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物致知,與古為新:中醫臟象理論及應用學術思想傳承與創新
——戰麗彬教授團隊“以脾為先,五臟協同”調控生命活動現代科學內涵研究思路與方法

2024-04-16 13:18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24年1期
關鍵詞:陰虛證方藥動物模型

1 主要學術思想概述

戰麗彬教授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教學與臨床工作38年,主要進行中醫脾臟象理論、陰虛證辨證標準及其在代謝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應用的現代生物學機制研究(學術歷程見圖1)。以中醫學整體觀念、臟象學說理論為指導,創造性地運用滋補脾陰法開展防治老年腦病、改善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為老年腦病提供了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方藥,為揭示中醫脾臟象本質奠定了基礎。主要學術思想歸納為以下4 點:1.確立脾陰虛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防治法則滋補脾陰法;2.闡釋“脾主運化、主思藏意”的科學內涵;3.創建滋補脾陰法防治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修復的病證生物學效應平臺;4.揭示滋補脾陰方藥修復中樞神經損傷的作用機制。融合系統生物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前沿技術方法,從“脾主運化”、“脾主思藏意”等中醫理論切入,探討“從脾論治”在情志致病、痰濕體質及治未病中的作用,挖掘其在代謝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中的現代生物學機制,突破傳統陰虛證及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體系,并創新滋補脾陰法應用及系統闡釋了其科學內涵。

圖1 脾臟象理論研究歷程

2 主要研究內容與思路方法

2.1 脾臟象基礎理論研究

臟象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實現臟象理論的自主原始創新,既是臟象理論自身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也是中醫學在醫學和生命科學方面做出原始創新貢獻的重大科學問題。在“脾主運化”、“脾主思藏意”、“脾主肌肉”、“脾在味為甘”等脾臟象理論的指導下,以全面、系統、多角度、多層次發掘整理中醫脾臟象理論,實現從內涵到外延中醫脾臟象理論的科學概念重大突破,完善脾臟象的理論內涵,創新脾臟象理論體系[1]。

基于古代典籍、醫案和現代脾陰虛研究對中醫脾陰學說古今文獻進行系統梳理,通過文獻計量學和統計學的方法總結出脾陰學說相關疾病、證治規律、方藥,確立了[2-3]:①脾陰的內涵:指脾布散精中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營血、津液、脂膏等物質,滋養五臟。脾陰虛是引起脾陰損傷的各種致病因素下的機體狀態。②脾陰虛的主要病因:先天不足、飲食不節、五志過極、失治誤治、勞逸過度等。③脾陰虛證的主要癥狀:神疲乏力、消瘦、口干(或口渴、咽干)、欲飲或不欲飲、食少、腹脹、食欲不振、大便干結(或便溏或便秘)、面色萎黃、手足心熱、煩躁、唇干、失眠、腹瀉、面色無華;舌象:舌紅、舌淡紅;苔象:少苔、少津、或無苔;脈象:脈細數、脈細、脈無力或脈細弱。④脾陰虛證的治法:甘淡養陰、甘寒滋潤、祛邪氣復脾陰、健胃陽化脾陰等。⑤常用補脾陰的方劑:資成湯、理脾陰正方、中和理陰湯、一味薯蕷飲、醴泉飲、六神散等。⑥滋補脾陰常用的藥物:山藥、茯苓、扁豆、麥冬、太子參、白術、蓮子、白芍、甘草、玉竹、薏苡仁等(研究內容見圖2)。同時團隊在“脾主思藏意”理論的指導下,認為過度思慮耗傷脾陰引起的“脾失藏意”和“腦髓失養”是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病機,針對此病,戰教授團隊以清代吳澄《不居集》中“理脾陰”名方——資成湯為基礎,結合自身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創立的具有“健脾養陰、安神益智”的滋補脾陰方藥,為脾臟象理論的創新性研究提供了思路與方法(研究內容見圖2、圖3)。

圖2 中醫脾陰學說古今文獻系統梳理與數據庫建立

圖3 滋補脾陰方藥防治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理論研究

2.2 脾臟象功能機制研究

2.2.1 基于系統生物學構建滋補脾陰法防治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系統生物學平臺

系統生物學的核心是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研究,從多維度、整體性、動態性的角度解析生命活動過程及機制,與中醫學的“整體觀”、“動態觀”、“辨證觀”有相似之處。前期運用蛋白質組學、微生物組學等組學技術對滋補脾陰方藥有效修復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生物標志物進行研究。其中,在Diabetologia雜志以封面論文發表了《中藥滋補脾陰方藥可通過多個靶點改善糖尿病相關認知下降》[4],通過蛋白質組學證實滋補脾陰方藥能夠通過多靶點修復細胞平衡,進而發揮改善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作用。

