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傳統文化看文化自信

2024-04-22 01:01王婭
三角洲 2024年7期
關鍵詞:儒家文化儒學孔子

王婭

一直以來,儒家文化在我國傳統優秀文化中都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君主專制統治下的春秋戰國時期,還是當今的社會主義社會,儒家思想都是社會發展中重要的思想來源。儒家思想的核心為“仁”,與現代社會中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來源?;诖?,文章在對儒家文化概念、發展歷程、地位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對于我國文化自信建設的重要導向意義。

傳統觀點認為,“儒學”產生于春秋戰國,是先秦諸家的一項主要理論,它的創始人是孔子,也就是我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鬃釉诮⑷鍖W的時候,對“仁”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么孔子在建立儒學的時候,一直以來都是以“仁”為核心來推行仁政的原因??鬃影选叭省崩斫鉃椤皭廴恕?,并要求“愛生萬物,兼愛萬物”。然而,人的仁愛之心,又受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作用的客體和次序,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和本質,都有對應的差別,此即“愛有差等”。

儒家文化演變過程及地位

一、儒家文化演變過程

儒學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之路,可謂是波瀾坎坷,直至今日它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并重新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眾所周知,孔子開創了儒學,孔子以后,孟子、荀子對儒學進行了豐富,但與孔子所倡導的“仁”“禮”相比,孟子所倡導的“仁政”、荀子所倡導的“性惡論”,都只是對其進行了拓展。秦始皇時代,儒學遭受沉重打擊,并因“焚書坑儒”而被法家所打壓。在漢武帝時代,董仲舒大力提倡“百家爭鳴,唯其如此”,將儒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礎上增添了“大一統”和“君權神授”的理念,使儒學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在宋明之際,“二程”等人把儒家思想推進到了理學的舞臺上,并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在維新的時候,康有為提出了“托古改制”,重新確認了儒家的正統地位,但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時候,因為資本主義的興起,資產階級的革命勢力對儒家的壓制,儒家的正統地位被徹底的顛覆,直到新中國成立,馬克思主義的興起,儒家的主流地位才消失,而在改革開放的時候,百鳥爭鳴,儒家的思想才被人們所接受,并被認為是華夏文化的一種傳承,至今還在??梢哉f,孔子文化是歷代文人的智慧結晶,它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從儒學興起開始,孔孟之學就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雖然其發展并不一帆風順,時有頂峰,時有衰落,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儒學一直占據著中華文明的主導地位。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對于儒學來說也是一樣,歷史越悠久,就越值得傳承,自從儒學發展到改革開放之后,就一直備受爭議,但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百家爭鳴,“醇香”終于被人們發掘出來,經過數千年的“發酵”,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行為養成,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因此,儒學的統治地位是由歷史演變而來的,儒學是在動蕩不安的春秋戰國時代產生的,是對那個時代的深刻思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具有指導性作用的意識形態體系。儒學的誕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必然,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結果,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源泉,也是衡量中華人民精神與道德的唯一標準。

儒家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內在價值

一、治國安邦的思想來源

儒家文化中追求的“大一統”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政治思想,其中不僅包含了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為現代社會所使用,可以引導人們積極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為領導者提供治國理政的新途徑。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統治者希望建立起和平統一的局面,與現在人們追求的和平是一樣的概念。盡管如今社會穩定,但是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人們共同追求的主題。

二、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理念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始終堅持走“和平外交”的道路,主要是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受到這些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中華民族才能將這些和平的思想推向世界。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有“四海之內皆兄弟”“遠親不如近鄰”“協和萬邦”等注重和平的思想,這些思想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與中華民族緊緊聯系在一起了,兩者密不可分。國際關系雖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但是困難誰都會有,今天你幫我一把,明天我就會還你一筐。如今,愛好和平思想已經深深嵌在了中華民族的骨子里,成為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方針和理念。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標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應的24字方針,既有針對國家層面的,也有針對社會層面的,還有針對個人層面的,對于國家來說就是要保證國泰民安,對于社會來說就是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而落實到個人層面自然就是加強個人的道德行為的修養,這些觀點在儒家文化中都有所體現,只是在儒家文化中并沒有將這些細分出來。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主張“仁政”,要以德治國,同樣地,儒家文化中也有“正義”的體現,諸如“舍生而取義者也”,在正義面前,生命就顯得不值一提,其實就是在強調正義的重要性,而個人層面的道德標準就更不用談了,儒家文化聞名于世的特色就在于以道德教化教育人,通過“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層面的思想來約束人的道德行為,使得人的行為符合禮法的要求。

