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遼河流域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結構的分形分式與分期

2024-04-20 04:49王馨悅孫國軍
關鍵詞:分期

王馨悅 孫國軍

摘 要:在史前考古中,房址作為一個可以長期保存的建筑,分為居住址、窯址、窖穴等。房址的研究對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環境、生存條件、社會發展程度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針對西遼河流域夏家店下層文化居住址進行詳細研究,以探尋在房屋建造與居住過程中房址結構的變化,并對其進行分形分式與分期。

關鍵詞:西遼河流域;夏家店下層文化;居住址;分期;分形分式

中圖分類號:K8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4)02-0025-06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分布在西拉木倫河以南,渤海以北,壺流河以東,醫巫閭山以西的青銅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其中以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遼寧建平縣喀喇沁河東遺址、遼寧凌海大劉臺山遺址保存相對完好。目前針對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分期、器物類型研究、動植物考古研究等,缺少對房址內出現的遺跡位置以及結構的分析與探究。房址內灶坑、墻壁和地面的加工處理,以及門道結構、建造房屋所選擇的地形都是對當時居住環境情況的反映。

一、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形分式與典型遺址

夏家店下層文化在時間上與中原地區的夏、商相近。夏家店下層文化中對銅的使用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銅牌、耳環、飾件等。在陶器使用上也出現了簋、鬲、斝等多種器型。結合已有的發掘報告與發掘簡報可以將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為A到I九形:

A形房址。墻壁為未經處理的黃色生土,墻壁一側設置有壁龕,壁龕周圍普遍存在煙道。屋內有一處地面灶,地面大多未經處理。其中以赤峰四分地東山咀遺址最為典型。內蒙古赤峰縣(今赤峰市)四分地東山咀遺址F6房址(圖1),位于遺址北部,是一座具有雙室結構的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該房址全長4.4m、寬1.8m到2m,墻高1.2m,前室長2.25m、后室長2.15m。后室西北角有一片長0.5m、寬0.6m的紅燒土,證明房屋主人經常在室內生火,此處可以做飯也可以做取暖之用。并且在靠近紅燒土的壁上有通向地面的煙道。此房屋為半地穴式建筑,根據時間可以推測出,其屬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早期。由于環境濕潤,導致室內環境較為潮濕,冬天房間內屬于濕冷環境,而且在墻壁和地面未做硬化情況下,環境溫濕度變化會對室內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壁龕的存在對室內取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煙道的存在可以將熱量輻射到整個房間內,既可以向屋內提供熱量,也可以將室內的濕氣排出一部分[1]。

B形房址。房址壁面是黃色生土,屋內一側有生火位置,旁邊有煙道,地面未經處理。其中以赤峰大甸子遺址最為典型。赤峰大甸子遺址位于敖漢旗大凌河的牤牛河上游,旁邊無古河道,其中保存完好的居住址占比很少,從僅存的F3房址來看可以看出,房址壁面是黃色的生土,表面并未經過處理。在南側坑壁壁面有一處在室內持續點火的位置,并且在其附近設置了煙道,以保證排煙問題的解決。根據其形式可見其與東山咀遺址形制有相似之處[2]。

C形房址。墻壁采用夯實技術,地面與墻壁都涂抹草拌泥,屋內的中間處有篝火或者灶坑。其中以寧城小榆樹林子遺址最為典型。赤峰市寧城小榆樹林子遺址,位于小榆樹林子村南一座圓形的山丘上。其中F2為單層圓形半地穴式房址,墻壁由草拌泥所制成的土坯來砌筑,經過了部分處理,同時地面也經過墊層[3]。

