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亞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建構*

2024-04-15 03:12田毅鵬
開放時代 2024年1期
關鍵詞:內藤東亞現代化

■田毅鵬

眾所周知,自十八九世紀西歐率先發軔的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核心的現代化浪潮揭開序幕的那一刻開始,現代化便是一種世界性現象。在全球性話語的背景下,無論是現代化的早發內源型國家,抑或是后發追趕型現代化國家,都必須將其放到人類文明從孤立分散到整體發展這樣一個總體性的進程中來加以審視,方可獲得基本上的理解。在這一意義上,關注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也絕對不能就中國而談中國,而應將其置于區域及世界體系的范圍之內加以分析。而當我們將研究目光聚焦于東亞區域時,便會發現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東亞國家起而回應,演繹出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最為復雜和壯觀的東亞劇目。而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東亞在回應西洋列強侵略性挑戰的過程中,各國所選擇的現代化推進模式也具有極強的交互作用和關聯性,由此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也自然離不開東亞視域,我們應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問題來加以看待。

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首先應弄清“東亞視域”的特殊背景及其內在關聯。在本文中,我們所強調的“東亞視域”,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涵義:其一,以東亞為現代化分析研究的單元。因為從空間上看,東亞諸國在空間上相鄰,其文明結構具有較強的同質性。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將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分為26 種文明類型。他把東亞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看待,稱之為“半個世界”,由此東亞現代化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展開研究分析。其二,長期以來,學界圍繞著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東亞現代化,展開了系統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由這些研究成果提煉出來的一系列研究命題,如東亞社會停滯論、挑戰應戰論、東亞發展模式論、村落社會論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富有復雜的理論內涵。這對于我們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非常重大,概括起來說,可以稱之為“作為方法的東亞”。其三,東亞諸國現代化進程之間,無論是時間關聯、問題關聯,還是交互影響作用,都具有極強的關聯性。

