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語文作業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

2024-04-22 05:18馬曉紅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習過程設計策略作業

摘 要:“雙減”背景下的語文作業應當貫穿學生學習始終,助力學生有效學習語文知識。指出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這三個階段為立足點,聯系語文教學內容,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作業和實踐性作業,并以這三種作業類型為例,詳細論述基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學習過程;設計策略

作者簡介:馬曉紅(1979—),女,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張川鎮西關小學。

隨著《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的實施,各地紛紛采取多樣措施落實“雙減”要求。各學校有意識地將作業作為教學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將作業貫穿學生學習始終。語文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養成習慣的重要助力,也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情、完善教學管理的重要媒介[1]。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由三個階段構成,即課前階段、課中階段和課后階段。課前作業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新知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從而明確課堂教學方向。課中作業有助于學生查漏補缺,掌握知識;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課堂教學管理。課后作業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的教學情況,從而優化教學設計,推動后續教學有效開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借助作業,學生可順其自然地鍛煉多樣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切入點,聯系語文教學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助力學生有效學習語文。

一、課前階段:設計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指在開展新課教學之前,教師依據新知內容和學生學情,驅動學生做嘗試性學習的作業[2]。一般情況下,前置性作業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方法、學習任務、學習反思。以《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為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感受作者是如何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的。在第一課時中,學生體驗了多種活動,初步認知了文本內容,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在第二課時的課前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和教學目標、文本內容,設計如下前置性作業:

1.學習目標:自讀《爬山虎的腳》,了解爬山虎的葉子、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如何用腳爬的,感受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

2.學習重難點:思考作者是如何生動、準確地描繪爬山虎的。

3.學習方法:批注式閱讀。

4.學習任務:(1)自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了爬山虎的葉子,思考爬山虎的葉子有怎樣的特點。(2)自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長在什么地方,試著畫一幅爬山虎簡筆畫。(3)自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試著在課本上圈畫描寫爬山虎爬墻動作的內容,制作流程圖,梳理爬山虎爬墻的過程。(4)自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爬山虎的腳觸墻和沒觸墻的區別。

5.學習反思:通過自讀《爬山虎的腳》,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在前置性作業的助力下,學生可以明確課前自學方向,有針對性地誦讀、思考每一個自然段,形成初步認識,并認真記錄認知結果,做好課堂學習準備。這樣還有助于學生強化自學意識,鍛煉自讀能力。教師需要及時收好前置性作業,認真閱讀、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由此進行教學設計。

二、課中階段:設計隨堂作業

隨堂作業指教師緊扣課堂教學過程,依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指導學生應用所學、查漏補缺的鞏固性作業[3]?!半p減”關注課堂教學的增效,而有效的隨堂作業便于學生當堂掌握學習內容,減輕課后學習負擔。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針對課堂講解和課堂總結環節設計隨堂作業。

(一)針對課堂講解環節設計隨堂作業

課堂講解環節是學生探究新知,建構認知的環節。學生的認知情況是教師開展課堂講解活動的依據。教師要在講解某一知識點后,設計隨堂作業,驅動學生遷移認知和展現學習所得。教師通過學生完成隨堂作業的情況,可以了解課堂講解情況,從而調整教學計劃,實現以學定教。以《貓》的教學為例,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對此,教師可以依據課堂講解內容與學生的認知差異,分層設計隨堂作業。

1.基礎性作業:(1)請為加橫線的字注音。再跑再跌? 彼此? 開辟? 遭殃? 摔跤? 枝折花落(2)請讀一讀“折”?!捌放品b折扣店”中的“折”讀___?!罢垓v”中的“折”讀___?!爸φ刍洹敝小罢邸弊x___。

2.能力性作業:(1)從最后一段話可以看出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貓?(2)為了表現小貓的特點,作者選用了哪些事例?(3)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話和后文是___關系,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小貓的___。

3.拓展性作業:讀一讀“它們到院子里來了……天真可愛!”,體會表達特點,進行仿寫。

教師可以讓認知水平較低的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讓認知水平中等的學生完成基礎性和能力性作業,讓認知水平高的學生完成所有類型的作業。此外,教師可以鼓勵認知水平較低的學生挑戰自我,自選其他作業。教師可以將隨堂作業完成時間設定為五分鐘,僅要求學生閱讀題目構建思路或進行口頭表述,而不是在紙上寫出答案,之后組織講評活動,及時且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業評價。

通過完成隨堂作業,學生可以進一步認知段落內容,鞏固課堂所學,同時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隨堂作業完成情況精準了解課堂教學情況,有依據地開展后續的教學活動。

(二)針對課堂總結環節設計隨堂作業

課堂總結環節是學生梳理新知、建構系統認識的環節。在此環節,教師可以了解自身課堂教學情況,為設計課后作業提供依據。教師要站在整體角度,依據課堂教學情況,設計隨堂作業。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在課堂總結環節,教師可以設計如下隨堂作業:在這節課上,老師帶領大家游覽了金華雙龍洞。大家想不想當導游,帶領其他人游覽金華雙龍洞?請大家利用三分鐘時間準備導游詞,試著自主練習。三分鐘后,請大家登臺扮演導游角色,帶領游客們游覽金華雙龍洞。

