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手幼兒自主學習, 順利做好幼小銜接

2024-04-18 10:09楊健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幼小情緒意識

楊健

根據《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指示,幼兒園教育應當克服和糾正“小學化”教學問題,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小過渡,從而保障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對此,幼兒園需貫徹以幼為本的教育原則,針對幼兒的實際學情,為其提供主動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同時,幼兒園及小學教師還應改變“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認真參考幼兒的興趣愛好、生活認知水平,制訂科學合理的幼小銜接方案,強調幼兒自主學習,從生活中積累學習經驗,順利適應兩個學段的變化,進而助力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一、放手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意義

1.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

與傳統教育模式不同,以幼兒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會更加重視幼兒的學習體驗。教師不會全盤安排教學課程,而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學習喜好自主做出課程選擇。由此,可以減輕幼兒的抵觸心理,激發幼兒的主動學習意識。

2.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在以幼兒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幼小銜接活動中,教師將幼兒視為學習的主體,不會要求幼兒聽從教師的想法,被動服從課程要求,而是會支持幼兒主動思考,對活動提出個性化的建議。由此,激發幼兒學習的能動性,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3.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往往有更多機會與教師、同伴交流,不僅有助于形成輕松濃厚的學習氛圍,也能逐漸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能在應用中主動習得溝通的技巧,掌握解決問題與矛盾的方法,這對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4.增強幼兒的決策能力

通過自主學習進行幼小銜接,能有效增強幼兒的決策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幼兒不需要盲目聽從教師的意見,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大膽作出決定,這能鍛煉幼兒的判斷能力,提升幼兒的學習自信。

二、放手幼兒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于幼兒的年齡尚幼,生活經驗不足,在自主學習中常會出現以下問題:

1.缺乏時間意識

大多數幼兒尚未形成時間觀念,無法判斷什么時間段內可以完成什么事情。同時,幼兒普遍沒有珍惜時間、利用時間的意識,有時會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時間,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個人事務。

2.自理能力不足

許多幼兒在家中習慣一切由家長安排代勞,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性。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往往不具備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失去教師和家長的指導幫助,他們的生活就會變成一團亂麻。

3.學習選擇困難

有些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影響下,逐漸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習慣。而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需要參考生活經歷,適當了解一些與數學、語文、藝術有關的課程。但由于幼兒習慣被動化的學習方式,從而容易出現選擇困難的學習問題,無法做出良好的學習判斷。

4.情緒容易失控

教師以幼兒的自主學習為核心,雖然給予了幼兒充足的自主決定權,但在無形之中也會給予幼兒一定的心理壓力。有些幼兒會因為失去教師和家長的主導和幫助,而產生不適、恐慌等,進而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

5.缺乏反思總結意識

在自主學習中,幼兒只有勤于反思,才能精進學習過程,為幼小銜接打好基礎。但是,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幼兒的反思意識不足,容易遺忘或忽略新接觸的經驗、知識,導致學習效果事倍功半。

三、放手幼兒自主學習的應對策略

1.管理時間,規律作息習慣

當幼兒具備科學安排時間的能力,就能更好地規律作息,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用適當的時間完成就餐、洗漱、入睡等活動。

首先,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制訂作息計劃表,說一說如何根據計劃表安排一日生活活動,比如按時簽到入園、提前做好餐前準備、計劃好午睡前和起床后的活動等。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做好監督和支持工作,不擅自干涉幼兒的生活行為,給予幼兒充足的自主空間,并觀察他們是否能自覺按計劃實踐。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幼兒可為每個活動環節自主分配時間。比如,洗漱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就餐需要使用多少時間,教師要提醒幼兒盡量在計劃時間內完成。由于任務時長由幼兒決定,故幼兒不會產生被逼迫的感覺,而是能以輕松的心態完成任務。

最后,幼兒可將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時間規劃表進一步拓展,嘗試應用在家庭生活中。借助家長和教師的幫助,幼兒在家也能落實時間表計劃。比如:在家中放置沙漏、定時器,為每項活動任務規劃好時間,并讓幼兒養成查看計時工具的習慣,使其能更好地利用時間,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項計劃。這樣不僅能培養幼兒珍惜時間的意識,也能讓幼兒在充分利用時間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2.管理生活,提高自理能力

