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沙產業 助力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

2024-04-25 01:06錢桂榮錢聰
北方經濟 2024年2期

錢桂榮 錢聰

摘? 要: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離不開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科爾沁沙地沙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產業布局不合理、產業化發展仍處于初級水平、生態產業網絡未形成等問題。要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必須堅持防沙治沙與沙產業發展有機結合,確定因地制宜的沙產業發展規劃,拓寬投融資渠道,依靠科技創新,促進沙產業發展。

關鍵詞:科爾沁沙地殲滅戰? ? ?防沙治沙? ? ?沙產業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提出要全力打好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等三大標志性戰役??茽柷呱车厥侨珖恋厣郴顬閲乐?、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之一。多年以來,借助“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級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內蒙古通遼市土地沙化實現了良性逆轉,初步構建了功能較為完備的生態防護體系,同時也加快了林草沙產業的發展步伐。但全市防沙治沙任務依然艱巨,仍有 1000 萬畝沙地及1000萬畝“三化”草原還未能被有效治理。從整體看,生態環境不穩定問題突出,部分地區甚至呈現不斷惡化的趨勢,產業發展的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較低。未來該如何發展,從而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沙產業作為重要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是真正連通沙地生態環境治理與農業農村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一、科爾沁沙地沙產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一)依托沙區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林草產業

近年來,通遼市已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134.51萬畝,以年均綜合治沙200萬畝的速度繼續往前推進,已實現3000余個村屯的綠化全覆蓋,沙區植被覆蓋率明顯增加。木材加工、特色林果、綠色種養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逐步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農牧民合作社為橋梁的發展格局。截至2023年,商品用材林基地達500余萬畝;以“塞外紅”蘋果、沙地葡萄等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達100余萬畝;以山杏、文冠果、元寶楓為主的木本糧油產業基地近300萬畝;中草藥種植基地達20余萬畝。伴隨沙產業的快速發展,沙區農牧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二)發展肉牛產業,強化區域品牌建設

通遼市肉牛養殖發展基礎較好,產業規模逐步壯大,養殖優勢日益凸顯,存欄量位列全國地級市第一位。一是品牌優勢突出。通遼市現依托“科爾沁?!眳^域公用品牌,已形成一批在全國全區有影響力的企業及產品品牌,具有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流通體系發達?,F已建成科左中旗成峰、開魯縣雨田等7個肉牛交易市場,年交易活牛達150萬頭以上,交易額150億元。三是技術優勢明顯。通遼市成功培育出優良的科爾沁牛品種,在良種基礎母牛擴群提質方面經驗豐富,現已落地2個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和1個國家級種公牛站,年供種能力、凍精產量、胚胎生產獨占鰲頭。四是飼料充足及相關產業發展良好。通遼市禾谷類作物產量大,秸稈資源豐富,大大降低了農戶的養殖成本。

(三)打造核心技術,推動玉米產業化發展

通遼市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是我國核心的商品糧基地?,F階段,年玉米播種面積保持在1500萬畝以上,年玉米產量超過150億斤。通遼市在近幾年大力推廣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模式,集成選種、整地、播種等11項關鍵技術的基礎上,促進玉米大規模增產提量。此外,“通遼黃玉米”品牌日益趨向成熟,帶動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高速發展,已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橫向拓展淀粉、酒精、氨基酸、原料藥,縱向延伸玉米胚芽油、玉米芯及玉米秸稈綜合開發、廢液廢料生產飼料添加劑和肥料,實現玉米的高效循環利用。

(四)推進沙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通遼市立足于“綠水青山”的生態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一二三產融合,打造集治沙、防沙、用沙于一體的綠色生態產業鏈,聚力建設三產融合發展先行區,成功涌現出了一批“金山銀山”的代表產業,帶動農牧民致富增收。其中,億利新中農集團采取“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了企業發展、農民增收與生態改善的高效統一;北京仁創科技集團以問題為導向,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聯動、“五化”同步、“六位”一體的方式,發展“沙漠海綿農業”,開辟一條科學用砂治沙新途徑,讓沙漠變綠洲、變高產稻田。

