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與重構: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獨特性

2024-04-20 10:08陳嘉婷尹勇
求知 2024年4期
關鍵詞:中國式資本主義現代化

陳嘉婷 尹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敝袊浆F代化具有的鮮明獨特性,不僅表現為對舊式現代化模式,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馬克思、恩格斯的東方社會理論以及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超越,也體現在遵循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規律、滿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以及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等方面,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性超越

中國共產黨在對既有現代化模式的批判繼承和超越發展中,開辟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時空維度、發展模式、發展路向以及發展質量方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超越性,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

1.時空維度:在超越舊式現代化模式中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之境。肇始于1840年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中國現代化道路,遵照西方現代化的藍本,先后經器物現代化、制度現代化、思想現代化的嘗試,探尋著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但是由于缺乏先進思想的引領和革命政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始終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沒能探尋到現代化道路的光明圖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隨著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自此實現新舊分野,轉向新的發展階段。

較之我國舊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超越性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馬克思主義提供理論指引。五四運動之前,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大多信奉以西方自由主義為核心的民主政治,謀求建立歐美式的現代化民主國家。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的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從資本主義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反差中,辨明了資本主義向下沒落和社會主義向上生長的歷史大勢。蔡和森表示,“我近對各種主義綜合審締,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對癥之方,中國也不能外此”。彰顯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通過社會主義走向現代化的正當性和合理性。一百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不斷實現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理論指導。二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堅強領導提供政治引領。從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催生出來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高度的主體自覺和實踐自覺,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帶領人民群眾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進程中,成功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推動民族復興大業以“鐵的必然性”向前邁進,開創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圖景,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和完善提供政治保障。

2.發展模式:在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中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之相。西方國家依托工業革命的推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人文主義的興起,在資本邏輯的主導下構筑起資產階級領導的以資本無止境擴張為軸心的西方現代化,開創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現代化先河。作為曾經引領人類社會發展潮流的現代化范式,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在斬斷封建羈絆、創造發達生產力、推動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軌、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等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優越性。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災難,例如,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中造成了對人的壓榨、生態的破壞以及殖民掠奪等。

較之西方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超越性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價值取向的超越。資本邏輯主導下的西方現代化,在追求“物的增值”中建構起以“物的依賴性”為前提的人的形式獨立,實則造成了對大多數人的剝削和壓迫,使身為勞動主體的人淪為勞動工具,引發“物的增值”和“人的貶值”二元對立的問題。反觀中國式現代化,則將“資本”與“人本”相統一,不僅將資本作為助力經濟發展的方式和手段,在充分激發資本在發展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和增進人民福祉方面作用的同時,還強調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為資本設立“紅綠燈”。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的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間的統一性,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物質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中,開創出以人本邏輯為遵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范式。二是領導階級的超越。資產階級領導的西方現代化開創了世界現代化的先河,但不能據此認為現代化只能由資產階級領導。馬克思曾表明,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只有無產階級的運動才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不僅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堅守中開創出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的中國式現代化,也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中開創出追求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新路,實現對西方依靠殖民掠奪建構起來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驗明了世界現代化版圖的多樣性特征。三是對發展戰略的超越。相較于西方以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開創的“國強必霸”式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則在崇尚“和合”理念的民族稟賦和飽受殖民侵略苦難的歷史經驗中,堅定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走擴張主義和殖民主義道路,更不會給世界造成混亂。中國共產黨以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以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世界眼光,跳出“國強必霸”的“修昔底德陷阱”,開創出一條既為民族謀復興又為世界謀大同的和平發展之路。

3.發展路向:在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東方社會發展理論中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之向。馬克思、恩格斯為東方社會的發展預設了兩條道路,一條是以西歐為著眼點,主張通過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的同時也關注到其所具有的獨特優勢,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相繼出現的“歷時態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終將通過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另一條是以東方社會為著眼點,主張不通過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走向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隨著俄國國內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晚年的馬克思在《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中明確表示,自己關于資本主義生產起源的歷史必然性只局限在西歐各國范圍內,相較于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因當前所遭遇的危機而面臨被社會主義制度取代的前景,俄國則在全國范圍內保存著和資本主義生產同時存在的“農村公社”,這種生產形式向人們展示出高級形式的共產主義公有制形式,能夠成為俄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和出發點,使俄國能夠“不經受資本主義生產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走向社會主義,減輕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過程中的“陣痛”。

