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榮光與精神匯聚:對中國共產黨黨員日記出版的考察

2024-04-24 22:22金強張子涵
中國出版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出版日記中國共產黨

金強 張子涵

【摘要】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無數先輩篳路藍縷、前仆后繼,在斗爭和建設中,砥礪精神、修正品行、錘造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日記樸素莊重、真實可感,較能彰顯初心和使命,亦能保存理想和信念并凸顯傳承價值。本文旨在探討黨員日記出版的現狀,發現目前黨員日記的出版總體上質量較高但出版數量有待提升。同時,黨員日記文稿的搜集整理、營銷發行、翻譯與海外認可等方面也尚存一些困難。作者通過對黨員日記的出版趨勢和特點進行探究,發現黨員日記出版的編纂水平有待提升,應從排除相關出版困難和障礙切入,多措并舉來提升共產黨員日記出版的數量和品質,打造出一道有特色的紅色出版景觀。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黨員? 日記? 出版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大批深刻總結成長于風雨飄搖之際的百年大黨成功經驗的圖書著作出版問世。同時,中國共產黨人也在積極思索和踐行自己的出版理念,將其作為重要的黨史資源和治黨參考?!鞍倌瓿霭嬖俅巫C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是中國紅色革命文化的主要創造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開拓建設者,是中華文化走向復興的堅強領導者?!绷蠼埽骸吨袊伯a黨的百年出版》,《編輯之友》2021年第6期。2016年12月21日,位于河北保定的國內首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日記博物館宣布成立。該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旨在讓受眾真切感受平凡與偉大相輝映的共產黨員事跡,也為研究百年黨史和黨員著作出版提供翔實而豐富的文獻資料。

一、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館藏日記說明

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現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郊西北部,“博物館內設置了5個展覽室,其中第一展室是日記本收藏室,陳列著建黨以來各個時期共產黨員的日記手記本。第二展室是34個省級分館和2個國際館。第三展室是‘建黨百年專題資料陳列,精選了一些黨員日記手稿。第四和第五展室存有百卷英模黨員事跡資料,黨史文獻著作以及民間紅色藝術品等?!背誊S州:《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 向著時代和人民報告心聲》,《中國老年》2021年第8期。2015年初,現任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館長康殿英便萌生了籌建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的想法。經過四處奔走,他向國家版權局申請辦館項目、申請資金、募集黨員日記。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向全國征集的黨員日記手稿和出版物;二是共產黨員捐贈的部分館藏品。當時,康殿英就有了把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建好,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的想法。經過艱辛籌備與布置,到2017年時,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黨員日記博物館基本落成。截至2019年,康殿英已收集到日記、史記、碑記、物記文物近萬件,“全國各省區日記共收藏2253冊,并在國家文物局備案”《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使命建筑英模豐碑》,參見https://www.sohu.com/a/358864581_120288348,2019-12-07。。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該館精選了一百位杰出共產黨員的日記進行展出。從1921年的謝覺哉、1922年的周恩來到2019年的張富清、2020年的康殿英共一百人,每一位共產黨員的日記都代表一個年份,每一份日記在展覽牌上都設有一個二維碼。參觀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來獲得日記作者的相關信息,作者生平和日記節選也會出現在手機屏幕上。目前,該館已經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和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據悉,康殿英最初是受到“日記奇人”寇廣生的啟發和影響,開始籌備創辦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档钣⒂命h員日記來講好紅色故事,宣揚紅色文化,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理想,正在一步步成為豐富而實在的藍圖。

二、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出版的基本現狀

對于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的人來說,其所撰寫的日記對于后人研究其思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日記也是歷史的一面鏡子,通過個人日記的記述,可以使研究者窺探到作者當時所處的真實歷史環境?!皻v史不僅是歷史教科書中的幾條干巴巴的論斷,而是無數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動,而這些,在日記中有最真實具體的描述。其次,它們直接催生了許多學術研究的成果;再次,它們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寶庫。與此相伴,近年來關于日記的研究也成為一個熱點。在歷史、文學等領域,研究日記或以日記為材料、借助日記研究相關課題成為一個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現象,日記則成為一個豐富的資料、課題庫;在社會公共層面,一種社會大眾共享的‘日記學也漸成大觀……”祝曉風:《作為歷史文化景觀的日記及其出版》,《博覽群書》2013年第2期。比如,通過魯迅日記,讀者可以了解到民國初期的相關歷史,也可以了解到魯迅的生平及個人思想。但日記的書寫,屬于私人事項甚至是隱私,因此并非人人的日記都可以出版發行。能夠公開出版發行的日記一般多為有成就、對社會有特殊的價值和貢獻的人物,其日記多能夠反映其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和具有價值的個人思想,將這些日記出版后會對社會進步具有良性促進作用。