D形房址。房址有墊土地基,單層墻,墻壁地面經過處理,墻壁是由土坯堆疊而成,采用“二分之一”錯縫法,土坯中間涂抹草拌泥,使得墻壁內疏松多孔,外層涂抹草拌泥或石灰,地面經過處理,也涂抹草拌泥或者石灰。其中以內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遺址最為典型。內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遺址的F28房址(圖2),為圓形地面式建筑。筑墻前普遍先墊一層棕色土,在此墊土的基礎上挖出一圈淺槽,然后再砌筑土坯墻。房屋墻壁多為單墻,所用土坯大多為長方體,同一層的兩塊土坯短邊相接,上下兩層土坯進行錯縫疊壓。從此可以推測出此時已有了“二分之一”錯縫法的雛形。同時土坯中間用草拌灰涂抹,令墻壁呈現疏松多孔結構,并且草拌灰的涂抹也使得墻壁厚度增加,可以提高墻壁的保溫性能,也使墻壁更加美觀。地面在墊層的情況下再次涂抹草拌泥,在局部再次進行燒烤硬化,使得地面保溫效果更佳。在門檻西側有一處經過長時間的烘烤的地面,此位置存在于灶邊,雖然在晚上大多數情況下灶會被熄滅以保證室內不會失火,但灶內的余溫可以保證一部分取暖需求。由于硬化地面導熱效果很差,同時也可以保證舒適性,因此門檻西側的硬化地面推測為屋主人居住處??梢娤噍^于早期,雖然此處遺址為地面式,但當時的人們對房屋保暖的需求卻大幅度升高[4]。

E形房址。墻壁為雙層土坯墻,墻壁縫隙進行了填充處理,地面有硬化處理且涂抹草拌泥或白灰。其中以遼寧建平縣喀喇沁河東遺址最為典型。遼寧建平縣喀喇沁河東遺址F1房址(圖3),為圓形半地穴式房址,可推測房間內徑約3.7m,墻壁為內外兩層土坯砌筑而成,同時在土坯之間加以細沙或白灰勾縫,土坯厚度最多可達2cm,房屋內壁涂抹有2cm厚的草拌泥,并且在此基礎上再涂一層白灰面。由此可見,房址為半地穴式建筑,但是在外側增加一層土坯,演變為兩層土坯,直接增加墻壁厚度。地面的加工亦是為了保暖。同一遺址的F4方形房址,在初建時并未將墻壁加工處理,在后來每次修整時,都要增加墻壁厚度并且對地面進行加厚處理,可見當時環境溫度存在變化[5]。

F形房址由主房、側房和外墻構成,雙層墻壁,外墻為土墻或者石墻,硬化地面,內墻墻壁土坯也采用“二分之一”錯縫法進行堆砌,墻壁和地面均涂抹草拌泥,主房墻壁設有暖墻。其中以赤峰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遺址最為典型。赤峰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遺址,其房址多為圓形地面式建筑,以F54為例(圖4),其由主房、側房和外墻三部分組成,這幾部分并非一次性建成。主房平面呈圓形,直徑約5m,墻體寬約0.8m、殘留墻高0.9~1m,墻面內外壁均抹有3層草拌泥,厚約2cm,墻壁在逐漸加固的同時,局部有火燒痕跡,墻壁硬化也注意到了保暖問題。居住面中間有一處圓角方形地面灶,邊長約0.75m,可看出其為長期生火做飯的部位。側房位于主房西側,墻體與主房墻體相連,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4m、南北寬2.2m,墻體寬0.4m、殘高約0.8~1m,其中一個面有明顯的煙熏痕跡,推測此房間為生火房間,與主房相連部分作為暖墻。外墻分為五次修筑,主房、側房和外墻內部堆積以破碎土坯為主,夾雜少量較松散的灰土和黃土,近踩踏面處存有一層很薄的黃土堆積,推測是從一層層墻壁逐漸發展成院落,墻壁推倒往內堆積既節省了人力,也可以加強室內保暖[6]。

