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

2024-04-18 05:26彭媛
高考·下 2024年1期
關鍵詞:讀寫結合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彭媛

摘 要: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將二者有機整合起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偏重聽說能力的培養,而閱讀和寫作能力則常常被忽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強調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閱讀啟發寫作,通過寫作加深對閱讀的理解。這種綜合教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在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閱讀和寫作屬于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兩大構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在高考中占據較大的分值,關系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讀寫結合作為語言類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閱讀文本,學生可以培養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技巧,同時從中獲取豐富的思想和寫作素材。而通過寫作教學,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寫作當中,不僅鍛煉了思維表達能力,還提升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表現出個人才能,并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一、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閱讀寫作互動理論和學習者中心教學理論。閱讀寫作互動理論認為閱讀和寫作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過程,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知識,理解語言的用法和結構。而寫作則是將已有的知識整合并運用到實際寫作過程中[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則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閱讀與寫作的相互關系在教育心理學和政治科學領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與支持。上述兩個理論為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設計相關教學案例。

二、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實施的方法

(一)建立讀寫結合教學意識,設計有效關聯活動

教師是讀寫結合課程的設計者和實施者,教師的參與投入程度對讀寫結合教學是否成功開展至關重要。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具有讀寫結合的教學意識,認識到讀與寫之間的關系,使兩種教學方式相互支持。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把思維的培養和發展放在讀寫活動的中心位置,注重學生信息的獲取及整合,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為寫作提供論據和素材,同時設計真實可操作的寫作任務[2]。

例如,教師設計的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讀寫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對博客文章的特點有一個很好的理解,使學生學習博客文體的語言組織特點,培養學生博文寫作能力。教師選擇以談話導入的方式,對學生說:“同學們,我的朋友湯姆的錢在互聯網上被騙走了,你能給他一些建議,幫助他安全地使用網絡,避免類似糟糕的經歷嗎?”學生給出的建議是遠離陌生的網站,使用強密碼,保護好自己的隱私等。之后教師讓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并回答相關問題:這篇博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第二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能寫一個標題嗎?在精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再讀一遍文章,回答問題:“作者提供了哪些安全上網的指導建議?這篇博文提到的網上麻煩制造者是誰?‘巨魔是什么意思?‘網絡欺凌者是什么意思?你還有什么安全上網的建議嗎?和伙伴分享你的想法?!敝蠼處熃o學生設計寫作任務,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網絡安全的博文,給學生三個主題,分別是在線購物網站、社交網絡應用、網絡聊天室,讓學生展開頭腦風暴,選擇其中一個主題完成寫作。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整體評價,同時還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使學生廣泛參與其中,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培養分析閱讀文本能力,不斷充實寫作知識

在讀寫結合教學中,閱讀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推進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時,必須首先在閱讀教學工作上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專注于閱讀教學,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文本能力,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必要基礎。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學生便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3]。當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師就能順利引入寫作教學環節。在寫作訓練中,學生能夠利用他們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見解,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創造性思維。

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二單元的核心話題是“保護野生動物”。內容涵蓋了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的現狀,及從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汲取哪些經驗教訓,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閱讀部分講述了黛西在夢中經歷了一次奇妙非凡的旅行。文章通過黛西與藏羚羊、非洲象和猴子的對話,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迫在眉睫,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各種技能,掌握和描述此類話題相關的一些詞匯,并能熟練運用所學詞匯,用英語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分析英語長句的能力,如“你應該多關注一下我生活的雨林,多了解一下動物們是如何共同生活的”。學生讀完文章后,教師提出問題:“我們能做些什么來保護野生動植物?”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讓學生從個人的環保意識、拒絕買賣、拒絕過度捕殺等方面談一談自己的見解,鍛煉學生的語言交流表達能力,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其次,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要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教學時,教師要始終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握整體思想和主旨大意,教師在課前設計要體現層次分明、目標明確的原則。為增強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設置讀前活動的思考和討論環節,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集中于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會預測,如對保護藏羚羊的故事后續的預測。讀中活動可以設計一些深層次的閱讀活動,比如,針對珍稀動物藏羚羊的保護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藏羚羊從瀕危到采取措施最后到卓有成效的過程。讀后活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保護珍稀動物的“mini speech”活動,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思維延伸,從而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為后續的單元寫作做必要鋪墊。

(三)確定讀寫結合教學主題,保持讀寫方向一致

高中英語每單元都有一個核心主題,這個主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重點。而讀寫結合作為這個主題下的衍生物,是促進學生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地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教師在確定主題的同時,也要確保讀寫的方向一致。教師在具體環節中應該從主題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搜集相關信息,并積累相關知識[4]。隨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統一的主題展開寫作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篇組織能力。

