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的精神意蘊和戰略價值論析

2024-04-25 05:04李錫炎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夾金山

李錫炎

摘 要:夾金山,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紅軍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必勝的堅定信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團結友愛,戰勝了“鳥兒飛不過,凡人不敢攀”的“神仙山”,用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展示出“信念堅定,團結友愛,挑戰極限,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毛澤東和黨中央從戰略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謀劃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略方針,在夾金山南麓發出的多份事關全局的文電和指示,不僅為紅軍征服夾金山,提供了精神動力,而且為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賦予了極為深刻的戰略意蘊和政治內涵。紅軍翻越夾金山所體現的精神意蘊和戰略價值,不僅在于克服困難越過一座雪山所表現的意志和毅力,更重要的是紅軍長征開創新局面,進入新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偉大長征實現“兩大戰略轉變”的重要節點。

關鍵詞:紅軍長征;夾金山;精神意蘊;戰略價值

[中圖分類號]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7-2210(2024)01-0021-08

紅軍長征在巴山蜀水間對敵斗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是前所未有的,同惡劣環境的斗爭也是極其艱巨復雜的。紅軍長征在巴山蜀水的歲月,是長征最艱難的歲月,也是紅軍用生命和鮮血創造人間奇跡的輝煌歲月。巴山蜀水是偉大長征實現“兩大戰略轉變”,即在軍事上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在政治上由國內土地革命戰爭轉向北上抗日戰爭的戰略通道和橋梁。紅軍在巴山蜀水戰勝千難萬險,奪取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斗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后,中央政治局瀘定橋會議決定,行軍路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走雪山草地一線,迅速奪取天全、蘆山、寶興一帶,克服困難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會合。1935年6月8日,中央紅軍進入夾金山下的寶興縣大磽磧地區;6月17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翻越夾金山,來到達維。6月11日至17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夾金山南麓以黨中央、中革軍委和中央領導人名義發出的多份重要文電,特別是在翻越夾金山前夕于6日15日發表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與蔣介石賣國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提出了北上抗日救國的政治主張,作出了準備轉變長征政治戰略的重要決策。這意味著在長征政治戰略上,也要翻越一座“夾金山”。

中革軍委于1935年6月8日專門發布命令,要求全軍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翻越夾金山,實現同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戰略目標。6月11日至17日,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胸懷全局、放眼未來的深邃眼光和戰略思維,在夾金山南麓運籌帷幄,謀劃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略方針,發出了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文電和指示。因此,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克服困難越過一座雪山所表現的意志和毅力,更重要的是紅軍長征開創新局面,進入新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偉大長征實現“兩大戰略轉變”的重要節點。

夾金山,是中央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終年積雪,空氣稀薄,一無人煙,二無道路,時晴時陰,時風時雪,忽而狂風大作,忽而冰雹驟降,氣候變幻無常。當地民謠說夾金山是鳥兒飛不過的“神仙山”。來自南方衣著單薄的紅軍指戰員,要越過這人跡罕至的雪山之巔,困難是難以想象的。要迅速實現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必須克服困難,翻越夾金山。毛澤東聽了夾金山是人不敢攀的“神仙山”的民間傳說后,微微一笑,說:“神仙不可怕,紅軍應該有志氣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越過山去!”[1]中央紅軍將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必勝的堅定信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團結互助,戰勝了“鳥兒飛不過,凡人不敢攀”的“神仙山”,用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充分展示出“信念堅定,團結友愛,挑戰極限,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紅軍用生命和鮮血創造的行軍奇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人們崇尚著“忠誠如山,干凈如雪,擔當如石”的新時代夾金山精神。

