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大連市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的對策建議

2024-04-24 08:22邵龍馥
遼寧經濟 2024年1期

邵龍馥

〔內容提要〕深遠海養殖裝備是集漁業養殖技術與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技術于一體,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的新型裝備。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不僅對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減輕近海生態環境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守護“藍色國土”、增強海洋競爭力同樣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大連具有深遠海養殖裝備技術領先、養殖環境優越、制造業基礎扎實雄厚等優勢,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和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本地研發團隊在深遠海養殖工程、裝備和養殖技術方面在全國具備顯著的競爭力,相關技術已在山東、浙江、廣東等地廣泛應用。但大連市在實際應用領域卻明顯落后于國內很多先進地區,亟須市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完善規劃政策體系、科學確定養殖選種和裝備選址、多元化拓寬融資渠道等舉措加快打造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高地,推動大連海洋強市建設強勢破局。

〔關鍵詞〕深遠海;養殖裝備;海洋強市

經略海洋,裝備當先。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是大連市搶占海洋戰略制高點、建設海洋強市實現新突破的關鍵環節,是帶動三產融合發展、促進海洋漁業和船舶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一、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前景可觀,先行地區已“搶跑”布局

據業內人士測算,到2030年大連市將有約2000萬噸水產品缺口,漁業裝備市場規??蛇_1800億元,而近海養殖容量已趨飽和,養殖區域水域均受不同程度污染,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大有可為、潛力巨大。

從糧食安全層面看,大連市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求緊平衡狀態仍將長期存在,通過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擴大深遠海養殖規模,有助于落實中共中央加快構建國家食物安全保障體系要求,拓展食物供給來源、增加食物總量,緩解主糧和畜禽產品供給壓力,更好維護“五大安全”。

從海洋權益層面看,依托深遠海養殖裝備開展深遠海養殖活動,有助于實質性占有、經營、開發利用領海以外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海域資源,推動重大裝備、關鍵技術等創新發展,為守護“藍色國土”、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增強海洋競爭力貢獻大連力量。

從基礎研究層面看,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通過對深遠海水文、氣象等復雜養殖工況的監測評估,有助于積累大量科學數據,帶動海洋工程學、流體動力學、生物工程學等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不斷拓展海洋認知空間。

從環境承載層面看,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有助于有效拓展海洋養殖空間,減輕大連市近海生態環境壓力,對實現海洋養殖提質增效和漁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可真正實現“耕海牧洋、走向深藍”的戰略目標。

從產業鏈帶動層面看,發展深遠海養殖產業有助于加快裝備設計建造、水下生物監測與數據采集、智慧漁業、環保技術等關聯產業化進程,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與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催生“漁業+”裂變效應,對大連市水產養殖捕撈、設施裝備建造、加工倉儲流通、終端市場銷售、區域品牌培育、涉海就業創業等多個領域形成強勁拉動,為構建具有鮮明海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目前,國內外先行地區已率先在深遠海養殖裝備領域進行了探索布局。以挪威、日本、美國、加拿大等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相關技術和產品體系趨于成熟;大連、山東、福建、廣東、浙江、海南等省份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發展已步入“快車道”,開發并建造了一批結構復雜的深遠海養殖裝備,其中以青島“國信1號”“深藍1號”,廣東珠?!暗潞?號”最具代表性。

二、由于大連市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深遠海養殖裝備領域發展水平已明顯滯后

現階段,大連市深遠海養殖裝備領域尚未形成規?;a優勢,深遠海養殖及裝備產業實際發展水平滯后于青島、煙臺、福州等城市。目前,僅有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為海南民德海洋發展有限公司改裝交付一臺二手養殖工船,為秦皇島交付一臺多功能自升式新型休閑漁業平臺。其原因在于:

(1)政策引領和支持力度不大。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的建造成本高,養殖工船通??蛇_4億—5億元/臺(套),絕大多數企業難以獨立承擔建造費用。大連市產業布局速度和政策支持力度與先進地區相比均缺乏競爭力,至今未出臺深遠海養殖及其裝備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僅在2022年出臺的《大連市關于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對投資1億元以上養殖工船建設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資10%的補助(每個項目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2)市場經營主體參與意愿不強。深遠海養殖前期投入大、建設速度慢、運營風險高、回報周期長,在缺乏有力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大部分水產品企業和為數眾多的個體養殖戶滿足現有近海養殖的成熟模式,拓展海洋養殖新空間的意愿不強,深遠海養殖裝備在本地的應用需求不足。