(一)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出版概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出版工作和出版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類出版物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文化環境也得到了優化,整體來說,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起來。出版事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黨的出版事業不斷發展,就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堅持為了人民的出版事業發展理念?!鞍倌瓿霭鏆v程波瀾壯闊,百年實踐創造歷久彌新。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必將激勵著新時代的出版人豪情滿懷建設出版強國,信心百倍走向偉大復興?!狈盾姡骸吨袊伯a黨百年出版與實踐創造》,《中國出版》2021年第8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于圖書出版機構被國民黨所控制,未出現共產黨員日記的公開出版發行情況;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出版事業的發展,對黨史的發掘、對黨員精神的闡釋、對于黨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判斷等,都需要不斷關注黨員所持有的原始資料,日記是其重要的證據材料。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50年代末期再到60年代初期,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達到了一個小高潮。這一時期出版的日記有1958年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桂芹日記》、196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記》、1966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劉英俊日記》等。十年“文革”(1966—1976)時期,我國的出版事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圖書出版事業也一度陷入停滯,僅《雷鋒日記》等少數共產黨員日記得到公開出版發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工作開始步入正軌,許多共產黨員的日記得以公開出版發行,如1981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惲代英日記》、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竺可楨日記》、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謝覺哉日記》等。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國文化環境的不斷優化和出版事業的不斷發展,更加豐富多彩的共產黨員日記被加以整理和出版,如2001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楊尚昆日記》、201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徐光耀日記》等。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的整體收藏情況統計如下。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各省的征集和收集情況有明顯差異,但是基本做到了各省級行政區的全覆蓋,甚至還包括了國際區域。

(二)中國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要求

首先,共產黨員日記要有黨史方面的出版價值才有可能通過選題,從而有可能公開出版發行。比如雨花臺革命烈士賀瑞麟同志就義之前所寫的《離散》《未寄出的日記》《獄中日記》等共八冊日記,詳細地披露了大革命失敗之后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暴行,其也是賀瑞麟同志對黨進行的最后的思想匯報,顯現了一位對黨無比忠誠、對黨的事業無比堅貞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形象。這些日記對于黨史研究、黨員教育和弘揚紅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出版價值。

其次,對于一個能夠出版的日記作品來說,最主要的是要有相對完整的文稿內容和編排次序,否則接下來的具體編輯工作就無從談起。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可以是對于某位黨員的日記進行整理之后再出版,也可以是對多位共產黨員的日記整理之后聯合進行出版,這都需要有相對完整的文稿供編輯進行加工。如責任編輯在雷鋒的日記里選取了雷鋒同志從1958年到1962年共計五萬字的日記文稿,進行編輯之后出版了《雷鋒日記》。

目前來看,中國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仍舊是相關出版領域的一個短板。許多優秀共產黨員的日記都沒有被編輯整理出來,許多有價值的紅色文獻也沒有被編輯工作者發掘出來。

(三)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出版的基本現狀

目前來看,中國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質量整體水平較高。如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歲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記》精裝本,其收錄了夏衍一生中許多時期的日記篇章,有《日本日記》《新加坡日記》《北行日記》《赴京日記》《蘇行雜記》《旅德雜記》等,收錄時間從1925年到1969年。該書是了解夏衍一生創作、工作、交游、活動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21世紀以來出版的黨員日記,無論是在書籍裝幀設計上,還是在文稿內容質量上,都具有上佳的品質。相對來講,新中國成立初出版的一些共產黨員日記的質量則多有一些不足之處,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記》、遼寧出版社出版的《劉英俊日記》等。主要問題是:一、文稿內容過于同質化,并沒有體現出人物的鮮活性和典型性,對于人物形象特點的發掘不到位;二、圖書裝幀設計上,缺少用心和創意,排版設計和封面制作過于簡單。一些日記的文字內容還有錯訛之處,使讀者讀后容易對日記內容產生認知偏差。

