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農耕文化信息覓蹤

2024-04-21 08:29成竹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耕文化工藝美術

【摘 要】“文化”囊括人類歷史上存在過的全部人類遺產,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兩個方面。農耕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使得生產用具及生活用品有了使用性能需求的概念,有了外觀舒適與性能協調一致的理念。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通過造物活動,以物化的形式使農耕文化演化成一種凝固的視覺藝術形態,鑄成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豐富的審美意蘊及藝術特征。

【關鍵詞】工藝美術;農耕文化;覓蹤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098—03

五溪流域在中國歷史上是對湘黔川鄂邊境地區一個特定地理區域的稱謂,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云:“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滿溪、無溪、酉溪、辰溪”,五溪流域即指沅水中上游的廣大區域,漢代稱之為古武陵郡。五溪流域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在這個被武陵、雪峰兩大山系阻隔而形成的相對獨立環境中,漢、侗、苗、瑤、土家等各民族人民息息相生,代代繁衍,形成了獨特的多元一體的五溪文化。歷史遺跡、民俗民風、凝固的藝術形態、活態文化成為該區域不可或缺的人文資源,更是該區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孵化器。

笛卡爾說:“在科學真理的鏈條中,最初的環節始終居于支配地位?!鞭r耕決定了五溪流域各民族人民基本生產生活方式,也成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民的特定的精神信念和文化象征。

一、刀耕火種——工藝美術的物質基礎

五溪流域自然環境艱苦,俗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莊院”之說。侗族古歌《人類的起源》唱到:“上古人們沒有火,得魚得肉生著吃。遂倫鉆木得火種,人們才會吃熟食?!闭f明侗族先民很早就懂得以取火的方式進行火種了。流傳苗族“出入柴刀隨身,禾草一束燃其端?!弊怨乓詠?,苗族人們善用火把“圍山打獵”。開春后梅雨時節,河水上漲,此時節魚蝦集聚,此時捕魚成為各民族人們的“時節”。由此可見“刀耕火種、采集捕撈”,自古形成并沿襲至今的這種生產生活方式鑄就了五溪流域少數民悠遠的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指的是社會發展中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和。[1]創造的物質財富而言是指文化載體及物質文化遺存;創造的精神財富而言是指認知理念、意識形態和條款體制、規約制度。農耕文化呈現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人們在長期的農耕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人文思想和意識形態,為人類的社會發展和進步奠定厚重的文化基石。

漁獵采集農耕生產方式以及手工業生產方式,是民族經濟史的重要內容,是理解人類歷史文化藝術不可或缺的一把鑰匙。[1]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是基于社會已經有了農業分工,并形成工業產品的不同專業類型及不同層次手工從業者的社會背景下,為專業手工制造者所創造的文化與藝術品。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從性質上說就是五溪流域各民族人民創造的農耕文化的明朗顯現。

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以社會實踐的方式賦予了民間工藝美術農耕文化的內涵,并通過造物演化成一種凝固的藝術。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和孵化,人們通常在生產生活用品上或用具上進行手工制作,或通過手工加工制造成精美手工藝術品。這種滿足精神需求的用具用品或手工藝術品最顯著的特點是樸實和含蓄,締造者潛意識地形成了一種與現實生產生活相適應的人文意識以物化形式拓展認知上的可能性。

人文性的造物意識是生產生活智慧化的結果,意識形態的物化是生產生活感性化的回應,人文性的造物觀將生產生活的感性修辭宣揚為知性文化,在生產生活用具或用品上滲透,物化的工藝品不僅凝聚了無數造物者充滿智慧的創作思緒,更成為五溪流域農耕文化表達的載體,以物質形態和價值觀并存的形式傳遞著農耕文明的信息:農耕文化因素架構中的工藝美術以完美的形式展現各民族人們生產生活的方式、歷程、思想、審美的痕跡,以獨有的技藝和造物觀點,以近乎哲理的思維邏輯訴說著創生理念、生活態度、社會制度、倫理規范、人文精神及審美思想。

以刀耕火種等實物為標志,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傳統生產技術,即實物及工具,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生成,如采集、農耕、打獵、捕撈等生產工具的形成明顯具有適應農耕生產的特點;二是人文思想,即在農耕文化影響下,人們圍繞農耕方式的生產活動明顯豐富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類型和形式,農耕文化是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必然的物質基礎。

二、農耕技術:工藝造物“因地制宜”