G形房址。外側為石墻,內側為“三七錯縫法”建造的土坯墻,墻壁和地面都經過處理,并涂抹草拌泥,部分屋內一側有一土臺。其中以遼寧北票縣(今北票市)豐下遺址最為典型。遼寧北票縣豐下遺址大多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圓形單間式房址12座、長方形單間式房址5座、方形雙間式房址1座。圓形房址的內徑一般在2m左右,最大可達4m。長方形房址的規模與圓形房址大體相當。房址結構大多外墻為石墻,內墻為土坯墻,少數內墻為夯筑土墻或者泥土墻,也有少數內墻為石墻,其中土坯為黃土或灰土的草拌泥制成,規格大多較為一致,長約40cm、寬約20cm、厚約8cm,砌墻的土坯也進行了加工,使保暖效果更佳。砌法多采用“三七錯縫”砌法。墻壁砌成后,室內外墻壁都加抹一層或多層草泥土,使墻壁更加保暖。房址中心大多有圓形紅燒土面。緊貼墻壁內側砌有土臺,土臺多經烘燒,這可能是室內固定燒火的地方。從取暖角度看,中間篝火和土臺均為取暖保溫的地方。外墻為石砌墻,在讓房子更堅固的同時,同時也增加了防風保暖效果[7]。

H形房址可分為兩個亞形:

Ha形房址:由主房、側房和外墻構成,具有雙層墻壁,內、外層墻壁均為石塊堆砌,地面、墻壁內層經過涂抹處理,房屋中間設有灶坑。其中以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鎮三座店遺址最為典型。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鎮三座店遺址,其位于山頂及南坡,最高處海拔360米,西側是臨河斷崖,北側與陰河東岸的山崗相連接,南側和東側為溝谷沖積的平川地,所建地勢險要,房址的墻體大多用石塊砌筑,其中大量是直接從地面起建,不設基槽。石塊之間有的用草拌泥進行黏合,有的則似乎是直接進行壘砌,也有的墻體為土石混筑,并發現少許壁面上出現抹泥的現象。其中以F11(圖5)為例,它是由內墻、外墻、主室、回廊、臺階和側間組合而成。內墻的墻體由小石塊壘砌而成,石塊之間用黃土進行粘連,內外壁均涂抹有一層泥,部分墻體采用土石混筑。外墻墻壁墻體則采用較大石塊進行壘砌,在南側貼附一段附墻,呈弧形,西側貼附于外墻外側,東側逐漸與外墻分離呈東西向分布與階相連。主室為圓形,居住面使用黃土抹泥并且整理平整,室內北側發現地面灶,烘燒面呈圓形。內墻與外墻之間是回廊,在東北側則有一道石砌的隔墻。側間位于主室東側,其平面呈現半圓形。根據房址結構和分布可以看出,外墻是逐漸擴建發展成院落。F11房址內堆積分主室堆積和廊內堆積。主室堆積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土色黑褐色夾雜有些許土坯殘塊,土質較硬,里邊有極少量陶片;第二層為土色灰黑色,內部土質松軟,土里包含有一些陶片、燒土塊、炭粒等;第三層為居住面,分為兩層:第一層居住面為黃色墊土經過夯實,厚25cm;第二層再居住面涂抹黑色泥層,厚10-20cm??梢钥闯龇恐穬人卸逊e均為居住面,只是堆積時間不同。再看廊內堆積,西部廊內堆積為兩層:第一層為灰黑色,局部地方有用火的痕跡,土質較松軟,厚20cm,其中包含有大量陶片、獸骨、炭粒等。第二層堆積為最底層,下層為基巖,土色為淺灰褐色,土質較硬,其中包含有石器、陶片、獸骨、燒土塊、草拌泥土塊、木炭和燒灰等。廊內北側發現一層土坯鋪墊而成的地面,用兩層土坯鋪墊而成,在土坯層下有一層厚10cm的墊土,土質較軟,包含有獸骨、燒土塊和陶片。從廊內堆積物中可見,有點火取暖痕跡,可見外廊與內墻中間的相接部分被當作當時的暖墻[8]。

