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渡金沙江中路紅軍行軍路線考察報告

2024-04-25 05:04陳宇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陳宇

摘 要:巧渡金沙江是中央紅軍長征史上的重大事件。目前一些史著的所記時間、地點存在差異,影響著對本事件的記述和深入研究。中路紅軍(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的行軍里程和經過地點是一個關鍵要素。本課題組前后歷時兩年,對“渡江令”發布后到皎平渡口的紅軍行蹤、里程進行實地考察和測量,得出了較為完整的數據和初步研究成果。

關鍵詞:巧渡金沙江;中路紅軍;行軍路線

[中圖分類號]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7-2210(2024)01-0011-10

1935年4月底5月初,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指揮中央紅軍主力搶渡金沙江。中路紅軍(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又稱中央縱隊)經云南省尋甸縣、祿勸縣,至皎平渡口過江,行軍順序是中革軍委干部團、軍委縱隊(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領導人及機關等)和紅五軍團。這一重大軍事行動,始于1935年4月28日的“渡江令”①,結束于5月9日從皎平渡口全部過江。關于這段歷史,一些回憶文章及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出版的著作相關敘述存有差異,如渡江第一船靠北岸時間就有多種觀點(4月30日晚至5月4日晨),其中一個不確定的關鍵要素是行軍路線及行程。為此,本課題組近年展開調研,重點采取徒步測量、行車記錄、委托復測和村民問詢等多種方式,對紅軍經過的這段行軍路線、距離、村鎮進行實地勘測,綜合各種檔案文獻資料,再比照無人機航拍地圖和衛星地圖,展開全方位考察?,F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尋甸縣路段

尋甸縣七星鎮大湯姑村(4月28日夜毛澤東等宿營地)→54.5公里→先鋒鎮姚家村(4月29日夜毛澤東等宿營地)→32.7公里→柯渡鎮丹桂村(4月30日夜毛澤東等宿營地)→33.1公里→祿勸縣九龍鎮白勒村。本段步行全程120.3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22小時17分鐘;車行全程約103公里。

中央紅軍發起北渡金沙江的重大軍事行動,中革軍委最早的兵力部署電文命令發布地點在大湯姑村。因此,本考察報告以大湯姑村為起點。大湯姑村,今屬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七星鎮高田村。

1935年4月22日,長征中的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進入云南,次日到曲靖地區。4月27日下午,紅軍沿滇黔公路向馬龍方向挺進,途中擊毀由昆明開來的汽車2輛,繳獲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給薛岳部的云南軍用地圖和部分物資。16時30分,朱德在曲靖縣城西郊西屯村發出《我野戰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營》致各軍團首長的電報。[1]其中有“龍云獻圖”的記述。正是因為有了云南軍用地圖,當晚宿營在西屯村的中央領導人毛澤東等,對部署北渡金沙江的渡江點開始清晰起來,“中革軍委根據這些地圖精準規劃西進突破金沙江防線的行軍路線”[2]。

4月28日晨,中央紅軍軍委縱隊從西屯村出發,經馬龍縣雞頭村、王家莊一線,行程54公里,下午抵達尋甸縣大湯姑(又寫為大湯姆)村、魯口哨村、阿香村、水平子村一帶宿營。大湯姑村與魯口哨村相距1.8公里,步行僅20分鐘。此時的魯口哨村還有國民黨地方民團武裝盤踞。

當晚,張聞天主持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負責人會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參加,研究北渡金沙江、向川西發展的戰略方針和行動部署。[3]

20時,朱德在宿營地大湯姑村發出《關于我軍29日向尋甸、松林以西前進的部署》(以下簡稱“四二八”渡江令)的電報,致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軍委縱隊、干部團各位首長,指示:

“我野戰軍明二十九日應進到尋甸、松林之線以西地區:

1.三軍團分兩路,一經官壩、黃家墳向海尼村,一經水平子、七星橋、尋甸向海頭村、新田前進。

2.軍委縱隊經我相、中麥廠向三家村、母豬哨前進,五軍團經湯沽、我相、中麥廠跟進至三元莊、清水溝之線。

3.林、聶率先頭師帶工兵,以趕到金沙江邊架橋并偵察會理情況之目的,經嵩明以北取捷徑以較急行軍兩天半先敵趕到祿勸縣?!保?]

