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預算一體化平臺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分析

2024-04-18 07:43余慧芳
中國科技投資 2024年5期
關鍵詞:高校財務

余慧芳

摘要: 為了全面推進預算制度改革, 規避財政預算管理問題, 財政部出臺了《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為預算一體化平臺的搭建和應用提供了指引。在這一背景下, 高校要積極建設預算一體化平臺, 推進預算編制、 數據核算、 資金收支、 會計決算等工作的標準化和信息化, 實現預算管理數據的全面共享, 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本文闡述了預算一體化平臺建設的意義, 結合平臺建設對高校財務工作帶來的影響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預算一體化; 高校; 財務

DOI:10.12433/zgkjtz.20240526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 資金投入規模不斷加大, 對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構成, 預算管理是高校對各類資源進行科學調配的有效手段, 在業務和財務銜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通過積極搭建預算一體化平臺, 全面梳理預算管理的不足之處, 對預算項目和業務進行規范控制和科學處理, 提高高校預算管理水平和財務管理質量, 為教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助力。

一、 預算一體化平臺的建設意義

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是國家戰略高效落實的重要路徑, 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具有直接影響。當前, 政府明確要求建立清晰透明、 科學規范、 約束強力的預算管理制度。但是, 從實際情況來看, 各單位預算管理制度建設存在較大差距。所以, 要積極推進預算制度改革,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建立預算制度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通過一體化平臺的搭建和應用, 加快預算制度改革進程, 為預算管理體系的優化提供助力。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 財政資金運行中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多, 對財政統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而, 還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 對財政管理流程進行規范, 強化預算管理約束, 利用預算一體化平臺將所有預算項目納入管理范圍, 實現預算管理全周期控制, 從而優化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模式, 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偠灾?, 預算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和應用, 是推動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強化預算管理效用、 完善預算管理體系的重大舉措。

二、 建設預算一體化平臺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

(一)國庫集中支付過程得以優化

預算一體化平臺包括預算管理系統和國庫支付系統, 通過一體化推進和集中化管理, 可以使二者的合力得到充分發揮, 為國庫集中支付流程的優化提供助力。在支付方式方面, 使用較多的方式是電子轉賬, 而不再使用轉賬支票和自助柜面, 不但有效精簡了支付流程, 減少了資源投入, 還大幅提升了資金的支付效率。通過預算一體化系統的應用, 財務人員可以提交轉賬申請, 審核無誤后可利用機構盾發送到代理銀行, 由財政部門完成審核后, 代理銀行簽收發送, 實現整個流程的電子化管理, 改變了過去應用零余額網銀盾的模式, 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提高了資金的支付效率。

(二)會計核算模式發生變化

由于國庫集中支付流程出現變化, 取消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會計科目, 預算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支出情況準確登記收入和支出賬目, 在年終結合有關文件和實際支出差額, 對結轉結余資金進行詳細統計和科學核算。預算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和應用, 對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會計人員不但要結合有關會計制度和財經法規開展賬務處理, 還要全面了解預算指標, 避免操作失誤。同時, 一體化平臺還搭配了會計核算模塊, 不但可以根據國庫集中支付中形成的數據自動生成記賬憑證, 還能將原有記賬系統納入一體化平臺管理范圍, 實現會計科目、 財務數據、 報表體系的規范和統一, 有效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三)全面監管預算執行過程

作為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 預算執行的力度對于預算管理實際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預算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和應用, 為預算執行過程的監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使得財政部門可以對高校預算執行的各個環節進行動態監督。當財務人員利用平臺發起資金支付申請后, 由財務部門負責完成審核批準, 如果資金使用存在不合規的問題, 則不予通過, 流程無法發送到代理銀行, 有效增強了財政監管力度。同時, 高校通過預算一體化平臺, 可以全面了解資金預算的執行效果, 準確進行會計核算, 及時結合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保證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及時性, 為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四)優化項目庫管理

