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課程思政背景下美育教改芻議

2024-04-20 07:15薩仁
關鍵詞:非遺傳承課程思政

摘 要:在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上,以“精準思政”為導向將思政要素融入高校美育課程中,在培養鍛造學生審美能力、升華情感價值、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诖?,從美育課程教學改革出發,本文以蘊含豐富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的非遺剪紙課程為例,對非遺剪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時代需求進行了闡釋、梳理了美育課程思政中呈現的問題、探討了美育課程思政的策略及推進美育思政的方式。希望本研究在促進高校美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和達成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非遺傳承;美育教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4)02-0110-04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1]的方針指引下,結合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加強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體系和專業建設”“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相關政策,高校理應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的陣地上,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上,堅持守正創新,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內涵,弘揚其當代價值。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校美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需將“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矢志奉獻國家和人民”作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指引和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首要目標。

一、非遺剪紙美育課程思政教改的時代需求

(一)時代精神的賡續

在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紅色文化承載著共同價值觀的傳遞,為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新時代紅色文化內涵豐富既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不同歷史場景下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的思想內核,內嵌著五四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紅船精神、“兩彈一星”等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同時還包含改革發展中形成的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社會主義民族奮進精神。在高校課程設置方面,首先要明確課程思政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注入時代精神使其成為美育和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課程思政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中充分領悟紅色文化,延展其廣度與深度,體會感知紅色文化的炙熱的溫度。并在美育課程之外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在紅色文化浸潤的實踐中磨練意志、提升信仰、堅定信念,從“無聲”“正向”的思政教育中獲益,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賡續時代精神。

(二)文化傳承的綿延

剪紙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手工藝,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核,是我國各族人民在耕稼陶漁、耕耘樹藝中創作的,是經過世代傳承和不斷創作的智慧種子。它以其厚實的形態措辭無聲地映現了中國奧博的傳統觀念、蒼古文化,是當地文化風情的側面剪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員,其內容廣泛、寓意豐富。其中,陜西的窗花以其獨特的粗獷風格著稱;河北、山西的剪紙以其優雅的外表聞名;宜興的剪紙因精細刻畫的線條被大眾熟知;南通的剪紙則憑借其精巧的外表占據一席之地。這些各異的風格受當地歷史文化環境的影響,又構成了中華剪紙文化體系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進步,剪紙藝術不僅是一種手工技藝,而且還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隨著非遺傳承深入高校美育,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了學科教學多樣化,而且促使教師轉變美育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設置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來激發學習興趣。這樣不但拓展了美育活動內容,而且凸顯了美育活動的情景性,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實現了美育思政教學的正向動態多元化。非遺剪紙與美育學科教學相結合促使學生更加了解中華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歷史背景,在實踐中體會剪紙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并在潛移默化中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美育課程思政中呈現的問題

從當前高校美育專業學科教學現狀來看,課程思政建設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在開展教學改革過程中,彌補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加速建構課程思政體系,深入挖掘美育教學資源,將課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發揮出來,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一)美育人才培養與思政教育缺乏系統性建設理念

在推動美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課程思政的目的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可靠的專業人才這一目標。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美育課程思政過程中,構建系統性課程思政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對美育課程系統化的思政建設理念?,F有的美育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目標、內容多針對具體專業內容展開,忽視了思政教育或課程思政內容與專業教學的相結合,不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使命感。

(二)美育課程思政內涵較為片面,教學手段與方法缺乏創新

目前,部分高校的美育課程融入思政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美育課程思政教學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首先,在挖掘思政教學資源與課程思政的具體教學方法討論不夠深入的情況下,缺乏美育課程思政的互動性與創新性。這導致美育課程思政的價值無法高品質呈現,難以達到思政育人的目標。其次,教師是展開課程思政的“設計者、實踐者”,許多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缺乏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養,造成整體的教學思想與方式相對較弱。

(三)缺少有效的美育思政效果評價方法

增強師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作為人才培養的第一要務是有效衡量教學任務是否順利開展,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目前,在高校教學中缺少在傳統“唯分數論”課程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增訂、健全關于課內、課外主題教育思政效果評價方法,以此深層次對教師及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三、美育課程思政的策略

面對呈現的上述問題,結合各高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方案,有計劃、有目的地傳遞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等思政元素,明確教學目標,挖掘美育課程的思政元素,是美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起點。立足各高校特色辦學優勢,探索專業與美育融合之道,面向全體學生強化普及藝術教育,打造“基礎美育、進階美育、特色美育”塔式美育課程體系。在美育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傳統文化來作為思政元素,利用多種渠道推廣優秀美育作品,嘗試將非遺文化、紅色文化作為美育思政課程的一部分,以此促進課程思政在美育課程中的長期發展,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一)美育課程思政與非遺融合