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展示了什么樣的精神意蘊?有何深邃的戰略意蘊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問題。有一位偉人說:偉大的目的,產生偉大的精力。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踐行初心使命的偉大目標,孕育著偉大的長征精神。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所展示出的革命精神是偉大長征精神的具體體現,是黨的初心使命和必勝的堅定信念在翻越夾金山實踐中的精神體現,是回應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戰略謀劃,完成長征戰略目標的一種精神狀態和強大力量,具有深刻的特質內涵和戰略意蘊。認真研讀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和黨中央在翻越夾金山之前發出的多份文電,以及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在懋功一帶發來的多份文電,就會清楚地看到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適時轉變長征政治戰略的高瞻遠矚和審時度勢,就會深刻地領悟到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所展示出的革命精神的特質內涵和戰略意蘊。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所體現出的革命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重戰略意蘊。

一、 從實現兩大主力紅軍會師的戰略全局上,運籌帷幄,以最大的勇猛果敢和頑強意志完成翻越夾金山的戰略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走的是高山峻嶺,渡的是大河險灘,過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個行程、每一次突圍、每一場戰斗都從戰略全局出發,既贏得了戰爭勝利,也贏得了戰略主動。這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智慧?!保?]為了實現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戰略目標,中央紅軍以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完成翻越夾金山的戰略任務。這是毛澤東和黨中央從戰略全局出發,開創長征新局面的戰略行動,是一種富有戰略意義的智慧和精神。

1935年6月8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到達夾金山下的大磽磧地區后,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即刻為達到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戰略目標給各軍團下達指示,從長征戰略全局上明確提出了翻越夾金山的戰略意義和任務目標。該指示明確指出:“今后我軍戰略任務,是以主力乘虛迅取懋功、理番,以支隊掠邛崍山脈以東,迷惑敵人,然后歸入主力,達到與四方面軍會合,開展新局面之目的?!辈⒁蟆拔臆姳仨氁匝咐字畡萃黄铺J山、寶興線之守敵,奪取懋功,控制小金川流域于我手中,以為前進之樞紐”。[3]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在指示中從開創長征新局面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對翻越夾金山的基本任務和完成任務的政治態度、精神狀態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該指示明確指出:“我軍基本任務,是用一切努力,不顧一切困難,取得與四方面軍會合?!睆娬{指出:“取得懋功和小金川流域是關系全局的樞紐?!币蟆案鞅鴪F首長必須向全體指戰員指出其意義,鼓動全軍以最大的勇猛果敢,機動迅速,完成戰斗任務,以頑強意志克服糧食與地形的困難。此時,政治工作須特別努力”。[4]紅軍都是鐵打的英雄漢。他們忠誠如山,意志如鐵,聞令而動,不遺余力地執行中革軍委的指示和命令,頂風雪,戰嚴寒,手拉手,艱難地向夾金山行進,餓了就啃點干糧,渴了就抓把雪解渴,累了也不敢休息,因為一坐下就有站不起來的危險。為了不使戰友們掉隊,紅軍將士發揚團結友愛精神,互相攙扶,一步一停,一步一喘地向上攀登。爬雪山,最困難的,最需要意志和毅力的,是那些年老體弱的同志和傷病員。年過半百或年近50歲的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謝覺哉和朱德總司令,是信念堅定、不畏艱險的榜樣。朱德總司令雖配備了一匹馬,卻讓給傷病員,自己背著糧食和戰士一起爬山,還要指揮部隊,到各支隊巡查。徐特立等幾位老同志,從不騎馬,都是把馬讓給傷病員,自己堅持走路,盡管走一步,喘三喘,也堅持努力地攀登。爬雪山時最困難的還有婦女同志,她們的體力一般不如男同志,加上她們有的已經體弱多病,有的剛生了孩子或正在懷孕,因此,爬雪山特別困難,她們咬緊牙關,跪著爬行,也不愿掉隊。聶榮臻在回憶翻越夾金山時說:“就整個來說,我們全靠萬眾一心,群策群力,互相幫助,發揮階級友愛,勝利地越過了夾金山。我也和大家一起,因為想到我們盼望已久的四方面軍的戰友就在山腳下,自己也說不清當時是哪里來的那一股體力,硬堅持越過了雪山?!保?]他們的行動,他們的回憶,是對夾金山精神的真實反映和最好詮釋。