電文中的地名“海尼村”是筆誤,應是今“海尾村”;“湯沽”即“湯姑”,“我相”今又寫為“我香”“阿香”。

以上即是中革軍委首次作出搶渡金沙江軍事部署的“四二八”渡江令。這個給各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的電令,明確指令紅一軍團首長“林、聶率先頭師帶工兵,以趕到金沙江邊架橋并偵察會理情況”,指明了江對岸以四川會理金沙江段為行動方向和戰役目標。但在何處架橋、渡江,還沒有明確的指示?!八亩恕倍山?,首次作出了搶渡金沙江的作戰部署,這是在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繼續執行北上戰略指導思想大方向上的重大戰術動作。

會議開了整整一夜。毛澤東最后在發言中指出:“遵義會議后,我軍大膽穿插,機動作戰,把蔣介石的尾追部隊甩在側后,取得了北渡金沙江的有利時機。云南境內的地形條件,不像湖南、貴州有良好的山區可以利用,我軍不宜在昆明東北平川地帶同敵人進行大的戰斗。我軍應趁沿江敵軍空虛,尾追敵人距我尚有三四天的行程,迅速搶渡金沙江,以爭取先機?!保?]

4月29日清晨,被紅軍圍困的魯口哨村國民黨地方民團武裝繳械投降。上午,仍駐軍在大湯姑村的中革軍委在臨出發前,發出《關于野戰軍速渡金沙江轉入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以下簡稱“四二九”渡江令)致各軍團首長的電報,部分調整了昨(4月28日)晚的軍事部署,特別對紅軍北渡金沙江行動作出了詳細部署,其中規定:“軍委縱隊及五軍團為中央縱隊,經魯口哨、中麥廠、魯土村、可郎、樂郎、大石橋、耿家村、老詩戛、石板河、馬店前進?!保?]

中革軍委“四二九”渡江令,對各軍團和軍委縱隊的行軍路線、渡江地點、戰術原則、宣傳紀律,都作出了明確的指示。規定紅三軍團為右縱隊,紅一軍團為左縱隊,軍委縱隊及紅五軍團為中央縱隊,分三路向金沙江前進。另有紅九軍團在最右側自成一路,后由東川樹桔渡過江。

“四二九”渡江令中的中央縱隊行軍路線上有“魯口哨”地名,即說明此電令發布地點應在行軍路線上的“魯口哨”之前,而不可能在其后。一個“經”字,亦說明首發“四二八”渡江令的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會議實際召開地并不在“魯口哨”,而是在行軍路線上“魯口哨”之前的大湯姑村?!八亩拧倍山畹陌l布地點,同樣是在大湯姑村。曲靖地區紅軍長征早期訪談錄等檔案文獻,即有“大湯姑發渡江令”的記載。

是日(4月29日)上午,軍委縱隊由魯口哨村一帶出發,經中麥場村、金家村、新街梁王山村、三家村,渡過牛欄江,再過仁德壩子、果馬(今羊街壩),行程54.5公里,到達八甲(今先鋒鎮)的姚家村宿營。

晚20時,中革軍委在姚家村發布命令:“一軍團先頭師應于‘五一趕到祿勸,并準備消滅或驅逐阻我之敵。明三十日,主力應經嵩明以北向祿勸大道前進。軍委縱隊今抵鮮(魯)土附近,五軍團向揖邵,三軍團分兩路向萬希古、狗街前進?!保?]電文中的“魯土”,距中革軍委總部宿營地姚家村僅1.5公里,軍委縱隊直屬各部隊駐在魯土村及附近。

4月30日上午,軍委縱隊由姚家村出發,經可郎河進入柯渡壩子,行程32.7公里,下午到達丹桂村。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等中央領導人在丹桂村宿營。周恩來向干部團團長陳賡、政委宋任窮傳達了搶渡金沙江的決定,并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任命干部團為渡江先遣支隊,總參謀長劉伯承為渡江先遣司令,派政治保衛局局長李克農帶領工作組協助。[8]

由于這天的行軍路程較近,軍委縱隊到達丹桂村的時間較早,毛澤東在當晚步行到離丹桂村2公里多的干部休養連駐地看望“四老”(即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和傷病員,動員他們做好急行軍和搶渡金沙江的準備。

