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歷史學科有效教學概念初探

2024-04-18 00:19史鑫
高考·下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新課程改革有效教學

史鑫

摘 要:有效教學是教育理論研究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高中階段歷史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最應解決的課題。隨著高考、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有效教學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同時,對于有效教學的理解,也各有見解。文章主要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就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概念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新課程改革;高中歷史;有效教學

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即“一核”“四層”“四翼”三個方面系統回答了“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本源性問題。同時也為研究歷史學科有效教學的理論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一、有效教學的含義與特征

(一)有效教學的含義

有效教學作為一種理念,源自20世紀上半葉西方對于教學效益問題的爭論,即怎樣的教學行為才是有效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對有效教學的研究在我國教育學界蔚然成風。通過對西方已有“有效教學研究成果”的吸收與轉化,目前我國學術界形成了兩種相對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傾向從教學效果、教學效率等方面來評價教學的有效性;另一種則是以學生能否實現有效學習與個體發展為評判標準進行界定。湖南大學的姚利民教授認為,有效教學是符合教學規律、促進學生學習、高效達成預期教學目的的教學。根據這一定義,符合教學規律與促進學生學習,是“有效教學”實現的條件,側重強調教學實施的具體過程;“教學目的”是指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個性發展;“預期教學目的”是指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個性發展符合學生的個體發展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是“有效教學”追尋的目的;“高效達成”則重點突出教學投入與產出比,是“有效教學”有效之所在[1]。

本研究認為,對有效教學的界定,應該重點突出四種關系:第一,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近年來,不同的教育理論都在探討如何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性,依然是需要依靠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來激發和維持的。第二,已有教學方式與有效教學實施的關系。有效教學的實施,是在克服已有教學方式不足的前提下,充分繼承傳統教學的優點,并實現對傳統教學的再發展、再優化、再創新。第三,知識傳授與素養提升的關系。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中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有效教學所實現的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更要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第四,策略探索與模式構建的關系。策略,即為達成既定教學目標而探尋的卓有成效的教學方式。而模式,則是經過一定的教學實踐積累,所形成的一整套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有效教學必定是經過教學策略的探索與積累,而達到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

綜上,有效教學就是以學生的個體發展、素養提升為核心價值取向而進行的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創新。

(二)有效教學的特征

有效教學有它的特征,也是有效教學區別于低效、無效教學的標志。姚利民教授認為,有效教學的特征應具備正確的目標、充分的準備、科學的組織,清楚明了、充滿熱情、促進學生學習等幾方面,其中以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高效利用時間、激勵學生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特征,它需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來體現[2]。一般說來,有效教學應表現出以上特征。當然,有效教學還可能有符合有效教學含義的其他表現,教師個人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有可能嘗試并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學特征。故此,在有效教學的實現中,教師完全可以展現個人風格。

本研究經過分析,歸納出有效教學的以下四個特征:

1.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有效教學特別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面性、整體性與協調性,其根本和核心價值是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教學應該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開拓精神、善于團隊合作、富有國際視野等優良品質的新型人才,為未來的人生發展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2.合乎教育規律

合乎教育規律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有效教學應符合學生個體發展和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同時要關注學生個體發展表現出的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不平衡性和差異性等特點。

3.正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教學目標的指向性和全面性兩方面理解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指向性即指這種目標的結果和標準?!敖逃恼鎸嵞康氖歉淖儗W生的行為,使他們能夠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3]。因此,有效教學的目標不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而是學生經由這種行為后所取得的學習進步和素養提升。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指的是教學目標不僅要將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能否有效學習與實現個體發展上,而且要讓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全面的進步和發展,即“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們成為一個完善的人”。

4.教與學同步發展

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教學狀態、教學策略以及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同時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因此,教師在實現有效教學的同時也是自己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教與學同步發展。

二、我國歷史學科教學現狀

在我國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和主導地位,教師大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相應知識點單向傳授給學生。在這種強調知識掌握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疲于應對,無法主動參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能體現。

隨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的頒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得以確立。培養終身學習能力,促進人的持續發展,成為評價體系中的一大亮點。而高考也從社會發展變化對人才素養需要的角度出發,強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的考查,呈現出開放綜合、靈活多樣的特點?;诟呖純热莸淖兓?,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著支配地位,學生的主體因素仍尚未得到應有的體現。

(一)教師壟斷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講授法是歷史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述歷史事實,描述歷史事件所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大多數教師對于講授法的重視令其忽視了其他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導向、歷史情境設置等方法的應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使歷史教師形成了對教學的壟斷,學生只能跟著教師預設的教學思路走,自身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師生互動流于形式

