傳播,其缺陷在于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缺乏交互,無疑,舞蹈藝術傳播發展需要交互、討論、切磋,才能實現舞蹈藝術的高質量發展。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凸顯交互性,舞蹈藝術交流突破傳統圈層的限制,在人人皆可互動參與的自媒體平臺下,傳播者與用戶之間不僅可以海量用戶在線實時視頻交流,還可以視頻連線,進行跨區域在線舞蹈藝術交流,構建暢通便捷的以舞蹈為紐帶的學習交流通道,推動舞蹈藝術的傳播學習,舞藝切磋,互動交流不限于與業務舞者,也包括專業舞者。同時,在自媒體加持下,舞蹈藝術交互突破行業界限,舞蹈家協會、院團院校、群眾藝術團體、新文藝群體、舞蹈演員、舞蹈網紅等可以依托自媒體同臺表演,凸顯連帶效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生動局面。

三、自媒體時代中國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問題透視

(一)舞蹈藝術現實價值逐步消退

舞蹈藝術被尊稱為“藝術之母”,與舞蹈藝術特定的社會功能密切相關,舞蹈源于生活,在先民們勞作、征戰、祭祀、求偶、慶祝、強身等活動中,舞蹈藝術具有特定的內涵和價值,為舞蹈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夯實了基礎。然而,進入現代社會之后,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現實價值慢慢消退,導致舞蹈藝術的傳播發展受到限制。例如:在古代社會,祭祀是一項極端重要的社會活動,祭祀舞蹈是祭祀的核心內容,人們通過祭祀舞蹈祈求風調雨順、政通人和,為舞蹈藝術注入“超人”的夢幻色彩,彰顯維系群體的生存意識和對美好的向往。然而,進入自媒體時代之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斷提高,祭祀的價值不復存在,祭祀舞蹈亦慢慢消逝在歷史塵埃之中,事實上,與祭祀舞蹈藝術遭遇相同,很多民族民間舞蹈逐漸成為一種“欣賞藝術品”,引發社會各界的擔憂。時下,一些自媒體將舞蹈藝術上傳至抖音、火山小視頻、微視等平臺,但相當部分的舞蹈藝術作品未能承載其現實價值,甚至部分作品還帶有獵奇、博眼球等功利主義色彩。因此,如何善用自媒體來實現舞蹈藝術放松心情、表達情感等功能,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二)舞蹈藝術知名度日漸式微

舞蹈藝術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瑰寶,是具有獨立品格和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門類。聞一多先生曾指出:“舞蹈是人的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蔽璧杆囆g之所以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源于其情感表達的價值和社會穩定的功能,使其在民間具有極高的知名度。人類學家在研究中發現,舞蹈是一個民族的標志物,不同的民族,舞蹈藝術風格各異,這與民族的生存環境、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高度相關。在古代,在勞作、征戰、求偶、嫁娶、生育、節日等各類生活場景中,舞蹈藝術無處不在,彰顯舞蹈藝術的知名度。然而,進入自媒體時代之后,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城市化進程日益推進,導致舞蹈藝術看似“在場”但已失去其傳統生存的空間,在抖音、微視等平臺上能夠看到很多中華舞蹈藝術作品,但從現實上拉開,人們在空間上和意識上已慢慢疏離傳統舞蹈藝術,加之電影、流行音樂等現代工業文化在資本裹挾下快速傳播,即使是現代舞蹈藝術也呈現“失語”的狀態,知名度日漸式微。

(三)舞蹈藝術創新探索慢慢消沉

舞蹈藝術作為一種與人高度相關性的藝術形式,是一種以自身形體動作為媒質的、有目的的行為,在舞蹈表演中,需要調動各方面的身體感官,才能表達情感、張揚個性、表露心跡,也就是說,舞蹈藝術是一種感官共通的藝術表達方式,是一種“生命律動”,蘊藏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審美情感和獨特文化,而非單純的動作展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舞蹈藝術亦伴隨左右,流傳至今,這與人們對舞蹈藝術的創新探索、發展傳承不無關系,藝術性、嚴肅性、生活性是舞蹈藝術的鮮明屬性。然而,進入自媒體時代之后,關于舞蹈藝術的創新探索在慢慢消沉,從自媒體平臺舞蹈藝術作品的內容來看,娛樂性、平民化、趣味性的內容居多,甚至不乏一些嘩眾取寵、粗制濫造、缺乏內涵的內容,大多數的舞蹈作品也是為眾人一笑,流量變現,缺失舞蹈藝術本身的嚴肅性、藝術性和本真性,令舞蹈藝術走向快餐化,喪失舞蹈藝術的美感與深度。更有甚者,一些網紅為博眼球,受商業利益驅使,甚至在舞蹈視頻中插入低俗的內容,蓄意挑逗,引起用戶對舞蹈藝術的誤解和反感。舞蹈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的娛樂化、平民化、商業化趨向,導致舞蹈藝術創新探索的本質特征流失,刻意模仿,忽視創新,受眾亦慢慢失去判斷“美”的能力,不利于舞蹈藝術的傳播發展。

四、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對策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中國舞蹈藝術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舞蹈藝術以嶄新的形式傳播發展,在多元傳播途徑和多樣傳播平臺的助力下,走進百姓生活、走向現代社會,不再是陽春白雪,和高者寡的狀態,凸顯舞蹈藝術守正創新的時代價值。對于傳播發展舞蹈藝術的工作者而言,應抓住時代機遇,挖掘自媒體的優勢,構建“自媒體+舞蹈藝術”的強大時空場域,以展現舞蹈藝術的時代價值。