Hb形房址:由護坡墻、房墻、門道、居住面及灶址等組成,墻壁采用土石結構,地面鋪墊石塊,灶坑位于房屋中間。其中以遼寧凌海大劉臺山遺址最為典型。遼寧凌海大劉臺山遺址位于小凌河的一處平緩的坡地上,房址多為地面式建筑,保存狀況較好。F5房址整體由護坡墻、房墻、門道、居住面及灶址等組成(圖6)。四面墻壁都采用石塊堆砌,墻壁由摻雜大量料礓石的黃土壘筑而成,接近門址處的黃土內料礓石數量較多,土石結構墻壁對室內保暖有部分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墻壁的堅硬度。居住面近似圓形,鋪墊夾雜料礓石的黃土,地面未經處理。灶址發現1處,位于居住面中部。房址內除了出土有陶器及石器外,也見有少量的獸骨,可見在室內生火做飯[9]。

I形房址:由院墻、窖穴、多個房址組成。院落平面多為圓角長方形,窖穴多位于院落以內,院落內的房址皆為單層墻,院墻多為夯筑,部分院墻轉角處有石塊包砌。其中以赤峰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遺址最為典型。以三號院落(圖7)為例,三號院落多為地面式建筑,整體平面為近長方形,東西長9m左右、南北寬6.5m左右。由院墻、踩踏面、院門、F69、F61和H153組成。院墻分為Q1、Q2、Q3三個部分,其中Q1東部與一號院落西墻相接,西、南、北三側為一次夯筑而成,墻體上部多加以土坯或石塊修砌,拐角處以石塊包砌加固,其南墻被H152打破。Q2依Q1西墻內側而建,南北兩端分別與Q1南墻及F61相接,對Q1西墻起到加固作用。Q3位于院落西部與Q2平行,南北兩端也分別與Q1南墻及F61相接,推測是F61廢棄后新建的院落西墻。踩踏面呈東高西低之勢,較平整。院墻院門位于Q1南墻東部寬0.5m、殘高0.8m。F69為圓形地面式建筑,是三號院落主要建筑。位于院落中部。直徑4m左右。房屋墻體為土坯壘筑,寬0.4m、殘高0.6m左右,土坯間以草拌泥粘合。墻壁保存較好,墻壁內外皆抹有兩層約2cm厚的草拌泥,且局部有燒結面。房址內居住面高出院內踩踏面約12cm。居住面中部設有地面灶,灶周圍有小范圍燒土。門道朝西南,寬0.5m,門檻處的踩踏面保存完好。F61也為圓形地面式建筑,位于院落西北角,與F69為同期建筑但早于F69廢棄。直徑為3m左右。房屋墻體也為夯筑,寬約0.3m左右、殘高約0.6m左右。墻壁內外皆抹有兩層約1cm厚的草拌泥。房址內居住面經過烘烤,高出院內踩踏面約10cm。居住面東側存有一圓形地面灶。門道朝向東南,寬約0.5m,門檻處踩踏面保存略好。H153也為地面式建筑,位于院落的西南角。平面近方形,邊長約1.6m左右。四周保存有寬約0.3m左右、殘高0.6m左右的夯筑土墻。窖穴內外壁及底部均抹有厚約1cm的草拌泥,部分內壁有烘烤痕跡。

二、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期與演化過程分析

(一)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演化過程分析

由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恰好處在全新世大暖期結束時期,因此在對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進行分期與分析時一定要考慮到房屋的采暖對于房屋結構的影響。

四分地東山咀遺址為代表的A形房址是目前已發現最早的夏家店下層房址,此時人們對房址內部要求不是很高,再加上此時處于全新世大暖期晚期,壁龕存在于房屋一側,煙道在壁龕上方,此時產生的熱量就可以滿足房屋內維持一定溫度所需的熱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全新世大暖期結束,溫度變冷,屋內的點火部分從墻壁上轉移到地面,此時房址內溫度還可以維持,所以地面灶存在于房屋一側,墻壁未經處理。此時房屋結構除了點火位置未發生明顯變化,推測房址從A形發展到B形。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當時人們對墻壁的處理逐漸變得豐富,人們采用夯筑技術,在墻上涂抹多層草拌泥,這些有可能是不同居住時期一層一層地涂抹上去,證明房址可能保存了多代。涂抹草拌泥一是為了美觀問題,二是為了增加房屋內保暖問題。人們為了環境問題或者舒適性等其他原因,將地面進行夯實,其與稍早時候的房屋加工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房址從A形或者B形變化到C形。

