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實踐

2024-04-25 03:04童紅梅程亞青郭敏柴連明李多福武洋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醫者專業課專業課程

童紅梅 程亞青 郭敏 柴連明 李多福 武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醫學是生物與人文交叉的學科,醫務工作者從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職業,工作的對象是“人”,工作的內容是人的生命健康,育人更是醫學院校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2]。課程思政教育是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課程的新教育形式,可促進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互相結合、互相協調,是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教育理念。本文通過多年基礎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挖掘醫學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資源的教育功能,對實現醫學院校的育人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中存在的問題

1.1 思政形式生硬植入 在醫學專業課思政教學中,專業課教師片面地認為教學內容難以融入思政元素,簡單采用課前5 分鐘專門進行時事政策宣講,使思政教育從形式和內容上割裂于教學過程。生硬開展課程思政,難以達到思政引領的教育作用,還容易造成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誤解與逆反。

1.2 思政理念重教輕育 在課程思政教育興起的形勢下,聘請名家講座、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總結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等各種活動層出不窮,但教學應用并無大的改變,專業課程教學仍以知識傳授、技能培訓為主,依然是重教輕育的現狀。

1.3 思政元素一概而論 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蘊含著不同的思政元素,不可一概而論。在目前的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著對課程思政理解狹隘問題,認為課程思政就是在專業課授課中加入紅色革命歷史、英雄人物事跡、模范典型事例等內容,未對具體課程中蘊含的育人元素和價值取向進行深入充分的挖掘,既打亂了專業課的內容體系,又不能很好貼近專業課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思政教育。

1.4 思政功能局限單一 在當今社會利益分化、多元價值觀念相互激蕩的背景下,各種外部因素會影響學生原本尚未形成的內在絕對的、普遍的價值標準。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客戶端的發展,使學生可以輕易獲取信息,但是信息的權威性、知識的深入性有待考證,而且還在某種意義上模糊了學生的政治意識。學生實用主義學習取向日盛,學生重視專業課學習而忽視公共課學習、重視知識和技能學習而忽視思想進步和價值觀提升,這使得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潛在育人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 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核心問題

2.1 明確課程思政的核心目標 課程思政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經驗或教學實踐過程之中,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3],在潤物細無聲中立德樹人,傳遞價值取向、精神情懷、職業素養,這一過程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正如著名哲學家馮契提出的“化理性為德性,化理論為方法”[4]。明確定位課程思政的目標,就能有效地解決思政形式的生硬植入問題,不再割裂思與政。醫學專業課程的思政要基于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要與素質要求及醫生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以立德樹人為導向,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醫德醫風、醫者精神為課程思政教育主線,結合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度挖掘醫學專業知識體系中蘊含承載的思政元素,并將其與教學有機融合。高校專業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轉化為內在德行,轉化為一種素質或能力,成為個體認識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2.2 追求課程思政的人文價值 “人”是醫學教育內源的價值追求。伴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演進,人們對醫學基本屬性的認知又重新回歸到社會和心理上來,醫學的科學屬性從自然科學轉變成了“人學”[5]。醫學專業課教育不僅需要重新認知醫學,更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要解決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重教輕育的問題,不僅是要培養出色的“操刀手”,更需要樹立敬畏生命、醫者仁心、立足病人、尚德精術的價值取向,對生命、患者、責任、能力的人文認知過程將貫穿于醫學專業課教育的始終,這是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與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也是課程思政的靈魂所在。讓學生逐漸形成全心服務病患、尊重患者人格權利、遵守職業操守、仁愛文明的醫德醫風和嚴謹求實、奮發進取、探究創新、不畏艱苦、甘于奉獻的醫者精神,實現醫學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自然融合、有機統一。

2.3 挖掘課程思政的多元化途徑 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人的觀念轉變。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要堅持“感性的人的活動”,即要從復雜社會關系和生活世界中去認識并理解人的本質。這一思想落實在醫學教育實踐中,就是要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體現在醫學院校的課程設計和設置中,形成系統的醫學教育活動[6]。從這一認知出發,醫學所有學科和專業都可以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比如,通過提升教學團隊的思政教育能力,完善課程標準,細化課堂教學設計,豐富課程思政資源庫,實施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等舉措,將課程中的思想價值及時代意義融入教學,實現“潤物細無聲”的課程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

2.4 探索課程思政的潛在育人功能 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既要做學問之師,又要做品行之師,以人格魅力感召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程思政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思政形式的有效植入、思政理念的徹底轉變、思政效果的充分體現均需要教師去探索實踐,通過對專業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與人文關懷的凝煉與提煉,給予學生基于學科專業認同基礎上的國家命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教育,通過實踐教學、科研活動中自身行為形成醫者仁心的人格魅力的良好感召力,實現“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潛在思政教育功效[7],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政治敏銳性。

3 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實踐探索

在教學實踐中堅持“春風化雨,融鹽入水”的原則,把課程思政的目標任務、價值取向、課改途徑和實踐依托與思政課同頻共振,培養尚德精術的醫學人才,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目標,我們在實踐中進行了以下六個方面的探索。

