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針灸聯合懸吊核心訓練對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及中醫證候的影響

2024-04-22 06:33毛恩霞高俊詳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證候腰椎

毛恩霞,高俊詳

(臨沂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山東臨沂 2764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屬于骨科常見疾病,臨床常表現為腰痛、麻木等癥狀,可導致患者活動受限,對其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當前臨床治療LDH 的方法較多,以藥物與手術治療較為常見,但存在治療周期長、創傷大等問題,臨床應用受限。懸吊核心訓練屬于臨床常見康復鍛煉方法,強調在不平穩狀態下進行閉鏈運動以達到對感覺運動器官的最佳誘發效果,并減輕運動負荷,以達到提升康復效果的目的,當前已在LDH 中得到較好應用。 但單一實施懸吊核心訓練仍難以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為改善患者預后,應聯合其他康復干預措施。隨著近年來臨床對中醫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其在臨床多種疾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2]。 LDH 屬于中醫 “腰痛” “痹癥” 等范疇,病因多為風寒濕邪侵襲,加之腰部扭傷、負重等對腰部脈絡筋骨造成損害,瘀血內阻,經絡閉阻,不通則痛[3]。 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是在針刺相應穴位時,熱量沿針體傳入穴位,以發揮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等效用。 基于此,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86 例寒濕型LDH患者為對象,探討溫針灸聯合懸吊核心訓練對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應用效果。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1 年6 月—2023 年2 月收治的86例寒濕型LDH 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4]中LDH 相關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寒濕型相關標準,主證為腰膝酸痛、腰腿冷痛、肢體瘺軟,次證為肢體發涼、靜臥痛不減、轉側不利,舌象為舌白、質淡、苔膩,脈象為濡或沉緊;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悉同意研究,能夠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骨質疏松;合并其他腰椎功能病變;合并惡性腫瘤。 本研究經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n=43)中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年齡32~58 歲,平均年齡(43.13±3.19)歲;體質指數18~33 kg/m2,平均體質指數(22.06±0.33)kg/m2;病變節段為L3~4段14例,L4~5段16 例,L5~S1段13 例; 病程0.5~5 年,平均病程(2.68±0.33)年。 對照組(n=43)中男性24例,女性19 例;年齡32~59 歲,平均年齡(43.16±3.20)歲;體質指數18~34 kg/m2,平均體質指數(22.10±0.36)kg/m2;病變節段為L3~4段15 例,L4~5段17 例,L5-S1段11例;病程0.5~5 年,平均病程(2.65±0.3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康復干預,急性發作期指導患者臥床休養;協助患者取仰臥體位,固定骨盆、胸廓,行牽引干預,30 min/次,對于存在劇烈疼痛者,遵醫囑予以鎮痛干預。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懸吊核心訓練干預。(1)訓練前準備:訓練前指導患者進行訓練動作熱身5 min,熱身完成后對其腰椎核心肌力進行測定,并結合測定結果制定訓練方案,訓練過程中,應結合患者耐受情況循序漸進增加訓練負荷。 (2)訓練內容:俯臥位訓練,指導患者取俯臥體位,雙上肢支撐,借助懸吊帶吊起患者雙下肢,維持腰椎處于中立位;仰臥位訓練,指導患者取仰臥體位,吊起雙下肢,提髖保持身體平直;側臥位訓練,指導患者取側臥體位,單腿吊起,提髖,并保持身體平直。 上述各動作均每次保持30 s, 休息10~30 s后反復進行3~5 次,1 次/d。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溫針灸干預。 (1)取穴:主穴選取關元俞、腎俞、大腸俞;配穴選取環跳、昆侖、陽陵泉、委中。(2)操作:協助患者取俯臥體位,采用醫用酒精對上述部位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使用30 mm×75 mm 的毫針對上述穴位進行施針,關元俞、腎俞直刺1 寸,大腸俞斜刺1 寸,環跳斜刺3 寸,昆侖直刺0.5 寸,陽陵泉、委中直刺1~1.2 寸;上述各穴位針刺過程中用捻轉手法,以患者感受局部出現酸、麻現象為佳,得氣后留針。將2 cm 的艾柱點燃后放置于針柄,調整艾柱與患者皮膚的距離,避免燙傷,30 min/d,1次/d。

