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的意義和策略

2024-04-22 19:47李長轟
三角洲 2024年7期
關鍵詞:黨史育人中職

黨史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目的的重要支撐,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符合黨的教育方針,也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在中職歷史課程中融入黨史教育,對培養中職生的歷史認同感、民族認同感及國家認同感,堅定“四個自信”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本文在綜合他人研究的基礎上,調查研究,結合自身課堂實踐,提出將黨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的策略,力求實現實踐的可操作性,實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助力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可見歷史的重要性。中國人歷來重視修史學史,把歷史當作國家和民族的一項重要的育人資源。因此,了解中國歷史,特別是其中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不僅是增強中職生對國家過去歷史的了解,更是深化中職生對過去屈辱歷史的認識,讓中職生充分認識黨在過去一百年對整個中華民族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以歷史的維度審視現實,幫助中職學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認識歷史問題,擔當歷史責任,樹立正確政治立場。

黨史教育應該包含黨的發展歷史、黨的政策變化歷史、黨的決議進程等,是關于黨從創立之初到發展出新理論思想的一切過程。對中職生進行黨史教育,能夠讓中職生更好地銘記歷史,從中汲取優秀的精神力量,讓每一個中職生也成為實現中國夢的一分子,能夠以史為鑒,更好地立黨治國。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局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因此,在中職學生中開展黨史教育不但符合黨的育人需要,更符合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要,需要我們大力推廣和實踐,最終實現黨和國家“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整個國民素質的發展。

因此,中職歷史教師在深化中職生對歷史學科的認識的同時,更要充分地向學生傳遞黨的歷史,讓學生感知黨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領悟黨史教育的真正目的,培育中職生的家國情懷,實現課程的思政目標,推動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的改革,更好地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內。

中職歷史課程融入黨史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歷史就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過程更是最好的營養劑。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是實現教育根本目的的重要途徑,對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中職生有著重要引導意義。

一、幫助中職生增進愛黨愛國情感,堅定“四個自信”

在中職歷史課程融入黨史教育,可以幫助中職生增進愛黨愛國情感。中職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期,需要正面的引導,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程中形成的思想精神和優秀美德,例如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等對中職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在中職歷史課程中融入黨史教育內容,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深刻理解和認識是中國共產黨讓我們擺脫了過去的百年屈辱,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學生深刻理解為什么共產黨能行,讓學生能夠明白,過去我們可以創造輝煌的歷史,現在和將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也一定可以創造更輝煌的歷史,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幫助學生堅定“四個自信”。

二、幫助中職生認識和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

在中職歷史課程融入黨史教育,可以幫助中職生正確認識和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在過去的百年歷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己任,不斷反思調整改革奮進,不同的時期形成不同政策。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這些政策,并成為擁護者和支持者,黨史教育就成為了關鍵。中職生通過學習歷史事件或者了解歷史現象,特別是近代以來的中國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理解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深層意義,讓學生學會站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加深他們對黨中央和政府所做出的決策或者政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凝聚力量,更好地參與和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

三、幫助學生明辨歷史是非,增強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能力

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是把歷史割裂的一種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也是西方國家分化肢解我們思想的慣用伎倆?,F實中有些人通過編造謠言、歪曲歷史、詆毀英雄等的方式,將“虛無”的觸角延伸到了歷史唯物史觀領域,嚴重地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感情,虛無我們在革命和發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我們黨的百年歷程有著實質性的內容和精神,包含共產黨的優秀品質、紅色革命、愛黨愛國等,這些精神有著非常強大的引導作用,中職歷史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可以彌補教學中不足,增強對學生歷史的認知性引導,幫助學生突破自身的認知局限,增強學生辨別歷史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四、幫助中職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黨史知識的涵蓋面廣,包含的知識豐富,蘊含的精神偉大。例如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不懼艱難、敢于犧牲的長征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等。在中職歷史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讓學生感知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艱苦斗爭精神,從歷史榜樣中汲取優秀品質和力量,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努力拼搏的精神,有利于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養。

中職歷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職歷史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如以下幾點分析:

其一,中職生的學習能力和文化基礎比較低,在歷史課堂中積極性不高,思維和視野不開闊,是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與學的進度比較難以協調,往往都體現出比較明顯的滯后性,教師的教學容易陷入被動。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容易弱化黨史教育在中職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

其二,中職歷史教師實施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主要以“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手段為先,容易導致學生在歷史課堂中陷入被動,很難跟上教師的步伐,打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更難實現歷史課程的教學目標,還會影響學生對歷史的認知,在中職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期,這樣的歷史教學很難對學生的成長形成實質性的影響。

其三,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教而學”。歷史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為完成書本知識講解、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忽視歷史教學的方向和出發點,為“教”而教,而不是為育人而教。對于缺乏學習主動性的中職生來講,歷史既不是升學考試的科目,又不是專業技術課程,就變成應付老師的“教”而去學。因此,學生會更多的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技術課程上,而有志于升學考試的學生更是放在語數英這些必考的基礎科目上,這便消耗了學生在歷史課程中的投入時間。

總的來說,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局限,教學理念的陳舊,學生學習方式的單一,投入不足等諸多原因,造成教與學相脫節,使歷史課堂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的策略