數天后,中央紅軍主力左、中、右3路都集中在中路縱隊(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前進方向的皎平渡過江。本考察組即是以此路為主線,沿紅軍行跡展開實地路段的測距和考察。

近現代中國軍隊的行軍速度,成年男子一般為每秒2步,

據2018年最新版《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試行)》第四章第十八條“行進”條目規定:“齊步走”每步75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6—122步?!芭懿阶摺泵坎郊s85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70—180步。這樣的規定是由中國男子的普遍體格和實際經驗所總結和確定的。本文所用的中國軍隊的行軍速度由此而來。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試行)》,《解放軍報》,2018年4月19日。

每小時約5.4公里;跑步每秒3步,每小時約9公里;介于每秒2—3步之間,屬競走和小跑速度。從紅軍在云南地區的行軍路程看,多數情況下每天行程在50多公里,每天行軍約10個小時,這也正符合軍隊常規行軍的速度。從大湯姑村到丹桂村,這段長達近90公里的鄉間道路,正好是紅軍2天(4月28日、29日)的行軍路程。

按照中革軍委命令,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在這段路上的行軍規劃路線是:

尋甸縣七星鎮大湯姑村→20.3公里→仁德街道麥場村→42.1公里→先鋒鎮魯土村→16.2公里→柯渡鎮可郎村→15.7公里→柯渡鎮丹桂村→33.1公里→祿勸縣九龍鎮白勒村。電令中的規劃路線與軍委縱隊的實際行軍路線基本重合,只是在個別路段及宿營點上有所不同。以下幾段行軍路線也有類似的差異,在整段行軍路線上可忽略不計。

以上考察點中的麥場村,即中革軍委電文中的“中麥廠”;“丹桂村”以今“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為考察點;“白勒村”是中央紅軍長征由尋甸縣進入祿勸縣的第一村。

中央紅軍長征過尋甸縣,歷時5天,先后經過七星、仁德、城關、塘子、金所、羊街、先鋒、六哨、柯渡、雞街10個鄉鎮、146個村莊。[9]

二、祿勸普渡河東路段

祿勸縣九龍鎮白勒村→5.172公里→三哨村(小麥沖村)→2.764公里→下二哨村→4.544公里→翠華鎮頭哨村(普渡河)。本段步行12.48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2小時19分鐘;車行全程約24公里。

這段路緊鄰普渡河東岸,山巒疊嶂,多處的車行須繞很大的圈子。三哨村和小麥沖村在相距僅80米的兩個土嶺上,中間隔一道溝,步行可視作連為一地;車行繞個山灣則約1.4公里。行車里程:白勒村→5公里→三哨村→19公里→頭哨村(普渡河)。

從白勒村到三哨村,目前有公路可行車。當年紅軍主力在此經過時,在白勒村頭直接下深谷,再攀爬上一個較陡的土嶺,多個路段走的是山嶺間的小路。村民李榮(1958年生)指著村前一條陡峭且很窄的土路說,聽村中見過紅軍的長輩們講大多數紅軍是從這條小路上通過的,僅有部分馬匹走的是村莊上面稍平坦的大路,但這段路至少繞道3公里以上。

二哨村,實際上有上、中、下三個“二哨”。當地百姓講述,當年紅軍主力主要從中二哨村、下二哨村通過,僅有少數部隊到過上二哨村。為此,本考察組對這段路線的考察以中二哨村、下二哨村為基線。步行實測距離:小麥沖村到中二哨村1.89公里,小麥沖村到下二哨村8.26公里,小麥沖村到上二哨村2.17公里。

本考察組由上二哨村到緊鄰普渡河東岸的蕎地山村考察,沿機耕道徒步到村西約2公里的河東岸山坡,可見普渡河即在山坡下面。村民說,紅軍長征時沒有到過此村,行軍路線在之南的中二哨村、下二哨村到頭哨村,并從頭哨村過普渡河。小麥沖村到三哨村車行1.4公里,三哨村到上中二哨村車行1.7公里,兩地其實僅隔一條溝,步行繞過一個山灣僅0.71公里。

從下二哨村到緊鄰普渡河東岸的頭哨村,步行有兩條小路。本考察基線選擇的是路途較近的一條約4.5公里,抄近道需翻一座大山,路難行,步行約50分鐘;路途稍遠的一條約10.4公里,步行近2個小時。