在非遺融入學科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美育+思政”學科交叉和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踐和教學平臺建設,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同時還需深入融入工匠精神、愛國主義、審美素養等思政點,積極引導學生將中國傳統美學精神和設計情懷相結合,突出課程的人文性和時代性,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針對當前的非遺剪紙課程,應采取多種方式、方法來系統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剪紙技巧,包括但不限于講解、演示、互動,以一種深入而真摯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非遺剪紙文化。這樣不但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多種民族傳統文化,而且還能使他們體驗到非遺的藝術之美。此外,為了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課程內容,還應在課時方面給予充分的考慮,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特殊需求,并展現出教師的創造力和獨特見解,以確保課程的順利推廣。

(二)美育課程思政與紅色文化融合

在將紅色基因涵養新時代好青年的非遺剪紙的傳承學習融合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采用逐步深入、潛移默化的方法將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將教育資源、教育載體和教育場域的三重功能融合、滲透,通過作品表達情感和思想,特別重視、珍視歷史價值。其次,在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讓學生有機會主動參與思考、探究和發揮,才能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再次,通過引導和鼓勵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以“做事先做人”和以紅色文化涵養新時代青年等教育方式,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擔當精神,激發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最后,通過課上的討論、互動、總結,課下的講座、交流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推進美育思政的方式討論

在踐行推進國家關于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時,需將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高校美育服務社會為目標,發揮高校美育研究與實踐優勢,在校園文化美育、主題教育活動、課程教學等方面持續融入思政要素,扎實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構建美育新局面。

(一)以紅色文化鑄魂為核心,拓展美育思政育人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確保優質的非遺剪紙能夠被完整、有效地傳承和發揚,剪紙社團需通過多種渠道匯集來自各學科領域的學生,定期舉辦“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剪紙活動等,通過設置藝術墻、剪紙長廊以及其他各種文化建構的細微之處,更好地營造鑄魂育人氛圍。教師可提供豐富的紅色文化事跡以及體現社會主義民族奮進精神的藝術素材,協助學生發掘自己對藝術的熱愛,以此來提升藝術修養的同時,同步提升思政育人的效果,拓寬高校美育新渠道。

(二)強化美育實踐導向,多措并舉激發以賽促教的主題教育育人功能

強化“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主題教育模式,在慶祝建黨節、建軍節、國慶、反法西斯紀念日的紅色主題剪紙比賽活動中,促使學生增進了解紅色文化承載著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擔當精神、奮斗精神、吃苦精神等文化內涵。與此同時,培養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感知力,將情懷操守、意志品格等蘊含其中,涵養新時代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精神品質。在慶祝元旦、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佳節期間舉辦“孝、德”主題的剪紙比賽,充分將“知孝、行孝、揚孝”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持續傳承,讓學生創作過程中主動去探尋社會對自己的愛,并學會感恩和寬容。在圍繞世界環境日主題剪紙比賽活動中,號召學生成為綠色消費的推動者、實踐者和宣傳者,為弘揚綠水青山做出貢獻,將低碳生活的環保價值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

(三)以課程思政為支撐,促進高校美育教學的創新雙向改變,同向同行

美育課程思政改革過程中,要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課程思政扎根于時代生活,大力弘揚革命傳統,鑄牢信念之魂,著力彰顯紅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互融通、同向同行,增強思政教育的感召力。這就促使高校要改變傳統的美育教學模式,改進課程思政教學的方法,從文化傳承、審美提升、技能學習、思政育人等維度設計課程,加強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應變處理能力,整合資源擴展思政載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等有效手段,提升其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構建完整的非遺剪紙課堂教學體系。在深化美育教學課程思政的廣度、深度的同時,提升教師對美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和對貫徹思政教育政策的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學能力并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大有裨益。而且這樣的教育有效地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終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美育素養。

(四)引入優質資源,推進美育思政協同育人機制

采用有組織的、長效性的機制將專業學科教育與美育相結合,進一步發揮了高校的美育引領優勢和藝術輻射力。以校際協同、校企協同等方式,將高校美育助力非遺傳承寫進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非遺剪紙文化融入校園、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審美素養,而且將中華民族優秀的人文精神傳授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從心底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促進優良品質的快速養成。

五、結語

高校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基地,可嘗試以非遺文化傳承為突破點,深化美育思政的教學。通過重構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從課程思政的形式方法和題材內容上不斷創新,豐富課程思政。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責任編輯 王大奎)

On the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Non-legacy Paper-cut Course as an Example

Saren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 what kind of people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people, " taking "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as the guid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 aesthetic ability, sublimating emotional value and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t has uniqu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in cast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his paper takes the paper-cut cour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humanistic spirit as an example, explains the era dema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aper-cut cour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bs the problems presen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hieving the teaching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Non-genetic Inheritance; Aesthetic Education Reform

收稿日期:2023-11-13

作者簡介:薩仁(1967—),女,蒙古族,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人,赤峰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育教學和剪紙。

基金項目: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紅色基因賦能非遺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實踐研究”(NGJGH2023097)

猜你喜歡
非遺傳承課程思政
淺談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傳承與創新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三維協同”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關于尕妹子回族剪紙生產性方式保護的具體實施與成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非遺傳承的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東竹琴在非遺傳承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