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采哲學中的“藝術”指涉

2024-04-17 07:14楊濤
文學藝術周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尼采古希臘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對尼采哲學思想的解讀,既為后世研究尼采哲學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視角,也在 一定程度上對其自身哲學的塑形有所影響。在 《尼采》的第一部分,海德格爾將尼采關于藝術的五個命題援以例證,證實藝術是權力意志的一種形態,而權力意志是尼采哲學思想的核心之一。從海德格爾的文本出發可以得出,尼采的“藝術”不是常規觀念中審美經驗的創作與享受,而是涉及權力的意志。本文以海德格爾的《尼采》為理論基礎,結合尼采本人的哲學主張,首先明確尼采哲學中權力意志與藝術 的內涵,由此分析尼采的藝術因何具有如此指向和含義,探討其在尼采哲學體系運作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并對海德格爾在另一文本《哲學論稿》中對藝術作品的看法中顯現的尼采影響加以分析。

一、重估價值:權力意志的深層含義

《尼采》分為上、下兩卷,由海德格爾于1936年至1940年間在弗萊堡大學做的講座以及在1940年至1946年間所寫的若干論文混編而成,海德格爾在這一文本中以自身思想為視角去關注尼采思想中“事實的爭辯”[1],其中上卷的主要探討對象是尼采的《權力意志》一書。尼采在《權力意志》中,對于“存在”(哲學家無法回避的問題)的探索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海德格爾則將其觀點歸納為將“存在”視作意愿去生成、創造之物,這種具有主動傾向的意愿本質就是權力意志,由此可以感受到尼采思想中對力量與創造的推崇傾向。

一種新思想的出現往往對應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尼采同樣需要回應其所處時代的呼告。一直以來,基督教所勾勒的都是人們的美好愿景,其教義中的道德則使人甘愿忍受現世的苦難,甚至將其視作通往天堂之門的考驗,直到19世紀中期,科學思想和技術革命的興起讓歐洲社會的發展水平進入新階段,也使得基督教自中世紀以來就統治著歐洲人精神世界的地位遭到挑戰。當傳統宗教信仰化為泡影,它所建立的價值體系也隨之崩塌,尼采所追求的便是為遭受悲觀主義侵襲而面臨崩塌的歐洲精神重新筑基,在這一過程中,尼采選取權力意志作為筑基的途徑。

尼采所處的時代是德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時代,中世紀遺留的宗教十字架成為德國發展的枷鎖,苦悶的現實也變相導致民族精神每 況愈下,因此尼采提倡具有生命力的精神,重視個人力量,基督教文化對苦難的道德化卻使歐洲人變得羸弱,不再具有改變現狀的抗爭意識和創造性。在這一時代境況下,尼采認為需要重估一切價值,建立新的價值關系,肯定肉體生命和生命本能的價值,生命和存在的本質在于創造力和對力量的追求,故此人也是權力意志的一種形態。

二、尼采的論證:權力意志與藝術

作為尼采哲學體系的核心觀點,權力意志的輪廓在《悲劇的誕生》中以審美的、純粹的游戲或自娛的姿態初步顯現,并通過此后《快樂的科學》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進一步獲得內在意義,與生命及生命的創造掛鉤。需要注意的是,尼采所談論的生命和本能并不是生理學意義上的概念,而是個人存在所擁有并體現的創造沖動,因而是一種精神力量,即追求權力的意志,權力如同生命所具備的創造力,意志則是生命的個體意志。

通過上述歷史性的分析可以探知,尼采哲學思想中的權力意志并非寓意著政治性,而是生命渴望力量與統治,追求力量與釋放力量的本質,因此也有學者將其譯為強力意志。然而在尼采看來,當時的歐洲人生命普遍衰弱,精神墮落而淺薄,并不具備這種強大的權力意志和“超人”的品質,因此尼采將對這一意志及品質的希望寄托在現代社會中并不存在的人的理想類型上。雅斯貝爾斯就評價他: “隨時隨地都在驅動著他的,既是他對現今的人的不滿足,也是他對真正的人、可能的人的渴求與期望?!盵1]因此尼采將目光掠過當下,回歸強調個人發展、“人神同形”的古希臘時期以及這一時期的悲劇藝術。

尼采認為,古希臘人在體會生活的苦難與不幸時并未接受悲觀的宿命,而是通過日神沖動將痛苦的人生狀態遮蔽,而當日神的光輝隱去,狂醉的酒神沖動則將人們引入痛苦與狂喜交織的迷醉狀態,以幸福的天性去面對真實的存在與死亡。其中日神沖動產生造型藝術,酒神沖動產生音樂藝術,日神阿波羅精神和酒神狄奧尼索斯精神對抗融合,古希臘悲劇的源頭就在此產生,古希臘人也得以越過痛苦而解脫。

三、海德格爾的詮釋:尼采哲學中權力意志與藝術的關系

管窺尼采的哲學思想,可以感受到藝術在他這里擔負著拯救甚至重塑精神的使命,這樣的藝術須得反映醉態,使人充盈強力,而對于藝術本質的更為深刻的觀點,海德格爾則給出了清晰的解釋。

