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NKI的相關艾草研究的文獻信息分析

2024-04-15 14:19李玉萍魏莉霞張東佳陳文慶
甘肅農業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艾草研究現狀

李玉萍 魏莉霞 張東佳 陳文慶

摘要:艾草歷史悠久,用途廣泛,開發利用前景良好。為促進艾草應用研究進一步發展,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2002年以來收集的艾草研究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借助Excel 、VOSviewer等工具,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從艾草研究相關中文文獻的年度發文、熱點主題、被引文獻、研究機構、作者、期刊、學科和基金項目資助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艾草各領域的研究起步雖早,但初期進展較緩慢,始于2008年發文量逐漸增長,進展態勢良好,近2 a年發文量達180篇以上。研究機構及人員趨于穩定,表現出領域廣、方向多的特點。在研究主題方面,高頻關鍵詞與高被引文獻的分析結果一致,均表現為側重于基礎研究,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檢測、藥理作用及質量控制等。發文期刊和機構方面,顯示出比較明顯的地域性,高發文期刊及機構多屬艾草主栽區。此外,涉及艾草研究領域的學科門類眾多,資金來源較廣泛,國家級項目資助較多。

關鍵詞:CNKI;艾草;研究現狀;文獻計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R282.71?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03-0276-05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3.016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Based on CNKI

LI Yuping, WEI Lixia, ZHANG Dongjia, CHEN Wenqi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and Malting Barley,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Artemisia argyi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wide range of uses, with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emisia argyi, this study analyzes journal articles on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collect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 since 2002. Utilizing tools such as Excel and VOS viewer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e study examines aspects such as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hot topics, cited document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uthors, journals, disciplines, and funding situations related to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across various fields began early, initial progress was slow. Starting from 2008, publication volum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showing a positive trend with over 180 papers published annually in the last 2 yea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have become more stable, reflecting a wide range of fields and directions. In terms of research themes, the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highly cited documents consistently emphasizes basic research, including the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quality control.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publishing these articles show a clear regional pattern, with many high-publication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located in major Artemisia argyi planting areas. Additionally, the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are diverse, with a wide range of funding sources, including many national-level projects.

Key words: CNKI; Artemisia argyi; Research status; Bibliometrics; Analysis

艾草(Artemisia argyi H.Lév. &Vaniot),別名香艾、艾蒿、艾等,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1 ],植株具濃烈香氣,其干燥葉入藥,有溫經、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和抗御過敏等作用[2 - 5 ]。隨著“大健康”產業的興起及人們“治未病”理念的形成,艾草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商機,應用領域不再局限于疾病醫治,在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工業原料、飼料、農藥等領域也被廣泛開發利用,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高效、生態、特色農產品,有“草中鉆石”之美稱[6 ],在國內外市場廣受歡迎。為了掌握艾草研究現狀和趨勢,為艾草的可持續利用和其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信息支持和決策依據,我們通過統計相關艾草研究的文獻,分析了文獻年代分布、發文量、作者、期刊、主要學科及研究熱點等主題,探討了我國艾草的研究趨勢,以期為艾草的綜合開發利用研究提供參考,達到促進艾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目的。

1? ?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

1.1? ?數據來源

文獻數據來自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CNKI是國內資源最豐富、用戶量最大的中文數據庫[7 ]。采用高級檢索模式,檢索主題詞為“艾草”,設置精確匹配,檢索年限為200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檢索日期為2023年8月3日,共檢索到艾草相關中文期刊相關文獻1 124篇。

1.2? ?分析方法

主要分析方法為文獻計量學統計分析法,借助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檢索到的所有文獻的年度發文量、論文被引用情況、學科發文、刊載期刊、作者情況、研究機構和基金分布等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并利用VOSviewer可視化軟件對來源文獻的關鍵詞進行熱點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年度發文量分析

從CNKI數據庫統計結果可知,我國對艾草的研究較早,1988年起就有研究人員開始連續研究,至2002年期間研究較少,2008年起艾草相關領域研究開始快速增長。由圖1可知,2002 — 2023年相關研究年均發文量為72篇,其中2022、2023年發文量較多,分別達185、183篇(截至7月份)。2014年之后發文量年增速平均達19%,說明人們對艾草的研究利用越來越重視。