為切實提高中職歷史教學的育人效果,把課堂主體還給學生,充分認識黨史教育在中職歷史課堂中的育人功用,教師應該采取多種策略,優化重構課堂教學內容,聚焦黨史,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感。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在專業技術領域學習方面,我們喜歡引用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句話,事實上,在基礎知識文化及思想理論的學習上,教師同樣充當著“領進門”的角色?!爸泄颤h史在時間、空間的跨度和所涉及的學科等方面非常復雜,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條件下往往無法準確把握中共黨史的脈絡,往往會在歷史的迷宮中迷失方向”。教師要起到引領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充分熟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成長的基本歷程,對黨的群眾路線有深度的把握,能深刻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做到帶著感情講歷史,挖掘將黨史教育融入課堂的有效切入點,把黨過去或者現在制定的方針政策融合進課堂中,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會,讓學生成為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定擁護者。比如在講到中國古代史“商鞅變法”這一內容的時候,變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獎勵耕戰”,而我們黨現在要做的是“確保18億畝的耕地紅線”,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再聯系到我們現在在做的違建拆除、農村占耕地建房拆除的現象,教師要站在國家的高度,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現在這么做的原因,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思想引領人。

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教學。在互聯網的加持之下,學生的學習方式跟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互聯網的普及讓他們有更多獲取新知的渠道。但是,互聯網的知識比較碎片化,需要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等把碎片化的知識點組織起來,形成系統化的知識。

教師需要加強知識儲備和理論修養,多出去培訓訪學,多讀有關黨的歷史書籍,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談治國理政方面的論著,學習其中總結的歷史規律和歷史經驗。一個有著充分知識儲備和理論修養的教師,才能在課堂上從容面對學生,引經據典把課講得生動,才能做到不是“為教而教”,脫離單純的“知識的傳導者”的角色。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

課堂教學是中職生掌握系統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做好黨史教育的主陣地,要抓好這個主陣地,教師要做好三個基本環節:

首先是備課。教師課前要搞清楚這一節課要講的主題是什么?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去完成這一教學主題?如何嵌入紅色資源?可以找些什么輔助性的材料來說明這個主題?又可以在什么樣的知識點位置融入哪些黨史知識?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充分思考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自我獨立思考的過程,相對于借鑒和模仿他人的案例,更容易形成自我的授課風格,利于教師的快速成長。

其次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就是教師將前期備課所作的思考具體化的過程,如何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什么樣的形式讓學生更喜聞樂見?什么方法讓學生更樂于參與到課堂中來,實現師生的積極互動?教師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營造黨史教育氛圍,誦讀不是語文課的專利,吟唱也不是音樂課獨有,只要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我們都應該去嘗試、去體驗,比如說在講到東北抗日斗爭英雄趙一曼的時候,讓學生誦讀她留給孩子的絕筆信,學生若能讀出英雄人物那種舍家為國的情感體驗,我們就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最后,教師應該不定期地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醒悟提高的過程,通過反思總結得與失、優點與不足,實現教師的教學質量自我監控。

三、充分發揮以黨建為核心的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其價值觀的有效傳導,關系著青年發展和社會建設的大局?!毙@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同時又非常具有普適性,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更應該依托校園文化建設,以學校主導,結合黨建團建,通過建設具有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的以黨史教育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比如說加強中共黨史長廊、廉政園、黨旗黨徽、標語口號、黨史展板等硬件環境建設,結合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引導,開展主題黨課、黨員幫扶、黨建展演、板報書畫、廣播、紅歌、演講等文化活動,把黨史教育內容在校園鋪開來,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形成以物育人、以景育人的氛圍,形成隨學隨教,達到潛移默化、入心入腦的育人效果。

總的來說,黨史教育不應該局限于有限的課堂中,而應該融合于更廣泛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從聽覺、視覺,甚至是觸覺上感知到黨史,并從中受到教育。

四、充分發揮互聯網新技術的推動作用

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新技術在黨史教育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F如今智能端、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新渠道。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平臺等,比如中宣部打造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實現黨史教育的飛躍,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培育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促成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形成良好的教學循環。

當然,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對待這把雙刃劍的問題上,教師要起到主導的作用。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優化選擇有影響力的黨史教育網站、引入較流行的互聯網平臺,起到濾網的作用,為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保駕護航。

在新技術領域,教師可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智慧沙盤系統、網絡展館VR系統等,讓學生再現歷史情境,增加學生學習的代入感、體驗感,從感官上刺激學生,讓歷史課更易于實現育人的目的。

五、充分發揮英雄人物標桿作用

在中國的歷史上涌現出一批批為救國救民而艱苦奮斗勇于犧牲的英雄人物,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共產黨人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光輝事跡永彪史冊,成為中華兒女巨大的精神財富,他們的英雄事跡對于生長于和平年代的中職生來說具有無比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要挖掘歷史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教育價值,為學生樹起優秀品質及精神的標桿,以英雄人物展現出來的不懼艱難、不畏犧牲、敢于擔當的強大精神力量增強黨史教育的感染力。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抗日英雄趙一曼、楊靖宇的電影短片,讓學生自己談談對抗日戰爭的看法;通過講述普通人王進喜、雷鋒成長為時代楷模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在和平年代響應時代召喚也可以有戰天斗地的精神氣概,最終成就自我,更深刻體驗精神動力、信仰力量的強大。通過樹立英雄人物的標桿作用,學習英雄人物的斗爭精神,讓學生深入其中,在心底萌生出敬仰、信仰,那我們的教育就達到了目的,國家也會變得更有力量。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黨史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蘊含著深刻的價值關懷和信仰啟蒙,中職歷史教師作為歷史課堂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應該關注教學的育人功效,充分認識黨史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僅僅著眼于歷史知識點的傳導。因此,我們需要轉變教育觀念,轉變評價方式,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到黨史教育當中,多形式、多元化地把黨史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空中課堂,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作者簡介:

李長轟,廣西貴港人,本科歷史學學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歷史教育、課程改革等。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歷史課程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21B200)研究成果。作者單位:貴港市職業教育中心。

猜你喜歡
黨史育人中職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淺談中職英語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