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

2024-04-18 08:53郭悠悠
中國科技投資 2024年5期
關鍵詞:隊伍建設校長農村

郭悠悠

摘要: 本文聚焦農村地區學校校長隊伍建設問題, 詳細分析了校長稀缺、 科研能力不足、 創新管理能力薄弱、 教育理念滯后等挑戰, 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議, 包括促進校長內培外引、 推動高校合作機制、 強化創新管理培訓以及定期組織教育研討。同時, 本文還探討了政府、 社會、 行業在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過程中的保障與支持措施, 以為加強農村校長隊伍建設、 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農村; 學校; 校長; 隊伍建設

DOI:10.12433/zgkjtz.20240546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 農村地區學校校長隊伍建設問題日益凸顯。作為學校的領軍人物, 校長的管理能力、 創新能力和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 然而, 當前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立足于教育主管部門的視角, 探討如何加強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

一、 農村學校校長隊伍現存問題

(一)農村地區校長稀缺

校長匱乏的現象在農村學校中普遍存在。以某地區為例, 該地區雖為市轄區, 但下屬農村學校的60多位校長中只有2位市級名校長, 省級名校長數量為0。由于農村學校背景特殊、 資源匱乏, 校長們在管理學校時面臨嚴峻的挑戰, 校長隊伍高層次人才儲備嚴重不足, 缺乏科學有效的人才梯隊, 難以推動學校長期發展。同時, 校長欠缺還意味著學校在面對重大決策或危機處理時缺乏具備權威性和說服力的領導者, 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 進而影響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此外, 學校的知名度也通常與領導者相關, 學校難以吸引高水平的師資和優秀生源, 也會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和聲譽。

(二)校長的科研能力不足

校長的科研能力普遍較低,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由于地處偏遠, 學校經費有限, 校長們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研究經費, 難以開展深入而廣泛的研究項目, 導致科研活動嚴重受限, 校長在教育領域的實踐和創新也嚴重受阻。其次, 由于資源有限, 校長難以參與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和研究交流活動, 使其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教育理念失之交臂, 無法融入學術界的討論和研究。缺乏與同行交流的機會, 使得校長的視野和思路相對狹窄, 難以了解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最后, 面臨著科研支持不足的問題。由于缺乏專業的科研團隊和實驗設備, 其難以進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缺乏科研支持使其難以應對各種復雜的教育問題, 對學校發展不利。

(三)創新管理能力不足

校長在進行校園管理時仍沿襲傳統模式或依賴個人經驗, 難以適應當今快速發展的教育環境。在面對學校內部問題時, 許多校長依然采取相對保守的態度。例如: 極少引入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技術、 缺乏對數據的分析和科學決策的運用、 不具備實驗精神等; 在團隊建設方面, 由于校長在創新激勵機制與文化建設方面的知識相對匱乏, 無法有效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無法創建學校內部良好的創新氛圍; 在應對學校發展挑戰和區域內其他學校的競爭時, 校長也常常缺乏前瞻性, 對教育行業的新趨勢和需求缺乏敏銳的洞察力, 難以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 導致學校管理存在短視現象。

(四)教育理念相對滯后

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環境的影響, 部分校長的教育理念仍相對滯后, 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 利用分數來衡量教育價值等現象仍在農村學校中普遍存在。這種單一衡量標準削弱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使得學校的教育缺乏多樣性和針對性。滯后的教育理念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選擇, 這是由于校長的觀念在學校內部起著引領作用, 其傳統觀念往往為教師們所接受和模仿, 導致教師普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課堂缺乏活力和創意, 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 教育教學活動陷入了單一和枯燥的狀態。

二、 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策略

(一)促進校長內培外引, 構建考核激勵體系

加強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 教育部門應主動促進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 并有針對性地制定考核激勵體系, 以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并激發其工作熱情。