2.2? ?高頻關鍵詞分析

對CNKI數據庫收錄的1 124篇有關艾草研究≥3次的高頻關鍵詞進行抽取、匯總,借助VOSvoewser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篩選出100個關鍵詞分屬9個類別構建出高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2,節點的大小和亮度與主題詞的重要性和熱度成正比,節點之間的連線粗細代表主題詞之間的密切程度,連線越粗表示聯系越緊密)。出現的高頻詞主要有抗氧化(57次)、化學成分(35次)、端午節(30次)、產業發展(20次)、鄉村振興(18次)、種質資源(16次)、加工利用(13次)等。研究的熱點主要有艾草與端午節文化、艾草利用、艾草產業發展、艾草提取物的檢測及利用、艾草種植技術等。

2.2.1? ?艾文化研究? ? 艾文化是與艾草和艾灸相關的民俗、飲食、醫藥及養生保健等各種文化的總稱[8 ]。熱點主題詞有端午節、艾熏、艾灸、艾草茶、艾草酒等。孫?。? ]通過《中國艾文化遺產研究》證實,我國早在2 000多年前就已經把艾草作為重要的民生植物使用,《詩經、王風、采葛》《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均有對艾草的記載[8 - 9 ]。艾飲食文化文獻主要針對艾草茶、艾草酒及艾草汁等的發展與傳承進行了詳細論證。艾灸是最能夠代表中國艾文化的載體,也是艾草治病最主要的方式,文獻主要涉及艾灸的起源與發展及其治病功效等。

2.2.2? ? 艾草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 ? 熱點主題詞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揮發油、精油、黃酮類、多糖、三萜類多糖等。蘭曉燕等[2 ]通過文獻分析,全面闡述了艾葉中揮發油類、黃酮類、三萜類、苯丙素類等艾草主要化學成分的種類、數目及化合物結構,詳細分析了艾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腫瘤、保肝、止血抗凝、抗氧化及止咳平喘和降血糖等主要藥理作用和機制,為艾葉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提供理論基礎。

2.2.3? ? 艾開發利用研究? ? 熱點主題詞有艾葉、艾蒿、開發利用等。左紅娟等[10 ]綜述了艾草在養生保健、食品、紡織、養殖、農業等領域的開發利用現狀,指出艾草用途廣泛,前景廣闊,是集藥品、食品、保健品、工業原料、飼料和文化創意產品等于一體,具有“草種鉆石”的美稱。

2.2.4? ? 艾草種植技術研究? ? 熱點主題詞有艾草、種植技術、高產栽培等。張建虎等[11 ]從艾草種苗、移栽期、種植密度、施肥量、種植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了艾草綠色增效栽培技術,總結出適宜寧夏中南部山區的艾草高產栽培模式,能夠有效促進艾草生長,防治雜草、提高產量。

2.3? ?高發文期刊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發文量前10位的期刊共發表論文91篇。其中《河南農業》發文量位列第1,共13篇,占發文量前10位期刊總發文量的14.29%;其次是《農村·農業·農民(A版)》,為12篇,占總發文量的13.19%;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居第3,為10篇,占總發文量的10.99%?!栋不辙r業科學》《上海紡織科技》等發文量相當。從總發文量來看,國內各個期刊收錄艾草研究的文獻比較分散,且數量較少,應進一步重視并加強艾草相關研究。從期刊所屬地區來看,以河南、安徽、江蘇居多,均是艾草主栽區,說明艾草研究在主產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專家學者對艾草發展非常關注。

2.4? ?高被引文獻分析

2002 — 2023年相關文獻被引頻次最高的前10篇文獻及相應下載頻次如表2所示。被引頻次最高的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曹玲發表于《藥物評價研究》的“艾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產品開發研究進展”一文,被引158次,被下載5 871次;其次是瓊州學院的王惠君發表于《江蘇農業科學》的“艾葉研究進展概述”一文,被引106次,被下載5 058次。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高頻被引文獻相應的也被高頻下載,前10篇高被引文獻主要以艾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有效成分提取研究為主,與上文主題分析結果一致,說明研究人員對艾草的基礎研究比較關注。

2.5? ?發文機構分析

科研機構的發文量是衡量其研究實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關于艾草研究領域發文量前10位的機構如表3所示。其中包含9所高校和1家科研院(所),可見高校所占比例較高。排名前10位的機構共發表論文87篇,其中河南農業大學以24篇的發文量占據榜首;其次是天津工業大學,為16篇。以上2所高校發文量占前10位機構刊載總量的45.98%,說明艾草的研究隊伍中以這2所高校的人員居多。

