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設計

2024-04-16 03:25王瑤李哪
電子制作 2024年6期
關鍵詞:元器件預處理深度

王瑤,李哪

(陜西恒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100)

0 引言

在現代工業和科技領域,電子元器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通信設備到嵌入式系統,幾乎每個領域都離不開它們的支持[1]。然而,電子元器件在制造和組裝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潛在的缺陷問題。傳統監測電子元器件的缺陷主要依賴于人工目視檢查和手動測量。這種方法不僅耗時且昂貴,還容易受到人為主觀判斷和疲勞影響,從而限制了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以其在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領域的卓越表現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深度卷積神經網絡(CNN)等模型在圖像識別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在自然圖像識別中表現出色,也在醫療影像、工業質檢等領域取得了突破。這些技術的興起為電子元器件的自動化檢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設計了一個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旨在提高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文章將全面展示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在提高制造質量和檢測效率方面的潛力,并探討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1 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總框架設計

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總框架設計如圖1 所示。

圖1 系統總框架圖

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下的硬件結構包括,圖像傳感器,其選用MV 彩色CCD 工業相機具備600 萬像素,成像元件,其選用物方遠心工業鏡頭,以及光源采用高密度LED 陣列背光源,還有監測平臺。軟件部分包括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實時元器件檢測、用戶反饋與交互四個模塊,首先系統收集元器件信息進行預處理后送入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模塊進行數據處理,然后,將預處理后的圖像數據輸入預先訓練好的深度學習模型,經過模型的前向傳播,獲取圖像中是否存在缺陷的預測結果,繼續將預測結果傳遞給實時元器件檢測模塊以及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其根據深度學習模型的預測結果,對電子元器件進行實時的缺陷檢測。如檢測到缺陷在圖像上標記出缺陷的位置和類型,最后將結果傳遞給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其模塊根據用戶的反饋,對模型進行優化。通過這樣的模塊連接,整個系統能夠實現從數據采集到檢測結果展示的全過程。

2 軟件設計

■2.1 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模塊

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模塊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模塊充當著數據準備和優化的關鍵環節[2]。這一模塊不僅為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提供了必要的數據基礎,還通過多種技術手段,確保輸入數據的質量、多樣性和適用性,從而為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流程圖

如圖2 所示,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模塊負責為整個構建流程準備適合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數據。在數據集構建階段,該模塊首先從工廠生產線、實驗室測試等多個數據源獲取電子元器件圖像數據,數據多樣性的來源確保了數據集的代表性和覆蓋面。其中,所采集的數據中含有正常和有缺陷的元器件圖像,以便模型能夠學習識別缺陷。為了訓練深度學習模型,每個元器件圖像都需要準確地標注,電子元器件缺陷的類型和位置。而數據標注通常由人工或半自動化工具完成,確保每個圖像都有相應的標簽信息,使模型能夠學習識別不同類型的缺陷。在數據預處理階段,圖像通常會被調整為一致的尺寸,以滿足模型的輸入要求。例如,將圖像大小調整為常見的尺寸,如224×224 像素。此外,根據元器件的實際情況,可以裁剪圖像以去除多余的背景,集中學習元器件的特征。

為了增加數據集的多樣性,數據增強技術需對圖像進行旋轉、翻轉、亮度調整等操作,生成更多變化的數據樣本,數據的增強有助于模型更好地泛化到不同的場景和條件。此外,穩定模型訓練采用像素值縮放、均值方差歸一化等標準化技術,保障數據的統一分布,避免模型受到數據范圍的影響??傊?,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模塊構建了高質量、多樣性強的訓練數據集,為深度學習模型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基礎。這些數據將用于訓練模型,使其能夠準確地識別電子元器件的缺陷,從而在實際應用中提高質量控制和生產效率。

■2.2 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模塊

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模塊負責將預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整合并部署到系統中,以實現對電子元器件圖像的快速檢測和缺陷識別[3]。以下是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的具體步驟:

(1)選擇適當模型架構:根據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深度學習模型架構,如卷積神經網絡(CNN),模型的架構應能夠有效地捕捉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缺陷模式。在卷積神經網絡(CNN)中[4]。前向傳播計算如公式(1)所示。

式中,zl表示第L 層的加權輸入,a(l-1)代表第(L-1)層的激活輸出,W(l)代表權重矩陣,b(l)代表偏置向量,a(l)表示網絡的第L 層的激活輸出。σ表示激活函數。

(2)模型調優:模型微調可以使用梯度下降等優化算法,在優化算法中,梯度下降用于更新模型參數以最小化損失函數。參數更新的計算如公式(2)所示。

式中,θ表示參數,α 表示學習率,J( )θ表示損失函數,?表示損失函數關于參數的梯度。

(3)推理引擎選擇:選擇TensorFlow Serving 推理引擎,在推理階段,模型優化是必要的。其中,量化是一種常見的優化方法,其通過將模型參數從浮點數轉換為定點數或低精度浮點數來減少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5]。量化計算如公式(3)所示。

