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鏈教學在高等藝術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2024-04-22 20:59范甜甜
三角洲 2024年7期
關鍵詞:重難點理論課思政

范甜甜

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問題導向是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本文以思政課教學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為引入,分析了問題鏈教學的內涵和特征,論證了問題鏈教學應用于藝術生思政課堂的必要性,重點強調了問題鏈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原則,以提高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把思政課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边@一重要論述,為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與思政課理論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教師用心教,強調教師授課方式的主導性和實效性,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用心悟,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里的“教”與“悟”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育理念的生動體現。如何做到“用心教”和“用心悟”,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方式的選擇上不斷進行深入研究和創新,在“用心教”的同時,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真正達到思政課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果。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習的原動力在于“疑”,只有存在疑惑,才會主動去探索,去找尋答案,所以“問題導向”是一個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教學思路,而問題導向的重點在于問題的提出和設計,要能夠提出學生真正關注和疑惑的問題,且問題之間要能形成一種必然聯系,才能達到對理論知識學懂弄通的目的?;谝陨?,我們提出了“問題鏈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鏈教學及其特征

什么是“問題鏈教學”?馮秀軍在《用“問題鏈”打造含金量高、獲得感強的思政課》一文中講道,“問題鏈教學”以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為起點,緊扣教材中的重難點,在學生關注點和教材重難點的結合點上精心設計問題,以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引導教學、激活學生、點燃課堂,從而讓學生沿著明辨是非、格物致知的思考路徑,在不斷深入的連續追問中學會思考、確立信仰。王建強在《課堂問題鏈的設計、實踐與思考》一文中指出,問題鏈教學法是根據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以問題設計為基礎,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以問題為紐帶,通過對問題的討論、交流和評析,來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我們認為,“問題鏈教學”與其他教學法相比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征:

第一,學生思維方式由被動變主動。問題鏈教學注重啟發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傳統理論課授課方式多以“灌輸式”講授為主,是一種被動接受的學習過程,學生需要“被迫”保持高度專注力才能有好的效果,對藝術生來講這種授課方式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拋錨等問題,問題鏈教學以提出學生關注和疑惑的問題為開端,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自覺思考和主動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授課模式由主講變主導?!皩А斌w現在對課堂的整體設計和掌控,此時“導”的重點是設計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設計,能夠把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再經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問題鏈將理論內容具體化、系統化,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有一種層層深入、抽絲剝繭,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新奇感,自然而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在整個過程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

第三,課堂生態環境由嚴肅變活潑。良好的課堂生態是教師樂意講,學生悅意學,是一種師生間的“雙向奔赴”,而好的教學環境體現在師生間的互動中,問題鏈教學有大量的問題討論和探索過程,使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顯增強,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在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把一些道理搞清楚弄明白,教師再根據與學生互動中反映出的難點問題對“問題鏈”進行優化和調整,以達到課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發展。

問題鏈教學在藝術生思政課堂應用的必要性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藝術專業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類理論性強、抽象概念多的課程,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和畏難情緒,如何讓藝術生接受并喜歡上思政課,得從方法多創新、內容更生動上下功夫,才能提高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學生的獲得感。問題鏈教學以其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邏輯關聯性,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熱情。所以,問題鏈教學應用于藝術生的理論課堂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是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傳統理論課教學多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即“灌輸式”授課模式。而人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即是矛盾,提出問題就是發現矛盾的存在,并產生解決矛盾的需要和動機,發現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端,也是解決問題的動力。只有發現和提出問題,才能激勵和促使人們投入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之中。問題鏈教學,通過設計提出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而將學習變成主動探索和思考,此時,教師的教就會變得輕松,學生的學亦會變得愉悅。

二是有利于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環節的中心,在教學中將學生當作主要的參與者,將學生作為研究學習的對象,將學生人格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作為教學的目的。因而,它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問題,而是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從教師那里接收知識,而是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尋求和發現知識。而問題鏈教學就是培養學生通過獨立探索和主動思考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站在學生角度,設計提出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所以問題鏈教學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三是有利于增強思政理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理論課堂學生的抬頭率和獲得感是教學效果考量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提高“抬頭率”要做的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能講到學生的心坎里,所以提出的問題首先得是學生關注的問題;“獲得感”是一堂課對學生的啟發和收獲,如果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愿意主動探索,那么就會有更多的主動思考和參與課堂,這樣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感知會更直接、更深刻,而問題鏈教學通過設計使得理論內容由淺入深、化繁為簡,對藝術生來講更易理解和接收,也會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入腦入心。