2.6? ?發文作者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我國艾草研究領域發文量位列前10的作者共發文44篇。前10位作者分別隸屬9家不同的機構,較為分散,其中寧夏農林科技學院有2位高產作者。天津工業大學的錢曉明發文量排名第1,說明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生產力較高。

2.7? ?艾草研究學科分析

涉及艾草研究領域的學科門類眾多,排名前10位的學科名稱、發文量及所占比例如圖3所示。國內艾草研究的學科主要集中在農業經濟、輕工業和中藥學等方面。在排名前10位的學科中,涉及農業經濟的文獻有186篇,占比達21.40%,主要集中在艾草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種植技術等方面[5 ]。涉及輕工業的發文量105篇,占總量的12.08%,主要集中在艾草纖維、艾草染料、艾草防腐研究等方面。涉及中藥學的發文量103篇,占比11.85%,主要集中在艾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和臨床應等方面。從文獻研究涉及的學科類別可以看出,隨著艾草產業的發展,艾草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擴大,除醫療保健之外,在紡織業、畜牧業、農藥等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應用,種植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學科之間的相關研究也日漸緊密。

2.8? ?基金項目資助情況

CNKI數據庫收錄1 124篇艾草研究領域論文,主要基金課題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其中41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發表論文,占比達40.20%。河南省級科技攻關計劃資助發表15篇,占比達14.71%?,F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資助發表11篇,占比達10.78%??梢钥闯?,該領域研究資金來源較廣泛,國家級項目資助較多,說明艾草研究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3? ?小結與展望

從CNKI數據庫檢索結果來看,關于艾草各領域的研究起步雖早,但初期進展較緩慢,1988 — 2002年間發文量不足10篇,直至2008年發文量逐漸增長,研究進展態勢呈現良好趨勢。近2 a年發文量達180篇以上,研究機構及人員趨于穩定,表現出領域廣、方向多的特點,說明當前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人們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對艾草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促使艾草研究不斷深入、不斷創新。從研究主題來看,高頻關鍵詞與高被引文獻的分析結果一致,均側重于基礎研究,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檢測、藥理作用及質量控制等。從發文期刊和發文機構可以看出,艾草研究顯示出比較明顯的地域性,高發文期刊及機構多屬艾草主栽區。

通過文獻計量分析發現,目前艾草研究雖然態勢良好,但整體研究不夠系統和全面,相較于基礎應用研究,艾草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的法單一、機械化程度低等諸多問題缺乏深度和廣度。應加強艾草開發利用研究的系統性和多樣性,以綠色、高質、高效的種植技術為基礎,把提升品質作為艾草產業發展的重點,逐漸延長產業鏈,充分發掘艾草的市場潛能,最終實現艾草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顧???,劉桂君,程昭力,等.? 艾草的應用基礎研究及開發利用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18,46(9):22-25;35.

[2] 蘭曉燕,張? ?元,朱龍波,等.? 艾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質量研究進展[J].? 中國中藥雜志,2020,45(17):4017-4030.

[3] 許蘭杰,梁慧珍,余永亮,等.? 艾葉主要活性成分評價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22,50(2):23-25.

[4] 陳? ?娟,徐興燕,林? ?林,等.? 艾草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藥學研究,2021,40(12):807-811.

[5] 蔣志惠,常雪梅,張照然,等.? 艾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國獸藥雜志,2019,53(2):76-85.

[6] 孫? ?建.? 中國艾文化遺產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6.

[7] 梁志宏,楊? ?杰.? 基于CNKI的胡麻(亞麻)品種相關中文文獻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2):296-301.

[8] 劉? ?暢. 宋代艾草文化研究[D].? 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2.

[9] 王惠君,王文泉,盧? ?誠,等.? 艾葉研究進展概述[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8):15-19;44.

[10] 左紅娟,曹? ?輝,張曉申.? 艾草綜合開發利用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展望[J].? 特種經濟動植物,2023,26(3):145-147;173.

[11] 張建虎,桂林國,張新學.? 艾草綠色增效栽培技術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23(6):86-88;92.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艾草研究現狀
艾草,愛了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飄香的村莊
我國醫學數字圖書館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國內外智庫研究態勢知識圖譜對比分析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我國生物科學素養研究狀況(2001~2016年)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淺析電力系統諧波及其研究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