分別對慢性心理應激加重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DACD)動物模型中腦線粒體-內質網膜與肝臟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明確滋補脾陰方藥干預后存在多種差異表達蛋白質并進行功能分析[5]。同時對糖尿病小鼠前額葉皮質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并確定差異蛋白,證實Grb2可能通過調節PI3K/Akt信號通路改善中樞神經損傷,為DACD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治療靶點[6]。除此之外,聚焦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的系統研究,通過微生物組學、代謝組學等技術,強調滋補脾陰方藥能夠有效改善DACD相關的腸道菌群失調及短鏈脂肪酸代謝。通過整合大量系統生物學技術研究,構建滋補脾陰法防治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系統生物學平臺,以期闡明中醫藥防治疾病的內在規律與整體特征(圖4)。

圖4 基于系統生物學構建滋補脾陰法防治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系統生物學平臺

2.2.2 基于滋補脾陰理論及科學內涵,制定了代表方滋補脾陰方藥(ZBPYR)系統研究及其藥效評價、物質基礎

(1)將復方提取工藝考察、GC-MS和UPLC-Q-TOF/MS 化學指紋圖譜分析、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測定匹配分析“三結合”的方法應用于滋補脾陰方藥,建立中藥復方制劑的質量標準。

ZBPYR 水煎劑采用水回流提取,由沸騰開始計時,提取時間為2 h,減壓濃縮后備用。GC-MS 方法可用于分析滋補脾陰方藥揮發油中的化學成分,且揮發油具有較好的抗癌作用,可為滋補脾陰方藥的開發應用研究提供參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UHPLC-MS/MS)對滋補脾陰方藥中10 種化合物進行提取,該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選擇性和特異性,可用于評價各種化合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有助于確定其臨床應用潛力,是中藥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采用HPLC-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和Q-TOF/MS 相結合的方法對滋補脾陰方藥中各成分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更為快速有效。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分析方法,指紋圖譜共有34個共持峰,其中7個峰因其具有特定藥理活性而被認為是ZBPYR的主要活性成分[7]。

(2)將體內動物行為學實驗和化學部位分離相結合用于滋補脾陰方藥活性成分的篩選,獲得兩個改善認知功能的活性部位。

以抗老年性癡呆作用為指標,觀察ZBPYR 不同提取部位對老年性癡呆小鼠動物模型的影響,從而獲得ZBPYR抗老年性癡呆的有效部位,并對滋補脾陰方藥多糖含量進行測定。研究結果表明用腹腔注射氫溴酸東莨菪堿的方法建立老年性癡呆小鼠模型,經過行為學實驗檢測證實小鼠出現學習記憶障礙。在分離ZBPYR 獲得的5 個部位中,醇沉物、95%乙醇洗脫物明顯改善了氫溴酸東莨菪堿導致的小鼠學習記憶損傷,其作用效果與原方相似。研究結果顯示醇沉物、95%乙醇洗脫物可能是ZBPYR 抗老年性癡呆作用的有效部位。ZBPYR 含糖量高,以葡萄糖為對照品,蒽酮-硫酸法測定,方法簡便易行,精密度高,重現性好(圖5)。

圖5 滋補脾陰方藥(ZBPYR)系統研究及其藥效評價、物質基礎

2.2.3 構建以腦胰島素抵抗為基點衍射出的內質網-線粒體-自噬-淀粉樣蛋白-樹突棘靶點網絡

在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模型下,以腦胰島素抵抗為基點,內質網-線粒體相互作用受到損害,二者可影響神經細胞的凋亡與存活;出現β-淀粉樣蛋白沉積;突觸改變,樹突棘密度有不同程度減少;而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或反應性(外周胰島素抵抗)降低。在此基礎上,團隊發現內質網-線粒體自噬的新機制,并與淀粉樣蛋白、樹突棘形成交互調控網絡。

研究圍繞ZBPYR 對該網絡靶點開展了系列研究[8-12],發現ZBPYR 可通過抑制內質網應激及線粒體損傷起到神經保護作用;改善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可能與調節ERS 及胰島素受體信號傳導、調控線粒體形態數量變化、改善線粒體功能障礙、改善不同形式的β淀粉樣蛋白沉積,調控突觸神經元,維持不同腦區樹突棘密度,改善神經結構和功能有關。創新構建了以腦胰島素抵抗為基點衍射出的內質網-線粒體-自噬-淀粉樣蛋白-樹突棘靶點網絡,開拓了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疾病研究新領域(圖6)。