(五)發展沙區旅游業,拓展第三產業

在過去幾年,通遼市堅持治理生態與發展旅游產業相結合,狠抓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不斷豐富沙區旅游業,將項目區打造成生態旅游景區,助力文旅市場全域升溫。圍繞“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旅游+”發展戰略,推進文化與旅游、體育、休閑、度假等深度融合,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國際旅游目的地,培育打造“悅來通遼”文旅品牌,不斷增強文旅市場新活力。同時,依托當地獨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堅持以旅游品牌帶動景區提升。截至2023年,累計建立森林公園10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3個、國家沙漠公園2個、生物多樣性示范區5個,促進生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年產值達到30億元。

二、科爾沁沙地沙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沙區環境認識不明確,產業布局不合理

因為對沙地環境特殊性認識不足,通遼市沙產業布局較為分散、三產融合度不足、產業集群區較少,未能將區域比較優勢發揮出來,主導產業不突出,問題明顯。部分產業發展不符合地域特點,存在產業布局與自然資源不匹配的現象。而沙區資源環境具有發展林草業的天然優勢,但因其投入大、周期長、獲益不高等特點,且當地居民從事傳統農牧業的慣性較大,導致木材、林果等產業均不受老百姓推崇,較難廣泛吸引到資金和人員投入,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此外,大部分沙地主要種植的是沙棘、文冠果等傳統品種,但上述植物存在生態功能逐年下降、后續開發難度大等缺點,在生產過程中大多實行廣種薄收的粗放式經營方式,不利于沙產業長期發展。

(二)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不夠,產業化發展仍處于初級水平

對于發展沙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明顯不足,經濟優惠及產業扶持等政策乏力,表現為治標不治本項目多,且缺乏連續性項目保障。當前,雖然通遼市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沙產業體系,先后落成多家沙產業企業,但總體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受制于產業化能力落后,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無法進行擴大化再生產,難以形成循環、閉合的產業鏈,同時技術標準、果品加工儲存等能力不足,直接影響了沙產業的發展進程。以果林產業為例,量產及儲存技術和產業政策是制約該產業發展的主要薄弱環節。如何延伸產業鏈條,讓特色果林全面發展起來,則是通遼市高質量發展必須破解的課題。

(三)龍頭企業參與較少,生態產業網絡尚未形成

沙產業屬于一項系統工程,從防沙治沙到靠沙致富,周期長、見效慢,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當前通遼市沙產業已日益發展壯大,但整體來看,現階段的產業化水平較低、產業鏈條較短、市場影響力較小,尚未形成明顯的品牌優勢和規模效應。同時,沙產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帶動效應顯著的龍頭企業。目前,已有的6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實力雖不容輕視,但仍然存在融資不足、帶動力弱等問題,市場開拓能力有限,很難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對農牧民增收的貢獻率較低,抗擊風險及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也有待提升。此外,上述龍頭企業和外部連接不夠緊密,與政府、基地及農戶溝通存在脫節,未能形成從政府到農戶一條龍式的生產經營體系。

(四)科技支撐有限,資金投入不足

沙產業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其核心是走“新技術、高效益”的技術路線。近年來,通遼市一改往日傳統的沙地治理理念,積極探索與當地相適應的治沙方法。目前,沙產業的技術手段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廣泛應用的、成熟的技術體系。為破解研發投入不足的突出短板,通遼市深入開展研發投入攻堅行動。但當地沙領域的科技創新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和問題,包括基礎研究薄弱、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轉化不足及創新投入較低等。截至2023年7月,通遼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僅有0.44%,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依舊排在自治區內中等偏下的位置,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普遍薄弱,相關經費的投向結構亟待優化,長期以來制約著沙產業的問題始終存在。此外,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銜接不緊密、各旗縣科技管理部門職能弱化等現象仍非常普遍。

(五)產業競爭力不強,品牌發展滯后

通遼市擁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現已輸出了多個優勢產品,覆蓋多家沙產業企業,包括黃牛、甘草、塞外紅小蘋果等。受限于在沙產業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等階段,缺乏體系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產品單一、缺乏新意、吸引力不足等問題突出,未能形成獨特的產業競爭力和品牌主張。加之加工和包裝技術水平不高、營銷方式落后,相較于優勢品牌仍存在較大差距。此外,許多農畜產品的產量雖位居全區前列,但考慮到對大眾消費趨勢和流行元素應用不足,區域品牌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且未形成“標準化+品牌”的集群化發展模式,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暫無法將特色、優質、優勢農產品的價值轉化成商業價值,未能為高效益打牢基礎。