筆者通過對河北大學圖書館、保定市新世紀圖書館及檢索中國知網上的文獻進行探查后發現,我國關于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數量相對于其他同類出版物來講并不算豐富。建黨一百多年來,我黨涌現了大批杰出的共產黨員,也出版了諸多杰出共產黨員的日記著作,其應該成為一道靚麗的出版景觀。在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的藏品中,亦有許多已出版的共產黨員日記,如《謝覺哉日記》《周恩來日記》《陳賡日記》《劉英俊日記》《雷鋒日記》等。

目前,對共產黨員日記搜集整理的難度較大,編輯工作者和出版部門如沒有特殊的任務需要,也多不對共產黨員日記進行特別的選題策劃。同時,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數量整體上還有待提高,我國現有九千多萬名共產黨員,并且還有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留下的日記對于民族來說是一筆優秀的文化遺產,應當持續加以發掘保護并繼承下來。

三、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出版的特點和趨勢

(一)出版機構多為中央級出版社和各省人民出版社

筆者在調查已經出版的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后發現,從出版機構級別來看,多為中央級出版社,少部分為大學出版社或者地方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謝覺哉日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汪東興日記》,中華書局出版的《歲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記》,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楊尚昆日記》等,出版對于中國革命及國家建設有卓越功勛的黨員的日記的一般為中央級出版社。而諸如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劉英俊日記》、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雷鋒日記》,則為地方出版社或大學出版社。一般革命烈士的日記多被所屬省份出版社或者大學出版社出版,也體現了一定的屬地關懷精神和學術價值追求。從出版機構的業務領域來看,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機構一般為政治理論類出版社或哲學社會科學類出版社。如出版《龔全珍日記》的人民出版社,出版《林伯渠日記》的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董其武日記》的解放軍出版社等。如“《林伯渠日記》的發現,新聞宣傳部門和黨史研究部門都非常重視?!逗先請蟆贰度嗣袢請蟆贰豆饷魅請蟆贰督夥跑妶蟆返葓罂碗娕_、電視臺先后作了報道。有關出版部門也函告臨澧縣檔案館要求將日記整理出版。1982年2月,湖南省檔案館電告臨澧,聯系共同整理出版;接著,又收到檔案出版社聯系出版的函。為了將林老日記盡快整理出版,公布于世,湖南省檔案局經請示有關領導,決定由湖南省檔案館、臨澧縣檔案館組織力量進行整理工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崩钍恐牵骸丁戳植沼洝档陌l現、整理和出版》,《檔案工作》1986年第3期。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是對已有的作品進行編輯加工,使之適合讀者閱讀和消費,需要專業出版社進行高水平的編輯整理,使作者的思想能夠盡可能被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

(二)日記作者多為優秀共產黨員或有突出貢獻者

目前出版的共產黨員日記的作者,總體上來說都是有著先進事跡或者對于黨和國家有重大突出貢獻的人。日記作者對于黨和國家的貢獻大小程度不一,并可劃分為具體層次:有做出重大杰出貢獻,為黨和國家的創立、建設付出了重大心血的,如周恩來、謝覺哉、陳賡、楊尚昆等人;有做出杰出貢獻并為革命而犧牲的,如劉英俊、付華等人。從時間節點上看,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共產黨員日記作者,都是對民族解放事業、對革命有特殊貢獻的人;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共產黨員日記作者,一般是為了國家建設、民族復興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傮w上來說,這些人都是共產黨員的杰出代表,他們思想進步、事跡先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愛戴,并值得廣大共產黨員學習。他們的日記能夠非常直觀地反映或平凡或偉大的所思所想,他們留存下來的思想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黨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年輕黨員干部逐漸增多,運用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日常工作記錄的情況逐漸增多,甚至出現了較多直接發布于網絡的工作日志。從功用上來看,其較之前的單純紙質日記又有了新的提升,特別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共產黨員的工作狀態、精神面貌和活動軌跡,其題材更為豐富,形象也更為鮮活。對其進行編輯加工,并進行出版策劃,應該成為一種必然的現象。

