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電影美術設計探析

2024-04-17 11:41張合澐
藝術科技 2024年7期

摘要:目的:2023年暑期熱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演繹了精彩紛呈的權謀博弈和人倫悲劇,蘊含華夏民族的心理變遷和精神內涵,被譽為東方神話史詩,而鮮明又和諧的美術設計為這部巨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文章分析影片的場景塑造、道具設計和角色服裝造型,冀望為現代影視美術設計提供啟發和借鑒。方法:文章采用視覺分析法,結合相關學術文章、導演訪談、美術指導采訪、幕后紀錄片等,了解導演和美術指導的創作理念,分析《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里人間、妖界和仙界三個美學體系中的場景、道具和服飾,探析影片的東方美學風格。結果:《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通過布景等敘事手段描繪出龍德殿的邪氣、鹿臺的妖氣以及昆侖山的仙氣,同時通過契合角色身份及場景的各種道具,如武器、樂器等,以更具象化的形式詮釋王權、神權、人情,并在服飾中融入商王、妲己、神仙等角色的屬性和情感。結論:影片以虛實相生、古今交融的表現方式將東方美學和當代視覺技術完美結合,精心雕琢人物、道具和場景,賦予了神話故事更深刻的內涵。

關鍵詞:?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電影美術;東方美學;場景塑造;道具設計;服裝造型

中圖分類號:J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7-0-03

0 引言

在電影創作過程中,美術設計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電影美術承擔著設計影片造型的重要任務,必須緊密契合影片整體的美學需求,兼顧導演、攝影、美術三者的共同構思,同時確保造型設計與影片主題、類型、風格相協調。它不僅能展現出作品的情感,而且能奠定影片的基調。

2023年暑期檔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下文簡稱《封神第一部》)作為東方神話史詩大片,采用先進的電影技術和現代的價值理念呈現中國傳統的封神故事。精心塑造的神話人物形象和耳熟能詳的經典橋段能喚醒觀眾的情感記憶,震撼人心的神魔大戰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影片鮮明又和諧的美術設計亦為這部巨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美術指導葉錦添帶領團隊廣泛搜尋和篩選,從橫跨上古至明朝2500年歷史的文物中汲取靈感,為影片中多元的角色與場景添靈賦彩。美術團隊秉承著“傳統與創新并行”的原則,追求“歷史與當代融合”的東方美學理念,融合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各類古典元素,從殷商青銅器的紋飾,到元明年間佛道畫作中的神佛形象等,構建了人間、妖界和仙界這三個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體系,呈現出和諧統一且富有生命力的東方美學風格[1]。

1 虛實相生的場景塑造

影片的場景設計是視覺元素的焦點,也是呈現電影整體基調最直觀的方式。美術團隊通過深入探究歷史和精心雕琢細節,塑造出獨具一格又相互聯結的人界、妖界和神界,刻畫出龍德殿、西岐、昆侖等不同場景,這些敘事性強且具有視覺沖擊和情感內涵的布景在奠定《封神第一部》整體基調的同時,傳遞了兩種情感體驗:一是質子們的覺醒與救贖,二是商王殷壽的冷酷與暴戾。

人類主要聚居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朝歌,一個是西岐。前者作為商朝絕對的文明中心,民居建筑風格古樸而莊重,采用大量草、土、石等原料,展現出古老的朝歌景象。宏偉壯麗的龍德殿是朝歌的標志性建筑,整體氛圍莊嚴威武,被邪氣籠罩,在14米高的建筑中人物顯得格外渺小。殿內陳列著殷商青銅器,其上出現的猙獰的饕餮紋樣凸顯了紂王的權勢欲望。值得一提的是,美術部門收集文獻發現,商朝晚期尚未實現翻模生產,因此龍德殿內每一盞獨一無二的宮燈都是由團隊手工制作的。西岐則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街道熙攘,人來人往。為了還原上古時期的景觀之美,劇組跋涉千里,探尋珍稀之地。西岐的麥田場景借鑒了中國最美的麥田之一——新疆奇臺縣江布拉克麥田。大片金黃的麥田和古樸溫暖的氛圍共同構筑了一片人間樂土。

劇組還融合中國傳統建筑和神話元素,構筑了一個妖氣縱橫、虛幻縹緲似仙境的鹿臺。鹿臺內設有摘星臺、聚仙閣以及酒池肉林,是商王殷壽和被九尾狐妖附身的妲己放縱行樂之所。整體上寬下窄的鹿臺被設計為七層寶塔式的宮殿結構,每一層都風格迥異。這種逐層遞減、近乎極限的不穩定結構也隱喻商朝統治的腐敗和崩潰??罩袠情w飄浮在虛幻的云霧之中,內設精美的花園和庭院,墻體云遮霧繞,仿佛與天空相連,凸顯出商王殷壽寢殿異化之特質,營造出妖媚詭秘的氛圍。庭院中設有各色不同功能的建筑,有供殷壽和妲己欣賞美景的角樓,還有供娛樂之用的斗獸場等。這種將傳統建筑與神話元素結合的創新設計,不僅將《封神第一部》超現實的美學追求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反映出主創人員對歷史民俗的深層次探索和詮釋。