可能是環境或者其他外來因素的影響,人們對房址墻壁的處理進一步進行發展。房址墻壁依舊為單層墻壁,人們在當地取土,做成土坯,采用二分之一法,使土坯錯縫堆疊,中間增加一些草拌泥處理,使得墻壁變得疏松多孔,這讓房址保溫效果變得更好。人在居住面的地方硬化,保證舒適性,地面灶位置還是存在于房屋中間,房址由C形發展為D形。

為了對抗環境變化,草拌泥處理的墻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保暖的需求,使得這一時期房址擁有了雙層土坯墻結構,以便更好地阻止熱量的流失。同時人們對房址進行加固,并且地面灶存移動到了房址中間部分,這一變化在未來的演變中也未發生改變,房址由D形發展為E形。這一過程并非一蹴而就,赤峰市寧城小榆樹林子遺址F1就顯示房址由D形發展為E形是在D形房址的基礎上加筑外墻而成的。

隨著一層一層向外擴建外墻,每層中間都殘留有斷墻。從每層斷墻中間的殘留可以推測此處房址使用時間很長。側房與主房相連部分出現持續燃燒痕跡,此處為一段暖墻,晚上休息時人可能居住于此,這是除了屋內灶以外另一種采暖方式。外墻多為石塊,此時墻壁建造已經受環境影響不大,推測為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的。房址由E形發展為F形。

由于溫度對房址演變的影響逐漸減小,但戰爭對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的影響逐步擴大。

因此外墻中石塊的占比逐步擴大為100%。部分遺址由于地區性原因在房址內設有土臺。房址內墻大多為土坯砌筑,少數為夯筑土墻或者泥土墻。雖然這一階段并未發現馬面、角樓等防御工事,但石砌的外墻已經說明了當時人們對安全的重視。房址由F形發展為G形。

隨著戰爭對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影響逐步擴大,這一階段逐漸出現了石包土城墻,在一些城址內出現了護城坡、馬面等防御設施。在這些石城中的房址大多內墻外墻皆為石砌,同時常常配有用石塊加固四壁的窖穴,這一現象證明當時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一時期的房址又分為了兩個亞形,其區別主要集中在房址內對于墻壁的處理。這反映了當時不同石城間存在的戰爭烈度的區別。房址由G形發展為H形。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夏家店下層遺址并不直接接觸戰爭。這些夏家店下層遺址房址外墻中石塊的含量依舊保持在與F形相等,由于I形房址是由F形房址演化而來,因此在房址內部形制與內層墻壁上I形房址與F形房址并無本質上的區別。但由于私有制的不斷深化,房址的外層墻壁不斷擴建,逐漸失去了保溫與暖墻的功能,而成了院墻。同時窖穴也逐漸被安置在了院墻以內形成了院落。院落的出現標志著私有制經濟的進一步深化,甚至已經有了私人空間的概念。房址由H形發展為I形。

(二)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期

根據分形分式與房址的演變,可以將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為四期八段(表1)。

一期房址主要為A形、B形兩種。由于A形與B形房址的灶還存在于壁龕內或靠近墻壁處,因此將二者歸為同一期。但A形、B形明顯是有演化關系的,因此將A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一段,將B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二段。

二期房址主要為C形、D形、E形三種。由于C形與D形房址的灶已經移動至房址的中間部分,同時C形與D形房址又都在墻壁的建造過程中考慮到了保暖的需求,但二者又都是單層墻壁,因此將二者歸為同一期。雖然C形與D形存在長期的共存,但C形作為半地穴式建筑,相較于D形更接近于一期房址,因此可以推斷D形是由C形演化而來的。由于D形是由C形演化而來的,所以將C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三段,將D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四段。E形雖然采用了雙層土坯,但并沒有真正形成雙層墻,因此將E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五段。