儒家文化對文化自信的價值導向

一、自然價值導向——天人合一

從整體上來看,科技可以分為古典科技與現代科技兩大種。其中,古典科技強調遵循自然規律,適度開發并利用自然資源,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現代科技則超越了自然規律,造成了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使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較為緊張,并出現了很多惡劣的環境問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全球性環境問題解決的一個基本邏輯就在于恢復科技的古典品格,而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涵蓋了這一品格。儒家文化認為,自然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并非獨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特定聯系的,是一個統一體,正如《中庸》所指出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強調人類要尊重自然,認為只有這樣世界上的萬物才能實現各安其位、和諧共處。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僅為全球性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路,而且也為我國在國際舞臺上就環保問題發聲提供了自信來源。

二、人性價值導向——性善德先

儒家文化主張“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是善良的,并將人的道德良知視為一種非常強大的正能量,正如孔子所說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一樣。但是,西方文化則與我國文化相反,其不相信道德良知,而堅信理性科學,并主張“性惡論”,甚至將原罪說寫入了圣經,因而培根有“知識就是力量”一說,其中的“知識”就是指科學知識。儒家文化認為“德性優先”,強調在行事之前首先需要考慮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然后再考慮能不能做。歷史實踐充分說明,堅持“理性優先”的文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遺忘道德正當性,出現職責缺位;而堅持“性善德先”的中華民族則必然會在國際關系中肩負起更多的道義職責,受到世界各國的尊重與認可,由此使得國人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

三、治理價值導向——德治仁政

在國家治理層面,《大學》強調“內圣外王”。其中,“內圣”主要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王”則涵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認為“內圣”是“外王”合法性的重要來源,所以儒家認為“王”應當是有德者,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德”是“王天下”的前提條件,“施德”則是實現“王天下”的具體途徑,這便體現為孔孟的“德治仁政”思想?,F代社會強調發展市場經濟,而從契約屬性來看,市場經濟更加重視法治精神。但是,我們在法治化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德治”的優勢?!暗轮巍迸c“法治”并非彼此矛盾的存在,而呈現出互補的關系。我國的犯罪率在全球排第88位,屬于犯罪率較低的地區之一,而這則與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德治”思想密不可分。

四、行為價值導向——適度中庸

辯證法強調“質”“量”“度”,認為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但是要把握“度”,以免向相反方向發展。在農耕文明的影響之下,儒家文化對“度”的態度相對保守,提倡中庸之道,過猶不及。東方文化對待“度”的態度對于緩解人們欲望膨脹更具意義。儒家文化強調將人們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而然的范圍之內,既不人為進行放大,也不人為進行壓抑,從這個層面來看,“適度中庸”才是一種在行為價值上更健康、更和諧、更自信的導向。

五、倫理價值導向——以人為本

就其總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層面來認識其倫理價值。一是“長幼尊卑”的宗法倫理學?!靶ⅰ迸c“忠”作為儒家“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在心理上需要遵守的道德規范,而“長幼尊卑”“三綱五?!钡雀拍?,則使人們對家庭生活有了具體的要求。從辯證的角度來看,這種思想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它對當今社會具有的參考價值,就是要鼓勵人們尊敬家里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兄弟姐妹,對自己的國家忠誠。二是人道的“仁者愛人”。在儒學的仁學中,十分重視人的地位和價值,強調“以人為本”,把“仁德”看作是“人的本性體現”,把人看作是有道德理性的,并提出了“人在,人就在”的“共生關系”。這種思想在認識到民眾的同時,也認識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這在當時的封建時代,無疑是一種先進的思想。然而,這種觀點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夸大了道德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思想對今天的社會也是有借鑒作用的??鬃拥摹叭蕫邸崩砟顝摹皭圩约骸遍_始,把自己的愛延伸到他人,并把這種愛擴大到社會和國家,從而實現了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不僅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互相尊重,也能夠讓大家更好地互相關心和愛護。這種理念可以有效地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從而使整個社會更加穩定和諧、安定,并促進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

綜上所述,所謂的“儒家文化”其實指的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一個文化流派,并且歷代統治者和文學家在孔孟之后對此進行推崇和補充之后,形成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觀點為“仁”和“禮”,并由此衍生出許多有關于道德理性方面的中心思想,主要倡導修身養性、道德禮法以及血親人倫,這對于人們養成良好的個人修養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楊斌斌,女,1995年生于重慶,碩士研究生,中共白銀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文化藝術類(當代文化、中西方文化對比、當代藝術、中華文化);王婭,中共白銀市委黨校工作科。

猜你喜歡
儒家文化儒學孔子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儒學交流在路上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