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模式對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價值分析

2024-04-22 06:33許海清馬林林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預見性出血量產后

許海清,馬林林

(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產科,山東聊城 252000)

自然分娩是最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為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多大的損傷,且有助于鍛煉新生兒呼吸功能,母親產后很快能得以恢復[1-2]。但產婦在自然分娩后容易出現產后出血并發癥,其發生原因包括產婦宮縮乏力、產道損傷等,如止血效果不佳或不及時會直接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進而需要盡早采取合理措施來快速止血[3-5]。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婦產科護理方法也日益完善[6]。臨床常采取常規護理手段來處理產婦的產后出血,但既往多在產后出血發生后開展對癥護理措施,往往難以取得滿意效果。 預見性護理,強調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采取預防措施,而不是在問題已經出現后才進行應對。 這種理念適用于各種醫療環境和疾病管理中,它主要是對患者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性措施。 通過實施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诖?,本研究選取該院2022 年10 月—2023 年9 月收治的96 例自然分娩產婦為對象,旨在評價預見性護理對其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96 例自然分娩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在我院建檔并參加產前檢查;(2)單胎、足月妊娠;(3)具有自然分娩指征,自愿采取該種分娩方式;(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有妊娠期合并癥;(2)出現嚴重產道損傷;(3)既往有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4)認知功能低下、溝通障礙或有精神病史。 本研究已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8 例。 對照組: 年齡22~35 歲, 平均年齡(27.49±4.16)歲;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56±1.03)周;初產婦36 例,經產婦12 例。 觀察組:年齡22~37 歲,平均年齡(27.52±4.13)歲;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61±0.94)周;初產婦35 例,經產婦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既往經驗開展護理工作。住院后安排產婦臨床檢查項目,按醫囑要求協助完成檢查、檢驗工作, 對產婦的生命體征和胎兒胎心進行連續監測,開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自然分娩的優勢及相關注意事項,實施心理情緒調查及個性化干預以保障產婦積極心理狀態;產后密切關注產婦及新生兒狀態,針對常見產后并發癥給予個性化的預防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模式。 (1)產前預見性干預內容: 全面了解產婦的基本信息、身體狀況以及孕史和分娩史,評估并掌握其臨床風險問題,特別對產后出血的發生風險有深入認識。 根據產婦的臨床風險以五色法識別其危險程度, 由綠、 黃、橙、紅、紫5 種顏色由低至高體現產后出血風險程度增加,并根據風險標識來擬定針對性的應急方案。 建立規范的產前健康教育方案,使用文字、圖片、幻燈片等結合開展宣教,使產婦正確理解自然分娩及圍產期注意事項。同時,調查產婦心理情緒,明確其不良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在通過普及知識、心理疏導等手段來解決其心理疑慮,使其維持積極的心理狀態來應對自然分娩。此外,日間指導患者開展適合的運動訓練,指導學習瑜伽運動,夜間保證充足的休息,以達到最好的產前準備狀態。(2)產中預見性干預內容:在第一產程中保證充足的營養狀態,指導飲水及高熱量食品的攝入,使其維持良好的體力狀態,根據產婦情況需要時開展補液。宮縮活躍后密切監測產婦狀態及胎兒胎心,一旦有異常變化及時告知醫師。 第二產程中出現強烈的便意時引導采取合理用力方法,陪同并持續指導分娩用力, 盡量緩解分娩所帶來的軟產道損傷。胎兒前肩娩出后延遲鉗夾臍帶, 及時應用宮縮劑,盡可能地避免產后出血發生,第三產程中將胎盤及時娩出與處理,觀察其陰道出血情況,剝離胎盤后再行子宮按摩與臍帶牽拉, 以預防性為目的開展擠壓按摩。(3)產后預見性護理:胎兒分娩時便將接血容器放置在產婦臀部下方, 分娩后2 h 內持續對其陰道出血、生命體征以及子宮收縮等狀況進行連續觀察,陰道出血的監測頻次為每15 min 進行1 次。同時,在出現尿意感覺時告知護士, 在其指導輔助下合理排空膀胱,避免出現由于宮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

1.3 觀察指標

(1)產后出血量:分別在產后2、12、24 h,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出血量;使用產婦墊前后分別進行一次稱重,兩次重量差值除1.05 后取值為出血量。