翻越夾金山,事關戰略全局,是長征途中具有開創新局面意義的戰略行動,對于大多數紅軍戰士來說,也是長征以來最艱苦的一關。但是,紅軍指戰員不畏艱險、不負使命,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征服了夾金山,把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戰略決策、戰略部署、戰略任務、戰略要求,轉化為必勝的信心和無堅不摧的力量,充分展示了“信念堅定,團結友愛,挑戰極限,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

二、 從加強民族團結奪取長征勝利的戰略全局上,定制鐵律,為進入藏羌族聚居區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礎

紅軍翻越夾金山所體現的“團結友愛”精神,不僅是指紅軍內部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克難關,而且包含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內含藏族同胞幫助紅軍克服困難,同心同德,共同征服夾金山的重要內容。紅軍翻越夾金山的勝利,是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結果。對于貫徹黨的民族團結政策,奪取長征勝利來說,“信念堅定,團結友愛”的革命精神,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

從民族聚居區域來看,夾金山處于民族聚居區域由彝族、漢族為主向藏族、羌族為主轉換的結合部和過渡帶,夾金山兩側山麓是藏族為主的區域。在藏族聚居區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團結政策,對紅軍翻過夾金山,進入大面積的藏、羌地區,具有前瞻性、導向性的戰略意蘊和深遠影響。

紅軍長征曾歷經苗族、瑤族、彝族聚居地區,積累了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經驗,樹立起“彝海結盟”民族團結的典范。但是,抵達夾金山下的磽磧,進入藏族聚居區還是第一次。在藏族聚居區,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注意尊重藏族民眾的宗教信仰問題,注意保護宗教寺院,正確處理民族與宗教、漢族與藏族的關系,促進形成民族團結、支持和援助紅軍長征的良好局面。

1935年6月11日,紅軍先遣隊(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進入磽磧藏寨,由于紅軍嚴格遵守群眾紀律和先期宣傳工作做得好,藏族群眾出門熱烈歡迎紅軍。根據藏族聚居地區的實際情況,隨先遣隊來的楊參謀當眾宣布了紅軍紀律:(一)不進老百姓的住房;(二)保護寺院;(三)不隨便吃群眾的東西;(四)不拿走少數民族群眾的一點財物,等等。楊參謀還給紅軍戰士定了一條紀律,不準任何人進入喇嘛寺的經堂。紅軍來的第四天,正逢喇麻進殿念經,楊參謀派人為其站崗,不準紅軍戰士圍觀。楊參謀臨走前,還將寺院旁邊一片土地劃給寺院經營,并寫了紙條,蓋上紅軍的印章,作為憑據[6]。楊參謀宣布的這幾條紅軍紀律,既符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律,又符合藏族聚居區的實際情況,體現了黨的民族團結政策,深受藏族聚居區群眾的歡迎和擁護。當紅軍過夾金山遇到困難時,有許多藏族同胞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給紅軍當向導、送糧食、挑東西,在翻越夾金山的風雪中呈現出民族團結、友愛相助的動人景象。當年給紅軍先遣隊帶過路的藏族老人莫日堅留下這樣一段回憶,他和另一個向導楊茂才一起給紅軍先遣隊帶路過夾金山。雖然是農歷五月了,但這里夜晚十分寒冷,紅軍戰士烤火過夜,沒有睡覺。他們躺下休息,紅軍把一床毯子蓋在他和楊茂才的身上,令他們十分感動[7]。紅四團主力到了夾金山下的扎角壩時,在這里住著的十幾戶藏族人家,由于聽信了一些誣蔑紅軍的謠言,他們都上山躲藏了起來。他們在山上暗暗觀察紅軍過扎角壩的情形,不見一個紅軍進自己的院子。夜間,紅軍戰士沿路邊宿營,從附近山上拾一些柴草,燃起一堆堆篝火,沒有拿他們房前屋后堆放的柴草。紅軍秋毫無犯嚴守軍紀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藏族同胞。第二天,藏族同胞陸續下山回到家里,有的給紅軍送柴火,有的送蔬菜,親如一家,熱情真誠地送紅軍過夾金山。

