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細節,優化0~3歲聽障兒童親子同訓課堂

2024-04-18 03:53夏紅娟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牛牛小汽車積木

夏紅娟

隨著電子技術發展及針對特殊兒童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的號召提出,聽障兒童接受聽力補償或聽力重建的年齡趨向小齡化,進而越來越多的小齡聽障兒童(小于3歲)進入康復機構,以親子同訓的模式進行聽覺語言康復訓練。筆者通過對一名22個月大的小齡聽障兒童牛牛的兩節教學同主題親子同訓課堂的介紹、反思與總結,分享我校在小齡聽障兒童親子同訓方面的經驗,以期幫助更多聽障兒童全面康復,盡早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

第一次親子同訓過程

游戲活動1:聽一聽,搭高高

我先拿出一盒積木放在桌子上,接著從盒中拿出一塊積木放在耳邊,示范聽到鼓聲就將手中的積木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拿一塊積木放在耳邊,再次聽到鼓聲就將積木向上搭高。我剛示范兩遍聽聲放物的游戲,牛牛就迫不及待地伸手要積木,我拿了一塊給他,剛想提醒他先放在耳邊聽一聽,聽到鼓聲再搭積木,結果牛牛一拿到積木就直接搭了起來,搭完又伸手去拿盒子里的積木,接著手一揮,把搭好的積木全部推倒,散落一地。我手忙腳亂地撿起來,說:“牛牛,要注意聽哦,聽到聲音才可以放上去?!迸E寢屧谝慌砸才u道:“牛牛要聽老師的話,不能把玩具扔到地上?!?/p>

為了讓牛牛再次熟悉游戲規則,我又請媽媽做示范。牛??吹綃寢屇梅e木,哭鬧著要去搶。媽媽雖然嘴上說著“不能搶,看媽媽怎么做的”,但還是經不住牛牛的哭鬧,順手把積木給了他。牛牛拿到積木就開始自己玩了起來,我見狀又給了媽媽一塊積木,提醒牛牛注意看媽媽的操作,但牛牛只沉浸在玩積木的快樂中,絲毫不關注我們。

游戲活動2:聽一聽,什么車開來了

我心想小汽車和火車有趣又好玩,是牛牛非常喜歡的玩具(之前跟家長交流得知),這下他一定會好好配合。果然,當我一拿出小汽車,他就立馬放下了積木,兩眼直盯著小汽車?!鞍劝劝?,叭叭叭,小汽車開來了?!遍_始時,小汽車在我的手里,他小聲地跟著我學了一遍“叭叭叭”?!芭E?,你來開小汽車?!痹捯魟偮?,他就快速拿過我手里的小汽車。我想,既然他感興趣,正好讓他發揮主動性去觀察一下小汽車。沒想到他拿起小汽車滿教室跑。

“牛牛,坐下來聽一聽哦!”“牛牛,把小汽車給老師?!蔽液蛬寢屢环浤ビ才?,才好不容易把小汽車從他手里哄下來,又用好玩的動物玩偶吸引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接下來,我們開始練習辨聽火車和汽車的擬聲詞?!芭E?,聽一聽,嗚嗚嗚,什么車來了?”我指了指汽車又指了指火車,最后指向了火車?!霸俾犚宦?,這次是什么車,叭叭叭?!蔽抑噶酥富疖?,又指了指汽車,最后指向了汽車。示范一遍后,我怕他不理解,又示范了一次?!艾F在牛牛來聽哦?!薄鞍劝劝?,什么車來了?”我指指小汽車又指指火車,示意他告訴我這聲音到底是小汽車還是火車發出來的。他依葫蘆畫瓢地學著我的動作指一下小汽車,再指一下火車。我又示范一次,但他還是在小汽車和火車之間隨意指點,沒有理解游戲規則。媽媽看他半天沒明白也開始著急地教了起來??墒桥EK坪醺院?,依然模仿著我們的動作,在火車和汽車之間指來指去。指了幾次后,他也失去了興趣,哭鬧著離開座位,又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就這樣,在牛牛的哭鬧、搶玩具、隨意亂跑以及我和媽媽不停地撿玩具中,一節課結束了。

教師反思

陳鶴琴說過:“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蔽乙恢痹谧聊ミ@節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反復回憶和思考了這節課的細枝末節,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雖然備課時我對教學內容、教具選擇及活動形式等做了認真的準備,但卻忽視了教學過程中的細微地方,如:教具的擺放位置,是靠近幼兒還是教師?家長示范何時進行,又該如何示范?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可能會直接影響小齡聽障幼兒的學習質量。另外,小齡聽障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轉移注意力,而家長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課堂上我們未形成良好的配合?;谏鲜鏊伎?,我對同樣主題的教學活動設計做了“五大改變”,進而有了第二次的課堂效果。