馬克思、恩格斯的東方社會發展理論,固然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論正當性,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并沒有成為其復刻的拓本,而是實現了超越性發展。一是從實踐領域為馬克思、恩格斯的東方社會理論正名。馬克思、恩格斯的東方社會發展理論終究停留在思想領域,是擱置于頭腦的設想。而中國式現代化則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驗明了經濟落后的國家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可行性。二是在實踐中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東方社會理論實現超越發展。中國在現代化發展中沒有對馬克思、恩格斯預設的通過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和通過“農村公社”跳板跨越到社會主義的兩條發展道路進行照搬照抄,而是沿著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共產主義未來社會的朝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主體力量的支撐下,以革命的方式引領中國實現從落后的“此岸世界”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彼岸世界”跨越,并汲取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有益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

4.發展質量:在揚棄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中重塑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蘇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而是在曲折發展中漸趨僵化并喪失存在的正當性。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即蘇維埃俄國,探索著蘇維埃俄國通過社會主義走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到斯大林時期,蘇聯逐步確立起以高度集權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經濟領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制度、部門性的管理體系、同一性的工資制度等一系列舉措,在保障重工業順利實施的同時造成工業和農業發展失衡,隨后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在歷史洪流中逐漸落寞退場。

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最終走向失敗的個例,并不能證明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失敗。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我國在“道不變、志不改”的社會主義堅守中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路。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模式。與蘇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最終走上封閉僵化的道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不同,我國在堅持和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協同發力,在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不改變、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并聯式”推進的模式。與蘇聯偏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發展戰略不同,我國以面向14億多人口為出發點、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目標、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思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指向、以走和平發展道路為標識,致力于推進“五個文明”協調發展,積極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性重構

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遵循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規律、滿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合規律性、合目的性與合價值性相統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范式,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1.合規律性: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世界現代化譜系中的一部分,始終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性規律。馬克思強調:“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鄙a力是支撐人類社會歷史的物質基礎,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自然以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谌丝诙?、底子薄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現實難題,我國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高度關注生產力的發展,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不斷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根基。此外,中國式現代化也遵循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一般性規律。馬克思將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五種形態,并指明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人類社會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和一般規律。盡管中國式現代化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但這一跨越式發展并不違背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不斷演進的發展規律。列寧曾對此有明確闡釋:“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敝袊伯a黨帶領中國人民積極通過社會革命而非走資本主義道路使中國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2.合目的性:滿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中國式現代化秉承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在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進程中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比嗣駨牧可蟻碚f是社會的絕大多數,從質上來說是具有無盡智慧和力量的能動主體,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能動性、創造性力量,在依靠人民群眾的磅礴偉力中得以向前推進。同時,中國式現代化也在造福人民群眾中致力于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人民群眾作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活生生的人,具有謀求生存發展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立足14億多人口的大國現實,不僅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期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也致力于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照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需要。

3.合價值性: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主脈,現代化依托于人類的共同需要發展起來。人類的共同需要,簡單來說就是從單個人的需要中抽象出來的帶有一般性的共性的需要,即是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然而,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要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不僅需要以自身力量堅定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需要在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中謀劃自身發展,依托世界和平發展大勢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使命擔當,在關照自身命運和關涉世界發展的統一中,開創出一條既為民族謀復興又為世界謀大同的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滿足了人類對和平發展的時代需求。具體來說,中國不僅與其他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多方經濟增長,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積極主張以政治對話協商解決國際沖突,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制約戰爭注入了強心劑,同時為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選擇。

作者陳嘉婷系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尹勇系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李 欣

猜你喜歡
中國式資本主義現代化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中國式性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