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策略

2024-04-22 21:41黃耀
求知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實施策略核心素養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導向?;诖?,從任務驅動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實際,深入探討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分析如何在設置任務項目、制訂任務機制、組建任務小組、評價任務成果等教學環節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文化傳承與理解、思維能力發展與提升以及審美鑒賞與創造等核心素養,旨在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學思路,助力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任務驅動;實施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港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立項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批準文號:貴教辦〔2023〕5號;課題編號:202309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黃耀(1972—),男,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平南縣安懷鎮中心小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核心素養培養逐漸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指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新的發展目標與挑戰,不僅涉及對教材的選擇和教法的應用,還涉及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反思和重塑。在此背景下,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了合適的平臺,要求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吸收知識。教師要通過實際的任務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筆者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更好地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以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一種嶄新的、更為有效的方法論,為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框架

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主體性和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真實的任務使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1]。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圍繞任務進行,包含以下關鍵環節:

第一,創設情境。這是啟動任務的初始階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創設一個真實或半真實的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為后續的任務提供背景。例如,在古詩《春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春天的相關視頻,如鳥鳴、花開等,為學生營造寧靜的春天早晨的氛圍,使學生置身于詩中描述的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第二,設計任務。在此環節,教師需要設計與情境相適應的任務,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任務要具有真實性和挑戰性,要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和合作的意愿[2]。例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或任務,要求學生以“我在春天的早晨”為題,寫一篇短文或畫一幅畫,描述自己對春天早晨的感受或所見所聞,培養其語言運用能力。

第三,自主探索。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對任務進行探索、研究、討論和實踐等。在此環節,教師主要負責引導、監督和支持學生,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聯結和拓展[3],發展語文學科綜合素養;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或是結合書本和網絡資料,描述春天的早晨。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之前學過的詞匯和句型,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第四,協作學習。此環節強調團隊合作、交流和分享,促使學生從協作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例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和分享各自的作品,可從中了解不同的描述方法和感受,也可以互相借鑒并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五,效果評價。完成任務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學生在合作、溝通、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評價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等,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核心素養培養情況,確保教學目標達成。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作品,評價學生對春天特征的理解、對詞匯和句型的運用能力以及創作和表達的能力。

第六,反饋與調整?;谠u價結果,教師給予學生反饋,并根據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對教學進行調整,為下一輪的任務驅動課堂教學做好準備。例如,在《春曉》的教學中,教師收集學生作品后,可以總結學生在作文或畫作中常犯的錯誤,或是一些值得鼓勵的亮點,對此進行課堂反饋,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習行為和方法進行調整。

整個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都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旨在通過真實、有深度的語文學習,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設置任務項目,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強調通過創設情境,即為學生創設真實、豐富的語境,進而促進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情境為載體,精心設置任務項目,這不僅是教學的起點,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關鍵環節[4]。任務應當明確、具有挑戰性并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和啟發學生明確任務目標。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熟悉的經典童話故事《白雪公主》為背景,設計任務項目情境,描述白雪公主在森林中遇見七個小矮人的情景。此任務旨在使學生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去構建句子,具體地描繪情境,進行語言實踐。教師在此過程中的角色是引導者和支持者,幫助學生明確任務的核心要求——梳理情節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感變化,確定描述的重點,如白雪公主的驚訝、小矮人的好奇等。如此,學生在情境中對詞匯、句法進行了實際應用,這對于學生在語言輸出、表達邏輯、語境應用等多個方面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探索,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還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等能力的發展。在對文本內容進行解讀、鑒賞和再創作時,學生需要發揮批判性思維,進行深度的文本分析和解讀,這既能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又能增強學生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發展,進而達到培養其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制訂任務機制,強化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