(3)核心技術有待突破。大連市積累了深厚的海洋裝備建造經驗,但在深遠海水文環境、氣象條件及災害風險防控方面能力相對不足,在自動投喂、水下監測、水下洗網、魚群監控、災害預警、抗惡劣天氣等方面核心技術儲備有限,尚未滿足深遠海養殖所需的裝備技術水準。

三、大連市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基礎條件得天獨厚,可彎道超車形成競爭優勢

一是深遠海養殖環境優越。目前已探明,北起大連外海、南至江蘇南通外海的黃海冷水團,是世界溫暖海域少有的可用于養殖三文魚等營養、經濟價值較高魚類的冷水資源,面積約13萬平方千米,體積5000億立方米,且屬20—30米水深之下的淺源冷水團。經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綜合研判,長山群島外海具備開展深遠海養殖的最優越環境,為大連市發展相關裝備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二是制造業基礎扎實雄厚。大連市船舶制造業基礎雄厚,形成了以大連船舶重工、大連中遠海運重工、大連中遠川崎及大連船用柴油機、大連船用推進器、大連船用閥門為龍頭的大型船企集群,造修船及配套服務體系成熟,可滿足深遠海養殖裝備所需的生產制造條件。其中,大連船舶重工設計研究院已完成了多套深遠海養殖網箱、輔助平臺、養殖工船的設計和改裝,有實力承擔各類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研發設計工作。

三是深遠海養殖全產業鏈初具雛形。目前,大連市深遠海養殖相關產業鏈各環節均有一定基礎,形成了以天正、富谷等為代表的水產種業龍頭;以大連船舶重工、大連重工裝備集團等為代表的裝備制造龍頭;以大連遼漁集團等為代表的加工流通龍頭;以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公司、大連農漁集團等為代表的投資運營龍頭;以中國人保、太平洋財險、中國漁業互助保險大連分社為代表的涉海金融龍頭;以大連文旅集團等為代表的海洋文旅龍頭,具備了以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為核心,延伸拓展海洋牧場全產業鏈條的產業基礎,完全可以探索將大型養殖平臺、養殖工船建設成為兼具魚類增養殖、觀光旅游、休閑垂釣等功能的現代化綜合型“海洋牧場”,讓“一條魚”產生“多條魚”的價值。

四是高能級科創資源豐富。深遠海養殖裝備作業環境復雜、科技含量高,包括物理、氣象、海洋、工程、環境、衛星遙感等多學科集成融合。大連海洋產業科研基礎扎實,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大連市海洋工程研發領域的國家級平臺,在國內開展深水養殖設施工程研究起步最早、水平最高,技術成果應用于30余個深遠海養殖重點工程,培養出趙云鵬教授等多位深遠海設施養殖工程領域國家級領軍人才,起草了大連市深水養殖領域第一部國家標準《海水重力式網箱設計技術規范》(GB/T 40749-2021),占地3000m2的深遠海漁業裝備研發實驗室近期已在英歌石科學城落成。

五是大連海鮮品牌優勢突出。大連市海鮮以質優味美享譽全國,更是世界公認的海參、鮑魚、海膽、生蠔等優質海產品主產區;冷鏈物流體系健全,海產品產業鏈完整,產銷量始終排在全國前列,享有“海鮮名城”“遼參之都”等諸多美譽。發展深遠海養殖及裝備產業,疊加大連海鮮品牌影響,有利于增強產品溢價能力和市場競爭優勢,擴大大連海鮮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大連海洋經濟產值。