昆侖山象征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其場景設計靈感來源于宋代畫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圖》,整個昆侖山呈現出色彩漸變、云霧繚繞、光影氤氳的視覺效果,營造出一個虛幻而神秘的仙境。昆侖山的建筑金光閃爍,獨特的光影呈現出海市蜃樓般的虛幻景象,盡顯仙家的詩意,渲染出仙氣繚繞的氛圍。清氣升天,濁氣降地,昆侖山是漂浮的,而鹿臺是下沉的。昆侖山和鹿臺宛如鏡像,仙境是虛幻的世界,而人間便是相對應的真實的世界,契合虛實相生的東方美學思想。

2 “三位一體”的道具設計

《封神第一部》中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道具設計。道具是指在場景中可以移動的物品,尤其是在故事演繹中發揮著重要功能的物件。道具不僅是引導視覺感知的關鍵造型藝術,亦可以推動情節發展,有時還具有象征和隱喻的意義。影片中的道具是王權、神權、人情的象征和寄托。

商王殷壽象征人界的至高王權,王權主要體現在他及其隨從使用的各種器物上。美術團隊翻閱眾多歷史文獻,篩選出體現王權的紋樣,基于現代藝術想象進行視覺加工,構成了電影中熔古鑄今的全新圖騰。例如,商王手中持有的斧鉞、軍隊的旌旗等都繪滿了獸形、幾何形和云形圖案。此外,商王殷壽登基時展示的上百件精美樂器同樣是王權的象征。這些樂器復刻了編馨、虎紋石馨、獸面紋大鐃等多種商周樂器。以正方形布局擺放的彈撥類和金石類樂器,與商朝重祭祀的文化一脈相承,營造出莊嚴肅穆的視覺效果,與加冕儀式的盛大場面相輔相成,也進一步將王權體現到了極致。

商朝的文化體系具有顯著的部落特色。在這種文化體系中,神權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凌駕于王權之上。如何在道具設計中將神性視覺化呈現是美術團隊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這不僅要考量道具的功能,更涉及對文化意涵的把握。在商王殷壽的登基儀式上,士兵高舉玄鳥,比干占卜問天,卻得到了烏云蔽日、龜甲碎裂的大兇之兆,祭祀儀式彰顯著悠久深厚的民族淵源。作為商朝獨特的文化符號,玄鳥和龜甲既是電影敘事空間的要素,也是商朝的精神信仰,展現出一種儀式化的東方神韻。

再如朝歌城門兩側矗立著的巨型神獸——饕餮。饕餮是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協上下”“承天休”的禎祥之意。盡管饕餮的形象野性又粗獷,但這種原始威猛之美,與當時的文明以及血與火交織的紛爭不斷的歷史背景相契合。饕餮的形象完全是虛構的,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實用性、歷史性和神圣感。其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傳達“崇神”思想的商周青銅器紋飾以及獸面紋飾。美術團隊采用木質、木刻和泥塑等工藝,使用繁復的圖案精雕細琢神獸身體的各個部分,用最樸實的原料和最精湛的工藝,打造出兼具神性和靈性的神獸形象。巨大的身軀和錯落有致的圖案細節不僅展現出饕餮靜態結構的精致,同時呈現出其動態之美。

人情在《封神第一部》中起到聯系現實與神話的重要作用。神性代表超越個體的力量或存在,而人性則涉及個體的性格、欲望和特質。人性與神性最大的區別在于感性和真實性。因此,在影片中,關于“人”的道具設計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基于想象對歷史的藝術再創作。電影中伯邑考的樂器篪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其本身是我國古典竹管樂器,制作材料為篪竹。竹在我國文化中代表堅韌不拔的品質,其特性與溫文儒雅的伯邑考十分契合。此外,篪具有純潔和正直之意,常寓意兄弟和睦相處。影片中的篪是以戰國時期曾國君主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為原型制作而成的,其形狀細長,共有6個音孔,每個音孔上方還鑲嵌著一圈玉環。在《封神第一部》中,篪不僅僅是一件樂器,還折射出人性的光輝。伯邑考為了拯救父親姬昌和弟弟姬發,獨自前往鹿臺請求殷壽,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當商王親自前往釋放姬昌并拿出篪時,姬昌睹物思人,悲痛欲絕。篪作為一件道具,不僅是伯邑考的人物象征,更是親情和家國情懷的體現。