實踐證明,我們黨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奪取長征勝利的全局出發,在夾金山下藏族聚居區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群眾紀律,符合藏族聚居區群眾的利益和愿望,博得廣大群眾對紅軍的擁護和支持,為紅軍順利越過夾金山、進入阿壩藏羌族聚居地區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所體現的“信念堅定、團結友愛”的革命精神,是日后藏羌族群眾用20萬頭牦牛及牛羊肉、糧食等物資支援紅軍長征的“牦牛革命”的預演和先聲,具有踐行初心使命,一切為了紅軍長征勝利,一切依靠人民群眾的戰略意蘊。

三、 從踐行初心使命的戰略全局上,統籌謀劃,為逐步實現長征政治戰略轉變作好理論上政治上的準備

紅軍的初心使命,就是為工農勞苦大眾謀翻身解放,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自強。遵義會議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不忘黨的初心使命,堅守理想,堅持真理,堅信正義必勝。紅軍長征歷經千辛萬苦,戰勝千難萬險,走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夾金山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雖然身在偏遠的大雪山腳下,但是,不忘初心、胸懷天下的人民情懷依然深厚濃烈,不僅在長征路上目睹了沿途那些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而且放眼全國,看到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侵華步伐,中華民族處于危亡時刻,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同時也看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反日的愛國熱情,全國抗日救國的形勢不斷高漲。于是,1935年6月15日,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從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出發,統籌謀劃,果斷作出北上抗日救國救民的戰略決策,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宣言》,再一次向全國全世界鄭重昭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救國的政治主張。這個《宣言》,不僅為紅軍翻越夾金山,實現兩大主力紅軍會師指明了政治方向,也為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賦予了深刻的戰略意蘊和豐富的政治內涵,而且為長征戰略指導思想由國內土地革命戰爭的戰略方針逐步向北上抗日戰略方針轉變,確定了大方向大原則。

從《宣言》發表的時間、地點和署名上來看,非同一般,是精心謀劃精心選擇之作,具有深刻的戰略意蘊。有關文獻資料記載:“本宣言系中共上海臨時中央局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名義起草和發表的?!惫_發表在“中共上海臨時中央局編印的《捷報》特刊第2期(1935年6月22日)”,署名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張國燾,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王稼祥”。[8]1935年6月15日,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從抗日形勢看,此時間點處于日本軍隊加快侵華步伐,在5月29日進入河北境內之后,在7月與國民黨軍方代表達成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之前。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表《宣言》,具有及時性預見性的重要意義。從紅軍長征形勢看,此時間點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將從夾金山下的磽磧出發,翻越夾金山,中央紅軍主力部隊正在夾金山向懋功行進,處于兩大主力紅軍會師的前夕。在這個時間節點發表《宣言》,對于會師后確定北上抗日戰略方針,具有定向性前瞻性的重要意義。這個《宣言》的署名,也非同一般,是六位領導人的聯名,有黨、政、軍的領導人,有南方北方的領導人,有在中央工作和直接領導紅一、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代表著全國全黨全軍,象征著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從這個《宣言》的政治主題和戰略任務來看,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戰略意蘊?!缎浴芬婚_頭就直接分析日本侵占中國的形勢,指出其嚴重性:“萬惡的日本帝國主義強盜昨日奪取了東三省、熱河察東、河北非武裝區,侵略了福建,深入了廣東、廣西,今天實行占領北平、天津、察哈爾和整個華北;明天將并吞整個中國,想把全中國變成日本殖民地,把中國四萬萬同胞都被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奸淫、蹂躪!都變成萬劫不復的亡國奴!”[9] 《宣言》緊緊抓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個核心,指明如何抗日救國是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缎浴粪嵵匦贾袊伯a黨抗日救國的政治主張,針對當前的形勢,明確宣布:“現在中華蘇維埃政府繼續宣布對日作戰,號召全中國海陸空軍與紅軍攜手共同北上抗日,號召全國民眾統統動員起來”,“目前中國的唯一救法,只有團結一切反日反蔣的民眾,站在一條戰線上來,打倒我們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10]這個《宣言》,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政治綱領,對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愛國人士積極投入抗日救國斗爭,產生了深遠的政治影響。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民族大業為己任,一直高舉北上抗日的偉大旗幟,把黨的初心使命同抗日救國的戰略目標融為一體,從根本上解決了紅軍長征中的政治戰略、軍事戰略指導問題,為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召開中央政治局兩河口會議,確定北上抗日救國戰略方針,奠定了凝聚抗日共識、明確戰略目標、集中統一領導的思想理論基礎,從而使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更具歷史轉折性的政治戰略意蘊。