在《尼采》上卷中,海德格爾用獨立的篇幅來論證在尼采哲學中藝術是權力意志的一種形態。他首先根據尼采《權力意志》第797條“‘藝術家現象還是最易透視的”和第811條“迄今為止,只有藝術接受者在表述他們關于‘什么是美的的經驗,就此而言,我們的美學就都是女性美學。時至今日,全部哲學中都缺失藝術家”,聯合提出兩個藝術的根本命題,即藝術乃是權力意志最易透視的和最熟悉的形式;藝術必須從藝術家角度來把握。關于這兩個命題的成立,海德格爾在原文中已有詳細推導,這里不做贅述,但這兩個命題緊密的關聯性是可以在尼采思想體系中進行推敲的。

如同尼采出于對真正的人的期盼而提出權力意志,尼采在談論藝術問題時,同樣因為重視生命、重視人的力量而先從藝術家談起。能達到救贖生命的藝術是偉大風格的,帶有古希臘悲劇色彩的,而相應的,創作出這種藝術的藝術家,在尼采眼中更是充盈著狂熱醉意的強力生命。這樣的藝術家因為他的創作行為具有向外征服與擴張的精神張力,因此尼采認為理解藝術應當從藝術家這一施加者的角度進行,而非接受者的“女性”角度。

承接第一個、第二個命題,海德格爾對第三個命題的提出角度同樣是由藝術家聯系到藝術: “根據那個被拓寬了的藝術家概念,藝術是一切存在著的基本事件;存在者就其存在而言乃是一個自我創造者、被創造者?!焙5赂駹栔哉f藝術家概念被拓寬了,是因為尼采在《權力意志》第796條提到“當藝術家概念還沒出現的時候,軍官團、耶穌教團都是藝術家”。

在此,尼采的“藝術”指向之處才正式顯現。當軍隊、教團是藝術家時,人或者說肉體,以及團隊內部的某種規律體系就是藝術品,這也符合“早期社會沒有藝術家”這個概念,當時更多的是手工業者。藝術的概念同樣被擴大了,這里的藝術不是現如今所指的美的事物的載體,而是生產能力、創造欲以及為其他事物賦形的統治力量。尼采所指的藝術是創 造者的藝術、生產者的藝術,本質是權力意志的一種體現,因此在尼采看來具有極高的重塑 價值。也因此,尼采認為表層次的藝術家只是初級階段,而藝術家及其藝術真正深刻的含義仍然落在生命和創造之上。

之后是第四個命題——“藝術乃是針對虛無主義的別具一格的反運動”,以及第五個命題——“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分別以虛無主義和真理的角度來論證藝術的生命力以及它和真實之物的關系,這里也不做贅述。

梳理到這里,尼采的藝術在其哲學體系中的用意也變得較為清晰了。尼采認為,現代歐洲人的精神缺乏權力意志,他期望未來出現“超人”,這樣的人是“立法者”,追求力量且向外擴張,不論是肉體或精神都具有強力甚至暴力,因此能為萬物立法,為外物賦形,這種“超人”的舉動便是藝術,也就是其權力意志的一種表現形式。

基于這樣的深度指涉,尼采所認可的藝術在狹義層面的表現形式應當具有古典式的偉大風格。在尼采看來,古希臘人在體驗到生活的不幸與悲劇后并未走向悲觀主義,而是通過日神的美的外觀和酒神的內在沖動達到狂歡的境界,藝術是古希臘人得以在悲劇本質中生存下去的保證,因此其藝術形式既具有美的面紗,使人在振奮人心的幻覺中暫時忘卻痛苦,同時也具有美的面紗被揭露之后對幻滅、死亡的正視和對生命力的肯定,以此超越痛苦。而海德 格爾在其另一部著作《哲學論稿》中,對于藝術作品的本源的探討回溯到了古希臘時期,可見尼采對海德格爾哲學體系生成的影響。

海德格爾在《哲學論稿》中就藝術本源問題肯定了古希臘藝術和古希臘人的地位,因為古希臘時期的眾神是在場的,古希臘人對于神的渴望接近,使他們本身在創造過程中也能獲 得在場現身的“永恒”。同時他還認為,現代藝術通過焦慮和絕望吸引目光,秉承反現代的反叛宗旨卻存在且自身就組成了現代氛圍,最終導致作品在思想上虛弱無力,而現代藝術對名氣和天才的追捧,也使現代藝術淪為工具,不再具有“藝術”的價值。

總體看來,尼采的藝術概念圍繞權力意志展開,認為藝術是權力意志的直接表達,而權力意志又是藝術的尺度,二者在尼采哲學體系中具有同一性。尼采所定義的藝術并非狹義上的創造美,而是作為“超人”的藝術家顯現出的強力與統治,在巨大的創造力的沖動面前,藝術家與藝術品雙雙隱去,強大的力量得以顯現。而正是基于對這種深刻含義的追求,尼采及研究其哲學的海德格爾都更為推崇古希臘人的藝術,并對于現代藝術持有不同角度的批判態度。

[作者簡介]楊濤,女,漢族,重慶人,四川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已畢業),研究方向為藝術理論。

猜你喜歡
尼采古希臘海德格爾
虛無與輪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維
海德格爾的荷爾德林闡釋進路
實踐哲學視域下海德格爾的“存在”
璀璨的古希臘藝術
第五回 熱愛“實用而宏大”的古希臘人
死亡是一種事件嗎?——海德格爾與馬里翁的死亡觀比較
古希臘人眼中的世界
一個作為音樂家的尼采——尼采音樂思想探析
從海德格爾的“形式指引”看《詩》《書》中的“帝”與“天”
關于導演古希臘戲劇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