例如,在教學高中英語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一第一單元時,本單元的主題是“杰出人物”,通過閱讀課文,學生了解了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事跡,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向杰出人物學習,受到他們的事跡的啟發,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給學生留下寶貴的學習經歷。首先,針對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三張圖片,分別是林巧稚、袁隆平和張桂梅,教師提問學生是否知道圖片上的人物和事跡。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提問學生他們三人有什么共同之處?很多學生回答他們三個人是有杰出貢獻的人、是有成就的人。教師繼續提問學生:“什么樣的人是成功的人?”利用這個問題促進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同時也為后續的閱讀文章做好鋪墊。文章中提到的屠呦呦被公認為是一個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的努力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在學生閱讀完課文之后,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兩個問題:“讀下列句子,你能告訴我屠呦呦是個什么樣的人嗎?你認為是什么促成了青蒿素的發現?”教師給學生發布寫作任務——“描述你敬佩的人”,讓學生再深層次地挖掘閱讀文章的“杰出人物”內涵,從自己的視角表達對杰出人物的敬佩之情,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其次,針對課后的訓練,教師可以布置思維導圖活動,先引導學生對整個單元進行整體把握,分析人物傳記的語篇和語言特點,梳理國外名人的成就,分析其性格特點,例如,引導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的形式去梳理愛因斯坦的生平和杰出成就并分析其美好品質,積累一些關鍵的詞句,然后再根據思維導圖分析人物傳記的語篇特征和語言特點。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挑選出優秀的思維導圖供學生參考學習,引導學生發言,從單元學習以及做思維導圖中收獲的英語寫作技巧和特色的表達,從而鍛煉他們的積累素材的能力,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總體把握,布置小作文,主題可以設定為:介紹你欽佩的人。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遵循主題統一的原則,讀寫結合,展開寫作訓練,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篇組織能力[5]。

(四)開辟線上讀寫結合路徑,推動學生個性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多媒體網絡資源和在線工具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極大的便利與支撐,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更加豐富多彩的讀寫結合教學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在線上學生能更加便捷地獲取相關的閱讀與寫作資源,如英語原版小說、新聞報道等,并在線進行寫作訓練和互動交流,促進學生讀寫結合學習的主動性與個性化發展。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單元本的主題是“自然災害”,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對環境與自然災害有所了解,增強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的意識。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在白板上給學生展示自然災害的圖片,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分享自己遇到或聽說過的自然災害的經歷。在學生分享結束后,教師引出閱讀文章的主題,要求學生預測文章內容。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總結每一段自己所理解到的內容,同時講解學生認為困難的詞匯或概念,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要能夠對關鍵點進行針對性的提問,激活學生思維,調動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教學生閱讀有關“唐山大地震”內容時,教師可以針對標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今夜無眠”,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完標題的分析后,進入文本的細讀部分,先從段落大意再到結構劃分把震前、震中、震后的描述進行梳理,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段落的開頭句子以及分析這個句子所起到的作用。其次,教師還要能夠引導學生總結出語言描寫中使用的修辭,教師根據學生的表達,進行板書。在讀后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同時給學生布置課后的寫作作業,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自然災害的相關內容,以“自然災害”為題寫一篇100詞左右的短文,發布在學習平臺上,供全體學生共同閱讀學習,交流感想。在課后資料搜集中學生發現近幾年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如特大暴雨、極端高溫、嚴重干旱、颶風等,危害著很多人的生命。學生意識到自然災害與人們對環境所做的一切有關,激發了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所看到的英文新聞報道和資料等,布置作文任務,讓學生在作文中寫明自己對自然災害的感想以及應對措施,實現讀寫的有效聯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發展。

(五)加強讀寫結合教學評估,完善學生讀寫能力

教師要加強教學評估。通過加強教學評估,及時反饋信息,教師可以更好地完善學生的讀寫能力。通過多種評估方法和個性化的指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將得到有效提高,為他們的學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6]。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如經典文學作品和科普讀物。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讀后感或摘錄重要觀點,培養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評估學生的讀后寫作學習成效,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他們實現深度學習。針對不同主題和寫作類型,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寫作框架和范文,引導學生進行思路構建和語言表達。利用范文進一步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要及時批閱學生的作文。通過批閱學生的作文了解學生的寫作綜合實力,并給予詳細的反饋,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邏輯性、準確性和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和互動,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對讀寫主題進行多角度的觀點表達和交流。通過集體討論和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見解并相互借鑒,達到學習效果的提升。這種教學評估和反饋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有動力去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讀寫能力,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富有潛力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相信在廣大英語教師不斷地實踐和深入研究下,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將為英語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

參考文獻

[1]趙延芳.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科普童話,2023(40):25-27.

[2]蘇琪.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推進策略[J].英語教師,2023,23(11):161-164.

[3]李曉玲.新課標理念下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模式探究[J].新課程,2023(5):82-84.

[4]張雨欣.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實踐探究[J].廣西教育,2022(32):87-90.

[5]梁莉.基于主題語境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2(13):61-64.

[6]伍大春.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92):94-9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新高考背景下‘促進學習的評價在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立項編號:FJJKZX22-751)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讀寫結合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