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中“設而不求”解題技巧的應用研究

2024-04-22 19:12鄭麗華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解題技巧初中數學

摘 要:為了幫助學生對初中數學復雜問題進行簡化探究和有效解答,文章研究了“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首先概述“設而不求”內涵與價值,其次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參考,結合大量例題說明“設而不求”具體的應用方向和解題過程,最后簡要總結全文內容,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技巧;“設而不求”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6-0068-04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部分復雜題目不能直接通過設未知數求解,而是要應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這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掌握“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元思維。初中數學教師應主動理解“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內涵與價值,找準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應用情境與方法。

一、“設而不求”的內涵與價值

“設而不求”是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方法之一,指的是在解決某些復雜問題時設定一些未知數,然后將未知數視為已知數,根據題目本身各已知條件,通過整體消元簡化問題解決過程,在降低解題難度的基礎上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對于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來說,

“設而不求”是極為重要的一種方法,使學生掌握初中數學“設而不求”解題技巧,不僅可全面提高他們在代數方程、函數、幾何圖形等方面的學習質量,還能使他們在中考時游刃有余地處理復雜題、壓軸題。初中數學教學離不開“設而不求”的解題技巧。教師應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典型例題指導學生。

二、“設而不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化簡運算問題

化簡運算屬于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如有理數化簡運算、整式化簡運算等。雖然相較于方程、函數、空間幾何等知識點,化簡運算問題較為簡單,但也有一部分初中數學化簡計算問題具有一定復雜性,學生不能通過常規方式找到解題思路和答案,此時就需要運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1]。

例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二次根式的加減”教學中,有如下問題:

先化簡,再求值:+

問題包含兩個根式,無形中增加了化簡與運算難度,但若細心觀察不難發現,被開方數有理數部分相同,無理數部分互為相反數。根據這一發現,可推測解題過程或許與以下兩公式有關: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之后,以兩大公式為切入點,可設為a,為b,則原問題轉化為求解a+b的值。a2=()2=6+,b2=()2=6-,則a2+b2=12。ab=·==5。a+b=,代入a2+b2=12、ab=5,則a+b==,可得+=。

應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借助新的未知數表示算式中復雜的根式,學生可巧妙地將復雜根式化簡求值問題轉化為“開平方”問題,進而通過平方差公式與完全平方公式的創新運用實現準確解題。

(二)代數方程問題

1.三元一次方程組“設而不求”解題技巧

三元一次方程組為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拓展延伸內容,也是初中“方程組”問題的重要內容。常規解題思路為通過“代入”或“加減”進行消元,將“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再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計算較為煩瑣。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相關“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巧解三元一次方程組問題[2]。

例如:有麻料、棉料、毛料三種布料,若購3匹麻料,7匹棉料,1匹毛料,共需315元;若購4匹麻料,

10 匹棉料,1匹毛料,共需420元?,F在購麻料、棉料、毛料各1匹,共需多少元?

結合題意,可設麻料、棉料、毛料的價格分別為x、y、z元,列出下面方程組:

解方程,聯立(1)(2):(1)×3-(2)×2,可得

x+y+z=150,求出原問題正確解。

對比傳統解法“一一求出未知數取值,然后將它們相加,求得問題最終解”,此解法先設未知數,然后將“x+y+z”視為一個整體,有效地簡化了計算過程。教師還可基于此問題變式,鼓勵學生進行變式練習,鞏固對應“設而不求”解題技巧。

2.分式方程“設而不求”解題技巧

分式方程為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的重要內容,主要目標是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分式方程概念,通過求解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基于“分式”復雜性,分式方程實際求解過程通常較為煩瑣,易使學生出現計算失誤。這就要求教師在分式方程問題中,同樣向學生傳授“設而不求”的解題技巧。

例如:解方程 +=+

觀察該分式方程可以發現,方程等號兩邊與互為倒數,與同樣互為倒數。這在增加方程求解難度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設而不求”。具體來說,基于“倒數”特征,可將方程等號左邊設為m、設為n,則方程等號右邊、可分別表示為、,原方程轉化為

m+n=+。轉化后,方程兩邊同時乘以mn,去分母可得mn(m+n)=n+m,則mn=1或m+n=0。mn=1時,m=,則 =1÷,=,解得x=0或x=8;m+n=0時,+=0,解得x=。所以,原方程解為x=0或x=8或x=。

采取“設而不求”解題技巧,根據等式兩側分式對應關系,將等式左側兩個分式分別設為m、n,右側分式對應轉化為、,有效降低了第一步“去分母”難度。之后,基于“去分母”結果求出m、n對應關系,在m+n=0或mn=1與+或·間建立聯系,可輕松求出未知數x的值。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挖掘分式方程此類對應關系,使學生準確把握“設而不求”切入點。另外,在求出分式方程“可能的解”后,

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關注左右兩側分母是否為0,去除不合題意的解。此例題中,x=0、x=8或x=時,方程左右兩側分母均不為0,所以均為方程解。

(三)函數問題

人教版初中數學函數問題包括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銳角三角函數,貫穿八九年級。其中,二次函數圖像面積問題、反比例函數面積問題等,

均可應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求解[3]。

例如,在人教版教學在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反比例函數”教學中,有下面這一道關于面積

的題:

如圖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條直線與反比例函數y=(x>0)圖像交于A、B兩點,與x軸交于點C,且點B為AC中點。分別過A、B兩點作x軸的平行線,使其與反比例函數y=(x>0)圖像交于D、E兩點,連接DE,則四邊形ABED的面積是多少?