第二次親子同訓過程

游戲活動1:聽一聽,放一放

我事先把所有玩具都收到帶蓋子的玩具箱里,準備了一個帶洞洞的小盒子,再將積木放在一個不透明的布袋里,盡量減少幼兒視線范圍內玩具的數量?!皨寢屪?,給你一個積木聽一聽哦?!闭f完我從布袋里拿了一個積木給媽媽,并指著耳朵提醒媽媽將玩具放在耳邊聽,同時提醒媽媽與牛牛保持適當距離,使牛牛既能看清媽媽的操作,但又無法伸手夠到媽媽手里的玩具。接著我來敲小鼓,媽媽聽到鼓聲就立刻將積木從洞洞放入盒子里。媽媽完成后,我大聲表揚:“媽媽,真棒!”我又給了媽媽一個積木,這次是用動作提醒媽媽保持安靜,將玩具放在耳邊聽,看到我和媽媽都安安靜靜地聆聽,牛牛這次沒有哭鬧,而是認真看著我跟媽媽進行游戲。

經過三輪示范后,我發現牛牛有點著急了,嘴巴里開始哼哼,伸出小手想要玩具,于是我把一塊積木遞給牛牛,同時提醒媽媽協助他把積木放在耳邊,等聽到鼓聲就將積木從洞洞放入盒內。第一次牛牛配合完成任務,我和媽媽立刻鼓掌表揚牛牛,趁熱打鐵地又拿給他一塊積木,試圖讓牛牛獨立完成?!芭E?,聽!”一開始他沒有反應,還是媽媽幫他把積木放到玩具箱里,直到第四次,牛牛終于能主動把積木放在耳邊,聽到聲音后他回頭看了我一眼,好像詢問我他做得對不對。我連忙豎起了大拇指,牛牛開心地把玩具放到了箱子里,轉過頭又向我要積木。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得到鼓勵的牛牛慢慢地學會了如何玩聽放游戲,看到他玩得開心、聽得認真,我心里涌起了一股成就感。

游戲活動2:聽一聽,什么車開來了

“叭叭叭,叭叭叭,我有一輛小汽車?!闭f完我沒有立刻出示小汽車,而是等牛牛聽到聲音,注意力被我吸引過來。他環視了教室一圈,沒有什么發現,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向我?!鞍劝劝?,小汽車來了!”這時我從身后拿出玩具小汽車,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想伸手去抓小汽車?!鞍劝劝?,小汽車不見了?!蔽覍⑹盅杆俦车搅撕竺??!鞍劝劝?,小汽車出來了?!闭f著我又拿出了小汽車并沿著桌邊開了起來。開完指定的路線后,我先是請媽媽同樣沿著指定路線一邊開一邊說“叭叭叭”,牛牛在一旁也想開,便跟著學說起來:“叭叭?!薄巴?,牛牛說得真棒!”我把小汽車給了牛牛,鼓勵其自由探索,并在一旁采用平行談話的方式描述牛牛的行為。然后,我又按照出示小汽車的步驟出示了火車,和牛牛一起順利完成了火車的辨聽環節。過了一會兒,我擺放好小汽車和火車,邀請牛牛媽媽來示范。整個過程需要參與者注意聽聲音,先聽再觀察,然后指出對應的玩具。為了讓牛??吹们宄?,我提醒牛牛媽媽動作要稍微夸張且慢一些?!皨寢?,聽!嗚——什么車開來了?”牛牛媽媽先看了看汽車和火車,然后慢慢指向火車。我及時給予肯定,并獎勵媽媽可將火車從軌道上開下來一次?!鞍劝劝?,什么車開來了?”媽媽按照要求又重復指認了一次小汽車。我請媽媽帶著牛牛做了兩次后,就鼓勵牛牛自己來完成?!芭E?,聽!嗚——什么車來了?”雖然牛牛一開始還是指錯了,但沒有再像上節課那樣亂指一通,經過幾次強化練習后,牛牛終于能區分火車聲和汽車聲了。

活動結束了,我沒有像上次那樣直接把玩具收起來,而是拿起小汽車先跟媽媽說了“拜拜”,然后看向牛牛,牛牛也學著媽媽揮起小手說:“拜拜?!睂⑿∑嚪胚M玩具箱后,我又拿起火車示意牛牛,沒想到牛牛竟然主動拿起小火車輕輕地放到了玩具箱里。就這樣,讓我頭疼不已的小齡親子同訓課堂,竟然如此輕松愉快地結束了。