(2)產后出血發生率:根據產后24 h 出血量評定是否發生產后出血,如出血量超過500 mL 即判定為產后出血。

(3)產后臨床表現:記錄產婦住院時間和惡露排出時間。

(4)護理滿意度:在產婦出院前1 d,應用自擬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技巧、 護理溝通程度及臨床舒適感受4 個方面,各個方面均有5 個項目構成,各個項目均采用5 級評分制(1~5 分),分數由低至高依次表現為完全不滿意、大部分不滿意、少數滿意、大部分滿意、完全滿意,各項評分總分為25 分,合計總分為100 分。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產后不同時間出血量比較

產后2 h、12 h 與24 h, 觀察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不同時間出血量比較[(±s),mL]

表1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不同時間出血量比較[(±s),mL]

組別產后2 h 產后12 h 產后24 h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 值P 值124.49±8.91 82.56±5.34 27.966 0.000 198.82±16.37 119.68±12.59 26.550 0.000 241.43±27.14 132.52±19.48 22.586 0.000

2.2 兩組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中發生產后出血8 例,發生率為16.67%;觀察組中發生產后出血1 例,發生率為2.08%,兩組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14,P<0.05)。

2.3 兩組產后臨床表現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和惡露排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臨床表現比較[(±s),d]

表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臨床表現比較[(±s),d]

組別住院時間 惡露排出時間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 值P 值6.35±0.62 4.28±0.37 19.863 0.000 6.14±0.45 3.08±0.16 44.389 0.000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中護理態度、 護理操作技巧、護理溝通程度、 臨床舒適感受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技巧護理溝通程度臨床舒適感受 總分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 值P 值20.25±2.71 23.92±1.04 8.760 0.000 18.94±3.15 23.37±1.16 9.143 0.000 19.43±2.16 23.45±1.08 11.533 0.000 20.08±2.39 24.05±0.78 10.941 0.001 78.75±7.63 94.73±3.25 13.350 0.000

3 討 論

自然分娩是婦產科推薦的分娩方式,產婦采用該種方式分娩后,產后恢復更迅速,亦能積極促進新生兒成長,從而達到改善母嬰健康的目的[7-8]。 但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容易引發產后出血并發癥,其發生原因主要為軟產道損傷或宮縮乏力, 此類患者具有陰道流血、面色蒼白、會陰疼痛等癥狀表現,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休克,甚至對產婦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目前,臨床常采取合理護理手段來處理產婦的產后出血,但既往多在產后出血發生后開展對癥護理措施,往往難以取得滿意效果,還應采取預防性護理對策以避免產后出血的發生及對產婦健康的影響[9-11]。 預防性護理將預防作為工作重點,在產前、產中和產后分別采取科學手段來形成預防作用,并且在護理過程中高度關注對產婦的風險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來實施針對性手段[12]。同時,在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方面也強化了預見性作用,通過深層次溝通與多元化宣教達到有效預防產后風險的作用,促使產婦維持正確的認知程度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以更好地應對分娩,減少自然分娩后的臨床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在產后2 h、12 h 與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嚴邱英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體現出預見性護理模式能夠積極減少產婦的產后出血量,也能避免產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避免了產婦的產后高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和惡露排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與顏曉春[14]的研究結果一致,表現出預見性護理模式能夠積極促進產婦產后恢復,盡快改善其產后狀態,避免住院時間延長。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中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技巧、護理溝通程度、臨床舒適感受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李旭平[15]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預見性護理模式通過改善產婦產后恢復并避免產后出血發生,促使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顯著提升,為穩定醫患關系奠定積極基礎。

綜上所述,在自然分娩產婦中開展預見性護理模式可顯著減少產后出血量, 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促進產后恢復并提高護理滿意度,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案。

猜你喜歡
預見性出血量產后
分析對生產巨大兒的剖宮產產婦聯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減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產后出血并發癥的輸血治療及預后
產前宜涼,產后宜溫
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
不同分娩方式在產后出血量估計上的差異
減少胸腰椎術后腹脹的預見性護理策略及其成效
預見性護理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
預見性護理在無痛人工流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愛自己從產后護理開始
產后出血量的評估及產后出血相關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