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盤游戲療法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的個案研究

2024-04-22 16:25陳莎周小雯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個案研究

陳莎 周小雯

課題項目: 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性項目 “后疫情時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路徑研究” (項目編號:21G214)。

作者簡介: 陳莎,女,漢族,湖北黃岡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人格與心理健康;

周小雯,女,漢族,廣西梧州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運用沙盤游戲療法對一例人際交往困難的大學生進行5次系統干預,結合觀察和訪談,采用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和沙盤作品分析對干預前后個案的人際交往狀況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沙盤游戲療法對促進個案在人際交往中的自我探索、緩解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等有積極作用,沙盤游戲療法可以作為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的有效方法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關鍵詞:沙盤游戲療法;人際交往困難;個案研究

大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豐富,對人際交往的需求正處于人生的最高峰。即使是在當前的數字化時代,豐富的媒介形式與便捷的移動終端在極大拓寬了大學生交往范圍的同時,也映射出大學生在現實環境中日益明顯的 “社恐”“社懶”問題。有研究顯示,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人際交往困難已成為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之一。[1]

人際交往困難主要是指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受到阻礙,并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盡管學者已提出一些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如說服教育、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但對于人際敏感、被動退縮或過度焦慮的個體而言,上述方法難以滿足其心理需求。沙盤游戲療法創設的安全、自由、受保護的空間可以為緩解個人情緒、覺察自身特點和需求、探索問題本質和解決辦法提供有效保障。

研究通過對一名存在人際交往困難的大學生采用沙盤游戲療法進行系統干預,緩解其因人際交往不良產生的焦慮情緒,引導其覺知自身特點和需求,探索領悟更合適的交往方式,尋求改變和發展。

一、研究對象

(一)基本信息

小A,男,18歲,某高校大一學生。家中有一個8歲的妹妹,關系良好。小A從小跟爺爺奶奶共同生活,父母外出打工,直至初二,父母回來陪讀,后來就一直與父母一起生活。無家族病史。

小A小時候較為外向,上初中后開始慢慢變得內斂,不愛說話,到父親回來之后更加明顯。單獨跟朋友相處時會感覺不自在、緊張,在多人聚會中常常感覺融入不進去,“除非有一個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在我旁邊,我會感覺好一點?!痹诟愋越煌鶗r會感到非常緊張,不知道怎么跟對方說話,因此會感到很焦慮。

(二)初始評估

1.心理測量

采用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 [2]對小A的人際交往現狀進行測量。量表一共28道題目,分為四個維度,分別為與人交談、人際交往、待人接物以及異性交往。每道題作 “是”或 “否”回答,“是”記1分,“否”記0分,總分大于9分界定為人際交往 “困難”,總分在9—14分界定為人際交往困難 “一般嚴重”,總分在15—28分為人際交往困難 “比較嚴重”,總分超過20分為人際交往困難 “很嚴重”。

小A在該量表四個維度的得分及總分分別為:與人交談-2分,人際交往-3分,待人接物-3分,異性交往-4分,總分為12分,人際交往困難程度為 “一般嚴重”。

2.觀察訪談

初次見面時,小A按約定時間到達沙盤室外,但不敢進門,經咨詢師邀請后才進入。進入咨詢室后,小A小心翼翼地四處打量房間,不敢與咨詢師對視。交談過程中,眼神躲避,話很少,被動回答,并不停掰動手指。小A表示,日常生活中面對陌生人時會非常緊張,常常因不知如何交流而緊張焦慮得說不出話。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1.標準沙盤1套:包括沙箱1個 (大小為57cm×72cm×7cm,內側涂成藍色,裝有細沙),標準沙架2個,約1200個沙具。

2.鐘表:用于計時。

3.照相機:對個案的沙盤作品進行拍照。

4.錄音設備:記錄沙盤討論過程中的對話。

5.沙盤記錄表:記錄每次的沙盤作品特征 (作品主題、沙具擺放順序、空間配置等) 及討論過程中的內容。

(二)研究程序

初次訪談中,在了解小A的具體情況后,向其介紹了沙盤游戲療法的基本原理、作用和操作過程,經其同意后確定采用沙盤游戲療法來幫助他,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明確彼此的權利義務。

三、研究過程

(一)第一次沙盤

正式開始前,讓小A觸摸、感受沙子,后詢問其對沙子的感受,他表示非常自由、很舒服。得到咨詢師的指示后,小A開始擺放沙具。擺放沙具的速度較快,出現兩次停頓,安靜思考過后繼續擺放。

