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針聯合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中風后便秘的效果觀察

2024-04-15 07:19吳全偉馮鉅智林弋力
中國醫藥科學 2024年5期
關鍵詞:黃粉浮針中風

牛 鵬 吳全偉 馮鉅智 林弋力

1.廣東省陽春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廣東 陽春 529600;2.廣東省陽春市中醫院針灸科,廣東 陽春 529600

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疾病,受經濟發展、物質水平升高、飲食及生活變化等影響,中風發生率日益升高。中風危害性大,主要癥狀是昏厥、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等[1]。多數患者發病后因中樞神經損傷導致胃腸蠕動減緩、胃腸功能減弱,并發便秘[2]。便秘后患者會下意識用力排便,加快血液流速,升高顱內壓、血壓,導致腦血管破裂、心肌梗死,威脅患者生命[3]。以往多在中風后便秘發生后選擇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是瀉藥、乳果糖以及檸檬酸鎂等[4]。長期使用西藥會出現耐受現象、不良反應,停藥后容易復發,需探討更理想的治療方案。近年來中醫手段在中風后便秘治療中廣泛應用,故本研究主要分析浮針療法聯合大黃粉穴位貼敷的治療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6 月至2023 年9 月廣東省陽春市中醫院(本院)收治的門診及住院中風后便秘患者120 例進行臨床研究,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三組,每組各40 例。對照A 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35 ~80 歲,平均(57.72±3.24)歲;體重40 ~87 kg,平均(64.79±4.32) kg;中風病程2 ~38個月,平均(20.36±4.61)個月;便秘病程3 ~28 d,平均(15.75±4.32)d。對照B 組:男24 例,女16例;年齡36 ~80 歲,平均(58.14±3.19)歲;體重40 ~88 kg,平均(64.98±4.39) kg;中風病程2 ~40個月,平均(21.01±4.69)個月;便秘病程4 ~27 d,平均(15.90±4.36)d。觀察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36 ~79 歲,平均(57.94±3.21)歲;體重40 ~86 kg,平均(64.47±4.36) kg;中風病程2 ~39個月,平均(20.74±4.64)個月;便秘病程3 ~27 d,平均(15.43±4.30)d。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滿足《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2019 年)》[5]《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6]中的中風、便秘診斷標準;②患者中風均為急性發病,可見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經功能喪失;③患者頭部影像學檢查顯示腦部有相應梗死病灶存在,中風癥狀持續24 h 及以上;④患者年齡35 ~80 歲;⑤患者中風≥2 個月后發生便秘;⑥患者、家屬知情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結腸息肉以及消化系統腫瘤等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②患者未確診便秘;③患者合并造血系統、泌尿系統與精神系統疾??;④患者合并肝、心、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⑤患者存在腹部手術史;⑥患者未遵醫囑治療,臨床療效不可信。

1.2 方法

兩組患者確診中風后便秘后,第一時間對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告知便秘發生的原因、危害,提高患者、家屬的重視;指導家屬調整患者飲食,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辛辣食物的攝入量,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量,便秘早期盡量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增加患者飲水量,減輕胃腸道負擔,加快便秘緩解速度;指導家屬加強患者監督,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每日排便次數,評估便秘治療效果。

對照A 組單用乳果糖治療,乳果糖(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730,規格:每瓶100 ml/66.7 g)口服,10 ml/次,3 次/d,持續4 周。

對照B 組單用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提前準備生大黃粉6 g、薄荷油2 ml,大黃粉、薄荷油混合并調成糊狀。囑咐患者平臥,臍部充分暴露,給予適量75%醫用酒精消毒處理臍部皮膚與周圍皮膚。皮膚干燥后,將調制完畢的糊狀藥物濕敷在神闕穴,穴位外敷完畢后提供透氣薄膜覆蓋、固定,持續外敷穴位4 h,1 d 外敷1 次,持續治療4 周。穴位貼敷操作前需調節室內溫濕度,保證溫度適宜,預防局部暴露導致的感冒、低體溫現象。

觀察組聯用浮針療法及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同對照B 組,浮針療法如下:①定位肌筋膜激發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 P),患者的MTr P 多處于腹部、大腿部。提前普及該療法,采用簡單易懂語言,保證患者了解治療方案,充分配合浮針操作;②仰臥體位,調整雙腿,令其自然屈曲。發布口令,指導呼吸,遵從口令放松局部肌肉,醫師手指指腹觸摸患者腹部、大腿兩側肌肉,集中注意力感受指腹感受,于患者股四頭肌、大腿內側肌群、腹直肌、腹斜肌移動指腹,感受局限性緊硬部位、結節區域與條索區域,完成MTr P 定位,做好標記;③定位完畢后,指導患者調整肢體,雙下肢自然伸直,于MTr P 上方3 ~5 cm 涂抹適量碘伏溶液進行局部消毒,做好浮針操作準備;④取無菌浮針,送入進針器卡槽,確定位置準確;⑤浮針和皮膚形成20°角,浮針針尖朝向MTr P,啟動彈射按鈕,保證浮針順利攝入MTr P 的皮下淺筋膜層,自進針器將浮針取出,醫者手持針柄緩緩推進浮針,至浮針全部進入患者的皮下組織,以醫師握針拇指作為支點,左右掃散,發布口令,囑咐患者上抬下肢,鼓起腹部,下肢配合實施屈伸抗阻等操作,以局部條索以及結節、緊張感覺明顯改善或全部消失為宜。之后拔除針芯,在皮下留置軟套管,粘貼膠布,持續固定5 h,拔除軟套管。前3 天,1 次/d,后每隔1 d 行1 次,共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臨床癥狀評分 參與評價的癥狀、體征共8 項,分別為大便性狀、排便間隔時間、排便困難度、排便時間、排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伴氣短、伴腹脹胸悶,均通過6 分法評估,0 分對應無癥狀,2 分對應輕度癥狀,4 分對應中度癥狀,6 分對應重度癥狀,分數越高表示該項癥狀越強烈。

