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作品的篇目與真偽之爭

2024-04-20 10:07謝君
名作欣賞 2024年4期
關鍵詞:王逸招魂遠游

圍繞著屈原及其作品,歷來存在諸多爭論,其中一個重要的爭論便是屈原作品的篇目與真偽之爭。屈原到底創作有多少作品,具體篇目是哪些,這是屈原與《楚辭》研究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是一個至今尚未能達成學術共識的問題。

爭論肇始于漢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載“屈原賦二十五篇”,但沒有說明具體的篇目。王逸在《楚辭章句·天問》后敘中曰:“昔屈原所作,凡二十五篇?!鼻以凇冻o章句》中明確標注為“屈原之所作”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章》《九歌》《遠游》《卜居》《漁父》等篇,《九章》九篇,《九歌》十一篇,合計剛好為“二十五篇”之數。但在這之外,王逸又標注《大招》說:“屈原之所作也?;蛟痪安?,疑不能明也?!彼坪鯇η髌返钠坑执嬖谝苫?。此外,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彼坪跏菍ⅰ墩谢辍樊斪髑淖髌?;而王逸《楚辭章句》則明確認為《招魂》的作者是宋玉。正是漢代學者的語焉不詳與相互抵牾,給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爭論空間。人們不禁會想,班固與王逸雖然均以劉向所輯之《楚辭》為底本,且異口同聲說屈賦為“二十五篇”,但王逸對《大招》作者的猶疑說明他可能并不確知班固所謂的“二十五篇”的具體篇目,或者至少是對班固的觀點心存質疑。而王逸與司馬遷對《招魂》作者的不同看法,更是加劇了人們對漢代學者關于屈原作品篇目的認識并不一致的印象。于是就產生了兩大疑問:一、屈原的作品到底是不是“二十五篇”?二、屈原的作品具體有哪些篇目?有了質疑的縫隙,爭議就會越來越多,于是由這兩大疑問衍生出了無數關于屈原作品篇目及真偽的爭論。

宋代學者最先開始在屈原作品“二十五篇”說之外做出新的推斷,提出了二十七篇說、二十六篇說、二十四篇說、二十三篇說等說法。然而,更多的做法是在遵從“二十五篇”成說的基礎上,整合具體的篇目以湊足“二十五篇”之數。于是便產生了不同的整合方案,這些方案的不同集中體現在對《九歌》篇目數量的不同認識和對部分篇目是否為屈原所作的不同判斷上。所以,關于屈原作品篇目與真偽之爭最終就落實在《九歌》的篇數之爭與《楚辭》部分作品的作者之爭上。

關于《九歌》的篇目數,大致有九篇說、十篇說、十一篇說三種主要觀點。王逸《楚辭章句》將《九歌》排在第二,列篇目十一篇,分別為《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名為《九歌》,篇數卻有十一篇?!冻o》中的其他篇名帶“九”的作品均為九篇,如《九章》《九辯》等均為九篇,只有《九歌》有十一篇。這為《九歌》的篇數之爭埋下了伏筆。爭論的焦點在于《九歌》之“九”是否是實指。實指派認為《九歌》應是九篇,于是紛紛做各種整合剔除工作,試圖將十一篇整合剔除成九篇,以合“九”數。有合二湘為一、二司命為一者,以明代的胡文英為代表。有合《山鬼》《國殤》《禮魂》為一者,以明代的黃文煥為代表。有合二湘為—、合《國殤》《禮魂》為一者,以明代的賀貽孫為代表。有合二司命為一而以《禮魂》為“亂辭”者,以明代的汪瑗為代表。有剔除《國殤》《禮魂》者,以明代的陸時雍為代表。有剔除《河伯》《山鬼》者,以清代的錢澄之為代表。有剔除《國殤》而以《禮魂》為“亂辭”者,以清代的王闿運為代表。有以《東皇太一》為迎神曲、《禮魂》為送神曲者,以聞一多為代表。等等,不一而足。當然仍有一大批學者認為《九歌》之“九”并非實指,《九歌》之篇目不限于九篇,如清代紀昀、馬其昶,今人馬茂元等。既然《九歌》之“九”非實指,那也可能是十篇。如清代的王夫之,近代的梁啟超,現代的陸侃如、馮沅君等認為《九歌》只有十篇,理由是《禮魂》不能獨立成篇,只是各篇之尾聲??梢?,關于《九歌》篇數的不同說法除了為湊“九”或“二十五”之數的原因外,還與大家對《九歌》內容與性質的不同理解有關。

關于屈原作品的真偽,爭議最大的首先是《大招》和《招魂》,其次是《遠游》《漁父》《卜居》,再次是《九章》中《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及《惜誦》等篇目。

