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悲劇性作品的課堂教學

2024-04-22 19:47余浩龐淑賢
三角洲 2024年7期
關鍵詞:悲劇性中學語文悲劇

余浩 龐淑賢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其學科性質要求關注學生人文素養與審美能力的重點培育。悲劇性作品具有豐富的審美和情感價值,對落實好學生情感意志的培育以及人文素養、審美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鑒于此,本文將從中學語文教材中悲劇性作品的現實意義以及課堂教學開展進行探究分析。

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必須重視學生內在情感意志的培育以及人文素養、審美能力的提升,而悲劇作品具有獨特的人文與審美價值。教材中選錄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悲劇作品,當教師帶領學生真正走進這些悲劇作品,感受其中的悲劇人物、理解悲劇精神時,便可領悟到任何意外與不幸都只是暫時,而其中蘊含的樂觀積極的悲劇精神,卻能給人精神世界與內在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中學語文悲劇性作品課堂教學現實意義

“閱讀悲劇使人產生的悲痛之感,讓人感到害怕、痛苦,但卻恰恰使人去更加沉靜地去思索生命、生存之真諦?!北瘎∽髌返膬r值,在于從悲劇主人公那頑強不屈的品格、堅韌的生命意志上,幫助學生塑造銳意進取的人生態度;在于從悲壯的情節中激發情感上的共鳴,培育學生的共情能力與高尚品格;在于從激烈矛盾沖突中揭示現實問題,培育學生理性思索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梢哉f,悲劇性作品在落實語文學科性質、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落實語文學科性質的必然要求

語文學科是一門極富人文性的學科。引導學生具有人文關懷與正確價值觀是語文課程目標的重要要求。悲劇性作品教學作為中學課堂情感教學的重要陣地,能培養我們的憐憫心,讓人敢于直面人世間的不幸與苦難,不再因為意外與死亡而惶惶不可終日。

與其他任何文學形式相比,悲劇是最令人動容的文學形式、最能讓人懂得悲憫情懷重要性的文學形式。如今的大多數中學生因為自身對于苦難意識與憐憫之心的缺失,導致對現今的一些悲劇現象感到漠然甚至幸災樂禍,但苦難意識與悲憫之心,恰恰是我們理解生活真諦、探尋生命價值的鑰匙。悲劇性作品中的主人公們所經歷的人生不幸、苦難與死亡,讓人不禁為其感到深切的關心與同情,使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得到切實發展,讓學生敢于正視生活中的挫折與磨難,具有真正的悲憫情懷,從而將語文學科的人文特性落到實處,落在學生的內在品格之中。

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養料

悲劇性作品“使人得以借助死亡的陰暗背景,更加明晰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敝袑W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由于學生對各種事物的認知與理解還遠未成熟健全,所以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三觀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健全學生的情感世界?,F今社會,虛無主義、金錢主義與享樂主義各種不良思想的沖擊,使得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來自外部多重因素威脅。有的學生受到不良價值觀影響,把違反紀律當作是自我意識獨立的表現,蔑視校規校紀,久而久之導致思想道德修養出現偏差;有的因為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的過分寵愛讓他們始終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共情能力與關懷之心;有的學生抗壓能力明顯不足,在遭遇困難或意外事件時容易懷疑自我、自暴自棄,中學生自殘、自殺等令人扼腕的事件時有發生。

鑒于以上種種狀況,我們必須要利用好教材中具有生活啟迪、生命指導意義的悲劇性作品。以情感教學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塑造正向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讓學生不再因為不幸或挫折而對生命意義產生困惑,以此助力學生健康成長進步。

中學語文悲劇性作品教學實踐探究

中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許多經典的悲劇性作品,具有極高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價值。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悲劇性作品的價值,對當今學生正確價值觀、道德觀的塑造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初步認識不同悲劇類型

在帶領學生學習悲劇作品時,應首先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不同悲劇類型,幫助學生能夠走近悲劇作品,了解此類型相關的美學依據,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學語文教材當中的悲劇作品按照悲劇成因來說主要分為社會悲劇、性格悲劇,以及命運悲劇。

