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下的家校溝通策略

2024-04-22 12:27朱文婷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家校溝通家校合作

摘 要:家校合作是開展學生教育的有效途徑,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以“建構解決之道”為出發點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對于指導學校開展與家長的溝通工作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诮裹c解決短期治療理念,分析了家校工作中常見的不良溝通模式,闡述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的基本內涵,并提出了以積極愿景為導向、以資源優勢為導向、以未來發展為導向、以尊重個性為導向等家校溝通策略。

關鍵詞: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家校合作;家校溝通

作者簡介:朱文婷(1994—),女,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

學生的教育與成長離不開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合作,而溝通是有效開展家校共育的基礎。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只有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健康成長。然而在實際的家校溝通過程中,面對被動、對抗或是逃避型的家長,教師難免會覺得無力,而家校溝通不順暢會引發教師的職業倦怠。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溝通策略,達到雙方滿意的教育效果,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家校工作中常見的不良溝通模式

(一)被動型溝通模式

被動型溝通模式下的家長較少主動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較低,認為“孩子在學校坐著就行了”,因此不會花費太多精力參與孩子的教育工作,更不會積極地與教師聯絡、合作,甚至對孩子的在校表現不聞不問。對于教師的一些提醒和建議,部分家長采取敷衍的態度,或是置之不理。教師在與此類家長進行溝通時通常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得到的回應卻是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家校溝通便會進入停滯狀態。

(二)對抗型溝通模式

對抗型溝通模式下的家長通常對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觀點和建議存在較明顯的抵觸情緒。部分家長由于教育理念不同或存在認知偏差,不信任學校的教育教學方法,誤解學校教育措施的目的與初衷,認為學校是“故意針對”,拒絕與學校合作,站在學校的對立面,更有甚者會采取相反的教育方式與學校進行對抗。因此,對抗型溝通常常會使家校合作陷入僵局,甚至引發雙方的不快,產生糾紛。

(三)逃避型溝通模式

逃避型溝通模式下的家長通常容易忽視自身的教育職責,面對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者有挑戰性的狀況,就會將孩子的教育問題扔給學校,指望教師幫助自己管理孩子,模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邊界,認為學校就應該擔負起孩子的全部教育責任。即便孩子離開學校,在家中出現一些學習問題,家長也希望教師能夠幫忙解決,比如在假期打電話給班主任,要求班主任管教自己的孩子。當教師提出希望家長一起合力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他們則會表示“我管不了,老師你管吧”。

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的基本內涵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作為新興的主要咨詢流派之一,不同于以往以問題為導向的傳統咨詢流派,其以“建構解決之道”為焦點,在心理治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被稱為“希望與尊重的實用主義”[1]。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非常重視當事人的成功經驗、力量、資源、希望、小的改變與合理可行的目標,通過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對話,使得當事人在面對問題時,愿意去思考“對我來說,什么是有效的解決方法,以及這些方法是如何產生的”。如此一來,當事人不會一直陷在問題里,而能減少挫折感,增加自我效能感。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強調采取和當事人合作的方式,秉持正向性及整體性的觀點,相信當事人是解決問題的專家,重視可能產生的小變化。也可以說,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是著重“改變”的對話,而不是“問題式談話”[2]。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強調的是任何能夠促進問題解決的正向、積極的方式,它所包含的人性觀與價值觀,不僅可以為學校心理工作提供更廣闊的視角,對于家校溝通同樣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下的家校溝通策略

(一)以積極愿景為導向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認為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因為每個個體都擁有向好發展的積極愿景。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明白,無論家長目前處在何種困難或者問題之中,其實他們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并且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擁有想要解決問題、奔赴美好的信念。同時,他們對他人也會給予同樣的尊重以及積極的祝愿。

因此,當我們在和家長討論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特別是因孩子在校有不良表現請家長到校進行商談時,我們首先需要表達對家長以及孩子本身“向好信念”的信任,比如在和家長討論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將話題落在相信孩子是“想要完成作業的”“想要努力學習的”,家長是“希望孩子好的”“想要幫助孩子的”,而不是過多談論孩子不寫作業這個行為背后體現的不良態度,或者是家長對于監管孩子學習的不作為。這樣做的目的,一是促進彼此信任、和諧關系的建立;二是轉變家長對這件事情的負面情緒,使他們將目光著眼于想要實現的目標之上,從而恢復他們對未來的信心和期盼,為其帶去希望,催生家長解決問題的意愿。

(二)以資源優勢為導向

每個人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都擁有獨特的力量、資源與經驗,這也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所強調的“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生命的專家”。問題與困境常常會給人帶來無力與迷茫感,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人們更難以推動問題的解決,因此有些家長會采取回避的方式。這種情況的核心在于,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所以才會任由情況不斷惡化。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相信每個人身上自帶的復原力以及這個復原力的持續作用終將促使問題得到解決。

作為教育工作者,由于職業習慣,我們常常會以“專家”的身份去指導家長怎么做。但是面對那些“甩手掌柜型”家長,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喚醒他們解決問題的意愿,提升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為其賦能。因此,我們可以強調他們過去成功的經驗,而不是失??;強調他們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不是他們自身的局限性,引導他們看見自己的資源與能力。教師應引導家長減少過去無用的做法,增加有效的做法,并讓他們積極利用自己的資源,將有效的部分不斷擴大,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家長因為親子溝通問題尋求學校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家長尋找例外事件(有沒有和孩子交流順暢的時候?),回憶應對方式(那個時候你是怎么做的?),直接或間接贊美(你當時的方法很有智慧/你的愛人是如何評價你當時的做法的?),引導家長看到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優勢與資源,以此來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信心,增強他們的勝任感,從而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充分利用自身能力,更積極地投入“建構解決之道”中去,并進一步啟發家長思考:根據此成功經驗,未來你可以做些什么?