3.1 敬畏生命 中國傳統醫德的最經典表述是“醫乃仁術”和“大醫精誠”[8]。傳統醫德強調“醫”作為“術與道”的統一,要求從醫者在職業活動中充滿仁愛之心,在技藝上精益求精,在行為上重義輕利,在情感上感同身受。當代中國醫學生誓言,第一句就點明醫者職業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例如,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安排在生命科學館參觀實踐教育,通過對大體標本、塑化標本、正常器官標本、病變標本、畸胎標本的認識,真實感受健康鮮活生命的美好。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加醫院ICU 病房參觀活動,旨在了解重癥患者的生命狀態與痛苦,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在《醫學生物學》教學中通過細胞的觀察,教育學生從生命結構組成的本質認識生物體。細胞是構成生物的最基本單位,所有生物全都是由細胞構成,故生命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幫助學生樹立生命平等意識。在《人體解剖學》第一節課舉行“醫路前行,向您致敬”的“大體老師”哀悼儀式,課前師生默哀三分鐘,向大體老師敬獻鮮花,引導學生用心靈尊敬眼前的整體或者離體的“大體老師”,培養學生養成尊重遺體捐獻者的意識。在藥理學實驗中,供試的小白鼠、兔子常常是需要活體注射藥物進行觀察,教育學生嚴格按實驗規程快速完成操作,實驗結束后該處死的動物采用動物痛苦最小的方法盡快處死,以減少動物的掙扎和痛苦。在病理生理學實驗中需要手術時,要對動物實施麻醉,減少疼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規范示教教育學生要尊重敬畏每一個生命。

3.2 醫者仁心 大醫精誠指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9]。應當將大醫精誠的醫者誓言轉化為生動實例融入教學內容,結合課程方向開展案例教學。例如在《婦產科學》續論中可引入中國醫學圣母林巧稚,她曾說:“醫生給病人開的第一張處方,應是關愛?!痹凇蹲o理學》緒論中引入中國的“南丁格爾”黎秀芳,全家人都定居國外,只身一人在大西北從事著平凡的護理事業的事跡。兩位醫學專家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為了祖國醫學事業奮斗終身。

3.3 人文關懷 醫學人文精神就是從人性出發,在醫療過程中表達對患者的關心、關懷和尊重?,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教授說過:“我們不能保證治療好每一位病人,但要保證好好治療每一位病人?!被颊邥⒆约旱母惺?、痛苦和問題向醫生和盤托出,不管你的年齡、性別、經驗、閱歷、能力如何,他的敘述本身就是在尋求答案,而你卻是他能夠,甚至是唯一能夠進行傾訴進而讓他釋然的人[10]。所以,無論患者的故事多么私密,多么令人尷尬,甚至難以置信,作為醫生的你都應該認真、嚴肅地聽取、接受,并給予盡可能的解答和幫助,體現人文關懷。在婦產科檢查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對患者隱私部位的遮擋,產婦在待產中給予耐心的解釋,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緊張情緒。在兒科護理操作中應注意用語言配合操作,分散兒童的注意力以減輕哭鬧,安撫情緒。

3.4 奉獻擔當 救死扶傷是醫者永恒的責任擔當,面對患者,醫生應該牢記竭盡全力給予患者最大的幫助。例如在《傳染病學》教學中引入2020年初春新冠病毒傳播,為了救助患者,許多醫護人員被感染,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白衣天使們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感染科的醫生和護士們站在了危險與考驗的最前沿,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在《急救醫學》教學中可以引入臨床實踐中經常會收治被路人或陌生人送來的需要手術的患者,沒有親人陪同、沒有家屬簽字,存在手術風險,但需要急救,做與不做,這是對醫生責任擔當的考驗,作為醫生應當毫不猶豫地實施救治,因為生命高于一切,這就是醫生的選擇和責任[11]。在《解剖學》動物心臟的解剖與觀察實驗中,通過對心臟的解剖讓學生在了解心臟結構的同時,知道每個人都有一顆夜以繼日從不停歇為肌體供養和輸氧的心臟,以保證生命的正常運轉,大家也應該像心臟一樣為了生命而努力工作。

3.5 潛心專業 潛心專業、淡泊名利、始終圍繞科學目標勤奮工作是科研工作者的科學態度。根據課程內容講授的進度,將最新的科學研究進展、科學家小故事和典型病例寫進課程教案,使學生能夠對現階段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消化。例如在《中藥鑒定學》中關于黃花蒿與青蒿的鑒定內容中,可引入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本土華人科學家屠呦呦,在瘧原蟲對奎寧產生耐藥性,人類面臨無藥可用的嚴峻形勢下,通過3 年半的持續研究,終于在第191 號中成功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執著于千百次實驗,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3.6 嚴謹作風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外科鼻祖裘法祖的“裘氏刀法”[12],以精準見長,手術時不多開一刀,不少縫一針,盡量減少患者的創傷?!棒檬系斗ā钡木?,就是對患者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正確掌握手術的適應證、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手術中要精雕細酌、一絲不茍,既糾正病變,又愛護機體組織,就要苦練外科基本功,做到動作細膩輕巧,解剖層次分明。術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解剖學知識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和影像資料詳細制定周密的手術方案。術后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生并發癥積極果斷處理。例如清宮手術與醫療操作水平和責任心密切相關,孕期子宮變得愈來愈軟,手術時穿破子宮的機會自然也會增多,如果刮得太粗魯,導致子宮頸或內膜受傷、發炎,就有可能產生術后的子宮頸或內膜粘連,引起不孕不育。如果手術施行不完全,少量胚胎組織殘留于子宮內,可能影響子宮收縮而造成持續出血或造成粘連、感染等情況。故只有高度的責任心、精湛的技術和嫻熟的手法才能做到既全部清除胚胎組織,又使被手術者正常的生育能力不受影響。

通過醫學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的實踐,深入挖掘各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載的育人功能,實現專業知識與育人元素的相互融合,構建從“教”走向“育”的新模式,營造育人新生態,提升醫學人才培養水平,才能最終使得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交相呼應、相互促進、同向同行。

猜你喜歡
醫者專業課專業課程
醫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醫者
非常醫者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