四、 從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的戰略全局上,謀劃未來,為兩大主力紅軍會合后確定北上抗日戰略方針做好預先準備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翻過終年積雪、人跡罕至的夾金山,到達懋功縣的達維鎮,在達維的木城溝與前來迎接中央紅軍的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第九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四團勝利會師。紅一、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會師的喜訊,通過電臺傳到了各自的總部。6月13日,紅軍總政治部向各軍團發布《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加強政治工作的指令》,指出:“我們先頭部隊已與四方面軍的先頭部隊取得聯絡,各軍團政治部應即進行:(一)迅速傳布已經與四方面軍會合的情報,提高紅色戰士情緒,鼓動不掉隊、不落伍、不怕糧食困難,注意衛生,嚴整紀律,迅速爭取與四方面軍的全部會合。(二)解釋兩大主力的會合,是為著以更大的戰斗勝利消滅敵人,赤化全[川]西北以至全四川,克服以為會合后可以放下槍擔、安心休息的情緒?!保?1]紅軍總政治部的指令及時地告誡大家:越過夾金山,實現兩大主力紅軍會合,是一個新起點,要以更大的熱情更昂揚的情緒,投入新的戰斗。1935年6月12日,是紅軍長征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給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注入了勝利新起點的戰略意蘊。中共中央、中央紅軍的領導人與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雖然還沒有見面,仍在夾金山的兩側山麓,但互相致電,熱烈祝賀兩軍勝利會師。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通過頻頻發出的文電,從創建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抗日運動發展的戰略全局上,謀劃未來,提出兩大主力紅軍會合后的北上抗日戰略方針,為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注入了政治戰略轉折性的特質內涵。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翻越夾金山的前夕,6月16日,以中共中央及紅軍中央野戰軍的名義和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的署名,為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復電紅四方面軍及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以及毛澤東、朱德在翻過夾金山的第一次講話,及時鄭重地提出以下幾個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更能顯現翻越夾金山及其所體現的精神意蘊的戰略轉折性重大意義。

一是關于展開中國革命新的階段問題。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對越過夾金山、兩大主力紅軍會師之后的形勢任務,作出展開中國革命新階段的科學判斷。6月15日,《紅星》報發表題為《偉大的會合》的社論,明確指出: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是歷史上空前偉大的事件,是決定中國蘇維埃運動今后發展的事件”[12]。6月15日,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及紅四方面軍全體指戰員發出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及中央紅軍全體指戰員賀電,指出:“懋功會合的捷報傳來,全軍歡躍。你們勝利的轉戰千余里,橫掃西南,為反帝的蘇維埃運動與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歷盡艱苦卓絕的長期奮斗,造成了今日主力紅軍的會合,定下了赤化西北的最有利的基礎的條件。我們與你們今后在中國共產黨統一指揮之下,共同去爭取西北革命的勝利,直至蘇維埃新中國勝利?!保?3]6月16日,中共中央及中央紅軍全體指戰員,在為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復電中指出:“中國蘇維埃運動兩大主力的會合,創造中國革命史上的新紀錄,展開中國革命新的階段,使我們的敵人帝國主義、國民黨驚慌戰栗?!辈⑻岢鼋窈蟮娜蝿帐恰拔覀兪謹y著手,打大勝仗”“為蘇維埃奮斗到底”。 [14]從《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與蔣介石賣國宣言》的發表,到展開中國革命新階段的提出,為紅軍長征的政治戰略從國內土地革命戰爭逐步向北上抗日民族戰爭轉變,為日后召開中央政治局兩河口會議確定北上抗日戰略方針,統一認識、統一目標、統一部署,奠定了正確判斷政治形勢和正確戰略決策的理論基礎和政治基礎。