圖6 以腦胰島素抵抗為基點衍射出的內質網-線粒體-自噬-淀粉樣蛋白-樹突棘靶點網絡的構建

2.3 陰虛證候及病證結合研究(圖7)

圖7 戰麗彬教授(第一排右3)團隊合影

2.3.1 創新陰虛證辨證規范及3種疾病的病證結合辨證標準量表

通過對中國古代醫籍文獻陰虛證主癥及兼癥、診斷、病因、病機、治法、用方、用藥的條文的梳理,厘清“陰虛證”在不同年代的發展,揭示其古今歷史沿革及演變規律,構建陰虛證知識圖譜,歸納陰虛證基本證候要素,建立首個以證候為中心,集“醫集醫家、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為一體的“陰虛證古今文獻知識庫”。通過對古代及現代文獻的研究,檢索歷年陰虛證的診斷標準相關文獻進行分類,探討不同標準的異同及優異,提出陰虛證辨證標準的主癥為盜汗、午后顴紅、咽干口燥、潮熱、五心煩熱,主舌為舌紅少苔或無苔,主脈為脈細數。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放眼未來,融合舌、面、目診圖像并結合患者四診及生理、生化等其他診療數據,探索基于多模態數據融合技術對2型糖尿病陰虛證進行智能診斷的可行性,為提高陰虛證辨證相關疾病的臨床效果提供理論和新方法學的支撐[13]。

運用德爾菲法對《陰虛證普適性辨證標準量表》進行4輪專家問卷,陰虛證有舌紅少苔、五心煩熱、盜汗、午后潮熱、脈細數、口干咽燥、面色潮紅、皮膚干燥、干咳少痰、心煩、少寐、大便偏干、形體消瘦、小便短赤等癥狀?;谧銐虻呐R床數據樣本,利用德爾菲法篩選、優化條目,進行多輪德爾菲專家咨詢問卷,形成《糖尿病陰虛證辨證標準量表》、《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病證結合量表》、《高血壓陰虛證精準辨證標準量表》,對糖尿病陰虛證、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高血壓陰虛證進行研究,初步形成了此3種疾病的評價體系,為此3種疾病的診斷提供一定參考,為探索和揭示陰虛證證候特征、演變規律及相關生物學基礎提供支持(圖8)。

圖8 陰虛證辯證規范及3種疾病的病證結合辯證標準量表

2.3.2 揭示陰虛證臨床演變規律

通過開展多中心臨床橫斷面研究、中醫糖尿病專家問卷,建立糖尿病前期和2 型糖尿病陰虛證證候采集量表;對2000 例糖尿病前期及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中醫癥狀和四診信息的采集,結合數據挖掘技術、生物標志物檢測,建立2型糖尿病陰虛證證候診斷標準。在揭示2型糖尿病陰虛證臨床演變規律的研究中,發現了三期變化規律:糖尿病前期陰虛證處于陰虛證的初期階段,以體內津液虧虛為主,而虛熱的臨床表征并不明顯;糖尿病期陰虛證處于陰虛證的中期階段,在體內津液虧虛的基礎上開始出現津枯液結、虛熱內生的臨床表征;糖尿病并發癥期陰虛證處于陰虛證的中后期階段,虛熱內生又可加劇津液耗損的臨床表征。通過Logistic多因素分析β權重占比排序,糖尿病前期陰虛證證候表現為:大便偏干、口干咽燥、怕熱、皮膚干癢、舌紅少苔、兩目干澀;糖尿病期陰虛證證候表現為:心煩、口干咽燥、大便偏干、皮膚干癢、怕熱、脈細數、五心煩熱、舌紅少苔(剝苔/無苔)、盜汗、舌紅少津、形體消瘦或漸瘦;糖尿病并發癥期陰虛證證候表現為:大便偏干、口干咽燥、心煩、怕熱、脈細數、五心煩熱、皮膚干癢、渴喜冷飲、舌紅少苔、盜汗、兩目干澀、舌紅少津。

以高血壓陰虛證為研究核心,通過分析初診高血壓陰虛證患者的四診信息與圖像參數,研究普適于高血壓陰虛證的一般規律和客觀特征,揭示了高血壓病陰虛證患者臨床及四診特征:手足心熱、頭暈、兩目干澀、腰膝酸軟、目眩、心悸、顴紅、耳鳴、夢多、脈細弦。針對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將阿爾茨海默病陰虛病證結合評價分為認知障礙、日常/社會功能障礙、精神行為異常、全身/局部癥狀、陰虛內熱、陰虛內熱津傷等6個條目,其中日常生活能力減退、情感淡漠、記憶障礙重要性位于前3位,對于陰虛證評價指標,盜汗、舌紅少苔和手足心熱的重要性位于前3 位;并初步構建了一套AD 陰虛證評價體系,為AD 陰虛證的診斷辨證標準提供一定的補充參考,并通過六味地黃膠囊干預,評價陰虛證證候診斷標準的有效性(圖9)。