四、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出版的問題及建議

(一)問題與難點

1.日記文本的創作水準參差不齊

迄今為止所出版的共產黨員日記,其作者多為有突出作為和突出事跡的共產黨員。一些文化知識水平都比較高的共產黨員,其日記文稿書寫水平一般也較高,思想也更為深刻。如《謝覺哉日記》,相對完整地反映出謝覺哉年輕時期對于革命的看法,后來謝覺哉在投入黨的司法工作實踐后,其思想的轉變和完善在日記中也都有體現。

由于一些作者所記述的年代處于革命戰爭時期,部分日記文稿沒有完整留存下來,不利于搜集整理黨員日記文稿工作的開展。也有一些文化水平偏低的黨員,他們所處的工作崗位多在基層,所從事的工作多為基層事務性工作,其日記文稿在表述和用語上常常有一些疏漏和錯誤之處。并且部分日記寫作時間和年代相對久遠,深入的考證和校訂工作一般難以開展,這也給日記編輯出版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另外,目前對于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多數針對的是典型黨員。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發展為如今世界的第一大黨,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大量的杰出共產黨員,然而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工作,目前僅限于對一些典型人物的挖掘,還有大量優秀共產黨員的日記文稿沒有被出版出來。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到,一些典型人物的已出版日記,僅僅是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把作者的日記內容羅列上去,對于典型人物的典型作品的發掘和品評并不到位,沒有挖掘出作品的獨特性。此類作品出版多和普通日記著作出版類似,把日記文稿進行簡單堆砌,缺乏精致的版面設計,并未真正解讀出人物的思想內涵和精神世界。

2.文稿搜集整理與選材尚存在困難

一百多年來,有多少共產黨員寫過日記無法進行具體考證。如“《林伯渠日記》是1981年6月在林伯渠同志家鄉臨澧縣檔案館發現的?!度沼洝吩菜谋?,系墨跡手稿,計三百五十二頁,十余萬字?!度沼洝返男纬蓵r間是1913年8月至1914年9月和1916年1月至1917年9月,前后共二年又八個月?!崩钍恐牵骸丁戳植沼洝档陌l現、整理和出版》,《檔案工作》1986年第3期。但該日記也是時隔近70年后才被發現并出版。

從歷史局限性來看,一些優秀共產黨員所記述的年代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于戰爭等原因,一些日記文稿在戰爭中遺失,導致日記文稿不完整,對文稿進行成體系的編輯存在一定困難。日記是個體對于自己的經歷或者聽聞的記述,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由于作者所處年代的局限性,有時候作者未必能把握某個事件的全貌,因而片面地在日記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抒發了一定的情緒,這些都不宜公之于眾。由于目前在戰爭年代生活過的作者大都已經過世,編輯工作者無法和作者面對面就文稿進行討論,這也給日記文稿的校訂工作造成了困難。

在世的大多數老一輩共產黨員一般處事低調,不愿意為了名利而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如張富清同志為黨辛勤工作了半輩子,沒有想過要求什么回報,雖然功勞加身,但做人做事非常低調,甚至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他的功勞和非凡經歷。因此,許多共產黨員并不想讓自己的日記出版出來,更不希望公之于眾。而對于已去世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的遺物多由子女保管,由于諸多原因,給編輯的搜集整理工作帶來了困難。

但通過表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收集和征集情況來看,數量仍相當可觀,但手稿征集工作的開展仍存在較大難度。

3.發行營銷的方案及其成效尚待加強

目前的共產黨員日記有相當一部分是20世紀初出版的,其裝幀設計、版式、紙張等都相對陳舊,一些分銷商或書店也未把這些出版年代較為久遠的圖書作為重點加以推廣。一些出版年代相對較為久遠的共產黨員日記僅僅作為館藏品被一些紀念館收藏或作為二手書被買賣,在孔夫子二手書網上可以搜索到部分作品,如《謝覺哉日記》《林伯渠日記》等。因此,消費者在普通圖書市場上也難以見到這些已經出版的黨員日記。對于此類紅色圖書來講,市場受眾面目前來說還相對較窄,傳統的圖書營銷策略亦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這就需要在制定營銷策略時,把握時代潮流來進行整合營銷。尤其是在各種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或如建黨、建軍、國慶等重要節日中,應該將其納入到主題出版的相關營銷方案中,當前針對這部分圖書的策劃和營銷活動還不夠顯著。