首先是社會悲劇。社會悲劇是中學語文教材中出現最多的悲劇類型,此類悲劇作品主要是描寫某一特殊時代背景所造成的人間悲劇,主要表現了悲劇主人公們在社會大環境下的悲慘境遇,比如教材中的《祝?!贰独子辍返茸髌?。魯迅《祝?!分械南榱稚┦且晃粯銓嵖细傻霓r村婦女,卻因為受到封建禮教和封建秩序的荼毒,不僅被婆婆當作“商品”一樣賣給他人做妻,在精神上也因聽信一妻不侍二夫,否則死后將被一分為二的荒唐言論所困擾,最后活活被逼瘋。

其次是性格悲劇。性格悲劇指的是人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中學語文教材中也收錄了許多因性格導致不幸發生的經典悲劇性作品,比如《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等。被譽為西楚霸王的項羽原本有很大機會奪得天下,但正是其性格上的缺陷讓這位霸王的霸業折戟。究其性格上的原因,自大使他沒有在鴻門宴上除掉自己的最大對手劉邦;暴戾使他在攻進咸陽之后,選擇一把火將咸陽宮焚燒殆盡;種種性格上的缺陷或弱點致使其最終無奈地自刎于烏江。

最后是命運悲劇。命運悲劇是西方悲劇學說中出現最早,對后世悲劇學說影響巨大的一種悲劇類型,此類悲劇把人類必不可免的悲劇的根源歸結于強大而神秘的神或命運。如《駱駝祥子》中勤懇的車夫祥子,其一生中最大的夢想僅僅是買下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車,但每次都是自己在距離夢想愈來愈近時遭遇到各種意外。第一次是攢的錢被一個跟蹤曹先生的偵緝隊員全騙走了;第二次是因為虎妞的突然去世,祥子只能選擇將自己的車賣掉來操辦虎妞的喪事。命運讓原本踏實勤奮的祥子數次看到希望又屢次絕望,最終被無情命運捉弄的祥子開始不再相信辛勤勞動的意義,終日沉淪在游戲人生的日子里。

二、多種方法分析悲劇人物

在對悲劇作品的類型進行一個初步的認識區分之后,教師應重點分析悲劇性作品當中的悲劇人物,采用多種分析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悲劇主人公進行分析,探求以人物分析為切入點更深一步理解悲劇作品及其意蘊。

悲劇人物語言描寫分析。通過作品中精準、生動的語言描寫,讀者能夠更加真實地感知和理解人物形象。例如《狂人日記》中的“我”隨時說著瘋話:“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边@些“瘋言瘋語”成功塑造出了舊時代封建中國群像,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独子辍分械姆饨ù蠹议L周樸園在“勸”妻子喝藥的過程中說道:“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笨梢詮闹械弥?,妻子繁漪只是一個自己的服從對象而已,其話語中所透露出的專橫注定了這個封建大家庭中的人心各自背離。

悲劇人物動作神態描寫分析。作品中對悲劇主人公感官、情感、行為和環境等方面的詳細描繪,使讀者能夠更加真實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犊滓壹骸分械闹魅斯滓壹涸谧髌烽_頭便寫他“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唯一的人”,不愿脫下的長衫代表了其與當時的眾多舊時代知識分子內心的束縛和限制。而后面又寫他有著“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襯托其生活上的窘迫境地?!栋正傳》的阿Q在被人揪住辮子往墻上撞時,連忙討好似的說自己是“蟲豸”,希望能通過貶低自己的方式讓對方放過自己,其自輕自賤的形象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悲劇人物所處情景描寫分析。環境影響人、塑造人、決定人,而環境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于場景、地點或背景環境的詳細描述?!独子辍返牡谌恢袑Ξ敃r環境進行了如此書寫:“雷又隱隱地響著,青蛙像是嚇得不敢多叫。風又歇起來,柳葉沙沙地響?!北╋L雨來臨前的悶熱景象將緊張的人物關系與煩悶的心理進行了深層的暗示?!陡]娥冤》寫到,竇娥死后“血都飛在那丈二白練上,并無半點落地”且加之不尋常的“六月飛雪”,作者通過對反常情景的細致描寫,為清白無辜的竇娥洗刷掉她所遭受的莫大冤屈。