四、對策建議

(一)完善組織領導體系和規劃政策體系

建議成立由市級領導負責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發展專班,健全組織協調推進機制,凝聚全市發展合力。加快編制大連市深遠海養殖總體規劃、制定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培育行動方案,從養殖海域、養殖規模、養殖品種、養殖裝備及配套產業支撐等方面進行全方位頂層設計。借鑒泉州市、珠海市和海南省對深遠海養殖產業的支持政策(見表1),將深遠海養殖裝備建設納入大連市重點工程補助范圍,參照青島、福州、舟山等先行城市標準,提升對深遠海養殖裝備特別是桁架類網箱及養殖平臺、養殖工船等大型裝備的支持力度,對新發展的深遠海網箱養殖在一定時期內免征海域使用金。鑒于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產業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抓手,建議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對接溝通,在資金等方面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有力支持和適度傾斜。

(二)科學有序確定養殖選種和裝備投放選址

養殖品種方面,大連市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具有水質好、品質高、養殖周期短、寄生蟲病害輕、人工和物流成本低等比較優勢,建議作為大連市深遠海養殖首選魚種,構建適合本地陸海接力的三文魚全周期養殖模式,設計打造專用養殖裝備。在此基礎上,逐步探索紅鰭東方鲀、黃條鰤等魚種,并開展大瀧六線魚、許氏平鮋、鱈魚、牙鲆等本地優勢魚類品種的深遠海養殖技術研發。

裝備選擇方面,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大連市今后一段時期內深遠海養殖裝備發展方向研究,綜合考慮建造成本及裝備自身優缺點,建議大連市以經濟適用為根本出發點,先以重力式網箱為主擴大深遠海養殖規模,探索自主設計建造桁架類網箱及養殖平臺、養殖工船等大型裝備,并逐步擴大大型裝備應用比重。

投放區域方面,經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院??睖y研判,已初步確認長??h小長山島東南部、獐子島東部、海洋島周邊區域可作為深遠海養殖裝備最適宜應用的海域環境。該海域水深為30—55米,水質清澈、溫度適宜、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水溫0—23℃之間,鹽度為31,潮汐屬正規半日潮,海流季節性變化不大,水流平緩,底質以沙泥底為主,氣候為季風性氣候,不受臺風等影響。且海域使用權人基本為政府直屬或較大私營企業,有利于引導和開展深水大網箱養殖。

(三)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合作,打造大連深遠海裝備“集團軍”

在技術協同創新上,應加快搭建以產業化需求為導向的研發創新平臺,圍繞實現深遠海裝備設計研發、性能檢測評估、智能監測控制、水文生態監測等多種功能,構建由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等高校院所和大船集團、大連天正、獐子島集團等企業組成的深遠海養殖裝備技術共同體,重點開展養殖工船平臺及關鍵技術的研究推廣,研發能適應高海況的大型圍欄機械化與智能化操控裝備和產業化示范平臺。同時,積極爭取參與大連國深遠海養殖設施相關法規規范、關鍵技術和風險管控等領域的標準制定。

在產業協同上,鼓勵大連船舶制造企業、漁業養殖企業與中集來福士、國信集團等國內深遠海養殖裝備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積極參與建造深遠海養殖裝備項目或爭取承擔部分項目,不斷積累深遠海養殖裝備前沿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經驗。推動大船集團、華銳重工、東方漁業、大連天正、大連壯元海等本地龍頭企業組建產業聯盟,發揮各自優勢,抱團開拓深遠海養殖裝備市場。

(四)多元化拓寬融資渠道

提升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效能,加快設立深遠海養殖產業子基金,完善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經營的良性投資管理機制,以此撬動社會資本投資深遠海養殖裝備。采用“引入+培育”專業金融機構相結合的模式,引導大連市金融主體開發海洋創投、海洋信貸、海洋保險、藍色債券等海洋金融產品,通過深遠海養殖裝備租賃融資、海域使用權抵押增信等多種投融資方式,支持養殖企業訂購、租用深遠海養殖裝備。

(五)保障海上能源供給充足穩定

建議推動深遠海養殖設施與莊河長海海域的海上風機、光伏等能源設施融合布局,共享空間資源、共同建設運維,建立以太陽能、風能及波浪能等新能源為基礎的微電網系統,為深遠海養殖工程設施就近供電、降低成本??山梃b廣東陽江“導管架風機+網箱”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先進設計和制造工藝,打造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觀光體驗等多功能融合平臺,在滿足裝備自身能源供給的同時實現多元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大連市發展改革研究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