圖9 陰虛證臨床演變規律

2.3.3 制定陰虛證診斷標準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阿爾茲海默癥陰虛證診斷標準

中醫藥標準化工作是中醫藥事業和標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要求“構建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技術方法和標準規范體系”。開展中醫基本證候辨證標準的系統研究與重大、慢性疾病間的創新研究,是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建立標準體系,成為推動我國中醫藥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的重大戰略需求。陰虛證是中醫辨證分型中最常見的基本證候之一,目前缺乏公認、統一的陰虛證診斷及量化標準。既往陰虛證辨證標準存在主觀因素多、客觀指標少、辨證結果個體差異大等情況,影響中醫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開展。因此,研制一套科學有效的陰虛證診斷及量化標準迫在眉睫。團隊以陰虛證診斷標準為核心,同時選取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及阿爾茨海默病3 種臨床上重大、慢性疾病進行研究。團隊于2021—2022 年在中華中醫藥學會分別申請《陰虛證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陰虛證診斷標準》、《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診斷標準》團體標準,并已成功獲批立項,另外《高血壓病陰虛證辨證標準》也完成團體標準申請,目前正在評審中。上述標準的制定,對推進分級診療改革中發揮中醫的作用,提高我國慢性重大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既愈防復能力,促進中醫學自主創新,改善中醫藥在醫療質量評價體系內的地位,提高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及阿爾茨海默病中醫證候辨證的準確性及防治水平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圖10)。

圖10 制定陰虛證診斷標準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阿爾茲海默癥陰虛證診斷標準

2.3.4 構建了陰虛證及3種陰虛證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及評價新方法

建立標準化的中醫證候動物模型是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基本前提之一。陰虛證動物模型多采用模擬陰虛證主要病因或臨床表現等方法進行造模,但由于證候的主觀性,陰虛證動物模型評價目前存在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制約了陰虛證科學內涵的研究進程。采用陰虛證經典造模方法進行模型構建,并創新性結合“五心煩熱、潮熱、口干、皮膚干燥、便干、形體消瘦、尿赤”等陰虛證典型表現制定評價指標,探索陰虛證動物模型評價方法,為實現陰虛證模型評價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提供思路(圖11)。

圖11 構建陰虛證及3種陰虛證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及評價新方法

在眾多陰虛證造模方法中,耗傷陰液法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認可程度較高的一種。將五心煩熱、潮熱、口干、皮膚干燥、便干、形體消瘦、尿赤作為評判陰虛證的主要表征,結合陰虛證基本病機,基于中醫典型證候表現制定了系統性模型評價方法。針對陰虛證所表現出陰虛陽亢之象,通過曠場實驗反映小鼠煩躁的程度;陰虛證患者手足心溫度改變與五心煩熱之間具有相關性,可作為五心煩熱客觀表達的方法之一;通過檢測小鼠四肢爪心溫度、心前區溫度及肛溫改變,更為全面地反映陰虛證小鼠模型所出現的體溫變化情況。此外,午后潮熱是陰虛證常見臨床表現,采用不同時間點測定小鼠體溫,分別于上午、下午及夜間動態監測對溫度改變感知更為敏感的四肢爪心溫度,探索陰虛證模型小鼠1天內的體溫變化特點。

陰虛證還常表現為陰液不足之象,如口干、大便干燥、皮膚干燥等。將飲水量及唾液流率作為口干的評價指標,糞便含水量作為大便干燥的評價指標,皮膚含水量作為皮膚干燥的評價指標。陰虛證可導致機體升清泌濁功能失調,水道不暢,出現小便短黃的癥狀。人體尿液顏色受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所影響,其中尿膽素原和尿膽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重要分解代謝產物,故采用尿膽原與尿膽紅素水平變化作為尿赤的評價指標。此外,陰虛證屬于虛證范疇,陰液虧損,津液匱乏,滲入血脈不足,導致血脈不利,營血不足,機體也可出現疲倦乏力、不思飲食等虛損之象,故增加了攝食量及拉力測定以評價陰虛證模型小鼠虛損表現[14-16]。