式中W 表示原始權重,S 表示量化比例因子,這可以減少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適用于推理階段。式(3)表示在不明顯影響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可減少模型的存儲需求和計算成本。通過選擇適當的推理引擎和應用模型優化技術,可以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時提高推理效率,使深度學習模型適用于實際的電子元器件缺陷檢測系統。

■2.3 實時元器件檢測模塊

實時元器件檢測模塊在實時生產環境中對電子元器件圖像進行實時檢測和監測,以捕獲潛在的缺陷、異?;騿栴}[6]。通過高效的數據處理、模型推理和結果過濾,快速響應并識別出元器件的質量問題。具體實時元器件檢測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實時元器件檢測流程圖

由圖3 可得,該模塊將實時獲取到的元器件數據通過高速的數據預處理,將圖像快速調整尺寸、轉換格式,在模型推理階段通過短時間內完成對元器件的高速推理,實現實時性需求。隨后通過結果過濾該模塊以高效方式清除低置信度元器件的檢測結果,保留高可信度元器件的輸出,維持實時性能。最后,模塊的循環執行進行不間斷的實時監測,持續獲取新圖像數據,經歷預處理、模型推理、結果過濾等步驟,確保元器件狀態的持續監測。

■2.4 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

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是與操作人員之間實現有效溝通和互動的關鍵組成部分[7]。該模塊旨在收集用戶的反饋、需求和決策,并向操作人員提供實時信息,以便其能更好地管理生產過程。以下是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的具體部分:

(1)圖形界面設計:使用圖形設計工具和庫,如HTML/CSS 可創建直觀易用的用戶界面,呈現實時檢測結果和圖像標注。

(2)數據可視化建設:利用數據可視化庫,如Matplotlib 可將檢測結果以圖表、圖像標注等形式直觀地展示給操作人員。

(3)用戶反饋收集技術:集成反饋表單、意見收集庫,如Google Forms 可直接收集操作人員的問題、建議和意見。

(4)實時互動技術:使用交互式界面庫,如Angular能夠實現操作人員與系統的實時互動,例如手動確認、參數調整等。

(5)數據分析與報告技術:整合數據分析工具,如Tableau可將生產過程的趨勢和統計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報告。

綜合運用以上技術,用戶反饋與交互模塊能夠構建出與操作人員之間高效溝通的界面,使其能夠直觀地理解元器件的檢測結果并提供反饋,作出實時決策。

3 測試實驗

■3.1 實驗準備

為保障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通過模擬實驗測試系統的性能。實驗測試需準備Intel Core i7 系列多核心、高性能的處理器,支持32GB 以上的內存運行,具備512GB SSD 大容量的固態硬盤;以及Logitech C920 HD Pro Webcam 傳感器設備、Quadro 系列的GPU 加速卡以及4K 分辨率的顯示器等硬件設備,確保其配置足夠支持實驗的順利進行。

■3.2 實驗結果

結合以上采集的數據對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進行分析,并生成詳細的實驗報告,實現對該平臺的運行效率、穩定性的評估。實驗數據如表1 所示。

表1 實驗數據結果

由表1 實驗數據可知,實驗數據中包括了正常和缺陷兩個類別的樣本,包括350 個正常樣本和150 個缺陷樣本,共計500 個樣本。在總樣本中,系統的準確率達到了97.80%,這表示系統在元器件整體上的分類正確率較高。其中召回率衡量模型對正樣本的識別能力,對于正常和缺陷類別分別達到了95.87%和98.20%,同時精確率衡量模型預測正樣本的準確性與元器件缺陷類別分別達到了97.06%和95.33%。這表示系統在預測為正樣本時能夠保持較高的準確性。此外,分數綜合考慮了精確率和召回率,對于正常和缺陷類別分別達到了97.63%和96.92%。最后特異度衡量模型對負樣本的識別能力,對于正常和缺陷類別分別達到了96.00%和96.91%。這表示系統能夠較好地將負樣本正確分類。結合上述數據該檢測系統的準確率、召回率、精確率和特異度都達到較高水平,這表明系統在識別正常和缺陷元器件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4 總結

基于深度學習下對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的研究,本文深入探討了在深度學習下電子元器件快速檢測系統的設計與實驗,旨在實現對電子元器件的高效、準確的檢測和監測。文章通過數據集構建與預處理、深度學習模型集成與部署、實時元器件檢測以及用戶反饋與交互四個模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元器件檢測流程,使系統能夠在實際生產環境中快速、準確地檢測元器件的缺陷和異常情況。然而,系統還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優化空間,期望該系統在未來工作時能包含更多的數據集、模型的優化以及強化其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性能測試,以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

猜你喜歡
元器件預處理深度
元器件國產化推進工作實踐探索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裝備元器件采購質量管理與控制探討
基于預處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陣列DOA估計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識別方法
淺談PLC在預處理生產線自動化改造中的應用
絡合萃取法預處理H酸廢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