這段步行僅約12公里的路,是本次考察全程中較為難以實地勘測的路線。

三、普渡河西至團街路段

翠華鎮頭哨村→7公里→者廣村→4.9公里→界牌村(5月1日夜毛澤東宿營地)→9.6公里→七里箐→4.7公里→下龍則村→2.27公里→小干箐→0.5公里→王家箐→2公里→山田村→2公里→樂業村→1.3公里→必施村→1.8公里→下播羅村→4.4公里→團街。本段步行全程40.47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7小時30分鐘;車行全程約25公里。

從普渡河東岸的頭哨村西過普渡河,再到河西岸的者廣村,全程約7公里,步行1小時18分鐘。這段路的直線距離很近,但因無近道可抄,步行與車行同路。綜合多種資料看,中央紅軍過普渡河有多個渡河點,較遠處的過河點是東岸頭哨村南的鐵索橋(即一年后紅二、紅六軍團在此發生激戰的地方),本考察基線選擇的是距頭哨村較近的渡河點路線。

者廣村,東距普渡河5公里,西距祿勸縣城30公里。在有些紅軍回憶錄中寫為“者寡村”。者廣村地處普渡河西岸一個較大的平壩中,交通便利,村民生活較為富裕,村莊規模也較大。因此,中央紅軍部隊多在這里宿營,附近的村莊也多有紅軍住宿、休整和補充。者廣村之西2.27公里是石壩箐,石壩箐以西0.69公里是大婆樹村,大婆樹村西距界牌村1.86公里。這段路上的多個村莊,都曾是紅軍宿營地。

5月1日上午,毛澤東等領導人由尋甸縣柯渡鎮丹桂村出發,行軍33公里,到九龍鎮白勒村,進入祿勸縣境,再由頭哨村過普渡河,經者廣村到小倉街(今翠華鎮)界牌(又寫為介牌)村宿營。本日行程57.48公里,符合常規行軍速度。從里程數和路況看,本日行軍較為艱苦,到界牌村宿營時,天色顯然已經很晚。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宿營地在小倉街、界牌村及附近村莊?!凹t軍總部在小倉駐扎。朱德總司令在李湘家住宿,干部團在界牌村白家大院宿營。毛澤東在界牌村一汪姓農民家住宿辦公?!保?0]“5月1日晚,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在祿勸縣小倉街向干部團陳賡團長、宋任窮政委布置了任務,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皎平渡,并對渡江先遣隊作了動員?!保?1]次日晨,紅軍在田心村召開“渡金沙江籌糧動員大會”。

以界牌村毛澤東長征路居處為中心:到小倉街0.53公里,步行6分鐘;到大松樹村1公里,步行11分鐘;到田心村1公里,步行11分鐘;到蘇家營(翠華鎮政府駐地)1.5公里,步行17分鐘;到星莊村1.6公里,步行18分鐘;到山嶺崗(山嶺干)1.8公里,步行 20分鐘;到老烏卡村2.1公里,步行23分鐘;到后箐2.4公里,步行27分鐘。以上村莊,都分散有紅軍宿營。

1993年版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記載,1935年5月1日“到達小倉街。經勘察,決定在洪門渡、龍街、皎平渡附近渡金沙江。紅一軍團為左縱隊,經祿勸、武定、元謀直取龍街。紅三軍團為右縱隊,經思力壩、馬鹿塘奪取洪門渡。紅五軍團和軍委縱隊為中央縱隊,經小倉街、龍海塘、石板河搶奪皎平渡?!保?2]

中央縱隊行軍從七里箐到下龍則有兩條道路:當年紅軍由界牌村直奔團街,從行跡看,主力部隊從七里箐西行1.5公里到嚕姑村、趙家村,再向北到下龍則村,全程4.7公里,軍委縱隊走的是這條較為平坦的道路;有部分紅軍走東路,從七里箐直接向北行軍2.3公里到上龍則村,再走1.2公里到下龍則村,全程3.5公里。這段路上有多個坡陡、路險難行的地方。

下龍則村到小干箐,現有步行、車行(繞道)兩條道路。從下龍則村向西北步行,可直到小干箐再到團街。這段路因山高溝深,從下龍則村到小干箐步行僅2.27公里,但至今未直接通車,需要倒轉到上龍則村再轉向東北、再左轉向西,道路沿山腳環繞糯本山,然后到小干箐,車行全程約13公里。