(三)以未來發展為導向

家校溝通常常會圍繞問題展開,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去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等,那些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通常會帶有許多痛苦的、消極的情緒體驗,因此在談論過程中,家長往往拘泥于問題本身,甚至被裹挾在問題所帶來的那些負面情緒中,無法理性認知當前的狀況,更無動力去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自怨自艾,將暫時的問題定義為終身的困境。

例如,對于早年擁有留守經歷的部分孩子來說,由于幼年時期缺少父母的陪伴,進入青春期后,他們會產生更多的學習問題和行為習慣問題,這給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挑戰。在和該類學生的家長開展溝通工作時,教師如果一味地去分析孩子目前狀況產生的原因,強調過去經歷對現在狀況產生的負面影響之大,難免會引發家長對現實的無力感,因為他們無法回到過去填補孩子童年的缺位。筆者曾經遇到一位因情緒困擾無法繼續完成學業的學生,在與他的家長進行溝通時,了解到他過去有十年的時間與父母分離,與奶奶留守在老家,安全感的缺失使其對人際關系敏感,與父母之間也有巨大的隔閡,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當家長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缺位對孩子造成的消極影響時,不禁流下了淚水,不斷訴說著自己過去的不易和對孩子的愧疚,陷入消極情緒中無法自拔,以至于關于孩子目前事實層面的問題,都無力進行進一步的討論。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強調“一個人會被過去影響,但不會被過去所決定”,未來是可以被創造的,而想要創造未來的決定則會影響當事人現在的行動。因此,面對情緒失控的家長,除了共情和給予支持,我們還需要明確談話的目的不是指責家長,而是促進孩子未來更好地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把話題拉回解決現存問題這一層面上來:如何促使問題解決?回去以后,可以對孩子做些什么?基于此,我們可以和家長一起探尋從現在開始可以做的事情,以未來發展為導向,幫助家長從過去的糾結與掙扎中逃脫出來,從而放眼未來,促進問題的解決。

(四)以尊重個性為導向

無論家長以何種解決問題的姿態站在我們面前,我們都需要秉持這樣的信念:任何時候人們都會為自己做出當時認為的最好的選擇。盡管有些家長選擇逃避、對抗等不妥當、不利于解決學生問題的行為,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尊重每個家長獨特的個性,因為這些不恰當的行為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他們當時能夠想到的最優解,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并接納,而不是埋怨與批評。不滿與抵觸的情緒只會將家長越推越遠,加劇雙方關系的惡化。只有當家長感受到被尊重與真誠時,不良的情緒才會大幅度降低,這是合作對話最重要和基礎的部分。

在一起復學困難的學生個案中,這名學生的父親曾多次打電話給班主任、任課教師,甚至是校長辦公室,非常急切地盼望學校各個層面的領導、教師幫助他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顯然,家長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家長無處安放的急切和焦慮情緒導致了前期溝通的不順暢,當談話陷入僵局之際,一句話的出現,扭轉了整個局勢——“我能夠感受到,你一直在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有效方法,不斷地努力,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為孩子、為家庭付出這么多”。原本喋喋不休的家長聽到這句話突然沉默了,這時候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他的態度一下子軟化了下來。任何行為背后其實都有一個“好理由”,這位家長不過是希望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重新回到學校,而不是想要打擾學校的教師、破壞學校的工作秩序。因此,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家長的動機是好的,只不過需要尋求更合理的行為方式。于是,當“糾正”變為“肯定”,對抗的力量一下子就收斂了。隨后,筆者邀請該學生的母親加入對這位父親的肯定之中:“媽媽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爸爸為了這個家真的非常努力,非常辛苦!”“是的,我丈夫真的很好,對孩子、對我都非常地負責任,付出很多?!碑數玫竭@樣的反饋,這位沉默的父親眼眶也逐漸濕潤了。當家長的努力被尊重,被接納,原本劍拔弩張的氛圍消散了,氣氛變得溫暖感人起來,家長自身的開放度和對外界聲音的容納度也變得更高,而對話也得以順利地進行下去。

當然,尊重與接納并不表示我們對這些不良行為方式的認可,這樣做是為了我們與家長的溝通對話可以順利地進行,從而進一步讓家長感受并看到他們的決定與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與變化是否符合他們的目標,是否能夠達到他們的愿景。家校溝通的目的是促進孩子健康發展,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么,當他們覺察到自己目前采取的例如對抗、逃避等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孩子時,他們的行為或許就會有所轉變了。如此可以提升家長在家校工作中的責任感,也可以幫助教師樹立邊界意識,避免因過分卷入學生的家庭而產生倦怠感。

結語

合作與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要求我們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通過合作思維,開展對話,促進問題的解決[3]。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認為,人們不會被問題所局限,都可以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且,聚焦于未來的探討會比探索過去更能夠提升自身的積極性。我們需要以真誠的態度、正向探尋的視角與家長合作開展工作,看見家長的優勢與資源,相信家長內在的積極信念,肯定家長行為背后的合理動機,理解家長的行為模式,保持尊重,保持希望,用正向的語言對問題進行重建,促進小小改變的發生,與家長站在一起,共同應對教育過程中的挑戰。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念的基本內涵為依托,以家長與學生自身的資源為導向,以問題的解決為根本任務,實現彼此促進,相互成就。

[參考文獻]

許維素.尊重與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8:27-29.

許維素.建構解決之道: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8.

祁敏.淺析初中班主任在家校溝通中的實踐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15):1-3.

猜你喜歡
家校溝通家校合作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基于城鄉結合部小學家校合作問題的調查研究
關于深化心理危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議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尋找家校溝通中的潤滑劑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