首先, 教育部門需要加大對校長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各類專業培訓班、 邀請教育專家講座等方式, 為校長提供系統性的管理知識和實踐經驗。培訓內容應包括學校管理、 教育法律法規、 現代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知識, 以幫助校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增強管理能力。此外, 實施“走出去”戰略, 選拔優秀農村學校校長進行短期訪學, 從而拓寬其教育視野, 激發其創新思維, 為學校發展帶來新的靈感。

其次, 教育部門應制定專門的引才機制, 吸引具有豐富經驗和出色成績的校長前來農村學校任職。例如: 設立獎勵政策, 為愿意到農村學校任職的校長提供一定比例的獎金和生活補貼, 提高待遇。例如: 在校長任職期限結束后為其提供更高級別的職位, 或優先推薦其在教育部門擔任更重要的教育管理崗位。

最后, 教育部門應建立科學的校長考核體系, 加強校長隊伍的專業化管理??己梭w系應包括科研成果、 學校管理成果、 校園文化創新發展、 個人榮譽等內容, 還可以結合校長職級制改革, 為不同職級校長設定不同的考核等級??己梭w系可作為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 評先評優、 職級評選工作的依據, 以加強校長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從而激勵校長提升領導力、 提高管理水平。

(二)制定高校合作機制, 搭建項目參與平臺

為增強校長的科研能力, 教育部門應積極推動高校與農村學校合作。首先, 鼓勵農村學校與高等教育機構簽署合作協議, 明確合作的領域、 內容和期限, 合作框架包括科研合作、 教師培訓、 課程開發等方面, 為高校和校長之間的合作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支持。

其次, 教育部門可與高校合作創建在線平臺或專門的項目管理系統, 供高校教育科研項目招募農村學校校長。平臺供高校發布研究項目信息、 合作伙伴招募要求等內容, 而農村學校校長則可選擇符合自身需求和興趣的項目申請并參與。該平臺在入駐機構上不應僅局限于師范類高校, 在內容上也不應僅局限于教育相關課題, 不限農業、 科技、 管理等專業, 以促進跨學科合作與交流, 拓寬農村校長的思維, 激發其靈感。

最后, 建立定期交流體系, 組織高校專家團隊定期到農村學校實地指導, 幫助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并同步組織校長參加高校舉辦的學術會議, 加強面對面交流, 促進雙方互動。

(三)強化創新管理培訓, 建立校際合作網絡

就創新管理培訓而言, 其課程內容需涵蓋領導力培養、 團隊建設、 決策管理等, 以幫助校長掌握現代化管理知識, 同時打破傳統思維定式, 激發創新潛能。例如: 某地區以山區為主, 其下轄農村學校的各項教育資源較其他地區的農村學校更為匱乏, 教育部門便組織了以“如何分析現有教育資源并進行決策管理”為題的校長創新管理培訓。山區教育資源分布更為分散、 稀少, 因此, 培訓將重點放在資源調查工具的傳授上, 幫助校長學會如何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精準獲取學校周邊及學校內部的各類資源信息。培訓中, 校長學習了地理信息系統(GIS)和數據采集軟件的使用, 這些工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山區散布的教育資源, 包括學生家庭狀況、 鄉村基礎設施、 師資力量等。

同時, 建立校際合作網絡也是提升創新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育部門需要在其中發揮組織者的作用, 并負責將周邊地區的校長聯絡起來, 由校長自行雙向確定合作伙伴。通過定期舉辦教育研討會、 交流活動, 建立聯系并分享成功經驗和教訓, 增強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 為日后更深層次的合作打下基礎。這些活動雖可以借助在線視頻會議等技術手段進行, 但教育部門仍需確保一定頻率的線下交流, 以促進校長專注且深入的交流。

(四)定期組織教育研討, 構筑與城市學校的溝通橋梁

城市學校的校長通常具備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 不僅可以為農村學校的校長帶來新的思路和靈感, 也可為其提供一個了解城市前沿教育的渠道。