強化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是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機制是指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系統地組織和實施教學任務的一系列策略、原則和方法,是確保任務能夠真正地驅動學生學習以及促進學生知識構建、技能發展和正確態度價值觀形成的關鍵[5]。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制訂合理的任務機制。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故事進行初步的解讀,再引導學生對故事背后的文化元素、價值觀等進行探究性學習,最后鼓勵學生在現代背景下對故事進行再創作或改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文化傳承和理解能力的發展。面對教師制訂的任務機制,學生需要分析任務,對任務的具體要求進行梳理,明確自己在任務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承擔的責任,確定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以及如何有效地與同伴合作,從而為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古詩《寒食》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以及教輔資料中關于“寒食節”的相關介紹,初步了解寒食節的由來、習俗。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系列與寒食節相關的文化、歷史資料,如古代文獻、畫作等,指導學生運用文獻檢索、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詩中所描述的節日氛圍。最后,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創作活動,如編寫與寒食節相關的小故事、繪制插圖或制作節日卡片等,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參與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組建任務小組,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思維的鍛煉,從而獲得能力的提升。以《望廬山瀑布》古詩教學為例,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情,精心組建任務小組,確保每個小組都具備不同思維風格和學習習慣的學生,形成互補。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任務要求:每個小組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對詩歌進行深入探討,解析詩中對瀑布的描述及背后的意蘊。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詩歌創作背景等資料,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另一方面,小組成員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信息搜集員、思維拓展員、記錄員等,使小組合作學習更為高效。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對小組的討論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找出不足,調整優化。最終,每個小組形成一份關于《望廬山瀑布》的解析報告,并通過展示、辯論等形式,與其他小組互動交流。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詩歌的深入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評價任務成果,激發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下,開展教學評價不僅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6]。

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從多角度評價學生的任務成果,構建一個強導向、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體系,確保學生在審美鑒賞與創造上獲得發展。具體而言,首先,教師需要運用形成性評價手段,通過觀察、記錄、訪談等方式,持續追蹤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狀態,如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情感反應、審美體驗及創造性表達等。其次,教師需要采用標準化評價工具,如概念圖、審美鑒賞量化表等,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進行定量分析,確保評價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同伴評價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交流,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度理解與創新思考。再次,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技能的考查,確保學生進行深度的文學解讀與創意表達。最后,完成評價后,教師要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使用教育性語言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調整,確保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持續進步。

例如,在《草房子》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課前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明確學生需要達到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目標。例如,學生要能理解作者對“家”的深厚情感,并嘗試進行自我表達。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草房子》相關的任務,如創作與“家”相關的小故事或繪畫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形成性評價手段,觀察學生對故事的反應,收集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言論,以及在任務中的創造性表現,重點考查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此外,教師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為學生提供具體、有針對性的反饋,如在文學解讀、審美體驗、創意表達等方面的具體表現,贊揚其亮點,或指出需要改進之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調整。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任務完成情況編寫反思報告,系統歸納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收獲、困惑與下一步的學習計劃,對自己在任務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明確自己在審美鑒賞和創造性表達上的優勢與不足,激勵自己在審美鑒賞與創造上持續發展。

三、總結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養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關鍵詞,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結合核心素養培養進行更為高效、深入的教學,成為教師重要的研究課題。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教學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了新的實踐視角。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以語文課堂為載體,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培養,通過設置任務項目、制訂任務機制、組建任務小組、評價任務成果等具體教學措施,創造良好的語文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王冠楠,徐鵬.任務驅動式整本書閱讀教學:學理辨析與實施建議[J].語文建設,2021(21):4-8.

方延飛,夏非,李欣怡.指向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任務驅動型研學課程設計:以福建東山島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32):65-69.

王琴.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2,38(3):33-36.

黃朝俠.巧用任務驅動,提升核心素養:基于STEM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例研究[J].華夏教師,2018(33):82.

陳偉芬.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應變:以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23(21):55-57.

婁照君.任務驅動構建路徑落實要素: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例談[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3(6):47-50.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實施策略核心素養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策略探討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