五溪流域各民族乃保留著不同類型的農業形態,既有刀耕火種,又有鋤耕、犁耕等耕種方式,活脫脫地勾畫出農耕歷史的發展軌跡。各民族人們為了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建立了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并據此創造了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產技術。采集漁獵、刀耕火種、鋤耕犁耕、農牧并舉,生產了不同材質、不同形制、不同功用的生產工具,充分顯示出各民族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從原始的采集漁獵到農業的生產,是人類歷史的偉大進步。五溪流域在新石器晚期便已初步的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稻作文化,隨著生產方式的成熟和推進,在稻作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為更加系統、多元的農耕技術。

“造物,是取材于自然,施之以人工而改變其形態與性能的過程。因此造物一方面關涉到人們對自然的取舍,一方面關涉道人們對生活的態度?!盵3]五溪流域民族民間生產工具造物材料運用上材質不一致、使用上性能類型不一致,從造物的角度釋義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因功能和性能所需出現造型多樣且獨特的農耕工具。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器物是否適應農業耕織的需要成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正是這種務實的造物觀念,栽培出了五溪流域少數民族人民的個性化的樸實純粹的審美觀念。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惫ぞ咴煳锉旧碛涗浿r耕敘事的信息。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域范圍內,工具都生動地反映了社會經濟乃至社會制度及生產規模、生產方式等方面的真實情況。[5]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五溪流域各民族發明和積累了豐富的農耕生活經驗,也根據對自然改造的需要創造了精巧的生產工具和精湛的造物技術。采集漁獵技術,作為獲取食物主要方式和經濟生活的一種補充手段,仍然存在于五溪流域的部分民族的生活中。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識別和利用動、植物的豐富知識,發明了獨特巧妙、種類繁多的采集漁獵工具。如苗族男性同胞基本都是狩獵能手,狩獵的器械有“火藥槍(大約1—1.6米長)、綱套、安裝夾、弩箭等”。捕捉鳥雀的工具有“拍套法(有大小不同類型,套口用馬尾毛編織,每一排套有10—15個活動套眼,長達1—1.3米)、媒子鳥(捕鳥的引子鳥‘鳥堂勸雀時用,勸雀成功與否及收獲大小媒子鳥的外衣修飾十分重要)”。侗族同樣有“照雀”“勸雀”“安套”“集體圍獵”等狩獵方式。其他民族狩獵工具豐富多樣,除上述相關民族工具外,還有用重力、彈力、慣性、杠桿、鐵夾等力學原理,發明了機巧靈便的各類捕機。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除徒手采集外,還使用一些簡單的采摘、挖掘、盛裝工具。采集主要以植物為對象,在農業上產有很大的影響。五溪流域少數民族捕魚工具形制各異、功能多樣,主要有叉、鉤、罩、簍、籠、網、夾等,特別是筏、舟、船等輔助工具的發明將捕魚技術推向智能與技術的高端層面。

原始的刀耕火種是人類最早的農業形態,使用的工具主要為石器和竹木器。作為傳統的農作方式,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有別于原始刀耕火種,已創造出輪作技術,普遍使用鐵制農具,鋤耕,甚至犁耕技術應用較為普及,以牛牽引的犁耕,代表了傳統農業耕作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耖(chao)、耙等碎土工具的利用使耕作更為精細。主要有犁、耙、鋤、釘耙、鐮刀、材刀等鐵質和垯斗、籮、筐、踩耙等農具。收獲與脫粒:收割與脫粒,是五溪流域少數民族農業生產中的人、景、風情皆具勞動場景。鐮刀是最為常見的收割農具,有爪鐮和木柄鐮兩類,爪鐮用于割取谷物穗頭,木柄鐮可收割稻麥茅草。脫粒農具有打谷棍、連枷、摜斗、摜架、打谷船、揚谷鏟、扇、簸箕、谷籮等,幾乎都是竹木農具。

鮑德里亞說:“我們分析的對象不是只以功能決定的物品,也不是為分析之便而進行的分類之物,而是人類究竟透過何種程序和物產生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以及人際關系系統。[5]”這些由農耕方式和農耕技術衍生發明而來的工具,是五溪流域各民族人民在成百上千年不斷地勞作中改造自然、再造生活的成果,是凝聚人類智慧的結晶。帶有五溪流域特色的社會實踐工具體現出了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在面對自然和生存挑戰下的主觀能動性,成為五溪流域民族文化類型之一。