3 和諧統一的服裝造型

著名懸疑電影導演希區柯克曾指出,觀眾最感興趣的不在于電影的拍攝技巧或音效等方面,而是銀幕上的角色。角色形象不僅展現外在性格,更是以內外相符的方式刻畫內心,這是個性化形象塑造的關鍵要點。而角色的服裝造型則是展現角色形象最直接的手段。在電影《封神第一部》中,人、妖、神的服裝設計與人物設定完美契合,能精準表現角色的內心情感并推動劇情發展。

商王殷壽是人間的統治者,代表人界王權。他的服裝設計靈感主要來自宋元明水陸畫中明王、四大天王等神話形象的服飾。商人崇尚象征莊嚴的白色[2],白色亦是當時王族的專屬顏色,因此商王殷壽的服裝設計以白色為主色調。譬如商王登基加冕時身著的繡有獸形紋飾的白色禮服,兼具莊重和狂野,契合了商王文明與野蠻并存的形象。此外,商人還特別推崇和信仰玉飾,將其視為神圣和純凈的象征。商王殷壽的鎧甲設計也加入了大量的金玉元素,彰顯其至高無上的地位。殷壽的常服設計則較為簡約,顏色選擇更柔和而不失威嚴的乳黃色,并佩戴紅色腰帶。白色禮服、青銅鎧甲以及紅黃色常服的設計,將一個神勇、尊貴又暴戾恣睢的王者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四位伯侯的服飾設計彰顯了中國傳統的“五行五色”。根據五行理論,東方屬木,故東伯侯身著綠色衣服;南方屬火,故南伯侯身著紅色服飾;北方屬水,故北伯侯的服飾以黑色為主;西方屬金,西伯侯理應為白色裝束,但美術團隊考慮到白色是王族的專屬色,故采用代表中部地區土元素的米黃色,與西岐尚農的特點相得益彰。西伯侯的服飾圖案以鳳鳥為主題,“鳳鳴岐山,天下共主”;南伯侯的服飾圖案為大象;北伯侯的服飾圖案以老虎為主;東伯侯的服飾圖案則以蟠螭為主。蟠螭是黃色無角龍,有時也被視為雌性龍的代表,該圖騰暗示東伯侯姜桓楚的女兒姜皇后,她的服飾中經常出現蟠螭紋樣。

妲己原本是目睹國家覆滅和至親亡故的公主,在絕望自刎之際被狐妖附身。她所著的服飾呈現上下連體的設計,外觀簡約卻極具“純粹的誘惑”。這一設計靈感源自戰國時期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衣著相連的“深衣”設計,具備穿著方便、活動自如的特質。妲己最經典的服飾要數她與商王共舞時所穿的那襲紅色長袍。這件紅袍或許會被部分人誤解為倭風,但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著名的長袖裝。其設計極盡簡約而不失華美,完美展現出妲己的柔情與嫵媚。作為主色調的紅色,既鮮艷如商王殷壽解除狐妖封印時的那滴鮮血,也熱烈得如當前與殷壽的云朝雨暮。值得注意的是,妲己初始著靛藍色的衣物亮相,后來變為粉紅,最后在商王面前起舞時,身穿朱紅色長袖舞袍。這種變化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商王殷壽欲望的膨脹和嬗變。

昆侖山的仙人服飾設計與霸氣的商王和魅惑的妲己服飾截然不同,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虛幻自然之美。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美術團隊需要以超現實的手法將“仙”的氛圍具象化。楊戩與姜子牙的服裝紋飾是伏羲占卜天象用的“河圖”與“洛書”[3]。此外,無論是在凡間游歷的姜子牙、哪吒,還是在洞府中修行的十二金仙等,他們的服飾材質都輕盈如紗,沒有繁復的圖飾,呈現出一種輕柔之美。此外,十二金仙端坐于懸浮的蓮花寶座之上,各種元素相互配合,展現出飄逸超脫的神仙形象。

4 結語

《封神第一部》向觀眾展現了一個人、仙、妖并存的世界,探討了民俗幻想、政權更迭、社會結構、家庭倫理等核心議題,蘊含華夏民族集體潛意識的心理變遷和精神內涵,堪稱東方神話史詩,而其美術設計塑造出的獨具一格的東方古典風格,為這部巨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影片對人物、道具和場景的精心雕琢,賦予了神話故事更深刻的內涵,使其在新的時代語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 劉影.《封神第一部》:神話重述、東方美學與現代表達[J].電影文學,2023(20):161-164.

[2] 烏爾善,陳曉云,李之怡.《封神第一部》:神話史詩的現代講述:烏爾善訪談[J].電影藝術,2023(5):73-79.

[3] 齊偉,黃敏.中國神話史詩片的工業化探索與東方美學追求[J].寧夏社會科學,2024(1):205-212.

作者簡介:張合澐(2000—),女,上海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電影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