三、政策建議

(一)全面摸清沙區環境,確定因地制宜的沙產業發展規劃

正確認識科爾沁沙地現狀,科學編制沙產業行動方案,健全規劃實施的體制機制。一是立足于保護優先、按序開發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做好沙產業發展規劃,因勢利導完成沙漠化治理,以實現沙區資源多途徑、全方位的開發利用。二是根據通遼市自然資源稟賦,堅持落實生態建設產業化,在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閾值內,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重點發展特色果林、經濟林、生態旅游等優勢產業,鼓勵龍頭企業跨界發展,不斷延伸沙產業融合鏈條,強化從生產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連接。三是深入落實草畜平衡及禁牧休牧政策,科學合理利用好沙地資源,切實擴大并鞏固沙產業發展成果。四是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入分析區域沙產業發展可行性,加強沙產業各參與主體的溝通協調機制,發揮主要優勢推進特色產業先行策略。

(二)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沙產業

積極引導、扶持各類企業投資,推動民營資本介入沙產業。一是合理制定利于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區外、國外企業到科爾沁搞沙產業。二是針對具有標志性、示范性的沙產業項目,部署一批放寬市場準入要求的特殊措施,并考慮按投資規模的差異,給予專屬政策及資金上的傾斜和支持。三是制定并落實沙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積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提供獎勵支持和貼息補助,推進沙產業基礎示范戶項目。四是充分鞏固農牧民的權利,鼓勵他們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參與防沙治沙。五是強化金融信貸支持,放寬沙產業融資擔保要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入,推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貸款、生態資源抵押貸款綠色債券等多元化金融工具。

(三)發揮政府在推動和引導沙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抓好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產業扶持的正向作用,切實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沙產業聚集。一是明確沙產業外延與內涵,構建沙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總結當前沙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對下階段沙產業綠色高效發展提出科學參考。二是積極協調和落實各級財政支農,以公共財政為主、多元化投入為輔,大力扶持重點產業鏈改造提升,包括:基地建設、科研開發、技術服務和信息網絡建設等,讓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支持有的放矢。三是對生態建設和精準扶貧結合緊密的龍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并予以更高優先級,綜合施策、多措并舉,讓更多龍頭企業參與進來。四是對發展沙產業實踐中的關鍵性技術,按程序申報科技支撐項目,帶動提升創新鏈、產業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四)立足科技創新示范,賦能沙產業發展

積極探索防沙治沙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模式,建立健全防沙治沙技術服務體系,大力推廣防沙治沙科技創新成果。一是強化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聯動,打造沙產業人才基地,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挖掘沙產業創新創業人才。二是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創新,積極承擔國家級核心科技項目,針對制約沙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集中精力做好攻關。三是持續普及并推廣沙產業發展中急需的應用技術重點,關注品種改良、節水灌溉、鹽堿地防治等多項技術水平的提升,加大力度推動科技成果向產業化發展。四是通過組建交流學會、編寫專業教材等,加強對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企業、農牧戶思想觀念。

(五)整合內外部資源,形成區域領先優勢

堅持治沙與致富并重,通過資源整合和配置優化,全力推進群眾增收、大地增綠。一是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服務模式,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通過訂單種植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連通種、養、加、產、供、銷等各個環節,調動企業和農戶的積極性,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共贏。二是深入實施品牌強市戰略,推進區域公用品牌共建共享,彰顯區域經濟的內循環價值,借助電商平臺等外部資源,加強營銷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設,嘗試創新特色的沙漠文化旅游產品,促進生態建設與產業化發展、與農牧民致富之間的緊密結合。三是聚焦重點任務攻堅克難,特別是加強龍頭企業之間的合作共享,以更扎實的舉措努力抓好重點項目落地,包括國土綠化試點示范、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等,強力推動防沙治沙工作盡快實現突破。

參考文獻:

[1]劉穎超.通遼市綜合施策 精準發力 堅決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J].內蒙古林業,2024,(2).

[2]賈雪.展青山綠水生態新畫卷[N].通遼日報,2023-11-13.

[3]余健.科爾沁啃下沙地“硬骨頭”[N].經濟日報.2021-05-05.

[4]張慧玲.科爾沁沙地換容顏[N].內蒙古日報(漢),2022-05-26.

(作者單位:1.扎蘭屯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2.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

責任編輯:康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