(一)善用自媒體突破圈層,提升舞蹈藝術傳播發展效果

自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覆蓋面廣、受眾多、使用便捷,當越來越多的專業舞者、業余舞者、舞蹈愛好者等自覺運用自媒體傳播舞蹈藝術時,就能引發更多的受眾認知、認同、學習舞蹈藝術,進而提升舞蹈藝術的知名度和傳播度。[7]對此,基于自媒體時空場域下的舞蹈藝術傳播發展,必須突破圈層限制,激發更多人善用自媒體學習、傳播舞蹈藝術。一是幫助老年群體掌握自媒體技術。老年群體是我國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重要群體,一些優秀的民間傳統舞蹈藝術只有少數老者掌握,假使不能有效傳播,就面臨失傳的危險,令人惋惜,而幫助老年人掌握自媒體運用技術后,就可以將舞蹈藝術這一“動的詩篇、活的繪畫”進行廣泛傳播,讓舞蹈藝術得以留存、流傳,同時,老年人學習舞蹈藝術,亦可鍛煉身體、涵養精神、豐富生活。二是利用自媒體拓寬舞蹈藝術傳播發展路徑。自媒體快速發展,讓每一個個體都成為信息傳播源。要突破舞蹈藝術傳統的圈層限制,應善于打造自媒體傳統矩陣,增加舞蹈藝術的流量和影響力,地方政府、文化機構、舞蹈藝術愛好者等應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平臺,實現舞蹈藝術內容更新的多平臺展現,讓更多的“粉絲”了解舞蹈藝術、愛上舞蹈藝術,主動傳播舞蹈藝術。

(二)活用自媒體運營模式,增強舞蹈藝術傳播發展價值

中國舞蹈藝術尤其是傳統民間舞蹈藝術出現傳播發展問題的原因不可謂不多,然其本身現實價值的消退是舞蹈藝術日漸式微的主因,在傳統舞蹈藝術社會功能消退的情形下,應立足現代化視角來考量舞蹈藝術的傳承發展,推動舞蹈藝術走向娛樂化、商業化,讓舞蹈藝術變得更有商業價值,必將有效推動舞蹈藝術的傳播發展。一是舞蹈藝術植入商業元素。以商業化方式推廣舞蹈藝術,增強舞蹈藝術的商業性,將有效推動舞蹈藝術發展。二是舞蹈藝術引入各類活動。2023 年,貴州的“村BA”、村超“火出圈”,貴州民間舞蹈藝術通過在比賽間隙的表演并通過線上直播也爆紅網絡,讓更多人學習貴州舞蹈藝術。故而,在地方各類活動中,應突出舞蹈藝術的商業價值,引入舞蹈藝術表演,并通過線上直播、視頻制作、抖音拍攝等方式上傳至網絡,增加點擊率和點贊量,不僅能實現舞蹈藝術的商業變現,更能提高舞蹈藝術的傳播效果。三是舞蹈藝術滲透地方文化。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舞蹈藝術是文化的見證,是動的詩篇、活的繪畫。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應將舞蹈藝術與地方文化發展相融合,挖掘舞蹈藝術的文化價值,使舞蹈藝術成為地方文化標識。同時,在地方各類文化活動中,利用自媒體平臺,打造舞蹈藝術文化傳播矩陣,讓更多人知曉舞蹈的舞種、背景、文化、風俗等,從文化視角感受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

(三)利用自媒體舉辦比賽,推動舞蹈藝術傳播創新

舞蹈源于生活,人民群眾是舞蹈藝術最大的傳播群體,在新時代,舞蹈藝術的“根”依然在人民群眾中,中國舞蹈藝術傳播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根”,撬動人民群眾認識、學習舞蹈藝術,就能為舞蹈藝術傳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8]因此,需要從“根”出發,激發人民群眾表演舞蹈、創作舞蹈的熱情與動力。一是地方政府應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舞蹈藝術創作大賽,讓舞蹈藝術愛好者、草根、網紅等將自己編排的舞蹈盡情展現,線上傳播,形成群眾比舞的生動局面。二是強化比賽與自媒體的深度融合。無論是早期的海選抑或是最后的決賽,都應發揮自媒體的傳播效能,借助抖音、微信、快手、今日頭條等自媒體線上直播,上傳比賽視頻,拓寬受眾群體,提高傳播效率。三是借助不同自媒體宣傳比賽。在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創新應聚焦如何打造有效的自媒體傳播矩陣,應借助不同的自媒體平臺在不同時段發布舞蹈比賽的視頻、資訊、新聞等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興趣群體,增強受眾黏性,以帶來最大的傳播效果。

五、結語

總之,中華舞蹈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是“藝術之母”。在現代化的裹挾之下,舞蹈文化出現現實價值逐漸消退、知名度日漸式微、創新探索慢慢消沉等問題。自媒體平臺憑借便捷化、大眾化、交互性的特點,使舞蹈藝術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用戶關注,并自覺地利用自媒體平臺學習舞蹈,推動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由傳統“口傳身教”轉向全民性、娛樂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為舞蹈藝術傳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對此,必須要用好自媒體平臺,探索自媒體時代舞蹈藝術傳播發展的有效路徑,使舞蹈藝術在信息技術加持下熠熠生輝,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傳播發展,不斷增強文化自信。

猜你喜歡
舞蹈藝術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學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紙的藝術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我和舞蹈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