4.翻譯出版與海外傳播亟待提升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外國友人撰寫書籍并報道宣傳中國共產黨,如延安時期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改革開放以后采訪鄧小平的意大利記者法拉奇等,這些人都是以國際友人的身份,從外國人的視角出發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共產黨。如今,國內出版社出版的紅色圖書也要經過譯介出版來向國外傳播。首先,從我國出版譯介的共產黨員日記來說,由于許多黨員日記質量不高,因此譯介的質量也難以保證,難以吸引海外讀者的注意,造成海外傳播的影響力總體上不高。雖然目前的傳播手段多樣化,但是運用多種傳播手段傳播共產黨員日記的專門行動還有待優化提升。其次,共產黨員日記是紅色文化的代表,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在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傳播,尚有一定的困難,也難以取得較大的海外傳播效果。中國共產黨員日記要想實現翻譯水平提質和海外傳播升級,仍有一段路要走。

(二)推進共產黨員日記出版工作的建議

1.日記收集與整理工作常態化,不斷發掘優秀黨員作者隊伍

全國目前有九千多萬名共產黨員,很多黨員都有寫日記的良好習慣,也就可以確定黨員日記的基數是可觀的。日記在寫作之初屬于私人化的作品,一般不會在公共領域傳播,所以編輯想要出版共產黨員日記,在前期搜集整理黨員日記文稿時會有一定困難:一是黨員人群龐大,如何遴選;二是文稿屬于私人化物品,隱蔽性較強,也要充分尊重黨員個人或其家屬意見。如《林伯渠日記》,“整理出版這部《日記》確非易事。湖南省檔案局對《日記》的整理出版非常重視,局長歐陽滋同志親自掛帥并直接參加整理工作。省檔案館安排了較強的編輯力量,還聘請了省內著名的史學家劉晴波、毛注青、沈克家等參加整理。整理工作包括對日記進行???、注釋和標點,對很多史實和人物進行了考證,力求出版后的日記讓讀者看得懂、能理解。經過十個月的努力,整理工作在1982年12月完成,交湖南人民出版社”李士智:《〈林伯渠日記〉的發現、整理和出版》,《檔案工作》1986年第3期。。

編輯工作者要對日記的收集與整理工作時刻留心,注意發掘有出版價值的共產黨員日記文稿。要站在黨建的高度來開展這一項工作,“繼續深化建黨紀念著作出版的經典內容。比如,黨史著作是建黨紀念著作出版的經典內容之一,深化黨史著作的重要方向,應是不斷書寫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所取得的新的偉大成就,總結黨和人民正在從事的事業的寶貴經驗”龐毅:《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著作出版回顧》,《出版發行研究》2021年第7期。。2016年,在保定市中國共產黨員日記博物館成立之時,館長康殿英就貢獻出了他多年來搜集的許多杰出共產黨員的日記手稿以供展覽,這無疑是一個出版寶藏。

建立作者隊伍便簽,把黨員日記的作者隊伍歸納整理出來,逐漸形成出一支優秀的作者隊伍,對于共產黨員日記出版有著重要的作用。建黨一百多年來,不管時代如何賡續,堅持為人民服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國共產黨所創造的紅色文化精神交相輝映,對于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要注重對時代精神的歌頌和弘揚。通過共產黨員日記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力量,可以接續偉大的時代精神,凝聚起千萬勞動者的精神力量。

2.加強出版策劃,強化故事表達,呈現鮮活面孔

目前出版的一些共產黨員日記,多是簡單按照年份把黨員所寫的日記內容進行羅列,編輯沒有對日記內容進行更高水平的整理加工。讀者在讀到日記文本時,由于不了解共產黨員日記所記述的時代背景,便難以理解作者所寫作的內容。比如在選題策劃時,如果編輯把相關日記文稿內容進行合理分類,對每一篇日記都進行注釋和解讀,降低讀者閱讀的門檻,提高閱讀效率,這樣自然就能夠把書籍的質量打造得更好。此外,還要與時俱進,“要持續加強內容與形式的出版創新,在內容上借助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政治話語;在形式上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5G、VR/AR等新興科技與出版深度融合,增加數字資源供給,完善線上平臺建設,使同一內容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深入人心”曹建、郭占文:《中國共產黨百年主題出版工作》,《出版廣角》2021年第20期。。同時,在策劃選題時,應著手增強圖書的故事性,挖掘人物的鮮活特征。比如在一篇日記的原稿后邊,可以請作者或者相關專業人員來補充關于此篇日記的寫作背景之類的故事性小文章,使讀者通過小故事更加深入地理解日記所對應的內容,增強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若僅在作者原稿基礎上進行相關校對工作,不對其進行精心設計與編排,則難以很好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配合重要節日和黨員教育活動,進行精細化營銷