第一個作品的主題為防御沖突,呈現的是一個嚴密部署的軍事防御基地。小A表示,創造此世界的初衷就是軍事上的防御,要先有一個總指揮部、武器 (飛機、戰車、坦克、槍),有人戰斗,即沙盤上的軍人?!暗矣X得右邊的人太少了,只有一個人在前線戰斗,其他人都在后面防御?!蓖瓿勺髌泛?,小A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整體上看,小A在沙盤制作過程中顯得有些局促和緊張,防御部署人數多,戰斗部署人數僅一個,遠遠不及防御力量。小A能感知其不合理,但在詢問其是否需要補充或改動時,他并沒有做出改變。戰機、坦克、車輛具有能量、動力的含義,靜止的戰機及車輛表示心理內在能量不足。本次沙盤作品中帶有威脅、沖突、限制、隱藏等創傷主題,但也蘊含能量和動力等治愈主題。

(二)第二次沙盤

本次沙盤作品描述的是一個原始社會中打獵的場景。小A自己主動說明了與第一次沙盤游戲作品的不同:第一次沙盤所創造的世界為軍事基地,因此用于攻擊的人不多,做好防守就好,但是這次是原始社會打獵的情景,人們為了生活必須出去打獵,因此獵人基本全都出去主動攻擊動物以獲得食物。

柵欄是界限的標志,[3]它可以是消極意義上人際割立的象征,在積極層面也象征著人際保護。本次沙盤中的柵欄是為了隔絕其他原始生物的攻擊,而恐龍是自我像,[4]“恐龍正在走向森林,表示我自己正在慢慢融入集體?!边@是小A第一次出現自我像,這是一個好的征兆。作品中間部分的樹木表現為希望,具有生命力的含義。烏龜表現為潛意識的智慧,是一個智者的形象,反映出小A內心的困惑及被指引的需要。青蛙具有蛻變的意義,充斥著靈性。此次沙盤中,有攻擊、危險、防御等創傷主題,但也有希望、生命力等治愈主題,尤其案主創造性地使用了沙具 (樹上的恐龍為飛行中的翼龍)、涼亭和梯子的連接使用,具有聯結的含義。[5]這些都是積極的變化。

(三)第三次沙盤

本次的沙盤是一個正在建設的現代城市,先擺放的是挖機,具有能量的含義,在大致擺放好正在施工的部分后 (左下),再擺放建好的部分 (右上)。以路牌圍起來的圍欄把正在施工的部分和建成部分隔絕開,隔絕外人的進入,具有封閉、隔絕的表現,相對而行的車互相阻擋,內在能量是受到限制的。如果可以得到疏通,則有發生轉機的可能。建筑工地、游樂園、汽車具有能量的表現,正在閱讀的夫妻及歡快玩耍的小孩具有培育的表現。小A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不知如何與異性交往,因此會害怕遇到喜歡的對象卻不敢有所行動,但沙盤作品中出現的成對的人物,反映出其內心對伴侶的期待,玩耍的小孩為另一個自我像。忙碌的建筑工地與活潑輕松的游樂園具有較大的反差。

(四)第四次沙盤

本次沙盤作品描繪的是一個交戰前線的戰況 (綠VS黃),“黃的這邊軍事力量更加雄厚一些,人會比較多,防御力量也會比較強,綠色這邊人比較少,進攻和防御都比較弱,然后他們被推到前線的后面?!钡谝淮蝿由?,小A表示因為這是戰場,在戰場上肯定會有很多炸出來的彈坑和重型機器壓出來的痕跡,在這之前沒有必要動沙。小A在結束后表示,戰場其實應該會有很多死尸,自己剛剛沒有表現出來。在問及本次作品主題時,小A表示突然想到了俄烏戰爭,所以就創造了一個戰爭場景。

本次沙盤沙具數量較少,略顯空洞。戰爭爆發、準備戰斗的士兵具有威脅、攻擊的表現,飛機及戰車朝向混亂,反映案主內心力量混亂不堪,第一次動沙,但僅僅是對表面紋理的一些修飾,內部力量不足。案主表示戰場上應該有很多死尸,但不知道怎么表達出來。死尸是死亡象征物,具有創傷象征意義,但尚未充分表達。

(五)第五次沙盤

“這是一個海底世界,然后有帶有一部分的沙灘,嗯……然后它 (海獺) 是浮在水面上的,沙灘是在這邊 (右下),這只海獺就是我?!弊稍儙熢儐柡+H對其是否有特殊意義,小A表示沒有,只是覺得海獺很自由,很悠閑,而自己最近很忙,但又不知道在忙什么?!拔矣X得意義比較大的是那堆海草,因為是海草給海洋里的生物提供了氧氣?!毙表示,自己最近的狀態跟本次沙盤表達的相反,看著這個沙盤感覺很自由很舒服,但自己最近好忙,因為臨近期末,好像時間都被瑣碎的事情全占了。小A覺得做沙盤的時候很自在,獨立完成一個沙盤作品時的那種成就感很難在生活中體會到。