其次,要弄清東亞現代化的“外發-內發論”對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建構的影響。談中國現代化的啟動,必須要首先突破西洋思想界自啟蒙以來形成的一系列針對東亞的似乎已是蓋棺定論的理論命題,其中以東亞社會停滯論為代表。在西方近代社會科學話語體系中,東亞社會停滯論是一種極強的話語系統,斯密、黑格爾、韋伯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西洋自啟蒙以來的思想界,早期曾對中國表示贊嘆,認為他們似乎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沒有制度化宗教的文明國度。但后來話鋒一轉,形成了持續性的東亞社會停滯論的話語。亞當·斯密曾提出:“中國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就是說,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細,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國家。然而,許久以來,它似乎就停滯于靜止狀態了。今日旅行家關于中國耕作、勤勞及人口稠密狀況的報告,與五百年前視察該國的馬哥孛羅的記述比較,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也許在馬哥孛羅時代以前好久,中國的財富就已完全達到了該國法律制度所允許的發展程度?!雹龠€有學者對所謂東亞社會停滯論做出界定,認為所謂“停滯”云云,并非長期不發生“變化”,或沒有“活潑的活動”,而只是不曾出現一種“新的經濟體制”。②事實上,近年來西方學界也對其上述觀點展開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如德國漢學家傅吾康指出:“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中花了五十頁的篇幅論述完中國以后,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沒有歷史。毫無疑問,黑格爾當時不僅局限于對中國歷史的偏見,也囿于信息的匱乏。但他卻滿足于此而不認為有對其資料來源提出疑問的必要。黑格爾對中國歷史的負面評價被后來歐洲的學者視為權威?!雹垭m然如此,在東亞社會停滯的話語背景下,東亞的現代化被視為一種刺激反應,惰性十足的被動的現代化,不具備走內發現代化道路的條件,只能選擇外源現代化之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要想建構起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及知識體系,必須首先打破東亞社會停滯論,發現其社會發展運行的本然軌跡。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亞現代化研究話語演進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與東亞社會停滯論反向而動的觀點,如被稱為日本京都學派開創者的內藤湖南,曾在20 世紀初期前后提出中國“近世”的相關理論。內藤湖南所提出的歷史分期雖然深受西洋理論的影響,但他在分析東亞特別是中國歷史時,使用了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等概念,認為:“中國的近世應該從什么時候算起,自來都是按朝代來劃分時代,這種方法雖然方便,但從史學角度來看未必正確。從史學角度來看,所謂近世,不是單純地指年數上與當代相近而言,而必須要具有形成近世的內容?!雹芩J為在近代之前有一個近世,對于西洋來說,近世就是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是現代黎明前夜一系列現代性征兆。他列舉了近世到來的主要標準,主要表現在:“貴族政治的衰微與君主獨裁政治的代興;君主地位的變化;君主權力的確立;人民地位的變化;官吏任用法的變化;朋黨性質的變化;經濟上的變化;文化性質的變化?!雹荨疤坪退卧谖幕男再|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其間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過渡期?!雹薅嗄陙?,學術界圍繞著內藤湖南的觀點展開了比較激烈的爭論。雖然如此,筆者認為內藤湖南的觀點,還是存在諸多可取之處的。因為在內藤湖南看來,如果將中國文明社會視為一個生命體,其宛如一棵樹從根到干再到枝葉,形成了一個自然發達的文化系統。與被外來的文化刺激而發展起來的文化不同,中國文化的發展是自然的發展,由此確立起中國歷史在東亞的中心位置。張廣達曾高度評價內藤湖南的觀點,認為其所闡述的宋代近世論極大地沖擊了亞細亞生產方式論和東亞社會停滯論。內藤湖南基于對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的深厚造詣和崇拜,從而推導出中國文化處于東亞中心地位,并波及周邊地區的文化史觀。⑦此外,20 世紀晚期美國學者柯文也在《在中國發現歷史》中,提出中國雖然受到了堅船利炮的沖擊和洗禮,但并沒有被征服,中國歷史還是沿著其自主性的道路前行,因此我們要在中國發現歷史,而不是單純地用外力作用來解釋中國的發展軌跡。綜上所述,我們在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對19 世紀中葉被動地進入近代世界秩序之前的中國社會的性質做出一個根本性的判斷。雖然就東亞現代化的真實進程而言,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是在西方列強武力侵略和壓迫之下被動地進入現代化進程的,但我們不能據此簡單地做出其社會停滯,而只能走“外部力量”拉動發展的判斷。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發現了內藤湖南的近世說,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東亞現代化啟動和發展問題的新視角。

再次,要重視東亞現代化的互為參照與問題關聯。在東亞現代化的過程中,日本和中國曾互為參照系,展開其現代化道路選擇。1875 年,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曾撰寫《文明論概略》,在書中他將西洋視為文明國,將日本和中國視為半開化國,把之外的一些非西方國家視為野蠻國,找到了一個新的文明參照系,提出“脫亞入歐”戰略,后來日本就是按照上述圖式前行的。當時日本的中華文明崇拜基本上終結,其現代化就是在以西洋和中國這一雙重參照系轉換的背景下展開的。我們再看看中國,從19 世紀中葉鴉片戰爭開始,連續被西方列強打敗,但清廷朝野上下內心還是平衡的,因為打敗我們的主要是英法列強,這似乎并未擊碎統治者的天朝夢。但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后,傳統的華夷體系開始走向崩潰。從這時起中國人的現代化參照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掀起了以日本為師的留日高潮。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 世紀80 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啟動新一輪現代化,仍然將日本作為自己發展的重要的參照系??梢?,中日現代化的啟動和推進是一個互為參照系的過程,借助這種彼此建立起來的研究參照系,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的建構。

東亞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的“問題關聯”極為復雜,又以鄉村發展問題最為典型,這主要是因為,在前工業社會時期,中日兩國基于其傳統的社會結構,形成了典型的村落社會。如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中,保持城鄉社會的均衡發展,成為東亞現代化面臨的核心問題。如梁漱溟在推進鄉村建設運動的過程中曾提出由農業引發工業的觀點,從世界范圍內看,他的觀點很富有挑戰性,因為開啟人類工業化進程的英國,是通過圈地運動,用工業吃掉農業,是“羊吃人”的辦法。但鄉村建設派試圖找到一個從農業引發工業的新方法,以使得在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過程中,農民不至于完全淪落到悲慘的邊緣境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推進一村一品,試圖通過1.5次產業發展的模式,激活鄉村內生性活力。此種模式實際上與梁漱溟由農業引發工業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到了20 世紀90 年代,伴隨著世界經濟體系的波動,日本農學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第六次產業,延續了上述發展思路??梢?,東亞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其問題回應和發展模式選擇,是一個相互依托、互為參照的過程,既面向世界,又互為參照系,構成了東亞現代化精彩的畫卷。