小學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指導幼兒的學習,不會再像幼兒園老師一樣事無巨細地照顧幼兒的生活起居。因此,幼兒必須提高自理能力,妥善安排自己的個人衛生、個人空間。

首先,幼兒園可為每名幼兒預備一個獨立空間,放置好床鋪、圖書角、衣柜、鞋架等設施。在入園之后,可鼓勵幼兒獨立做好以下內務工作:(1)整理好衣物和鞋子,將其整齊擺放在相應位置上。(2)疊好被子,妥善處理床鋪周圍的衛生。(3)將看過的圖書和玩具有序擺放。為填補幼兒生活自理經驗的不足,教師可提前示范或播放一些整理床鋪、圖書角、衣柜、鞋架的視頻,鼓勵幼兒自主模仿學習,從而逐漸提升其自理能力和生活的條理性。

其次,針對就餐、喝水、如廁等重要的生活環節,教師可在相應位置貼上示范圖片,讓幼兒在操作中反思和調整,逐漸提高自我服務能力。同時,要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節約意識,按需拿取飯菜和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飯前便后要及時洗手,全面做好自我服務與管理,保障個人衛生。

其三,要讓幼兒學會妥善保管個人物品,遵守基本的社會秩序。比如:入、離園時養成檢查物品是否有遺漏的習慣,盛飯時要有排隊意識,洗完手后會自覺關閉水龍頭,逐漸養成良好的自檢意識與秩序性。

3.管理學習,自主選擇課程

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可適當接觸小學的學習內容。但教師需謹記,不能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將小學的學科知識強行灌輸給幼兒,而是要將知識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巧妙結合,以更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意識,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課程。

以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為例,教師預先設計了以下趣味活動:(1)語言領域:老房子,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老房子的故事。(2)音樂領域:建筑之歌,主要是學習與建筑有關的歌曲。(3)美術領域:奇特的街道,參觀并表征一條設計新奇的街道。(4)數學領域:逛超市,在教師或家長的帶領下參觀當地的超級市場,并嘗試用現金購買商品。上述活動,教師可先讓幼兒了解活動的大致內容、流程,再組織投票,最終結合幼兒的興趣和意愿確定下來。

4.管理情緒,保障心理健康

3~6歲幼兒年齡尚小,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刺激突然情緒失衡。若此時沒有初步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和調節能力,將很有可能會影響小學階段的人際關系發展。由此,幼兒需學會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排解消極情緒的方法,能以平和的心態與他人交流,保持情緒穩定、積極。

一方面,幼兒可以閱讀一些有關情緒管理的繪本故事,如《愛哭泣的湯姆貓》《我的情緒小怪獸》等,以生動、形象的方式了解情緒的產生、種類,以及如何處理情緒,從而能正確認識情緒,嘗試控制和調整自身的情緒。另一方面,如果幼兒之間發生沖突,教師可鼓勵幼兒通過談判會的方式,讓發生矛盾的雙方分別坐在談判桌兩邊,各自陳述發生矛盾的緣由,鼓勵他們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種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情緒降溫作用,撫慰幼兒的心理,讓其逐漸學會管理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從而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未來小學學習與生活的挑戰。

5.管理評價,培養反思習慣

針對自主學習中幼兒缺乏反思習慣的問題,教師需指導幼兒做好自我評價,從反思中了解自身的長處與不足,使其逐漸養成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比如:可定期組織“茶話會”,為幼兒提供談天說地的機會。幼兒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近期的學習感受,分享彼此的學習經驗,學會從他人身上汲取長處,彌補自身不足。同時,在茶話會中幼兒可自愿即興表演,其他幼兒擔任評委,進而將幼兒的自評與互評巧妙融合,幫助幼兒做好評價反思。

幼小銜接是兒童教育的關鍵階段,如果能幫助幼兒平穩度過該階段,將會對其未來的成長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此過程中,幼兒園教師需與家長、小學通力合作,改變“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思路,敢于放權,鼓勵幼兒自主管理時間、生活、情緒、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綜合素養,從而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猜你喜歡
幼小情緒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真正該做什么
從養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穩銜接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