在趣味性作業的吸引下,學生可以站在整體角度,回想、梳理文本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導游詞,生動地描述自然美景。在學生做好準備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登臺扮演角色。學生可以在扮演導游時操作電子白板,展現不同的圖片,并根據圖片進行講解,讓其他學生再次欣賞金華雙龍洞的美景。教師則需要認真聽、看,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情況及知識運用情況,發現問題,認真點撥。通過完成隨堂作業,學生可以查漏補缺,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同時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以了解自身教學情況,有效開展后續教學。

三、課后階段:設計實踐性作業

實踐性作業是學生利用搜集、繪畫、書寫等方式來完成的一種作業[4]?!半p減”要求豐富作業類型,因此,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依據學情設計實踐性作業。

(一)搜集類

搜集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而豐富的信息是學生有效學習語文的支撐。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依據學情和教學需要,以搜集信息為主,設計實踐性作業。以《圓明園的毀滅》第一課時為例,學生需要反復朗讀文本,認讀生字詞,感悟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但是,文章篇幅有限,且部分學生的想象力有限,這導致他們難以深刻地感悟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難以深入剖析、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難以感受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情感,這樣會影響第二課時的教學效果。但是,網絡上有許多與圓明園相關的資料,如圓明園的建造歷史介紹、圓明園的VR實景復原圖等。為有效上好第二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性作業:在《圓明園的毀滅》中,作者首先提到“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昔日輝煌的圓明園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在家長的幫助下,登錄網站,以圓明園為關鍵詞,搜集資料,試著解決問題。(注意:可以將自己搜集的圖片、視頻、文字資料帶到課堂上,和老師、其他同學分享。)

在了解作業內容后,學生可以主動與家長合作,登錄網站,搜集信息,了解這座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象,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悟其文化價值。此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遷移課堂所學,了解圓明園的價值,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準備。此外,搜集信息類的實踐性作業有助于學生豐富知識儲備,鍛煉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綜合素養。

(二)繪畫類

繪畫是學生展現認知的途徑。部分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有極強的繪畫欲望。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認知情況,設計繪畫類實踐性作業。以《海上日出》為例,在學生感受了海上日出的過程與美后,教師可以設計繪畫類作業:《海上日出》中描繪的景象美嗎?在誦讀的過程中,你們的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呢?請小畫家們拿起自己的畫筆,描繪出你們腦海中的畫面。

這樣的作業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邊誦讀邊想象,繪出直觀的畫面,展現美麗的自然景象,感受大自然之美,從心底生出贊嘆、熱愛之情,進一步感悟文本內容。

(三)書寫類

書寫是學生運用語文學習成果的主要方式。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靈活運用語文學習成果,加深理解,還可以鍛煉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提升學習水平[5]。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所得,以書寫為重點,設計實踐性作業。以《太陽》為例,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基本積累“將事物特點說清楚”的經驗?;诖?,教師可以設計書寫類作業:在炎炎夏日,教室里開了電扇。電扇在轉動的過程中為我們帶來了陣陣涼風。大家發現電扇的特點了嗎?如果你是一名電扇銷售員,要如何向顧客推銷電扇呢?請大家閱讀電扇說明書(略),并結合自身的真實感受寫介紹詞,200字左右即可。

對此,學生需要認真閱讀作業要求,確定寫作方向——清楚地介紹電扇的特點。首先,學生需要回想課堂學習內容,閱讀《太陽》,明確說明方法;其次,學生要閱讀電扇說明書,把握關鍵信息,梳理、歸納電扇的特點;最后,學生需要綜合說明書的內容和自身經歷,遷移已有認知,選用不同的說明方法,組織語言,邏輯清晰地介紹電扇的特點。通過完成這樣的作業,學生不僅能遷移閱讀認知,鞏固閱讀成果,還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水平。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應及時批改作業,并組織作業講評活動,助力學生查漏補缺。

(四)表演類

表演是一種創造性的互動活動。學生可以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增強閱讀感知,或分享閱讀心得。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鍛煉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選取具有戲劇性的閱讀文本來設計表演類作業。以《草船借箭》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人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課堂閱讀情況設計表演類作業:和小組成員討論諸葛亮的形象,說說諸葛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討論后,請和小組成員一起扮演角色,合作演繹相關情節,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

綜上所述,有效的語文作業應當貫穿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助力。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切入點,聯系語文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作業和實踐性作業,以不同類型的作業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發揮自主性,使用多樣的方式一步步加深認知,鞏固所學內容,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魏敏敏.基于“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減量增質的策略研究[N].科學導報,2023-03-24(B03).

鄒瑩瑩.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創新探究:以統編版小學中高段語文教材為例[J].啟迪與智慧(上),2023(2):83-85.

徐國榮.關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三個著力點:以區域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改革為例[J].小學語文教師,2022(12):57-60.

林瑜.優化作業設計 實現減負增效:“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探索[J].天津教育,2022(33):102-104.

劉詠瓊.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試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9):126-128.

猜你喜歡
學習過程設計策略作業
快來寫作業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高職日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方式探討
基于學習過程的高中區域地理教學調查與分析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作業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