伴隨著前期課程改革的推行,許多歷史教師有意識地改變了過去滿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加強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把原本教師進行講述的教學方式轉為學生自學教材,教師提問,或同學之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與刻板、沉悶的傳統課堂教學相比,這樣的課堂氣氛無疑更活躍、更熱鬧,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但是這樣的師生互動只是形式上的互動,師生合作也沒有深入到探究與發現的層次,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三)家國情懷和人文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課標》明確要求:“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價值關懷,要充滿人文情懷并關注現實問題,以服務于國家強盛、民族自強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為使命?!钡窃陂L期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歷史教師往往過于強調歷史知識的掌握與歷史學習理論的形成,而忽略了歷史教育對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特殊養成作用。過分強調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家國情懷”的提升。如何更好地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關心國家的命運、關注世界的發展,成為當下歷史教育的新命題。

(四)多媒體等新興教學設備利用不當

當下,智慧黑板、手機投屏等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進入了歷史課堂,一幅幅真實的歷史圖片、一段段生動的影像資料增強了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拉近了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研究表明,由于對多媒體輔助功能的曲解,很多歷史教師在實踐中出現了走極端的現象,完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課堂教學演變成觀看歷史圖像、歷史資料,這種對新興教學設備的不當利用顯然無益。

三、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歷史學科有效教學的內涵

(一)高中歷史新課程所體現的理念轉變

高考評價體系的頒行,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科性質呈現基礎性、歷史性和課程性的新特點。這些新特點打破了以往學科中心的固定模式,確立了學生中心的新思路,體現了有效教學理論與高中歷史教學的結合。其次,《課標》的制定使教學目標更加全面、明確、具體和具有操作性,指導中學教學實際。再次,課程結構呈現開放性、靈活性,課程內容體現包容性、發展性。最后,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出現新的變化,由重總結性評價轉變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構建科學、合理的以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提升與終身發展為指向的學業評價體系。

(二)歷史學科有效教學的內涵

歷史學科的有效教學是歷史教師以史實為基礎,以現代歷史教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歷史教學規律,貫徹教學原則,適當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地達成既設的教學目標,充分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和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活動。在高考評價體系的背景下,下面從幾個方面闡釋高中歷史課程有效教學的主要內涵。

1.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有效”是有效教學的著重點,教和學的“有效”體現在學生能否有效學習與實現個體發展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要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通過對學生歷史思維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全面認識歷史、客觀評價歷史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2.提升學生的生活智慧

傳統的歷史教學偏重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學科能力的培養,導致歷史教學變成了服務于應試教育的工具。趙亞夫(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指出:“我們倡導有生命的歷史教育。生命是生動的、鮮活的,而且是生長著的。歷史教育對生命的認識——無論是作為個人的社會定位,還是作為對本土文化的認同以及對人類文化的認識——我們力圖最大限度地排除固有環境和文化的負面干擾,讓學生能夠獲得自由、超空間、極少偏見觀念的發展[4]?!庇纱丝梢?,脫離生活實際不會找到真正的有效教學,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真正效益是通過歷史核心素養的塑造,提升學生的生活智慧,達到服務現實人生,回饋當前社會的目的。

3.全面落實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墩n標》提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大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分別從歷史學習的理論基礎、日常教學的知識要求、能力提升的必備途徑、思維養成的目標追求與學科教學的價值歸屬等五個方面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進行了全面解讀,進一步明確了歷史課程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根本任務。歷史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全面貫徹五大核心素養的落實,將核心素養與日常教學目標有機結合,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4.建立全面發展的科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基本作用是調節、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本身,建立科學、全面、合理、多維度的評價體系,是實現有效教學,提升學科素養的重要保障。在這個體系當中,要把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確保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學生做出客觀、合理的學業評價,為教學活動提供參考;要把教師教學評價和學生學習評價相結合,促進師生之間關于教學效果的交流與反饋,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要把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相結合,科學、合理地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多方面呈現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歷史學科有效教學的概念是:教師在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歷史教學與學生發展規律,選擇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最優的效果促進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落實,以最高的效率提升學生的生活智慧,以科學的評價體系合理評價教學效果,促進教師與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姚利民.有效教學涵義初探[J].現代大學教育,2004(5):10-13.

[2]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3]Cruickshank.D.R.等.教學行為指導[M].時綺,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4]趙亞夫.歷史教育理論建設的幾個重大問題(1):學校歷史教育究竟解決什么樣的問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5):4-6.

猜你喜歡
高考評價體系新課程改革有效教學
高考評價體系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美育實施的心得
落實評價體系 深化教學改革
秉承理念 沿襲風格 導向素養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發展 落實立德樹人
淺析新課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創新當前中學體育創新教育模式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