二是關于謀劃未來,確定發展戰略方針,建立新的根據地的問題。

6月16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中革軍委領導人還在翻越夾金山,加速推進兩大主力會合的過程中,但會合后紅軍向何處去,長征的戰略方針如何確定,必須超前謀劃。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領導人關于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略方針,于6月16日凌晨2時致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電。明確指出:“為著把蘇維埃運動之發展放在更鞏固更有力的基礎之上,今后我一、四方面軍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并于適當時期以一部組織遠征軍占領新疆?!保?5]并指出:以懋功為中心之地區,縱橫千余里,均深山窮谷,人口稀少,給養困難,大渡河兩岸,直至峨嵋山附近,情形略同,在此非長久之策,必須出此而建立新的川陜甘蘇區。李先念回憶在懋功向毛澤東匯報兩軍會師后的發展方向時說:“這個時候,毛主席正考慮全局的大問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準備制定會合后的戰略方針?!保?6]當毛主席聽取了李先念對形勢的分析和向東北方向發展的建議后,連連點頭,為日后兩河口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打松潘戰役,提供了決策預期。

三是關于加強統一領導,徹底消滅蔣介石反動派,趕走日本帝國主義的問題。

6月15日,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發表的《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與蔣介石賣國宣言》,明確提出:“全國海陸空軍與紅軍攜手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號召全國民眾統統動員起來”“共同參加反日的神圣戰爭”。[17]6月17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翻過夾金山,來到達維,受到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的熱烈歡迎。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顧不上休息,在一座喇嘛寺里詳細詢問了前來迎接的部隊情況,聽取了紅四方面軍二十五師師長韓東山的匯報。當天晚上,在達維喇麻寺附近的坡地上,舉行了兩軍會師后小型聯歡會。毛澤東、朱德先后在聯歡會上講話。據韓東山回憶,毛澤東在講話中說:“今天我們勝利會師了,我們一、四方面軍是一家人,要在黨中央領導下為徹底消滅蔣介石反動派,趕走日本帝國主義而共同奮斗?!保?8]毛澤東的講話言簡意賅,指明了兩軍會師后的政治戰略方針和奮斗的政治目標。

結語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在夾金山南麓發出的重要文電和指示,提出的兩軍會師后的戰略方針,是極具戰略遠見的。它不僅正確反映了全國革命形勢發展的要求,而且適時地把紅軍長征由戰略退卻逐步轉向戰略反攻,打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推動川陜甘地區乃至全國抗日運動發展,具有歷史轉折性的重大意義。毛澤東和黨中央在夾金山南麓發出的多份事關全局的文電和指示,不僅為紅軍以堅強意志和毅力征服夾金山指明了政治方向、提供了精神動力,而且為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賦予了極為深刻的戰略意蘊和政治內涵。

【參考文獻】

[1]曲愛國、張從田:《長征記》, 華夏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頁。

[2]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第153頁。

[3][4][8][9][10][17]吳德坤主編:《遵義會議資料匯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292、302、300、301、301頁。

[5][11][12][13][14][15][16][18]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著:《紅軍長征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 ,第128、162、163、162、162—163、171、165、164頁。

[6][7]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紅軍長征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8、108頁。

(責任編輯:單孝虹)

猜你喜歡
夾金山
夾金山,一座信仰的高峰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夾金山,一座信仰的高峰
四川省兩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獲批
夾金山上 馬燈紅
夾金山下的等候
越夾金山
夾金山紅色旅游文化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
夾金山(外二首〕
雪山行軍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