三、農耕習俗:工藝美術借物敘事

藝術史家在追溯藝術的起源時,認為藝術的起源與工具的起源同步。的確如此,人們在創造工具的同時也在創造著藝術,創造著藝術與審美的法則。[6]五溪流域的民間工藝美術產品與人們的生產勞作緊密連接,跟人們日常生活習俗息息相關。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五溪流域各民族人民歷史的發展具有人類命運與歷史進程的共同特性:在物質基礎的保障上衍生出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他們生產勞動之余,通過一系列手工活動利用豐富的物資資源,拓寬生產方式和衍生勞作性質,把生產方式或行為融入到傳統農耕文化中去,把農耕文化的物質存在以創造性的思維和象征性的手法轉換成意象的文化符號或抽象的藝術樣式。

侗族村寨流傳下來的“趕山圍獵”“攆山”狩獵習俗活動,侗族男性盛裝至今腰間還配有狩獵時代的火藥袋,肩挎著自己女人精心繡織的“勝包”?!皠侔笔菋D女純手工刺繡而成,前面中間部位刺繡“勝”“順”“?!钡茸謽?,四周繡滿動植物紋樣,做工細膩,色彩靚麗,此包因中間的刺繡文字而得名。苗族盛裝“百鳥衣”繡有神態各異、手法夸張的各類相生神鳥,衣服飄帶或簾裙裙底用鳥的羽毛串扎成裝飾。服飾用圖案和飾物記錄本民族農耕時期的真實事件和民族創生的歷史。苗族、侗族等民族有“飯稻羹魚”的傳統農耕習俗,利用稻田養魚,也就是現在各民族中流傳的“稻花魚”一種生態養魚方式。五溪流域少數民族文化中“魚”寓意富足有余。

木材是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生活的一種基本需求,敬山、伐木及建房等習俗成為常態,各種方便木材營運輔助工具相應產生。歷來該區域木材營運的基本方式有肩扛抬運、山溝滑運、山坡滾運、溪水漂運、人力拉運等。與此產生相應的工藝美術產品有扛運起肩用的“羊角叉”,護肩用的墊肩;滑運、滾運、漂運途中需要人力協作用的撬棍——“釘?!?。整過過程人力是決定性因素,時刻離不開抬、扛、撬、拉、拖、推等動作和行為,對肩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墊肩(亦稱披肩、坎肩、云肩)重要性尤為突出。墊肩作為一種生產方式輔助性用具,在之后演變成服飾裝飾性的工藝產品,成為五溪流域各民族人們服飾中重要裝飾。

五溪流域各少數民族有運用動物保護農業收成的愿望,如侗族就有村寨把石獅安放在山上的農作物或茶山地里,目的是為了嚇阻山里的野豬糟踏和危害農作物,制服那些損壞農作物的動物。同時也是為震懾和賭咒人偷竊和破壞農作物的那些人。

社會實踐衍生出民間工藝美術豐富的類型,農耕文化成為了民間工藝美術創作的溫床,農耕文化內涵使民間工藝美術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同樣民間工藝美術作為一種路徑,使人們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表述人們生產激情和抒發生活意趣,農耕文化締造了人們的生存理念,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四、結語

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是各民族人們以農耕文化為媒介,述說人們生產與生活的過程、方式、行為、意愿等。由于農耕文化屬性的介入使具有農耕文化信息的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無疑是最直觀、最感性、最顯露的手工造物藝術,它以完美的藝術樣態詮釋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意識形態及審美理念,以近乎哲理的思維邏輯訴說著創生理念、生活態度、社會制度、倫理規范。無論是從縱向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橫向的角度出發,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起源與發展,農耕文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參考文獻:

[1]梅聯華,歐婷.農耕習俗[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1.

[2]楊思遠.中國少數民族生產方式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3]邵琪.中國古代設計思想史略[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20.

[4]孫建君.中國民間美術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法)尚·布西亞.物體系[M].林志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孫建君.中國民間美術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湘黔邊地苗漢民族服飾流變與文化交融研究(課題編號:23BMZ112)。

作者簡介:成竹(1995—),女,漢族,湖南懷化人,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湖州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視覺設計。

猜你喜歡
農耕文化工藝美術
從農業諺語看壯泰民族的傳統農耕文化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
中職工藝美術專業實踐教學探討
民間美術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圖式
工藝美術的原生性與再生性解析
傳承農耕文化 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發展
“重農抑商”的文化內涵分析
蘭州刻葫蘆的歷史淵源及其三大家族藝術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對春秋青銅帶鉤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