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改革思考

2024-04-16 07:21楊天
大觀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校企合作

楊天

摘 要:從掐絲琺瑯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出發,以企業真實訂單為學習任務重構課程內容,引入掐絲琺瑯新工藝、新材料,采用“大師引領+校企協同+成果導向+任務驅動+以賽促教”的教學策略和“訂單任務貫穿、六步聯動提升”的教學模式,注重地域文化元素與掐絲琺瑯畫創作的結合。通過將非遺技藝傳承與工藝創新相融合,培養德藝雙馨的高素質非遺傳承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課程改革;掐絲琺瑯畫

掐絲琺瑯畫課程是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掐絲琺瑯技藝是一項非遺技藝,也是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藝之一。該課程主要培養熟練掌握掐絲琺瑯技藝,具有創新創業思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大背景下,嚴格按照培養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人才,深化“三教”改革,踐行三全育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大國工匠精神的要求。

一、整體教學設計

(一)任務驅動、能力培養與個性化教學設計理念

1.任務驅動的課程開發理念

基于企業真實訂單,將整個教學內容分解為基礎準備和企業訂單實踐兩大課程模塊。在基礎準備模塊,按照掐絲琺瑯工藝流程給學生下達不同任務,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基本掌握掐絲琺瑯技藝;在企業訂單實踐模塊,則通過分解企業真實訂單任務,從創意設計、圖案提取到掐絲點藍,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完成訂單任務,在實踐中提升創新設計能力和掐絲技藝水平,從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能力的理念

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藝術素養、掐絲技能和創新能力,提升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的技能水平。鼓勵學生在完成企業訂單任務時,在作品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理念

教師應在課前分層發布學習任務,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確定不同學習目標,包括基本目標和拓展目標,使不同層次學生均能達成學習目標。同時在訂單完成過程中,教師應將任務分層次下達,使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共同完成訂單任務,使所有學生綜合能力都有所提升。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學習評估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還可以通過課后定期評估學生學習進展,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教學調整,幫助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學習成效。

(二)以企業訂單任務重構課程內容

依據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學生專業發展需求,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目標,可將課程內容依據掐絲琺瑯畫工藝流程結合企業真實訂單重構為“三基兩單”,其中“三基”是指掐絲基礎知識、工藝流程、技法訓練;“兩單”是指“隴遺有禮”設計與創作、“遇見敦煌”設計與創作,共5個項目8個任務點。通過將訂單項目與實際教學項目相結合,訂單任務與學習任務相結合,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進行“兩結合、兩對接”課程內容重構[1]。

(三)基于“成績數據+行為數據”的學情分析

其一,知識技能基礎。以專業基礎相對較好的某高職院校工藝美術設計專業二年級學生為例,其通過造型基礎、構圖基礎、裝飾圖案設計、中外工藝美術史、電腦輔助設計等課程的學習,為掐絲琺瑯畫課程打下了堅實基礎。經過基礎知識準備階段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掐絲技法,但針對具體企業訂單要求還需加強技法練習和創新思維培養。

其二,認知與實踐能力。通過一系列基礎課程的學習和項目任務的實踐,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能夠獨自完成掐絲琺瑯畫的創作。但在其解決企業訂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存在創新設計能力欠佳的現象。

其三,情感態度和學習特點。學生高度認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任務過程中,積極地對掐絲琺瑯進行傳承和發揚。學生迫切希望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在微課、動畫、設計軟件等信息手段的幫助下更加喜歡學習,表現出對掐絲琺瑯技藝的強烈好奇心。

(四)培養“能設計、精技藝、敢創新”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

建設以課程教學目標為導向的專業培養目標,以及以課程教學目標為基礎的項目教學目標。本任務著重培養學生在技法掌握、訂單任務設計創作方面“能設計、精技藝、敢創新”的職業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師要結合掐絲琺瑯工藝特點,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等,明確教學重難點。

(五)“大師引領+校企協同+成果導向+任務驅動+以賽促教”的教學策略

以企業真實訂單任務為依托,基于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以“遇見敦煌”企業訂單任務為載體,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將創作流程有序化,構建并實施“大師引領+校企協同+成果導向+任務驅動+以賽促教”的教學策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既要注重任務完成后學生或小組的學習成果,又要注重相關過程。

二、教學實施過程

(一)“雙導師、三階段、六環節”教學實施過程

聘請非遺大師、企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共同組成“多導師”教學團隊,開展校企協同育人、共同制定課程標準等工作。在學校內實行“雙師型”教師主導一體化教學,企業導師負責結合實際訂單對學生成果進行評價和指導。同時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以拓展學習時空的網上教學平臺為依托,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前發放學習資料;課中分析任務,全程記錄學生學習情況;課后拓展任務,監測、分析學生學習效果。