預算一體化平臺的應用, 可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效率和質量。高校不但可以將所有經費作為項目納入預算一體化平臺管理范圍, 還能對項目庫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系統中完成所有環節的操作和監控, 使預算管理向規范化和精細化轉型升級。根據性質不同, 將預算項目劃分為三種類型, 包括人力資源、 日常運轉、 特定目標。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項目支出額度進行預測, 對人員類和運轉類項目資金支出加以規范。在開展特定目標類項目時, 需要完成申報、 評審、 論證、 考核等工作, 由財政部門審核批準, 作為儲備項目進行經費調配。所有納入預算范圍的項目, 都要以績效目標為依據, 對實際工作過程進行動態監控, 將評價結果與經費分配進行對接。

對于預算編制不合理、 績效結果不理想的項目, 要削減或取消經費, 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同時, 高校在開展科研管理的過程中, 要充分考慮項目的特殊性, 將其與預算一體化管理有效結合, 平衡特殊采購和政府采購, 制定統一的項目管理標準和流程控制規范, 實現資金的精細化管理。

(五)財務人員面臨的挑戰

隨著預算改革的持續推進, 各高校都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優化預算管理模式, 這也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應用國庫集中支付模式前, 預算管理人員通常會根據戰略規劃和部門發展需求編制預算; 會計核算人員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業務活動中形成的賬務進行處理; 出納主要負責資金收支, 保證預算項目方案和實際資金支出的匹配。通過預算一體化建設, 下發預算指標的方式明確各個部門和不同項目的用款額度, 要求會計核算人員全面了解業務活動流程, 對資金支付過程動態監控, 保證所有款項支付的合規性, 避免出現專項資金挪用問題。在資金支付時, 需要經過款項申請、 賬務處理、 憑證生成, 并由核算人員和出納溝通, 協作完成支付流程。因此, 財務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 了解業務工作流程, 熟悉系統操作規范, 使用預算一體化平臺處理會計事項, 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

三、 預算一體化平臺下高校財務工作的優化策略

(一)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要建立科學透明、 規范清晰、 約束強力的預算管理體系, 全面開展績效管理。許多高校只是根據往年預算基礎進行簡單調整, 預算管理缺乏剛性約束, 執行缺少有效監督, 考核體系不夠完善, 影響了預算管理作用的效用發揮。通過應用預算一體化平臺, 高校將立項、 撥款、 支付、 決算等環節納入平臺管理范圍, 避免出現指標不明確、 調整過于隨意等問題。

首先, 完善預算決策機制。高校要對現有預算決策機制進行全面梳理, 以《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為依據, 對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 保證預算決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其次, 優化預算管理組織結構。預算一體化是一項涉及高校整體發展的工作, 并不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管理內容, 需要各個部門和不同層級員工的共同參與。高校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結構, 其中, 第一層主要構成人員是學校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 主要職責是對預算一體化工作統籌安排; 第二層級是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 負責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 第三層是高校各個部門, 負責預算計劃的編制和執行。

再次, 調整預算管理流程。高校要積極學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 持續優化預算管理制度, 建立計劃編制、 執行、 監督、 考核等工作流程, 對各個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權限予以明確, 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

最后, 推行績效獎懲。高校要結合預算一體化工作的相關要求建立有針對性的獎懲機制, 將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結果與獎懲機制對接, 對于考核結果優秀的部門或員工, 在薪酬調整、 職務晉升、 評優評先時給予優先考慮, 對考核結果較差或態度消極的部門和員工進行懲罰, 從而使所有員工都能積極參與預算管理工作。

(二)加快信息系統升級

高校要以預算一體化要求為依據, 全面推進信息系統建設, 打造一個高效協同的數據共享平臺, 為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高校要以交互式數據為引導, 打破外部數據和內部系統之間的隔閡, 將各類數據信息全面整合, 為預算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首先, 高校要結合預算一體化建設要求對財務系統全面升級, 建立財務數據、 預算指標、 費用支付、 決算報告等模塊, 提高數據輸入、 費用報銷等工作的效率。積極搭建覆蓋所有部門的數據共享平臺, 將財務系統與合同管理、 資產管理、 項目投資、 審計監督、 人力資源管理等系統進行有效對接, 為智慧校園建設奠定基礎。

