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何以可能?

2024-04-15 03:12徐俊忠
開放時代 2024年1期
關鍵詞:恩格斯中國式馬克思

■徐俊忠

好論題的提出,往往就是走出困境的一道希望的曙光。

這次開放時代論壇以“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為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論題。說它好,就在于它既積極響應建構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的學術導向,也切中中國學界的根本性弊端,對于中國學界如何才能走上學術“近代化”或稱“現代化”之路,創造出有生命力的學術成果,給出了鮮明的路標。這個說法,也許對于中國學界多少有些刻薄。但從實際情況看,中國學界的許多人,其學術方式依然停留于脫離實際的“詞章之學”。哲學界經常以“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進行自我美化,但實際上許多學者脫離實際,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去面向實際,因而根本就不了解實際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現代化。尤其是脫離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際,何來“時代精神”的精華?

從知識的發生史看,在西方的大學,包括被稱為“大學之母”的博洛尼亞大學,最初的知識體系,大都除了神學、醫學、法律外,幾乎就剩下無所不包的哲學了。哲學也因此而被稱為集智慧大成的“科學之科學”,或叫作“科學之母”,還獲得“愛智慧”的美稱,甚至有時還被一些自命不凡的“哲學家”當作可以開解世界、歷史之謎的神圣“寫字臺”。這種狀況究其實,不過是人類處于思想和學術童年期的產物和幻覺,是科學不發達的表征。

后來,隨著工商業和與之相伴隨的都市社會的興起,對于科學和技術的需求日益強烈,實驗科學隨之興起,各類實證性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也隨之勃興。哲學作為“科學之母”的使命已經完成,不僅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力學,以及各種電熱科學等都從哲學的母體中剝離出來,而且更多依靠新的觀察、實驗手段作出歸納的實證科學不斷涌現。即使歷史學,也不再是依靠所謂歷史哲學的思辨性遐思“想出來”的,也不是僅僅面向“故紙堆”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依靠多元化史料,依靠考古、田野、社會調查等方式去“發現”和揭示出來的。歷史學也由此被馬克思列入“真正的實證科學”的范疇,或者直接地被恩格斯稱作“歷史科學”。不論把歷史學歸諸“實證科學”還是“歷史科學”,都表明它的性質是“科學”,而不是善惡之辨的價值觀或倫理學??茖W的基本功能就在于通過各種具體認知的實踐活動去獲得真理性的認識。正是在這些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都反對脫離實際、陷于玄想思辨的所謂“獨立的哲學”,也都反復宣告,包括黑格爾在內的各種力圖解釋世界和人類歷史是如何由其“本原”而邏輯地演化出來的“古典哲學”已經終結。根據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看法,關于世界的存在是什么,又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問題,都不是哲學家依靠聰明的腦袋和玄想思辨所能完成的作業,而應借助于具體的認知實踐去發現,將其作為科學的任務歸還于科學。要說馬克思主義實現哲學史上的偉大革命,其意義就在于宣告這種所謂依靠玄想思辨的“獨立的哲學”已經終結,并從中拯救了作為“世界觀”的辯證唯物主義和作為“歷史觀”的歷史唯物主義。

然而,不論是世界觀,還是歷史觀,都不是那種包羅萬象的“獨立的哲學”。恩格斯把問題的實質揭示得十分清楚:“這種歷史觀結束了歷史領域內的哲學,正如辯證的自然觀使一切自然哲學都成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樣?,F在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都不再是從頭腦中想出聯系,而是從事實中發現聯系了”。①這里的所謂“從事實中發現聯系”,而不再是“從頭腦中想出聯系”,正是馬克思主義實現哲學史上偉大變革最根本之處。它實際上區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路線,更區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學風和學術方式,進而引導哲學走出“古典哲學”的思辨王國,轉向面向真實世界和生活去發現對于世界與歷史的真理性理解?!皬念^腦中想出聯系”轉變為“從事實中發現聯系”,也是古典學術向現代學術的轉型。如果不是由于人們不斷地“從事實中發現聯系”,很難想象近代以來會有那么多的科學從哲學這個母體中不斷分離出來。因此可以說,哲學王國的解構正是從諸多科學從哲學的母體中不斷分離出來開始的,最后以無所不包的“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②為其終結。這是歷史進步的表征,更是學術解放、發展、興盛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前提。時下,在許多西方國家那里,明明是攻讀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等學科的人,所被授予的學位卻是“哲學博士”,也許就是這種歷史的遺跡。然而,這種遺跡并沒有阻礙人們面向真實的世界和歷史,去尋求和“發現”真實的聯系而達成真理性認識的過程??傊?,從知識發生的歷程看,認識世界與歷史,實質上就是對于世界與歷史發展過程的“發現”。因此,要求得學術上的發展,基本的前提是開展面向世界與歷史發展實際過程的認知而達成“發現”的成果。這是人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啟示,更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認識。根據這種認識,在新時代,如果離開億萬民眾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的過程,而沉湎于既有的理論資源,或者搬用外來的某種理論范式,不僅難以實現學術上生產出正確地反映中國式現代化的可靠知識,而且還一定會出現學術和理論上的荒腔走板。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以為本次論壇以“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為主題,是緊接著馬克思主義關于“從事實中發現聯系”的學術思路的,也是推動中國學界告別從書本到書本,甚至套用外來理論于中國實踐而扭曲中國實踐的學術方式,進而推動中國學術實現現代轉型的一種有益的努力。這是我對于論壇主題意義的一點感悟。