關于《大招》的作者爭論,大致出現過三種觀點,即屈原、景差和秦漢文人。如前所述,王逸注《大招》時說:“屈原之所作也?;蛟痪安?,疑不能明也?!睆拇碎_啟了《大招》是否為屈原所作的爭論。如:宋代洪興祖在《楚辭補注》中就說:“屈原賦二十五篇,《漁父》以上是也?!洞笳小房址乔??!敝祆鋭t明確地認為《大招》的作者是景差而非屈原。他說:“《大招》不知何人所作,或曰屈原,或曰景差,自王逸時已不能明矣?!褚运斡瘛洞笮⊙再x》考之,則凡差語,皆平淡醇古,意亦深靖閑退,不為詞人墨客浮夸艷逸之態,然后乃知此篇決為差作無疑也?!逼淅碛墒谴似Z言“平淡醇古”,與宋玉《大小言賦》中的景差之語相近。而明代的林云銘反對朱熹“平淡醇古”之說,力主《大招》是屈原為招楚王之魂所作。蔣驥、胡文英、姜書閣、孫作云等人支持林氏的觀點,其理由大致如下:一、王逸明確說是“屈原之作所也”,雖然又說“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但明顯是偏向于屈原的。二、如果景差有此作,那班固《藝文志》必有所載,今無載,說明景差無此作品。三、以《九歌》為九篇,加此篇與《招魂》兩篇,才足“二十五篇”之數。四、此篇在思想內容上與屈原相合。今人游國恩則認為此篇作者既非屈原也非景差,而是西漢人摹仿《招魂》而作。梁啟超、郭沫若、陸侃如等人均持相似觀點。其理由主要是此篇開頭沒有敘,篇末也沒有亂,并非真有被招者,只是死板地摹仿《招魂》,毫無文學價值。此篇作者究竟是誰,至今尚未有共識。

關于《招魂》作者的爭論也始于漢代,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彼坪跏菍ⅰ墩谢辍樊斪髑淖髌?;王逸卻明確地說:“《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睓z索歷史,關于《招魂》的作者大致有三種觀點,即屈原、宋玉以及漢代辭賦家。持《招魂》為屈原所作的觀點的代表人物有明代黃文煥、林云銘,清代蔣驥,今人游國恩、郭沫若、姜亮夫、陳子展等學者,其理由主要有二: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將此篇與屈原其他作品相提并論。二、從《招魂》的內容看,反映的是屈原招人主之魂或者是屈原之自招,不可能是宋玉招屈原之魂。持宋玉作《招魂》觀點的代表人物有宋代洪興祖、朱熹,明代陸時雍,清代王夫之、戴震、王邦采,今人胡念貽、陸侃如、方銘、黃靈庚、劉剛等學者,其理由主要亦有二:一、王逸有明確的說法,《招魂》是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二、司馬遷舉《招魂》只是連類而及,并不代表《招魂》就是屈原之作,讀宋玉之作亦可悲屈原之志。持《招魂》為漢代辭賦家所作的觀點的代表人物有今人劉永濟、譚介甫、朱東潤等學者,其理由主要有二:太史公所見之《招魂》,是誤入《九歌》之《國殤》,非今本之《招魂》。二、從《招魂》的內容和語言風格看,是出自漢代。以上三派似乎均有道理,但又誰也說服不了誰。

《遠游》作為屈原的作品,自王逸以來無異辭,直到清中葉的胡濬源才開始出現質疑。后吳汝綸進一步發揮其說,認為《遠游》“其文體格平緩,不類屈子”,并推測“此篇殆后人仿《大人賦》托為之”。其后,寥平、胡適、陸侃如、郭沫若、劉永濟、胡念貽、譚介甫、游國恩等學者均在胡、吳二人觀點的基礎上繼續申說,認為《遠游》非屈原之作,乃秦以后之人的仿托之作。其理由主要有二:一、《遠游》中的道家和神仙家思想與屈原思想不合。二、《遠游》中所引道家方士(主要指韓眾)為屈原時所無。但支持《遠游》為屈原之作的學者,如陳子展、姜亮夫、湯炳正等一一駁斥了否定論者的觀點。其理由針鋒相對:一、道家、神仙家思想在屈原時代已很流行,《遠游》與屈原其他作品存在內在的一致性和外在的統一性。二、秦之韓眾,與《遠游》所謂古代的韓眾,不能混為一談,不能據“韓眾”而將《遠游》寫作時代移于秦漢以后。如此,否定屈原作《遠游》的二條主要論據似乎又都站不住腳了。

《卜居》《漁父》兩篇為屈原所作本也是自王逸以來的傳統認識,到明代才開始有人提出質疑。明代張京元在《刪注楚辭》中首先“疑為偽作”,清代崔述斷其“亦必非屈原之所自作”。張、崔之質疑,得到了現當代學者如陸侃如、游國恩、鄭振鐸、郭沫若、馬茂元等人的響應與進一步論證,否定屈原作《卜居》《漁父》的觀點蔚然成風。其理由主要有四:一、此兩篇都是以客主問答構成的散體韻文,在體制和語言上與公認的屈原作品不類。二、此兩篇都是以第三人稱口吻敘事對話,像是旁人之記載,與公認的屈原作品多以第一人稱陳詞的方式不同。三、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引用《懷沙》時稱是屈平所作,引《漁父》之文時卻不說作者,說明司馬遷并不將《漁父》當作屈原的作品。四、王逸《漁父》解題中的說法自相矛盾,既說是“屈原之所作也”,又說是“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似乎并不確定此篇為屈原所作。而堅持《卜居》《漁父》為屈原所作的代表學者有陳子展、姜亮夫、湯炳正、蔣天樞等人,其理由主要有:一、屈原完全有能力創作散體韻文,主客問答體在屈原時代已經存在。二、屈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人稱來寫作,不能以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就判斷不是屈原自己所作。三、司馬遷的引用與王逸的注解沒有問題,不但不能作為否定的依據,反而恰是屈原作《卜居》《漁父》的鐵證,不能根據推測來否定王逸明確的記載。如此,否定派論據似乎又被駁倒了。