本次沙盤上方較為空曠,表明案主可能具有深層的內部失衡。海的象征意義是無意識,可以看作其深入探索自我的線索和準備,具有向無意識探索的傾向,但內在心理能量不足。魔鬼魚象征威脅,但海草、貝殼和悠閑、安全的水面具有希望、深入的意義。海草周圍有石頭點綴,反映其內在心理世界中涌現轉化的契機。海獺為案主的又一個自我像,想像海獺一樣悠閑地生活。本次沙盤中具有失衡、威脅等創傷主題,但更多的是希望、深入、轉化的治愈主題,海洋的出現是一個好的方向,暗含有探索及改變的欲望。

圖1 五次沙盤作品

四、研究結果

(一)心理測評

通過比較 《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測試結果,沙盤干預后,小A人際交往困難的總分從12分降低到8分,困難程度從 “一般嚴重”變為 “困難”,有明顯下降;在與人交談、交際、待人接物三個維度分數均有所降低 (分別為1分、1分、2分),表示其在這三個方面交往水平有所提高,在與異性交往方面無太大改變。

(二)作品分析

小A的初始沙盤和終止沙盤在干預前后也有一定的變化,初始沙盤呈現的多為威脅、沖突、攻擊等主題,而終止沙盤表現出的更多是希望、轉化、深入的主題,表示其想要深入探索、改變的欲望,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個體內在的自我的成長與變化。

(三)觀察與訪談

干預結束后,小A表示:“在沙盤游戲過程中感覺挺舒服的,感覺會沒有那么焦慮?!弊约焊惺茏蠲黠@的變化就是好像不用那么依賴熟悉的朋友,可以嘗試在現實生活中參加其他人的集體活動,“比如有一次大家在群里約著到操場玩游戲,我一個人就去了,而且跟他們說話也不會吞吞吐吐了,雖然講話聲音有點小?!毙表示那次的操場聚會很開心,有一種真正融入他們的感覺。相對于干預前的訪談,小A沒有了初次來訪時的局促和緊張,可以主動跟咨詢師充分表達自己的經歷和內心的想法。干預結束一段時間后,小A表示,很感謝咨詢師給予的支持,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焦慮的次數和時間都沒有那么多了。

五、討論

從沙盤作品主題看,小A的沙盤作品呈現 “創傷”主題逐漸減少,“治愈”主題逐漸增多,且 “轉化”主題出現的變化表示其產生了改變的欲望。

從沙盤自我像的特點來看,小A第一次出現的自我成像為恐龍,恐龍具有不可控制、恐懼等意義,說明小A在人際交往中可能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且帶有一些恐懼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正常積極的人際交往;后期出現的歡快玩耍的兒童和在大海里悠閑自在、怡然自得的海獺,表示小A存在于無意識的心理能量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并轉化成了積極的力量,最終以自信和積極的形象出現。沙盤作品中的自我像往往是制作者內在自我的投射,代表其不同的人格側面。在沙盤游戲過程中,自我像出現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個體的內在自我的改變與成長。

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可能有:第一,沙盤游戲為案主提供了多元的視角和溝通方式,在其意識到自己所創造的沙盤世界中的原有交往方式存在不恰當因素時,他可能會尋求自身的改變,從而改善其人際交往;第二,案主在擺放沙具、沙盤創作的同時,整合著自己與他人、與環境及與自己的關系,修通了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通道,因此,后期的沙盤作品主題呈現越來越多的治愈主題;第三,沙盤游戲是在無意識水平工作,是非言語性的心理層面的工作,[6]它可以給個體提供一個接納和包容的環境,促進個體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交流及對話,增進個體對自我的認知和了解,從而促進自我接納,進一步促使其出現 “轉化”的意識。

六、結束語

綜合小A的沙盤作品、心理測評和觀察訪談,不難發現,沙盤游戲療法通過創設的 “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不僅緩解了小A面對人際交往時的焦慮,也促成了對其自身的認知和接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人際交往困難。

由于時間原因,干預過程只進行了5次,且研究對象是單一個案,所獲得的信息雖然具體,但難以進行統計處理,干預前后的效果比較不夠充分,尚需更多相關案例的長期跟蹤研究效果反饋。

參考文獻:

[1] 齊平,吳金昌.大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4(11):70-72.

[2] 鄭日昌.大學生心理診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3] 褚福柳,俎海珍,楊玉芹,等.1例強迫癥患者沙盤治療效果[J].四川精神衛生,2015,28(01):80-81.

[4] 申荷永.榮格與分析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5] 林少武,馮春苗,梁茵,等.初始沙盤特征在沙盤心理評估中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05):788-792.

[6] 申荷永,陳侃,高嵐.沙盤游戲治療的歷史與理論[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21(2):124-128.

猜你喜歡
個案研究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歸成長:同伴互助學習需求調查——基于D大學的個案研究
小學課程整合模式的個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馬卡排簫個案研究
何謂中國藝術?——在全球景觀與個案研究之間
高校青年教師發展個案研究
ICF-CY在學前融合教育中的應用探索——個案研究
法律英語中形容詞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討——基于USC語料庫的reasonable個案研究
孤獨癥傾向兒童強化和示范作用的個案研究
非母語者漢語交際策略個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