回到論題本身。我曾經在上海社科院的一次討論會上,以《“研究闡釋好”新時代重大理論:何以可能》為題做了發言,其中提到:做好對于重大的理論問題的研究與闡釋,研究者“主體的應有狀況需要作出必要的調整”,具體而言,必須“增強三個自覺”,即“增強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向的價值自覺”、“增強走出學科規制下的‘學科土圍子’的自覺”、“增強走進火熱實踐與多彩生活的自覺”。我認為,增強這三個自覺,依然適合于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何以可能的話題。因為第一個自覺,講的是基本立場的問題。在利益分化依然十分突出的社會條件下,這個問題并沒有過時。第二個自覺,是改革現有過于剛性的學科規制,拆除嚴苛的學科壁壘,努力實現從“學科性學術”向“問題性學術”的轉化。第三個自覺,是期待學者和學術、教育管理機構重新確立面向實踐的自覺?,F在,不僅許多學術工作者閉門造車,而且人才培養制度中,至少在文科生中,包括文科碩士、博士研究生都根本沒有關于社會實踐環節的設計和訓練的制度性要求。這些問題,至今依然嚴重地困擾著人們的知識生產和未來從事知識生產的人才的培養工作。

然而,今天我特別想進一步討論另一個問題:關于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問題。

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并非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樣,是意識形態上的“政治正確”的要求,究其實主要是關乎于思維方式或方法論的選擇問題。

任何人對于對象的認識和問題的思考,總是在其前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進行的,因為誰也無法對于頭腦中儲存的既有信息做“格式化”處理。區別僅僅在于這個前置思維方式究竟是什么的問題。費爾巴哈持有人本主義立場,因此在他那里,“愛隨時隨地都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神,可以幫助克服實際生活中的一切困難”。③黑格爾是國家崇拜的主張者,他認為國家是照亮市民社會這個天然黑暗基礎的火炬。馬克思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由于商人狹隘的實利取向,導致“經營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獨特性;他沒有礦物學的感覺”。④公理性方法持有者,總是熱衷于把某種特定的預設作為討論問題不可移易的前提。在自由主義的政治思維中,政府是必不可少的惡,政府和社會永遠都是博弈的兩極,大社會小政府始終是它的基本信條。對于西方“政黨政治”的擁躉而言,民主就是不同政黨之間爭奪公共權力的博弈,等等。這些實際上屬于柏拉圖式的“洞穴說”所揭示的認識偏頗,也是當代人所說的“信息繭房”造成的局限。正確的認識的達成,需要打破“洞穴”局限和“信息繭房”的束縛。這實際上就是解放思想的要求。

那么,為什么馬克思主義具有這種功能?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反復強調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這個關于“科學”的強調,并非自我溢美,而是反對人們把它當作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條,并且要求人們必須以科學的方式、精神和態度去對待它??茖W本身是基于事實與人們實踐的,是指向真理性認識的。事實,不論是自然界的事實,社會領域的事實,還是社會心理的事實,都并非一成不變的,對于它的認識,即使是真理性的認識,也一定是隨著對象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所揭示的基本道理。馬克思主義還貢獻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為分析常常是充滿人的激情的復雜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個科學的框架,幫助人們去“發現”紛紜多彩的激情背后的社會各種事實之間的聯系。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被稱為一種新的唯物主義,其對于研究的最本質要求是根據對象的實際情況,“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⑤“從事實中發現聯系”,而不是“從頭腦中想出聯系”⑥?!懊枋觥焙汀鞍l現”這類鮮明的唯物主義用詞意味著否定一切人為的預設,更是要求人們努力克服“洞穴”和“信息繭房”的束縛,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動活潑的,引導人們不斷面向事實而走向真理性認識的思想方法。也正是基于這一基本認識,并非馬克思主義者的歷史學家顧頡剛也曾經以贊揚的口吻指出:“馬恩治學植基于西方歷史,其究索學理則本于固有之辯證法而益加精進,欲治其學,必究其源”。⑦

顯然,基于馬克思主義的這一性質,它必定反對任何把它當作可以脫離實際和實踐的玄學,當作沙龍談資的學術方式。也正因如此,我們說,馬克思主義的突出功能是指導人們研究世界、社會與歷史問題。從這一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同于“馬克思主義學”,不同于“馬克思學”。以“馬克思主義學”“馬克思學”的方式,去研究馬克思主義,可以是一種學術方式,但并非作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應有的學術方式。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中指出:

我們讀了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籍,能不能就算是有了理論家呢?不能這樣說。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根據實際創造出來的理論,從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中抽出來的總結論。我們如果僅僅讀了他們的著作,但是沒有進一步地根據他們的理論來研究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沒有企圖在理論上來思考中國的革命實踐,我們就不能妄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如果我們身為中國共產黨員,卻對于中國問題熟視無睹,只能記誦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個別的結論和個別的原理,那末,我們在理論戰線上的成績就未免太壞了。如果一個人只知背誦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或哲學,從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爛熟了,但是完全不能應用,這樣是不是就算得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呢?這還是不能算理論家的。我們所要的理論家是什么樣的人呢?是要這樣的理論家,他們能夠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解釋歷史中和革命中所發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在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種種問題上給予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的說明。我們要的是這樣的理論家。假如要作這樣的理論家,那就要能夠真正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實質,真正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真正領會列寧斯大林關于殖民地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學說,并且應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學地分析中國的實際問題,找出它的發展規律,這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理論家。⑧

這充分地表達了一個思想:馬克思主義對于共產黨人來說,不是教條,而是指導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歷史的工具。毛澤東曾經以“有的放矢”的形象比喻去說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關系。他說:“‘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有些同志卻在那里‘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有些同志則僅僅把箭拿在手里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愿意放出去。這樣的人就是古董鑒賞家,幾乎和革命不發生關系。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必須用了去射中國革命之的。這個問題不講明白,我們黨的理論水平永遠不會提高,中國革命也永遠不會勝利?!雹嵋簿褪钦f,馬克思主義是“箭”,是思想的武器,是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可以代替人們對于世界與歷史具體問題的研究與認識,而在于提供這種研究與認識的方法,以排除和糾正錯誤思想方法與理論的干擾。所以,在這一意義上說,所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主要就是堅持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或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教條般地套用馬克思主義于中國的實踐。

這里還有必要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內在構成有個具體的認識。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著述奠定基礎的。這些著作,實際上是有其內在結構的。大致上可以做這樣的劃分:第一層次,屬于其深層的內核。它的基本內容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的基本理論。這部分的內容,有時被稱作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說,“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瓫]有理論思維,的確無法使自然界中的兩件事實聯系起來”。⑩馬克思則把唯物史觀稱作“一經得到就用于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實際上,它們提供的就是一種思考世界和社會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方法。第二層次,屬于運用基本原理去研究特定對象而形成的理論,如《資本論》《怎么辦》《帝國主義論》。馬克思就曾經反復告誡人們,千萬不能把《資本論》所揭示的關于歐洲資本主義起源的理論,當作適用于任何國家與時代的“歷史哲學”,如果有誰這樣做,就是給予他過多的榮譽,也給予他過多的侮辱。也就是說,即使《資本論》這樣杰出的理論巨著,也是運用唯物史觀研究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所得出的認識。它也不能被當作可以套用于其他不同歷史時空的“歷史哲學”,否則就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本性的,就會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一種束縛思維的教條主義。第三層次,屬于在特定時期或特定革命運動中應對特定事變的具體判斷與措施,比如《共產黨宣言》中關于改造資產階級生產關系的“十大措施”,對1848 年“歐洲大革命”的一些事變的判斷,關于“巴黎公社”事件的一些主張等等。這三個不同層次的內容,意義是很不相同的。就后面兩個層次的內容而言,完全會因歷史事件本身發展和暴露程度的限制,相關信息把握不夠全面或不夠準確,或事件發生新的變動等等而令其不合時宜。因為認知總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和完成的。即使第一個層次的內容屬于最具指導意義的方法論,也必須根據科學與實踐的發展而不斷作出新的概括,使其與時俱進。這也許就是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本性所決定的。

綜合上述,我們不得不指出:第一,強調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是要人們拘泥于上述所說的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的具體理論、判斷和措施,而是要發揮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研究和思考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作用。否則,就會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認識與結論,從而在根本上背離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基本特質。第二,強調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質上堅持科學的思維方法。它有助于人們對于客觀世界與復雜歷史的分析,但它不是也不能代替人們對于具體事實和實踐的深入研究?!霸诳茖W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第三,強調“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知識生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可以具體落實在“研究問題應該從歷史的分析開始”?這樣的要求上。中國式現代化是具體地存在于中國人民實踐的歷史中的,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當然唯有“從歷史的分析開始”,才不會把問題變成抽象、空洞,甚至可以讓人任意戲說的對象,才可能腳踏實地“從事實中發現聯系”,得出基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認識。

注釋:

①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頁。

②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53頁。

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6頁。

④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頁。

⑤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53頁。

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64頁。

⑦顧潮(編著):《顧頡剛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420頁。

⑧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頁。

⑨同上,第819—820頁。

⑩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890頁。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2頁。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4頁。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4 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8頁。

猜你喜歡
恩格斯中國式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中國式民主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中國式失敗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