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4-04-18 06:17吳寶傳
高考·下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吳寶傳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以思政理論和民族文化為支撐展開,在教學活動中,其確定了培養思政意識出色、學習能力優秀的現代化人才的基本目標。但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知識點復雜、教學理論煩瑣等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引導學生結合政治教學要求進行自主思考、探究,這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F以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方案為核心目標,以問題為導向,在對問題驅動教學法的價值進行分析的同時,思考將問題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問題驅動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問題驅動是起源于建構主義思想下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建構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逐步挖掘學科知識。高中政治學科中包含了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社會發展與法律章程等知識點,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為了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必須培養學生思考、探究的基本素養。以問題驅動教學法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方案,教師可以在師生互動、學科知識探究的多元視角下展開教學工作,依靠問題來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問題驅動教學法的作用

(一)改變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

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是學科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條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嘗試與學生構建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圍繞高中政治課程中的關鍵知識點展開平等交流,積極分享經驗與看法,以此來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模式[1]。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雖然也加入了師生互動板塊,但互動教學方案的設計多是以授課為主,學生無法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積極性不強。問題驅動視角下,學生可以結合教師設計的問題展開互動,在答題的過程中展現自身的觀點與看法;也可以對教師設計的學習問題進行補充,提升課堂上的互動效率,為師生雙方提供了交流、互動的機會,課堂上可以生成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驅動學生自學,提升學生素質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多元化學習活動。在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經驗與學習經驗正在逐步積累,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趯W生已經具備的知識儲備,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新環境,鼓勵學生深度探究思想政治知識。問題驅動以多元化問題為引導,在對提問方式、問題情境進行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問題導入、問題鏈設計等方式引導學生自學。在問題驅動視角下,教師與學生提出的問題都可以發揮出引導學生自學的價值。首先,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有所了解的政治概念、理論知識進行整合,消除學生的學習盲區,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其次,學生完善問題,在問題資源的帶動下進行查漏補缺,對高中思想政治中的相關知識點、問題進行有效整理。最后,問題驅動將任務、情境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

二、問題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原則

(一)關聯性原則

問題驅動視角下,教師需要將多元化學習問題帶入到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當中,逐步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保障問題之間存在關聯性[2]。一方面,以教材內容為核心設計學習問題,要求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程中的關鍵知識點進行探究。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打造以基礎概念解讀、政治理論學習、政治實踐為導向的問題框架,在挖掘各類問題的同時,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將問題與現實生活、社會發展等知識點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感受高中政治知識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現。在教學活動中,依靠問題驅動教學法激發學生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認同感。保障問題相互關聯、保障問題與生活相互關聯,逐步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方法。

(二)漸進性原則

問題驅動教學法對問題設計路徑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應用問題驅動教學法,要強調問題設計的漸進性特點。一方面,圍繞基礎概念與政治理論帶入學習問題,在要求學生學習的同時,以掌握核心概念為目標,設計學習問題。針對問題驅動教學法的特點,教師要逐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鼓勵學生探究學科知識。另一方面,結合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導入實踐學習任務,以探究高中政治知識、進行多元化實踐活動為核心,逐步拓展教學范圍。逐步拔高問題難度,提升問題深度,可以引導學生有效探究高中政治學科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

三、問題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設計概念問題,生成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產生了明顯的畏難心理。在高中政治學習過程中,學生被復雜的定義、知識點所影響,將高中政治教學定義為以“背誦”為主的教學活動。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掌握學科知識,學生更愿意通過機械記憶的方式展開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嚴重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無法開展學科探究活動。以問題為導向,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模式,要針對學生身上存在的概念記憶困難、學習能力提升緩慢等問題,在問題中引導學生理解概念,減輕學生的學科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一課為例,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借由信息技術開展授課,將問題與關鍵概念融入視頻資源當中。教師為學生投放微課視頻,以“五四運動”“統一戰線”等關鍵事件為導向,結合問題驅動理念提出思考問題。教師可設計“相關事件的發生原因”“相關事件的影響”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革命、沖突兩個角度入手,探究政治知識。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后,以“解讀相關事件的影響和精神”為主題,要求學生進一步展開學習活動,探究相關事件的發生原因。在探究過程中,以“為什么發生”“如何發生”“事件的最終影響”為核心問題,探究革命歷史。當學生掌握了視頻的基本內容之后,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關鍵詞設計概念問題,引導學生從“五四運動”“統一戰線”等話題入手展開探究,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現實生活、歷史故事為導向,設計綜合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代意義是什么?反映了中華民族怎樣的精神?從歷史進程與民族進程等角度同步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為學生投放學習資源之后,要求學生嘗試分析課程中的關鍵概念。逐步遞進,積極互動,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模式。