2.3.5 構建了陰虛證病證結合人源菌群小鼠模型

采用了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構建思路探析高血壓病陰虛證最佳模型構建方法,在成功構建陰虛證模型的基礎上,運用糞菌移植法建立高血壓陰虛證和/或高血壓非陰虛證動物模型、評價及應用,通過制備高血壓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患者的糞菌液、小鼠灌服和飲水方式服用四聯抗生素藥物后移植制備的糞菌液,得到相應的高血壓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動物模型,同時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動物模型評價,從而提供一種穩定性高、易于推廣、重復性好、成功率高、經濟實用的高血壓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動物模型,為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研究提供基礎[17]。

運用糞菌移植法建立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動物模型,通過制備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患者的糞菌液、小鼠灌服和飲水方式服用四聯抗生素藥物后移植制備的糞菌液,得到相應的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動物模型,同時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動物模型評價,確認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從而提供一種穩定性高、易于推廣、重復性好、成功率高、經濟實用的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動物模型,為中醫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提供基礎[18]。

運用糞菌移植法建立2型糖尿病陰虛證和/或2型糖尿病非陰虛證動物模型,通過制備2型糖尿病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患者的糞菌液、小鼠灌服和飲水方式服用四聯抗生素藥物后移植制備的糞菌液,得到相應的2型糖尿病陰虛證和/或非陰虛證動物模型,同時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動物模型評價,確認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從而提供一種穩定性高、易于推廣、重復性好、成功率高、經濟實用的2 型糖尿病陰虛證和/或2 型糖尿病非陰虛證動物模型[19](圖12)。

圖12 構建陰虛證病證結合人源菌群小鼠模型

2.3.6 揭示陰虛證生物學基礎的科學內涵

基于陰虛證辨證標準的建立,以陰虛證患者和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陰虛證生物學基礎研究。以陰虛證患者和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以“基因-代謝-腸道菌群-生物節律”為核心,進行陰虛證“宏觀表征-生物學指標-組織病理變化-網絡藥理學關聯和演變特征”研究,從分子、通路、功能網絡等多個維度闡釋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阿爾茨海默病陰虛證的共性生物學基礎,探索陰虛證的診斷潛在新指標,揭示陰虛證的基本證候要素的科學內涵[20-24](圖13)。

圖13 陰虛證生物學基礎的科學內涵闡釋

3 科研團隊及科技支撐條件

戰麗彬教授科研團隊(圖14)以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重點學科、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創新工程技術中心和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研究人員組成,從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病理形態學、中醫臨床、中藥藥理學、生物學等研究工作,是一支“四位一體”的“基礎理論-科學研究-教育教學-臨床實踐”研究團隊。團隊以戰麗彬教授的學術思想為引領,言傳身教,帶領青年教師投身于臨床、科研、教育事業,樹立了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為“從脾論治”相關疾病的理論基礎、科學內涵、病證論治、成果轉化提供支撐,是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

中醫藥創新工程技術中心總建筑面積超5000 m2,下設分子生物學與形態學研究室(實驗室)、細胞成像與功能分析研究室(實驗室)、中醫臟象機能研究室(實驗室)、中藥分析研究室(實驗室)等。中心承擔了“中醫臟象理論及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腦合病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臺、遼寧省中醫脾臟象現代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中醫轉化醫學專業技術創新中心、遼寧省心臟象理論及應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中醫辨證論治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作為大型儀器開放共享與科技創新平臺,中醫藥創新工程技術中心始終堅持以先進儀器技術為手段,以科研水平提升為目標,以技術支撐服務為重點,不斷加大開放共享力度,形成了多形式、多層次的科研服務體系,為科研團隊提供了科技支撐。

4 未來建設發展規劃

前期從“脾主運化”、“脾主思藏意”等中醫理論為切入,融合系統生物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前沿技術方法,創新性地闡釋了陰虛證及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滋補脾陰法應用的科學內涵。未來將以“以脾為先”的理念,瞄準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前沿科學問題,以中醫“五臟協同”調控系統觀為指導,揭示中醫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針對國家在中醫理論繼承創新及重大疾病防治等需求,聚焦五臟系統對人體生命活動中認知功能、呼吸功能、循環功能、運動功能的調控等研究方向開展深入研究。敢為人先,銳意創新,凸顯研究特色,積極打造原創性成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猜你喜歡
陰虛證方藥動物模型
肥胖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杞菊地黃丸治療飛蚊癥肝腎陰虛證的療效觀察
胃癌前病變動物模型復制實驗進展
家庭解酒方藥集錦
潰瘍性結腸炎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中醫藥抗癌應重視扶正方藥的應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陰虛證與超聲心動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體-量-效”方藥關系應用探討
高溫作為陰虛證危險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