圖1

根據題意,AD與BE兩條線相互平行,四邊形ABED滿足梯形判定條件,其中,AD為梯形上底,BE為梯形下底,AD與BE之間的距離則為梯形高。想要求出四邊形ABED的面積,必須先確認AD、BE的長及AD與BE之間距離的長,而求以上長度,需要明確A、B、D、E四點坐標。由此可應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首先,基于反比例函數y=(x>0)圖像與直線交點,可設點B坐標為(,m)。由于點B為AC中點,且點C在坐標系x軸上,則點A橫縱坐標均為點B的2倍,

即(,2m)。又因為AD、BE與x軸平行,且點D、E與反比例函數y=(x>0)圖像相交,則點E縱坐標為m,橫坐標為,整體可表示為E(,m),相對應的,點D坐標為(,2m)。AD長可通過點A、D橫坐標相減求得,即-。同理,BE長度為-,梯形高為2m-m,則梯形面積為:SABDE=(-+-)(2m-m),化簡過程如下:

SABDE=(-+-)(2m-m)=×

×m=××m=

由反比例函數圖像交點B切入“設而不求”,設點B坐標為(,m),然后結合題意與圖像求出其他交點坐標,順利表示出四邊形ABED求面積所需長度,代入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上底+下底),最后約掉所設未知數m,得出四邊形面積。運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可使解題思路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求面積”

難度。

(四)幾何問題

初中數學幾何求值問題包括“求角度”“求長度”等,但由于很多時候題干沒有給出足夠的角度與長度信息,解題思路并不清晰,需要引入未知數。學生可以通過未知數逐步表示出解題所需角度或長度,

然后根據未知數在整個幾何圖形中的等量關系,順利求出待求角度或長度[4]。

例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三角形”教學中,有以下問題:

已知RtΔABD中(如圖2),∠ABD=90°,C、E分別為線段AD上的兩點,滿足∠BAC=∠BCA,BE將∠CBD平分為∠CBE與∠DBE,求∠AEB的度數。

圖2

這是典型的幾何圖形“求角度”問題?;趩栴}逆推,若想求出∠AEB的度數,需要用到∠CBE、∠CBD、∠ABD、∠ACB等多個角度,但是對于這些角,

題干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度數。因此,可結合已知角與圖形信息,將它分別設為不同未知數,解題過程如下:

設∠BAC=∠BCA=x,則∠ABC=180°-∠BAC

-∠ABC=180°-2x

∵BE平分∠CBD

∴∠CBE==

==x-45°

∴∠BAC+∠ABE

=∠BAC+∠ABC+∠CBE

=x+(180°-2x)+(x-45°)

=135°

∴∠AEB=180°-(∠BAC+∠ABE)

=180°-135°=45°

通過“設而不求”解題技巧,設∠BAC與∠BCA為未知數x,從而在未知角與已知角間順利建立聯系,

最后基于三角形內角和等量關系抵消未知數,求出待求角度,整體解題過程更加簡潔、高效。

(五)實際應用問題

“設而不求”解題技巧還可以應用在初中數學實際應用問題的解決中[5]。廣義上,初中數學問題可分為“數學問題”與“實際問題”兩部分,上述例題可統稱為“數學問題”?!皩嶋H問題”通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意在使學生避免“書本化”“應試化”的學習,

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然而在一些實際問題中,學生同樣會遇到不能借助已知條件解題的復雜情況,需要遷移運用“設而不求”解題技巧。

例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一次函數”

教學中,有以下問題:

明珠社區組織了一次團購活動,聯系了兩家旅行社,由2名導游帶隊,旅行票原價相同。A旅行社購票優惠活動為“1名導游不優惠,其他導游與居民7折優惠”。B旅行社購票優惠活動為“全體導游與居民7.5折優惠”。假設當參與團購的居民人數是多少時,兩家旅行社收費相同?

為了簡化計算,可將兩家旅行社旅行票原價設為a,參與團購居民人數設為x,則兩家旅行社收費情況分別為:

A旅行社:yA=a+0.7a(x+1)

B旅行社:yB=0.75a(x+2)

若收費相同,則yA=yB,a+0.7a(x+1)=0.75a(x+2),解得x=4。

若基于常規列方程思路求解,由于不確定旅行票原價,很難順利解題。而融合一次函數與“設而不求”

解題技巧,通過設未知數在A、B旅行社收費之間建立函數關系,便可輕松解出題中所提問題。

三、結束語

言而總之,“設而不求”解題技巧是初中數學非常重要的解題思想與方法之一。教師應通過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掌握“設而不求”解題技巧,使他們能夠在面對復雜問題時,最大限度地簡化解題過程,提高效率與準確率。初中數學教學應大力完善“設而不求”解題技巧教學,以此提高學科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陳興菊.“設而不求”思想在數學解題中的運用[J].初中數學教與學,2022(23):21-23.

李斌.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17):69-71.

張琳.“設而不求”巧解初中數學競賽題[J].初中數學教與學,2022(9):45-46.

胡敬婷.例談“設而不求”技巧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2(9):60-62.

丁鵬儒.“設而不求”解題技巧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2021(6):79.

作者簡介:鄭麗華(1986.8-),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莆田青璜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解題技巧初中數學
圓錐曲線的解題技巧知多少
讓五年高考題為“七選五”解題技巧代言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初中記敘文閱讀解題技巧探討
高中數學解題技巧之“數”“形”結合策略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