必施村到下播羅村有兩條小路:東路走山脊過民居1.8公里,道路較為平緩,據當地百姓口述,紅軍主力走的就是這條山路;西路穿越山野溝底1.5公里,道路雖然近300米,但有段路難行,在道路擁擠時,有少數部隊走的是這條道路。

四、團街至石板河路段

團街鎮團街村→33.37公里→龍海(5月2日夜毛澤東等宿營地)→8.85公里→祖宗箐→1.2公里→李家村→0.22公里→馬初村→3.95公里→余家村→3.5公里→二道河村→6.75公里→三道河村→1.7公里→小廟埡口(石板河阻擊戰陣地)→2.21公里→三道河大村→1.6公里→坎鄧村→5.26公里→石板河村(5月3日夜毛澤東等宿營地)。本段步行全程68.61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12小時42分鐘;車行全程約48.5公里。

現今車行,因不能直接通過云龍水庫庫區,需要繞道而行,路線難以與紅軍行跡吻合。從團街北行,到卡柱村下大道,再向西到石板河村。

從團街村到龍海村這段路有多個山間小平壩,村莊密集,紅軍經過10多個村莊,步行全程33.37公里。原彎曲的鄉間道路如今取直為公路,車行約6.8公里,步行也即以公路為主道。村莊主要有:團街村→1.3公里→運昌村→5.6公里→田壩心村→1.5公里→永安村→2.65公里→左丘村→2.48公里→以照布村→3.82公里→衣干村→7.3公里→發明村→0.62公里→高家村→0.3公里→徐家村→6公里→稗子田→1.8公里→龍海村。

從龍海村到祖宗箐這段路,步行約8.85公里,但車行須繞道于紅軍實際行跡之西或之東:西路全程車行16.3公里;東路車行全程16.8公里。這兩條公路圍成了一個近似圓形的大圈,紅軍北上走的是這兩條公路幾乎正中間的山路。村莊主要有:龍海村→2.65公里→中碗廠→1.1公里→馬料河→2.5公里→牛奶河→2.6公里→祖宗箐。

以上村莊的前后順序,力求按照紅軍當年的行跡標注。但紅軍各部的行跡在一些地區錯綜復雜。因此,村莊的先后排列順序在此僅是說明這里紅軍經過之地及與鄰村之間的距離,以便確定在行進中的方位。

從余家村到二道河村,現今因云龍水庫蓄水,這段路已經不能徒步通行。實地勘測結合原地圖數據以及當地村民提供的情況,目前這段路的里程是:余家村到云龍水庫區二道河南岸1.1公里,水面寬255米,二道河北岸到二道河村2.1公里。

祿勸云龍水庫是目前昆明市最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承擔著昆明市70%的供水。該水庫修建于1999年,蓄水后淹沒了二道河附近的紅軍道路行跡。這一路段現在已經不能跨水直接通行,需要繞道三道河以東再到二道河附近的水庫北岸。

到二道河因水庫庫區所阻,本考察組只能從南岸繞道到三道河東,再到二道河回測,到二道河今有寬2米多的碎石路相通。在三道河橋附近,遇到做農事的村民朱明漢(1954年生)夫婦,他們講述了紅軍過此地的路線及經過,基本與史書記載吻合。石板河阻擊戰遺址在附近的坎鄧村南小廟埡口,即在朱家房屋的山前1.7公里處。因原住庫區的村民已經搬出,生活在此地的百姓極少,朱明漢講今三道河村僅剩他們夫妻二人,其余都搬到外面去了。此地有“三道河橋”的顯著標志,橋長34.6米,2008年修建通車,連通二道河及庫區北岸。此庫區因是昆明市飲用水水源,管理甚為嚴格,離水岸數百米即有鐵絲網阻隔。

到石板河阻擊戰遺址坎鄧村中美村民小組小廟埡口的道路,本來從三道河村向北行不遠左轉再行2公里即可到石板河阻擊戰場遺址,但由于當地百姓提供路況說,此道近時難以通行及路況不熟,本考察組只好繞道卡柱村再左轉,沿鄉間道路到坎鄧村小廟埡口,以完成這段路的實測貫通??侧嚧逶瓕匐p化鄉,現屬撒營盤鎮。