兩組均持續干預6 周。

1.3 觀察指標

(1)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學會腰椎功能量表(JOA)評價,包含主觀癥狀、客觀體征等方面,共29分,分數與腰椎功能呈正相關。 (2)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選取腰痛、腰腿沉重、腿麻及肢體發涼5 個突出癥狀進行評價, 按照嚴重程度采用0、2、4、6 分進行評價, 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 (3)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選擇一段10 cm 長的距離,按0~10 分評估,0 分為無痛,10 分為疼痛感受劇烈,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疼痛情況越輕。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腰椎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JOA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JOA 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JOA 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JOA 評分比較[(±s),分]

組別干預前干預后t 值 P 值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7.56±1.32 7.60±1.29 0.142 0.887 18.24±2.42 22.06±2.56 7.111 0.00 25.406 33.077 0.000 0.000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腰痛、腰腿沉重、腿麻及肢體發涼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組別腰痛干預前 干預后腰腿沉重干預前 干預后腿麻干預前 干預后肢體發涼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4.33±0.56 4.28±0.60 0.400 0.691 2.99±0.38 2.11±0.32 11.616 0.000 4.29±0.82 4.31±0.80 0.115 0.909 2.82±0.76 2.17±0.33 5.144 0.000 4.36±0.89 4.22±0.87 0.738 0.463 2.68±0.54 2.21±0.42 4.505 0.000 4.55±0.78 4.60±0.82 0.290 0.773 2.46±0.52 2.09±0.34 3.905 0.000

2.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VA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VAS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VAS 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VA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干預前干預后t 值 P 值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5.88±0.96 5.83±1.01 0.235 0.815 2.83±0.55 2.17±0.47 5.982 0.000 18.077 21.544 0.000 0.000

3 討 論

LDH 是因椎間盤中纖維環在外力作用、 退行性病變等的影響下導致破裂髓核組織向椎管內突出,壓迫、刺激神經根,進而出現腰痛、活動受限等癥狀體征的疾病,可嚴重降低患者生命質量。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 工作習慣等的改變,LDH 的發生隨之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相關研究顯示,脊柱穩定性的改善是治療、預防LDH 的關鍵[6-7]。故而臨床多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康復干預措施, 以增強脊柱穩定性,減輕臨床癥狀。

懸吊核心訓練屬于臨床常見康復干預措施,是在不穩定狀態下控制身體核心肌群的方法,當前已在腰痛康復干預中得到廣泛應用[8]。將其應用于LDH 患者的康復干預中,可通過懸吊的方式,維持患者機體的不穩定狀態, 以促使其核心肌群緊張度的不斷調整,進而有效激活腰背核心肌群,提升腰椎肌力,促進腰椎功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 但單一實施懸吊核心訓練仍難以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應在此基礎上聯合其他康復干預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 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溫針灸聯合懸吊核心訓練在寒濕型LDH 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中醫學認為LDH 屬于 “腰痛癥” “痹癥” 等范疇,且臨床多以寒濕型較為常見,故而臨床干預應重視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理氣通脈、活血散瘀[9]。溫針灸屬于中醫常見技術, 將針灸與艾灸相結合對穴位進行刺激,以發揮疏通經絡、理氣活血等效用[10]。 將其應用于LDH 患者中,對關元俞、腎俞等穴位進行針刺,其中腎俞有溫養督脈、益腎固本之效;大腸俞具有利腰膝的作用,配合腎俞可發揮通陽化滯、通經活絡的效用;委中可行氣活血、散寒通滯;環跳可行氣、通絡、止痛;諸穴合用,可發揮疏通經脈、調和氣血、調理臟腑等功效。 同時,于針柄點燃艾絨,可通過毫針將艾絨燃燒產生的熱量傳入穴位,并蔓延至人體各經絡,以加快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促進炎性物質吸收,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癥狀,還可促進機體內的寒氣、濕氣消退,進而達到祛風散寒的效用,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溫針灸聯合懸吊核心訓練可促進寒濕型LDH 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復,可減輕臨床癥狀與疼痛程度。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證候腰椎
肥胖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護腰椎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腰椎術后腦脊液漏的治療
16排CT在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中的應用
昆明地區兒童OSAHS中醫證候聚類分析
針推治療腰椎骨質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鍛煉聯合TDP照射腰痹痛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7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證候與辨證論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