四是有利于更好地講清楚思政課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并要求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問題鏈教學設計的問題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問題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這一設計有利于化解重難點,更利于把一些道理講深、講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分組匯報、課外研學等多種形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強了課堂參與度,使理論課堂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同時也達到思政課要把道理講活的要求,所以,問題鏈教學應用于藝術生思政課教學更能把一些道理講清楚弄明白。

問題鏈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原則

問題鏈教學的重點是設計問題,問題設計得恰當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成效,結合藝術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第一,問題設計把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一方面,藝術專業的大學生文化理論課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在充分進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針對藝術生的問題設計應比普通大學生設計的問題層級更低、問題更形象,比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導論的第一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及其內涵,這是整本教材的開篇第一目,學生已有《思想道德與法治》一學期的學習基礎,對思政理論課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識儲備,教材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的時代背景、提出的過程和內涵”三個層級,基于學生特點,我們做了如下設計:“認識馬克思,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的過程是怎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是什么”這樣六個層級,由低到高,由形象到抽象,藝術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藝術生在理論課學習方面普遍存在自我效能偏低、缺乏學習動力和信心等問題,所以問題的設計一定要由淺入深,由較簡單易答的問題入手,讓學生收獲學習的信心,進而有了繼續探索的動力和自信,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多鼓勵和肯定,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問題的設計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設計原則。

第二,問題鏈各問題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聯性。所謂“鏈”,就是將各個問題串聯起來的一條線索,也就是各個問題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有“鏈”說明問題之間不是孤立隨機的,是經過設計構思且相互銜接的。一般來講,要搞清楚一個知識點,我們會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基本問題,這是一個基本構架,日常教學并非全都如此,一定要根據學情做具體分析,提出更適合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充分的探索,所以設計問題要細致、深入。比如:《概論課》第一章第一節第一目“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教材只用了兩個自然段來闡述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對于普通本科生來講可以直接切入,但對藝術高職生來說直接講就不容易理解,得要有一定的知識鋪墊,對此我們設計的問題是:“毛澤東是誰(認識偉人),毛澤東思想名稱的由來是什么(名稱解析)、毛澤東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時代背景、理論條件、實踐基礎等歷史條件)”,對教材內容加以擴充,由人物到名稱再逐步引向理論深處,主線即毛澤東思想,由畫面到理論,這樣的設計便于學生理解和感知理論,符合藝術生的接受特點。

第三,問題設計的具體內容要把握的原則。一是提出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提出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學生關注和困惑的是什么?就要對學生充分了解,可以通過課前問卷調查、課間詢問學生、教學經驗總結等方式,還可以通過瀏覽學生每天關注的網絡軟件、話題、博主等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設計問題,進行導課,就會第一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再進一步提出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問題,就會收獲學生的關注,為后面的深入探究打下好的溝通基礎。二是提出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問題。提出問題不能一味只為迎合學生,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實現教學目標才是一堂課的中心任務,所有問題的提出一定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而設計,問題的設計一定是圍繞教學目標這一中心任務展開,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問題鏈教學中設計的核心問題所在。三是提出體現教學重難點的問題。教學重難點是在對授課對象進行學情分析,同時與教學目標相結合的基礎上做出的,會存在因班而異、因專業而異的狀況,教學重難點也是課堂教學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要設計出體現教學重難點的問題,就要充分了解學情,知道學生的優勢和劣勢,同時以教學目標為中心找到二者之間的契合點,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問題,才可以起到化解難點、突出重點的作用,也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本文系2022年校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問題鏈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成果(項目編號:Y20220104)。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重難點理論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誦讀100句,記考綱重難點詞匯(二)
化學平衡重難點知識突破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
“721”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新課標下中職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