《九章》中的《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及《惜誦》等篇的真偽之爭,亦是屈原作品真偽爭論的重點之一。質疑始于兩條材料:一、《漢書·揚雄列傳》載,雄作《反離騷》《廣騷》之后“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未提及《九章》后四篇。二、劉向的《九嘆》說:“嘆《離騷》以揚意兮,猶未殫于《九章》?!彼坪跏钦f《九章》為未完稿。宋代魏了翁最早明確提出《悲回風》應是后人哀吊屈原之作。明代的許學夷在《詩源辨體》中認為《惜往日》《悲回風》中的有些詩句不似屈原本人口吻,應該是唐勒、景差等人所作。后來又有顧成天《讀騷別論》、曾國藩《讀書錄·楚辭》和吳汝綸《古文辭類纂評點·九章》等都力主《九章》后幾篇以及《惜誦》篇非屈原所作?,F代學者聞一多、陸侃如、劉永濟、朱東潤、林庚、譚介甫等人也均認為《九章》并非全都是屈原所作。其理由除了上文所述的兩條材料外,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后四篇中多有模擬和雜取屈原其他作品中的語句,辭多不類,不像原創。二、后四篇中多有與屈原身份、處境、思想不合之處。三、后四篇及《惜誦》篇既無標題也無亂辭,與《九章》其他幾篇及其他公認的屈原作品不同。自偽作說出現后,就不斷有學者站出來反駁,其中現當代學者中以游國恩、湯炳正、戴志鈞等人為代表,他們一一駁斥了否定派的觀點。其理由有:一、《漢書·揚雄列傳》的記載不能說明揚雄時只有《惜誦》至《懷沙》五篇,只能說明揚雄時《九章》排序不同于今本,而劉向《九嘆》中所謂的“猶未殫于《九章》”也并不是說《九章》是未完稿。二、后四篇中多有詩句與其他作品重復,是由于屈原反復詠嘆心情所致,這種重復在《離騷》《九歌》中也有存在,不足以成為否定的理由。三、后四篇中有些表述與屈原身份、處境及思想不符問題,都是解讀不當所致,事實上都可以解釋得通,亦難以成為否定的理由。四、至于有無標題的問題,則更不能作為后四篇及《惜誦》篇非屈原所作的論據了,誰敢肯定無標題無亂辭的就是偽作??磥?,爭論還得持續下去。

事實上,除了以上提及的篇目外,幾乎屈原所有的作品都曾被質疑過,尤其是近代以來,在疑古思潮的影響下,對屈原作品的質疑發展為對屈原存在的真實性的質疑,從國內到國外出現了所謂的“屈原否定論”。在這些“屈原否定論”者看來,根本不存在屈原此人,所謂的屈原作品都是秦漢時期的文人所作?!扒穸ㄕ摗苯浺淮笈鷮W者前后兩次大的論爭后,已經偃旗息鼓,基本被駁倒了。所以其對屈原作品的否定論述在此便不再贅述了。此外,關于《九辯》《惜誓》是否為屈原所作亦引發過爭論,但影響相對較小,故在此也不展開。

綜上,關于屈原作品篇目及真偽之爭幾乎貫穿了整個《楚辭》學史,《楚辭》學史就是一部關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論爭史。這些爭論雖然均沒得出統一的學術共識,但它們推動了屈原與《楚辭》研究的持續深入發展。在沒有確證之前,我們對屈原作品篇目的認識還應該以班固及王逸的觀點為基礎,即屈原作品有“二十五篇”,分別是《離騷》《天問》《九章》(9 篇)、《九歌》(11 篇)、《遠游》《卜居》《漁父》等二十五篇。

作者: 謝君,文學博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公安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F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安文化教研室教師、警務碩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楚辭學》編輯。已出版學術專著有《朱熹楚辭學研究》《明清書坊業與通俗小說》,合著《文明的童年——中國神話傳說》。

編輯: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王逸招魂遠游
遠游
父母在,共遠游
在路上的夢工廠:“遠游志”網絡旅行雜志的眾籌之路
招魂(短篇小說)
坐飛機去遠游
金龜記
招魂
醇厚雋永 灑落天成
——王逸書法藝術
《楚辭·招魂》與安徽滁州招魂風俗
王逸?王逸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