1.3.2 生活質量評分 參照便秘患者生活質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7],為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1.3.3 自主排便次數 自主排便評價標準[8]:無需手動幫助或通便藥物輔助,可自發完成排便,自覺大便徹底排盡。

1.3.4 臨床治療效果 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變化評價,判定標準[9]如下,臨床治愈:便秘等表現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便秘等表現明顯減輕,療效指數70%~95%。有效:便秘等表現減輕,療效指數30%~69%。無效:便秘等表現無減輕或加重,療效指數30% 以內或病情加重。療效指數=(治療前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 該組患者治療前臨床癥狀評分×100%,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指標數據均錄入SPSS 26.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或F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1、2、3、4 周后,三組評分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三組各時間段比較,均為觀察組較對照A 組、對照B 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1 三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注 與對照A 組比較,aP < 0.05;與對照B 組比較,bP < 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P < 0.05

?

2.2 三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1、2、3、4 周后,三組評分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三組各時間段比較,均為觀察組較對照A 組、對照B 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三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三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 與對照A 組比較,aP < 0.05;與對照B 組比較,bP < 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P < 0.05

?

2.3 三組自主排便次數比較

治療前三組自主排便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1、2、3、4 周后,三組次數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三組各時間段比較,均為觀察組較對照A 組、對照B 組次數更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三組自主排便次數比較(次,±s)

表3 三組自主排便次數比較(次,±s)

注 與對照A 組比較,aP < 0.05;與對照B 組比較,bP < 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P < 0.05

?

2.4 三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A 組的75.00%及對照B 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三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3 討論

中風別稱腦卒中,有出血性、缺血性兩種[10]。中風發病時會損傷血管內皮功能,促使大量縮血管物質釋放,損傷中樞神經系統與神經元組織[11]。有研究[12]指出,中風患者發生便秘的概率高達60%,遺留偏癱患者發生便秘的風險高達75%。我國每年新增200 萬中風患者,中風后便秘患者規模日益擴大,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還會升高患者病死率[13]。中樞神經損傷令胃腸道蠕動速度減緩、直腸壁刺激減弱、排便反射難度提升、消化物質滯留時間過長,腸道過度吸收消化物水分,導致糞便干結,促使中風后便秘形成[14]。中醫治療中風后便秘的手段較多,穴位貼敷通過在體表穴位敷貼藥物,藥物經穴位經絡被人體吸收,繼而發揮貫穿上下與溝通表里的作用,可促進胃腸道蠕動;浮針掃散可調整疏松結締組織空間構型,傳導產生生物電,影響效應器官,發揮治療效果。

肖艷梅等[15]研究探討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方法,相較于應用西藥的對照組,應用浮針配合穴位貼敷的觀察組療效更好(94.59%vs.78.38%)、首次排便時間及排便用時更短、生存質量更好,可見浮針配合穴位貼敷的便秘治療效果更好。本研究結果與上述觀點一致,但研究所用指標和上述研究存在一定差異,包含臨床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自主排便次數、治療總有效率4 項,均是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原因分析如下,穴位貼敷可在不刺激胃腸道、規避消化酶分解破壞的基礎上激發經氣,調動經脈,促進氣血運行,恢復陰陽平衡,改善臟腑功能,尤其是胃腸功能;浮針可刺激盆底肌群、腸道平滑肌,改善肌群運動狀態,加快胃腸道蠕動速度,增強自主排便能力;兩種療法聯合應用,可發揮協同作用,加快便秘癥狀、體征的改善,促使患者恢復自主排便,提高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雖觀察分析了浮針、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便秘的部分效果,但尚未明確浮針的具體治療機制,還需臨床繼續探討分析,如本研究并未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經濟性,中風后便秘風險較高,患者大多家庭負擔較重,只有經濟性治療措施才能保證患者的就診、治療積極性,所以還需進一步分析。

綜上所述,中風后便秘聯合應用浮針、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臨床療效理想,大便性狀、排便間隔時間等改善顯著,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復,生活質量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黃粉浮針中風
某戰術彈熱防護件的制備工藝及性能研究
浮針治療面神經麻痹的研究進展
浮針治療產后股外側皮神經炎驗案
浮針聯合自擬通便方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觀察
預防中風應做到八要八不要
梨黃粉蚜蟲的防治方法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回藥失荅剌知丸治療中風后癡呆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浮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