石板河阻擊戰前沿陣地紅五軍團指揮所小廟埡口,距離石板河村9公里。以“石板河”命名這次戰斗,顯然不是因為“石板河村”,而是因為小廟埡口下直線距離僅1公里的石板河(三道河村附近)。這個埡口的山梁子正面(敵軍進攻方向),有一個呈“之”字形多彎道的小路,埡口易守難攻。為此,有對此地形不熟悉的“重走長征路”者,記述中?;煜@一地區的地名。

石板河是祿勸縣北部的一條重要河流,下游流經團街附近一段稱鷓鴣河,流經縣城附近一段稱掌鳩河。石板河一帶,指的是石板河村至二道河村附近長約25公里的地段。這里的山勢險峻,河床由一塊塊平展的巖石鋪在河水下面,狀似石板,從岸上看過去就像一塊塊大石板平鋪在河道里,因而得名。緊鄰河西岸有個村子名為石板河村,是昆明經皎平渡通向四川驛道上的一個重要村鎮,也是古代商旅、軍隊必經之地。河谷中大石板尤為顯露壯觀的河段,在石板河村東南的石橋及向南約1公里的神龍橋之間。此地段河岸寬60—100米。

時任紅五軍團第十三師第三十七團政委的謝良在《金沙江畔阻擊戰》一文中寫道:“5月1日,我們趕到團街附近……當天晚上,我們到達離江邊幾十里的石板河,接到軍團首長的命令:就地選擇陣地,構筑工事,準備阻擊尾隨敵人,掩護中央縱隊渡金沙江。石板河……有十幾戶人家、兩家客棧和幾家鋪子。房屋都是用石頭壘的墻,石板蓋的頂,堅固而美觀。鎮子的北面靠著山。南面有一條小河,把驛道割斷了。河上沒有橋,只有一些石頭砌的臺階,人馬車輛要過河就得涉水。按照軍團首長的命令,我們團在石板河南面,沿著河岸構筑工事?!保?3]

紅五軍團石板河小廟埡口阻擊陣地,在沿河陣地的最南端。今日山梁上的戰壕工事痕跡,仍清晰可見。

本考察組完成了小廟埡口石板河阻擊戰遺址考察后,再回轉頭北行,過石板河走鄉間道路,到快上大道的丁字路口北側,即是紅軍經過的高升康村、卡柱村。

這段路的實測難點在云龍水庫二道河庫區的兩岸。緊鄰庫區的兩岸道路,如今隱沒在茂密的樹林和雜草中,辨別道路也有較大困難。相關數據參考了水庫未建之前的地圖。

紅軍在這段路上的宿營地,主要有:團街、運昌、田壩心、永安村、左丘、以照布、龍海、二道河、二道河下村、二道河上村、坎鄧村、石板河村。

從界牌村到石板河村,步行97.18公里(其中界牌村到團街28.57公里)。毛澤東不可能一天走出100公里,中間還應有一個宿營地,即5月2日晚的住宿處。按常態一天平均行軍約50公里,這個宿營點若取其中計算,宿營地應在龍海村。界牌村到龍海村61.94公里,龍海村到石板河村35.24公里。

五、石板河至杉樂路段

石板河村→5.51公里→卡柱村→11.9公里→路納(南)河→3.28公里→招桂村→11.54公里→長麥地(黑大康村)→3.71公里→皎西大村(皎平渡鎮、大皎西)→5.99公里→永善村→7.58公里→杉樂村。本段步行全程49.51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9小時10分鐘;車行全程約41公里。

從招桂村到長麥地村,經過10多個村莊,步行全程11.54公里,車行約7.9公里。村莊主要有:招桂村→2.77公里→高安村→1.8公里→福德村→0.35公里→方能村→1.77公里→小團山→0.95公里→昔康(卡)作→1.1公里→安背作→2.22公里→斑鳩(幫九)嘎里→0.58公里→長麥地。其中,在招桂村至高安村近的3公里路段上,村莊尤為密集,紅軍行軍主要經過了烘照村、照塊大村、照塊中村、照塊上村、照塊下村和高安上村等地。

從長麥地村到皎西大村,地勢較為平坦,步行全程3.71公里,如今車行約3.4公里。村莊主要有:長麥地→0.93公里→德莫它→0.32公里→久本康村→0.46公里→慢得村→2公里→皎西大村。