(二)設計問題鏈條,整合政治知識

問題驅動教學法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對應的學科知識,其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問題驅動思想優化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整體化思維,圍繞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開展授課[3]。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推進問題鏈條的設計工作,整合政治知識,加強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問題驅動思想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教師必須積極整合問題資源,挖掘多元化知識點,創新教學模式,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方案。

在問題鏈條當中,應該結合政治概念、政治事件建立循序漸進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案。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冊《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鏈條設計自學方案。首先,導入概念理解任務,以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為核心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構成、社會主義制度的核心概念展開探究。在問題的引導下,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核心問題。其次,結合教材主題豐富問題內容。教師對已經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化。如下列問題所示:我們已經掌握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有關概念,思考一下,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能夠在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意義是什么?在設計問題之后,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后,設計課堂交流方案。為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加入交際任務,引導學生進行互動?;谝呀浗鉀Q的問題開展課堂討論會,學生輪流發言,整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原因、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影響等知識點。在問題鏈條的帶動下,加強問題之間的關聯,引導學生整合相關知識點。

(三)創設問題情境,降低教學難度

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思考,將情境資源與學科知識點聯系起來,提升教學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情境設計思路,情境的開發、設計多是以理解教材內容為主,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問題驅動理念優化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嘗試在教學環節,創設互動任務情境,利用情境素材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拓展教學范圍,挖掘學科知識,逐步降低高中政治教學的整體難度。

在情境創設環節,教師可以嘗試構建與學科知識聯動的互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科知識探究熱情。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冊《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教學為例,便可以結合情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例如,某金屬加工企業具有大量的金屬資源,金屬加工技術較為成熟,但企業的經濟效益較差,為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企業應該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做出怎樣的轉變?

在教學環節,將改革開放的有關理論與企業的市場經營結合起來,結合具體的情境案例開展“現身說法”教學。教師可以對教學步驟進行劃分,借由情境辨析和問題延伸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情境辨析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從企業的對外交流入手,討論帶動企業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在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對學生的觀點、意見進行整理。在互動環節,以企業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為主題,發展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在問題拓展環節,以我國的改革開放歷程為導向,繼續設計思考問題:面對新的發展困境,我國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形成了怎樣的政策?在互動環節,對改革開放的意義、構成進行分析,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熱情。當教師以情境問題驅動學生思考之后,在情境問題分析過程中對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進行評價。重視情境問題的設計,構建互動、探究、聯想多元聯動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四)學生自主提問,構建互動課堂

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隨著教學活動的逐步深入,學科知識點的逐漸細化,學生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主動積累學習經驗,掌握學習方法[4]。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并不會為學生預留提問、探究的空間,高中政治教學以教師講解為導向,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被調動起來。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借由問題驅動理念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學生提問、探究,在教學環節構建互動課堂,以學生所設計的問題為引導實施教學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課堂互動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例,基于學科的核心知識點,教師可以在問題驅動視角下引導學生進行提問、互動。首先,為學生預留5~10分鐘的發言時間,以教材內容為載體,要求學生基于概念、意義等角度提出問題。在互動的過程中,將學生所給出的問題分為兩大類:知識類問題,對教材中的關鍵概念進行整理;學習類問題,對如何進行學習、如何掌握學科知識點相關問題進行探究。依靠學生所設計的問題,逐步完善相關問題的解題思路,確定課堂互動方向。其次,教師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參考展開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通過一對一解題的方式實施教學。如對于“什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解答,除了從關鍵概念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之外,教師也要重視相關政治概念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討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構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時代意義,分析個體應該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提出的問題可能不盡相同,除了對于課程知識的探究之外,部分問題與現實生活、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如“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后,我們應該做什么?”其包含了學生的發展性思維能力與求知欲。針對這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討論任務,依靠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逐步延伸高中政治教學范圍。以教學、實踐為導向開展學生教育工作,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模式。

結束語

以問題驅動教學法創新高中政治教學方案,除了強調問題的合理設計之外,教師還應該對高中政治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優化。以教師提問為導向,通過問題鏈設計激發學生的互動學習熱情。在教學環節,教師應該嘗試開發多種形式的學習問題,如情境問題、探究問題,將問題資源與高中政治教學要求結合起來,創新教學方法,逐步提升高中政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志梅.“先學后導”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23,19(9):13-15.

[2]趙鑫榮,孫玉翠.運用問題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J].成才,2022(3):8-9.

[3]張麗榮.基于“問題驅動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高中政治復習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3):153-154.

[4]周崗.淺談高中政治問題式教學[J].新智慧,2019(24):45.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