三期房址主要為F形、G形房址。由于F形與G形房址的都已經出現了雙層墻壁,而且雙層墻壁都是為了保暖而建設,因此將二者歸為同一期。但由于從F形房址到G形房址變化過程是外墻中石塊或包石的比例是不斷增加,因此認為從F形房址到G形房址是在不斷演變的,故此將F形所集中的時期定為六段。由于G形房址大量出現之后便始終與F形房址共存,因此將G形房址大量出現的時期定為七段。

四期房址主要為H形、I形房址。H形房址與I形房址在形制上并無過多的相似之處,但二者皆是由F形房址演變而來。F形房址向H形房址與I形房址兩個不同方向演化的原因是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其中H形房址主要體現了這一時期夏家店下層文化對于戰爭的應對,對于單個的房址,只是因地制宜地將內層墻壁也改為了石砌,特別是Hb形房址內部建設的粗糙,體現了H形房址并不重視房址居住的舒適性,而更像一個軍事據點;I形房址則主要體現了這一時期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私有制與階級分化,這一階段I形房址已經出現了配套的院落,并將多個房址與窖穴納入了院落之內,由此可知I形房址很重視房址的舒適性,應是人們真正生產生活的地方。由于以戰爭防御為主要功能的H形房址與以生產生活為主要功能的I形房址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將二者歸為同一期同一段。

綜上所述,一期房址分為兩段,其中第一段以A形為主,第二段以B形為主。二期房址分為三段,其中第三段以C形為主,第四段以D形為主,第五段以E形為主。三期房址分為兩段,其中第六段以F形為主,第七段以G形為主。但G形與F形長期共存。四期房址只分為一段,第八段的典型房址為H形與I形兩種。

三、結語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我國遼西地區重要的青銅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反映了夏家店下層文化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主要社會矛盾,并展示了夏家店下層文化先民應對這些主要矛盾時所作出的努力。對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的分形分式分期是了解我國北方地區青銅時代早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了解遼西地區先民生產生活的重要佐證資料。

參考文獻:

〔1〕李恭篤,高美駿,馮永謙.內蒙古赤峰縣四分地東山咀遺址試掘簡報[J].考古,1983,(05):420-429.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大甸子 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與墓地發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3〕劉廷善.內蒙古寧城縣小榆樹林子遺址試掘簡報[J].考古,1965(12):619-621.

〔4〕朱延平,郭治中,王立新.內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遺址1996年發掘簡報[J].考古,1998(09):43-49.

〔5〕姿念恩.遼寧建平縣喀喇沁河東遺址試掘簡報[J].考古,1983(11):973-981.

〔6〕曹建恩,孫金松,黨郁.內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的發掘[J].考古,2010(08):13-26.

〔7〕遼寧省文物干部培訓班.遼寧北票縣豐下遺址1972年春發掘簡報[J].考古,1976(03):197-210.

〔8〕張亞強,郭治中.赤峰市松山區三座店遺址2005年度發掘簡報[J].內蒙古文物考古,2006(01):1-8.

〔9〕徐政,圖旭剛,姚志勇,等.遼寧凌海大劉臺山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存發掘簡報[J].文物,2020(07):4-24.? (責任編輯 王大奎)

Fractal and Staging of the House Site Structure of the Low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WANG Xin-yue, SUN Guo-jun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as a building that can be preserved for a long time, house site is divided into residence site, kiln site, pit and so on. The study of house si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living condit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olithic Ag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lower cultural residence site of Xiajiadian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he site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housing, and carry out fractal fractions and stages.

Keywords: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Xiajiadian Lower Culture; Residence; Staging; Fractal Fraction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簡介:王馨悅(1997-),女,內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研究方向:文化遺產;孫國軍(1963-),男,內蒙古赤峰人,赤峰學院報刊社主編,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北方民族史。

猜你喜歡
分期
四段分期與四種方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索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淺析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
多排螺旋CT對宮頸癌影像診斷的價值
中小學微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骨病活動型脊柱結核合并截癱的分期及臨床意義
經陰道超聲血管定量檢測對卵巢腫瘤的臨床診斷效果觀察
84例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治療體會
超聲內鏡在食管癌術前TN分期中的價值
青少年卵巢胚胎性癌1例臨床和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