一方面, 建立定期教育研討機制。教育部門可在每個學期帶頭組織一次大型的教育研討會, 邀請城市學校校長作為主講嘉賓, 就師資培訓、 課程設計、 學科競賽建設等方面進行研討, 鼓勵城市學校校長進行教育經驗和成功案例分享; 另一方面, 定期開展學?;ピL活動, 例如: 每年選擇若干所城市的學校和農村學校進行互訪交流, 為農村學校提供校園文化建設、 家校合作、 學科特色等方面的指導意見, 從而增進城鄉校際間的友好合作。需要注意的是, 應當為城市學校的校長提供相應的激勵, 以激發其參與熱情。

三、 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的保障與支持措施

(一)政府: 經費投入與教育改革支持

在校長隊伍建設方面, 政府應設立專項經費, 用于支持校長的培訓、 進修和學術研究, 幫助校長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地領導學校, 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同時, 政府還應積極推動全面的教育改革, 制定城鄉教育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 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并通過確立教育改革示范單位、 實驗點等鼓勵農村學校的校長參與教育改革的試錯過程。政府建立健全監督體系, 確保經費使用的透明和合理, 從而加強對校長隊伍建設項目的監管, 確保資金投入能夠真正用于校長培訓、 學校管理等方面。

(二)社會: 社會參與與媒體宣傳

社會參與和媒體宣傳在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谏鐣熑我暯?, 社會可為農村學校提供多樣化的支持。例如: 社會捐贈和企業贊助可以籌集資金用于改善學校設施、 提供獎學金等, 讓農村學校校長將更多精力放在學校教育及管理質量的提升上, 而不是受制于資源短缺無法“施展拳腳”。此外, 這種支持還體現在技術、 人才、 管理等多個方面。例如: 技術專家、 心理醫生等可能會受到媒體宣傳的鼓勵而自愿前往農村學校, 為師生提供專業的指導, 緩解農村校長管理壓力的同時, 也能助其學習多元化的知識。

在此背景下, 媒體開展特別報道、 紀錄片制作等形式的宣傳活動, 展現校長在艱苦環境中的奉獻精神, 激發社會對農村教育的關切和熱情。同時, 組織專題訪談、 圓桌會等活動, 邀請教育專家、 農村學校的校長代表等參與, 共同探討農村教育問題。通過這些宣傳活動, 社會各界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農村學校的真實情況, 從而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

(三)行業: 教育協會互助與機構戰略合作

教育協會作為專業性組織, 匯聚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專業知識, 其互助合作與戰略聯盟能夠為農村學校的校長提供多層面的支持和指導。例如: 教育協會擁有聚集了各領域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師資庫。協會可以將該師資庫分享給農村校長, 這相當于提供外部導師, 并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與培訓。這種一對一的方式更貼近學校的實際情況, 可為校長們提供更細致、 具體的解決方案。同時, 協會也可作為農村學?,F狀相關調研項目的發起者, 深入調研農村學校的實際需求和問題, 并負責將調研報告分享給多方機構, 以積極尋求外部機構的培訓、 咨詢和研究支持, 并助力學校與其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推動各界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學校建設方向傾斜。

四、 結語

農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復雜任務, 必須依靠政府、 社會、 學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在持續的資源投入和創新措施下, 教育部門才能逐步克服現有問題, 提升校長的管理水平, 不僅有助于促進學校內部發展, 也可為農村教育事業注入新的動力, 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于海英,黃文權.農村校長領導力對學校積極文化建設的影響[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 37-45.

[2]丁學森,鄔志輝,范靜云,等.農村校長在地化教育領導力的缺失與構建[J].教育科學研究,2023(08): 5-12.

[3]李春燕.創新機制促進縣域農村校長專業發展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3): 1-4.

[4]姚炎昕.教育治理現代化視域下農村小學校長權力失衡與重構[J].教育導刊,2021(09): 52-57.

[5]朱許強.校長引領: 農村小規模學校內生發展的關鍵[J].中國教育學刊,2021(07): 56-61.

猜你喜歡
隊伍建設校長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論校長的修養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