圍繞導、學、探、練、評、拓六個環節,將課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采用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將重點技法錄制成微視頻發布在教學平臺上,使學生在課后可反復觀看學習,促進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的有效達成。同時,教師可以采取現場指導示范、分層個性化輔導等方式,促進專業培養目標與項目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二)基于學習目標達成度分析的形成性評價及持續改進過程

遵循以成績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高能力的基本理念[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施教學前,教師應根據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教學任務,實施差異化教學。針對訂單任務,根據企業標準制定考核標準,設立校內教師、企業導師、小組成員等多元評價主體,構建“多元+多維度”的全流程評價方法[3],根據學生學習目標和需要取得的學習成果設置考核節點。教師還要根據評價結果以及目標要求,實時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以及學生日常學習實際情況的分析,有助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持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

(三)文化浸潤式課程教學過程

堅持立德樹人,聘請非遺大師、企業專家為課程導師,將他們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融入課堂,基于傳承、創新、發展三個維度,依托學習環境、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技能比賽四大載體[4],全方位、系統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打造文化浸潤式課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深入挖掘中國夢內涵,在激發學生強烈愛國情感、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時,發揮非遺傳承和創新的育人功能,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教學實施成效

(一)創設雙線同步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手段與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在雙線同步課堂中,教師將自己錄制的技法視頻、學習要點等資源發布在線上教學平臺。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預習有關知識,并在之后的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講解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在線與教師等分享觀點、進行討論、實時互動。雙線同步課堂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更具靈活性、互動性,使學生更具參與感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將多種教學資源相結合,將豐富的教學內容呈現出來,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二)依托真實企業訂單任務,提高教學目標達成度

校企雙導師共同制定掐絲琺瑯畫能力標準,依托企業真實項目,圍繞教學目標設置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會看—會做—做好—做精”的認知演變和能力遷移,達到“做中學,做中悟,做中創”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該技藝的掌握。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根據企業導師的要求,按照企業標準,完成訂單的設計與創作,實現了“能設計、精技藝、敢創新”的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三)提升技能、“雙創”為先

將掐絲琺瑯技藝與傳統文化融合,學生能創作出符合當下潮流風格的掐絲作品,實現材料、工藝與題材的全方位融合。同時,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售賣掐絲作品,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創造經濟效益。這種教學方式不斷激勵學生將傳統文化及非遺技藝融入創新創業項目,拓寬了學生的就業視野。

(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

學生在校期間所完成的作品均由教師精心指導,從圖案設計、定稿、掐絲、點藍到覆膜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經過掐絲琺瑯技藝的學習,每位學生都能完成完整的掐絲琺瑯畫作品,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在掐絲琺瑯畫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多次參加省級和國家級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參賽經歷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磨煉了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特色創新與優化路徑

(一)特色創新

其一,將文化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結合。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非遺傳承人和工藝大師為主導,創新非遺文化育人機制,促進掐絲瑯技藝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自覺將文化育人與實踐育人緊密結合,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設計創新中,激發學生濃厚的愛國情感,培養其工匠精神,增強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其二,以企業真實訂單為驅動提升實踐技能。校企雙導師共同崗位能力標準,基于真實的企業訂單,根據教學目標設置工作任務,指導學生完成任務、達成目標,實現了學生對非遺技藝認知的演變和能力的遷移,達到了做中學、做中悟、做中創的效果。通過與往屆對比,教學目標達成度也明顯提升。

其三,促進學生創新,拓寬創業機會。充分利用雙創空間舉辦作品展覽及銷售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和資源支持。學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對接,了解市場需求,推動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的優化調整,加強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銷售作品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新能力。此外,這種教學模式拓寬了學生就業渠道和職業發展道路,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也能幫助學生通過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考試。

(二)優化路徑

其一,進一步對接企業需求,持續更新教學內容。本項目引入企業真實訂單,將“兩結合、兩對接”的新思想和新內容融入教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了師生深度互動的學習生態,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當前,非遺文創產品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融入教學,進一步優化教學環節,確保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攜手企業共同研發活頁教材。

其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縱向成長,不斷進行多元評估。教師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不同學生的縱向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探索開展差異化教學,激勵和促進學生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學校大數據分析平臺功能的完善,今后可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調整分組方案、任務設置和教學方法,進一步通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其三,進一步強化作品特色與創作風格。學生的作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了一定的新意,學生的審美觀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根據不同訂單任務,今后可增加多元化的創作題材,鼓勵學生嘗試使用不同材料進行掐絲琺瑯創作,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和創新能力,使其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孫兵.依托產教融合型企業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2(6):84-89.

[2]劉璐.“金課”背景下實踐課程的教學探索與改革[J].科技資訊,2022(18):219-222,231.

[3]趙旖旎,陳學彬,劉芳.高職院校立地式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0):81-87.

[4]李巨銀,朱善元,林敏,等.“三教”改革賦能高職人才培養的策略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8):74-78.

作者單位: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校企合作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