共產黨員日記的營銷,一是要做到精細化,把營銷的各個細節做扎實,進一步鎖定目標市場,制定科學的營銷策略,從而達到低成本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亦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圖書的營銷策略,要打破思維定式,根據實際市場情況和讀者受眾分析來配置精準營銷策略。二是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紀念日,如“七一建黨節”“學雷鋒日”“兩會”等重要節日和重大時間節點上進行書籍的推廣營銷,通過共產黨員日記推進紅色文化的教育和學習。三是依托相關黨員教育活動,開展共產黨員日記類書籍的營銷工作。如2019年全年中共中央開展的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教育活動,2021年開展的“學黨史”黨員教育活動等,相關活動的開展需要相關的參考資料和書籍以供黨員學習,所以出版社可以據此來制訂合理的營銷方案,加大對共產黨員日記類書籍的宣傳營銷力度,使共產黨員日記的功用顯著發揮出來。只有堅持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把共產黨員日記的書籍質量做優,再輔之以科學的營銷策略,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顯然,此類書籍追求雙效的腳步也是堅定的。此外,此類圖書的出版也必將為影視劇改編創作帶來豐富的素材和創意。

4.講好黨員奮斗故事,推動黨員日記出版走向世界

共產黨員日記的譯介出版,應當在尊重原作的同時,用國際友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加以表達傳播。通過高水平的譯介出版,可以使國際讀者更加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也在為世界的發展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并不斷地提出中國方案,但這些智慧和力量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必然有其生發動因和行動依據,這些也都是全人類共同的思想財富和智慧遺產。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謀求中國平穩安定的同時,也在盡最大努力幫助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許多參加抗疫的黨員同志寫下了情真意切的抗疫日記,顯然其具有特殊的出版價值??梢哉f,各行各業都有優秀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擅于記錄自己身邊的故事,也表現出對工作負責、對生活負責、對信仰負責的態度與行動。而這些飽含人類共通情感與生活內容的題材和文字,對于不同國度的人來說,應該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是可以進行國際傳播的。

合理巧妙地譯介出版共產黨員日記,可以使更多的國際友人正面積極關注中國共產黨,真正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也有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在世界政黨中的正面形象與國際威望。譯介共產黨員日記,要著重塑造鮮活的黨員人物形象,增強共通性、故事性、趣味性,打造一批為世界讀者所樂見的譯介精品,推動我國的紅色出版事業不斷“走出去”,提升我國的國家話語傳播力和親和力。

五、結? 語

中國共產黨建黨百余年來,涌現了無數杰出的共產黨員,通過挖掘他們的日記來進一步追溯和反映他們的品格和思想,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同時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黨員日記的出版工作目前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仍需要不斷地總結前人經驗,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主題出版工作。對于共產黨員日記的出版,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及時對共產黨員日記出版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力爭通過對黨員日記的出版,促發更多的共產黨員主動尋求精神力量和工作榜樣,同時也使更多的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和思想在大眾領域得到傳播,同時也在國際上塑造中國共產黨更加光輝的形象,樹立更高的國際威望。

〔作者金強,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子涵,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編輯出版學專業本科生〕

A Century of Glory and the Gathering of Spiri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ublishing of the Diaries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in Qiang & Zhang Zihan

Abstract:In over 100 years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ountless pioneers went through hardships, stepping forward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ir struggle and effort, they strengthened their mind, disciplined their own behaviors, and disseminated their culture. The diaries of CPC members are simple, solemn, authentic and impressing and best demonstrate the Party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mission, preserve the Partys faith and belief,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to be passed 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ublication of CPC members diaries. It discovers that, in general, the publications are of high quality, but the quant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Besides,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collecting and sorting the manuscripts,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publications, and translating and earning recognition overseas. Through studying the trend and features of publishing such diaries,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for improving the compilation of the diaries, it should envisage the difficulties 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diaries publishing, create a distinctive red publishing landscape.

Key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members of the CPC, diaries, publishing

猜你喜歡
出版日記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成長日記
眾籌出版是一種出版創新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民國時期老課本出版略探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