復次,東亞現代化對策互鑒。東亞現代化發軔及推進的過程,同時也是其相互之間對策互鑒的過程。20 世紀中后期以來,東亞各國紛紛展開鄉村建設運動,而且相互之間也加強了學習借鑒,對中國當下的鄉村振興提供了諸多啟示:其一,政府在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應始終扮演主導者的重要角色。面對走向衰敗的鄉村,政府必須建構帶有總體性和全局性的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同時也要注意激活鄉村自身的內生發展活力。其中,日本、韓國的經驗主要是將鄉村發展政策提到立法高度,再輔之以配套的政策體系,實施自上而下的梯次推進。2021 年4 月,中國制定頒布《鄉村振興促進法》,加大實施力度。其二,通過組織體制的改革創新,探索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體系相銜接的組織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民的再組織化。日本的典型經驗是建立農協。農協從1948 年開始建立,其組織體系非常完整,建有全國聯合會、縣農協及基層組織體系,一直延伸到村落。農協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綜合保障功能,將小農戶吸引到農協,其覆蓋率一度接近百分之百。此外,還通過村組織建設、推廣生產合作社,實現了小農的高度組織化,使其組織秩序在鄉村快速變遷中仍得以保存。從表面上看,日本鄉村是基于土地私有制基礎建立起來的小農社會,但事實上通過農協把散落的小農“編織”在一起。應該承認,建立全國統一的農協未必適用于其他國家,但如何通過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探索一種有效的、多樣化的組織模式,是我們推進鄉村振興必須解決的問題。其三,通過鄉村文化傳承、發展與再生,延續鄉村的發展,增添鄉村活力,遏制鄉村凋敝衰落。東亞各國在探尋鄉村振興模式的過程中,除了經濟產業、社會建設、生態環境等方面之外,還特別注意從文化視角審視鄉村振興的文化路徑。東亞學界將鄉村世界看作以村落為單元的整體文化系統,認為鄉村文化往往是通過村落這一有形的集生產、生活、關系為一體的“村落生命綜合體”將其連接在一起的,將農村問題看作農業、農村、農民等多個要素集合在一起的“復合性”問題。村落社會具有較為突出的同質性,以村落社會精英為中心,依托于“熟人社會”形成了一種帶有排他性的社會組織結構。在這一意義上,村落社會表現出極為典型的延續性和積淀性。近年來,東亞各國圍繞著鄉村振興的文化路徑展開了初步的實踐探索,形成了文化遺產模式、民宿和農家樂模式、產業組織發展模式等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實踐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鄉村的“內發性”發展。

總之,在世界現代化推進的過程中,既存在“全球一體”的演進趨勢,也存在“區域關聯”的真實進程,推進以國家為單位的現代化必須嵌入上述兩個進程。我們在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既要努力彰顯中國社會發展的“自性”,也要注意在東亞區域關聯的視域下,探索出其特有的運行規律及演進趨勢,為21 世紀中國現代化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構建提供真實有效的支持。

注釋:

①[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 年版,第65頁。

②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第216頁。

③[德]傅吾康:《19 世紀的歐洲漢學》,載張西平:《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版,第120頁。

④[日]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夏應元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頁。

⑤同上。

⑥[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載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 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10頁。

⑦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23 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頁。

猜你喜歡
內藤東亞現代化
廉泉致內藤湖南未刊書札
邊疆治理現代化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4K Pro-UHD是當下最適合家庭的技術 專訪愛普生內藤惠二郎、服部大
我校東亞研究院一行應邀訪問韓國東亞大學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
—— 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簡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未定的東亞多邊體制與能動的中國東亞政策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貴族政治”與“君主獨裁”
——內藤湖南“宋代近世說”中的史實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