從皎西大村到永善村,村莊密集,紅軍步行全程5.99公里,如今車行約2.8公里。村莊主要有:皎西大村→0.59公里→皎西小村(小皎西)→2.2公里→本念→0.93公里→加貢村→0.69公里→祿布(六不)井→0.81公里→油房→0.77公里→永善村。

從永善村到杉樂村,山路開始蜿蜒崎嶇,步行全程7.58公里,如今車行約9.5公里。村莊主要有:永善村→1.45公里→燕子溝村→1.73公里→半角村→1.89公里→新民村→1.41公里→麻斯意(衣)村→1.1公里→杉樂村。

從石板河村到杉樂村,沿紅軍行跡步行距離46.25公里。如今若抄小路走近道約38.9公里,相差7.35公里。

紅軍在這段路上的宿營地,主要有:石板河村、路納河村、招桂村、烘照村、皎西大村、杉樂村。

六、杉樂至皎平渡口路段

杉樂村→5.5公里→下那臥→3公里→大紅地→6.57公里→路益村→7.83公里→皎平村→2.5公里→干田壩→1.7公里→紅門廠→0.72公里→上坪子→2.1公里→拉嘎(干)廠(金沙江南岸皎平渡口)。本段步行全程29.92公里(杉樂到干田壩25.4公里,干田壩到拉嘎廠皎平渡口4.52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5小時32分鐘;車行全程約30公里。

這段崎嶇的山路修建在山勢陡峭的峽谷地帶,基本上是在原茶馬古道的基礎上擴建的,因而現今全程的車行與步行里程基本相同。

紅軍步行從路益村到皎平村,這段路上的村莊較多,其中途經新田村、青香村、大村河、皎平小村,全程7.85公里。原彎曲的山路如今取直為公路,車行約4.7公里。

紅軍部隊在這段路上,曾分別在杉樂村、路益村、紅門廠、拉嘎廠宿營。

從石板河村到皎平渡口全程78.43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14小時32分鐘。毛澤東和軍委縱隊在5月3日夜宿石板河村,4日上午約9時出發,連夜趕路,約22時到杉樂村稍作休息(石板河村到杉樂村49.51公里),約23時出發,中途沒有住宿,直奔皎平渡口(杉樂村到皎平渡口29.92公里)。由此可推算,毛澤東到達皎平渡的渡江時間,應在5月5日拂曉前,這也正好符合紅軍干部團政委宋任窮、營長韋國清(與毛澤東同船過江)、毛澤東警衛員陳昌奉等人的記述。

此處記載的史實參見宋任窮:《搶占皎平渡口》和陳昌奉:《主席長征在江邊》,載于中共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紅軍長征過祿勸中共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委黨史資料專輯》,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04頁。

本考察組實地考察:從尋甸縣大湯姑村(魯口哨)到金沙江南岸皎平渡口,以上6段步行全程共320.29公里,連續行軍全程約59小時19分鐘;車行全程共265公里。

巧渡金沙江的中路紅軍之軍委縱隊,4月29日從駐地尋甸縣大湯姑村開始出發,至5月4日到皎平渡口共6天,平均每天行軍約10個小時53公里。從這些數據看,基本符合紅軍行軍的常識和常理。

本課題組盡最大努力完成這一課題與使命,但受測量器材、手段、精確計算及山川自然等條件的影響,可能在一些地點和路段上存在著誤差和錯情,敬請知情者、史志工作者及廣大讀者補充和批評指教,以便進一步修正,力求得到較為準確的長征數據。

【參考文獻】

[1]中共云南省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紅軍長征過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7頁。

[2][3]陳宇編著:《紅軍長征年譜長編》中卷,藍天出版社,2016年版,第781、784頁。

[4][6]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叢書·紅軍長征·文獻》,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版,第319—320、321頁。

[5][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454、454頁。

[7]中共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祿勸紅色記憶——紅軍長征過祿勸》,德宏民族出版社,2020年版,第207頁。

[8][9]中共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委史志辦編:《中國共產黨尋甸歷史(1935—1938)》,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7頁。

[10]中共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歷史》第1卷,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31—32頁。

[11]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云南歷史》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34頁。

[13]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叢書·紅軍長征·回憶史料》(1),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340頁。

(責任編輯:單孝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