教師反思

1.改變聽的環境

聽障幼兒在聽力補償或者重建初期,聽覺記憶能力較弱,將“聽”這個詞放置在句末,更容易引起聽障幼兒的聽覺注意。同時加上“指耳朵”這個輔助動作提示,幼兒的注意力便被吸引到了聲音上。小齡聽障兒童的聽覺水平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課堂中應保持一個相對安靜的聽覺環境。家長與教師盡量做到同一時間只有一人進行語言輸出,這樣幼兒更容易接受家長或者教師想對其輸入的聽覺信息。如果幼兒沒有安靜聆聽的意識,這時候教師和家長可保持一定時間的安靜,這比不停地大聲提醒更能讓小齡聽障兒童快速安靜下來并進入學習狀態。

2.改變獎勵玩具的先后順序

小齡聽障幼兒的有意聽覺意識尚未建立起來,缺少聽覺等待的耐心,注意力容易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或者事件上,從而忽視教師的聽覺訓練語言。教師應認真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點,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教玩具或者設計其喜歡的游戲活動,將聽覺訓練融入其中,并讓幼兒意識到游戲進行的前提就是必須注意聆聽。第二節課中讓幼兒手里只有一個玩具,是為了減少其他干擾。此時,幼兒要想得到新玩具就必須再次認真聆聽教師的語言指令,這有助于激發幼兒主動聆聽的意識。后面環節中我也時刻注意玩具的取放,避免干擾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邀請家長陪伴學習。幼兒在觀察、模仿家長的行為的過程中,慢慢減少了搶奪玩具的行為,逐漸學會等待、聆聽,更有耐心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

3.改變示范方式

小齡聽障幼兒語言、認知等方面發展相對滯后,因此活動中很多游戲規則不能僅通過抽象的語言向其解釋清楚,這時教師可先指導家長成為游戲規范的示范者,如活動中當幼兒未能理解“聽一聽,什么車開來了”并指出對應車子時,第一節課教師的邊說邊示范容易讓幼兒產生誤解,以為是聽到聲音就指一指小汽車和火車,而不是聽到“叭叭叭”指小汽車,聽到“嗚——”指火車。到了第二節課上,我及時做出改變,積極發揮家長的作用,先讓其為小齡聽障幼兒做正確示范,以幫助幼兒更清晰地理解游戲規則,從而更好地參與進來。當幼兒無法按照指令完成時,教師只需及時提醒家長進行積極強化,給予正確引導即可,不需有過多的動作及語言解釋。

4.改變行為管理的方式

良好的自我行為管理能力是保證康復順利進行的前提。在第一節課中,我不停地“管”,幼兒卻并“不理會”,如:我一直不停地收拾幼兒亂放的玩具,幼兒卻一直不停地搶玩具、丟玩具。第二節課中,我改變了策略,將“我管”變成“幼兒管”,我只是引導幼兒輕拿輕放玩具,讓幼兒明白游戲結束,就要跟玩具說“拜拜”并將玩具放回原處等。這些良好的行為示范是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行為習慣的重要抓手,能保證幼兒更好地體驗并參與游戲活動。

5.改變有聲語言和教玩具的出場順序

聽覺障礙患者的第一障礙是聽覺障礙,他們的言語障礙和語言障礙大都是聽覺障礙引起的。改變有聲語言及教玩具的出場順序,遵循聽覺優先的原則,即在出示教玩具之前,先用有聲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對玩具產生期待,同時也能盡量為幼兒提供多次聽覺刺激,豐富幼兒的聽覺經驗。如第二節課在小汽車出示前,教師先通過聲音“叭叭叭”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后通過平行談話等技巧豐富幼兒的聽覺經驗,讓幼兒愿意聽、喜歡聽,最后學會聽。

有人曾說:“細節差之毫厘,結果謬以千里?!泵鎸β牪欢?、坐不住、說不出的小齡聽障兒童以及缺乏專業康復理念和康復技巧的家長,康復教師作為親子同訓的主導者,除了需要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外,還需在訓練過程中隨時仔細觀察幼兒及家長的反應,耐心引導幼兒和家長參與其中,同時關注教學中的每個細節,讓小齡聽障兒童在輕松愉快的親子同訓課堂中學會聆聽、學會溝通,聽覺、語言、言語、認知等各方面同時得到發展,早日融入正常的生活環境。

猜你喜歡
牛牛小汽車積木
可愛的小汽車
可笑的牛牛
這塊積木能給我嗎
小汽車
星鉆積木
拼一拼
家鄉的變化
頑皮的牛牛
牛牛的耳朵
有趣的積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