其次, 高校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預算管理制度的結合, 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信息化模式, 持續強化系統的集中性和規范性, 實現對預算組織、 編制、 執行、 決策、 監督等環節的動態監督。

再次, 對預算流程進行科學設計, 結合預算管理要求進行預算參數、 管理模型、 收支數據等模塊的設置, 將預算項目申報、 審核、 撥付、 執行、 監督等環節有效對接, 實現對預算管理所有流程的動態監控和逆向反饋, 推動預算管理向著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

從次, 高校要將各種業務類型融入信息系統, 科學設計系統協同模式, 打破財務和內部數據間的壁壘, 完善同構系統數據傳遞機制, 為預算管理發揮指引作用奠定基礎。高校要將預算一體化系統與會計核算、 收支管理、 合同管理、 決策管理等系統設計成統一的整體, 通過反饋功能實現對預算數據的監管和控制, 為預算一體化的推進提供支撐。

最后, 高校要以預算一體化標準為基礎, 對數據模型、 核算標準、 數據屬性規則等進行標準化處理, 提高系統使用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為預算一體化管理優勢的發揮提供支持。

(三)優化會計調整

高校在推進預算一體化平臺建設的過程中, 要對內部會計機構組織進行優化, 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原則對財務崗位科學調整, 對各個部門和崗位職責權限進行合理設置, 從而保證各個部門和崗位員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積極引入預算資金支付模式, 有效精簡出納崗位, 增加稽核崗位, 加強預決算報告崗位和會計核算崗位之間的融合, 保證財務報表處理的及時性和制作的規范性。同時, 高校要轉變管理思維, 從戰略角度對人力和物力資源進行調配, 設置財務分析崗位, 負責對各個部門預算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 從而為預算管理體系的優化提供助力。此外, 高校要加強財務系統與預算系統的聯通, 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業務和財務系統間建立數據接口, 將預算一體化平臺與資產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招投標管理、 審計監督管理等系統對接, 統一數據信息口徑, 實現預算一體化數據信息的全面共享。

(四)建設優質的財會隊伍

首先, 在預算一體化模式下, 預算資金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全面對接, 能夠大幅減少出納和對賬人員的工作量。

其次, 由于預算一體化的推進需要各部門共同參與和積極配合, 財務人員不但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 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交流溝通能力, 從而更好地勝任工作。

再次, 高校要定期組織財會人員進行預算管理、 績效考核、 內部控制等有關知識的系統培訓, 挑選優秀的財務人員前往其他高等院校深度學習, 使其將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本校工作人員, 提高財會隊伍整體水平。高校還要建立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培訓模式, 不但要定期邀請預算一體化領域專家開辦講座, 解答教職工遇到的疑難問題, 還要積極搭建線上學習平臺, 為財務人員提供學習機會, 提高其綜合能力。

最后, 財務人員要積極參與業務活動, 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 樹立預算管理思維, 認真研讀與預算管理一體化有關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 及時學習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 持續更新預算管理思維, 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將預算管理一體化覆蓋財務管理的所有流程, 為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 幫助高校對財務管理活動進行規范, 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為完善財務管理模式和綜合治理體系奠定基礎。

四、 結語

預算一體化平臺建設是落實《預算法》的重要措施, 是預算管理制度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具體體現。面對日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 高校要積極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加快信息系統建設, 優化會計組織結構, 打造高水平的財會隊伍, 從而使預算一體化平臺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為高校預算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為財務管理質效的增強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王艷飛.建設預算一體化平臺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1(26): 132-133.

[2]劉瑋.預算撥款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探討 ——以S省為例[J].財經界,2022(5): 98-100.

[3]彭珂.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地方高校預算的影響——以A大學為例[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1,20(3): 71-74+104.

[4]王榮林,李雄平.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業會計,2022(19): 95-98.

[5]顧熠.預算管理一體化體系對職業院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探討[J].商情,2023(10): 117-120.

[6]田瑩莉.以預算為核心探討財務管理一體化信息建設路徑[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5): 106-108.

猜你喜歡
高校財務
財務重述、董事長更換與審計師變更
淺談財務舞弊與防范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水利財務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