深度發掘悲劇教育價值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悲劇性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價值,無論對學生的人生理念的確立或者苦難意識的形成,亦或是人文關懷的發展都是具有重要的啟迪與指導作用。具體來言,教材中悲劇性作品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三方面。

生命教育價值方面,悲劇所包含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實質,“使人的生命力更加活躍,它是生命的興奮劑和強壯劑?!苯處熢谶M行悲劇作品教學時,必須要注意學會引導學生感受來自悲劇人物、悲劇情節所體現出的堅韌的生命所散發出的熾熱的生命活力,讓學生不再回避死亡,而是學會珍惜熱愛生命。如《魯濱遜漂流記》中因遭遇風暴觸礁而落難荒島中的魯濱遜,始終沒有放棄生的念頭,面對艱險的荒島環境,用不屈的生存信念和扎實的求生技能克服了一個接一個生存困難??傊?,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悲劇性作品在生命教育中的價值,要讓學生主動去思考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死亡對于生命的最終意義、如何發揮出生命最大價值等問題,最終實現生命教育的目標。

道德教育價值方面,悲劇性作品具有強大的道德感召作用,在閱讀悲劇性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無不在為那些因觸碰道德底線所導致的悲劇而感到憤怒與扼腕。例如《雷雨》中周萍與繁漪,前者是周樸園的長子,后者是其續弦妻子。兩人因情愛沖昏頭腦,做出了突破道德底線的茍且之事,為周家大家庭的破裂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我們也為那些堅守道德底線、具有道德責任感的主人公的正義之舉所感動,比如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那個堅守心中道德信念,不畏強權,具有滿腔愛國熱血的劉和珍君的遇害而感到扼腕與敬佩??梢哉f,悲劇性作品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培育正義信念、肩負道德責任的絕佳素材。

情感教育價值方面,悲劇性作品展現出濃烈的人文關懷,《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盡管出身卑微生活拮據,但依然心懷“城市夢”,義無反顧地來到城市做起了辛苦的車夫工作。在自己的買車錢被孫偵探敲詐一空時,他卻沒有為此感到悲觀絕望,而是依舊勤勤懇懇地為實現心中理想而辛勤工作,讓讀者被其骨子里的質樸所感動。再比如《我與地壇》中的母親,面對脾氣開始古怪、偶爾像著了魔、發了瘋似的兒子,她選擇自己將所有的不安與痛苦都默默承擔,而反饋給兒子的永遠都是理解與支持,再勞累她也從未說過“你替我想想”這種話。母愛在照顧兒子一點一滴中流淌,讓人為之動容,母親對孩子的最真摯、最為呵護的愛觸動讀者的心靈。

不同于對苦難總是持歌頌態度的“雞湯式作品”,真正優秀的悲劇作品雖充滿了不幸與死亡,但絕非一個“悲”就能對之完全概括的。它們會讓人感到精神上的震顫與靈魂上的滋養,使人的內心徹底沉靜下來,去思考苦難的真正價值與生命的終極意義。在教學中,我們應持續不斷地發掘悲劇性作品的多方面價值,發揮好悲劇性作品在育人領域的獨特優勢。

作者簡介:

余浩,男,重慶奉節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語文課堂教學研究;龐淑賢,女,河南博愛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作者單位:長江大學人文與新媒體學院。

猜你喜歡
悲劇性中學語文悲劇
偉大的悲劇
女性視閾下宿命論的悲劇性
加強中學語文朗讀訓練的思考
泄洪的悲劇不能一再上演
從“淳安女童失聯案”看新媒體的悲劇性事件報道
中學語文略讀策略初探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貓的悲劇
近視的悲劇
中學語文悲劇性作品的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