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索

2024-04-25 11:25邢秀偉葉珊珊
衛生職業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服務性免疫學病原

邢秀偉,葉珊珊,祝 芳,馮 霞,李 娟

(1.商丘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河南 商丘 476100)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是臨床醫學專業一門基礎醫學必修課,它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可為學生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是培養學生臨床醫療工作能力的重要課程。但在該課程教學中因傳統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理論脫離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如何激發和培養高職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成為當前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高職高專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諸多不足,如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整個教學環節通常只有課堂理論授課和實驗室實訓兩部分,在這種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能動性較差,理論教學效果欠佳;在實驗室實訓中,受到刻板實驗設計、實驗場地限制,加之實驗內容單一乏味,使得實驗課授課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如何構建一個科學、合理、新穎、富有創新性教學模式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需要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市場的要求。為此,我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多個方面入手,探索適合于現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新型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增強人才素質[1]。

2 高職高專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索

2.1 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提出

服務性學習是針對高職院校傳統教學模式弊病的新模式,服務性學習注重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將學校的教學和學生的社會實踐較好地聯系起來,系統地把服務內容滲透到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和創新空間[2]。服務性學習就是以社區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公民責任和社會義務的培育,以服務為中心進行課程改革,通過對課程內容和方法的變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學業水平、滿足社會需要、營造良好學術環境、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提升職業素養、塑造健康價值觀[3]。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傳授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并最終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2.2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服務性學習模式的構建

服務性學習是“做中學”教育理念的實踐。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服務活動,使其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能和方法,從而實現職業能力與素養提升的目的。

2.2.1 以社會服務為導向,合理設計課程標準 社會實踐或服務對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提升職業素質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根據不同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服務性學習的課程標準設計。其中服務性學習更加關注服務過程和專業課程學習的內在聯系,服務活動的內容不僅是課堂知識在實際崗位中的運用,也是對課程知識的融合和深入[4]。

在高職院校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時間及考核實施辦法等要“以能力為本位”進行革新。要“以能力為本位”來組織和實施社會實踐性教學活動,并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在教學任務單中重點關注各教學環節的規劃、實施,教師引導任務的完成。

2.2.2 加強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培養,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在高職院校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中,服務性學習在課程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應重視服務性學習師資培養,著力提升教師專業應用與實踐能力。實踐課程設計時,教師作為課程設計者,一定要具有“能力本位”的服務性學習意識;教師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同時又是學習者。教師是服務性學習中的引導者,是引導和督促學生開展服務性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協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的實際指導者,是聯系理論與實際、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規律的實踐者。還是對學生社會實踐效果進行考核與評價的督導者。對于指導教師原有知識結構以及從社會實踐來看,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引導者。這種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必須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服務型轉變[5]。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中進行服務性學習,需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與完善,所以,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革新者。要為教師提供各種機會,豐富其實踐工作經驗,使其既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較高的教學水平,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增強其自身實踐和實踐指導能力。

2.2.3 提高學生參與服務性學習的主動性和主導性 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中推行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必須按照系統化、規范化的原則,以整體優化為基礎。服務性教學活動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發揮高職院校的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為社會服務,把實踐教學基地打造成綜合性和專業性強的產學研結合基地。確保學生主動參與,提升學生參與服務性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參與服務性學習的主導性。在教學中開展服務性學習,以學生為主,旨在提升學生學業成績,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等[6]。學生通過參與服務性教學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和崗位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知識與技能,同時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或與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并能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自我發展的目標。學生在社會服務過程中也許會遇到種種困難,教師可以給予指導、啟發,但盡量要讓學生自己采取行動,做出判斷、做出決策。同時讓學生在服務性活動中親身體驗成功與失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激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服務性學習過程,使服務性學習得以順利實施。同時,學校、社區、家庭、企業單位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

2.3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2.3.1 緊扣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和臨床崗位工作要求優選教學內容 課程教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教師必須緊緊圍繞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結合醫師崗位對工作能力的要求,堅持高職生“明確培養需求,突出綜合素質”的原則,確定教學目標,優選教學內容,把握好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授課過程中,注重醫學免疫學超敏反應方面、人工免疫實用性方面的內容,醫學微生物學重視常見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與防治、醫院感染、消毒滅菌應用性方面的內容,寄生蟲學中關注醫學蠕蟲及醫學原蟲引起疾病的臨床表現、標本的收集等方面進行的研究。減少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的分子結構、補體識別活化路徑、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應答過程和調節等難點內容講解[7]。

2.3.2 重視教師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知識培訓、能力和素養提升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先備好課,既要備授課內容,又要備教學方法。服務性學習是近年來新提出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加強教師相關知識培訓,提升服務性學習能力,按要求對知識內容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和分析比較,明確各板塊內容與社會服務的關系及內在聯系。教師備課前必須精心準備、認真研讀,根據教學大綱,明確教材要點,把抽象變具體,讓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在講課結束時,還要對本節課教學中的成敗得失進行及時的反思,能較為客觀、真實地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要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選擇及學生掌握情況方面進行分析與總結,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師生互動,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8]。由此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3.3 開展社會服務性實踐教學活動 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性實踐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內容促服務、以服務促學習,最終使學生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適應崗位需求。主要開展的活動有:(1)幼兒園流感預防、體溫監測、口腔檢查和兒童蟯蟲病篩查衛生服務實踐活動。(2)感染科常規查房問診服務實踐活動。(3)到社區和公園做衛生宣教服務。每次實踐活動前后組織學生反思,并填寫調查表,讓學生深度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了解崗位要求,提高職業素質,以更早、更好地適應職場要求。

2.3.4 采用案例教學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并主導服務性學習采用案例教學法,以實例為引領,從問題出發,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問題為主,從而掌握解題技巧,促進自主學習。這種模式強調了知識、經驗和技能三者之間相互聯系與轉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9]。其中,每個模塊又包含若干個小項目、若干具體的知識目標以及相應的考核評價方式。譬如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教學中,帶學生下科室,到傳染科學習常見傳染病相關知識。在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診查前,首先針對個體病例特性設立問診內容,針對內容設立問題,如“乙肝五項指標包含哪些抗原抗體?各個指標具有什么樣的臨床意義?這位患者處于病毒性肝炎的哪一個時期?對于乙肝病毒的感染我們如何去防治和阻斷?”根據提出問題展開有序問詢,服務了患者,解決了問題,實現了學習,達到了目的。課程授課中,首先要把前面留出的問題解決掉,再提出新問題,乙肝五項指標的結果與之前有較大差異,然后再請學生對該患者的病情進行討論和評判,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最后,用練習題來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總結與討論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是一門課時較少、內容較多的課程,為提升教學效果,對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進行合理的融合。同時根據教學需要可適當增加一些實驗項目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10]。如教授革蘭染色、細菌培養及生長現象、消毒滅菌與肥大反應內容時,要增加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做,從而提高學生操作技能。

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延伸。教師應敦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正面解答。學生可根據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及記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交流、思考來加深印象,掌握知識點[11]。課中教師把臨床病例拿出來,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教師和學生成了課堂中相互作用的主體,能使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生機勃勃,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基礎教學服務化,理論知識實用化,最后達到十分理想的教學效果[12]。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要與醫療崗位需求相結合,建立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服務性學習教學模式,并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評價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使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素養需求。

猜你喜歡
服務性免疫學病原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現代免疫學》稿約
《現代免疫學》稿約
高職體育教學中貫徹服務性管理的探究
強化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服務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電視法治欄目服務性問題的探討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中國免疫學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中國免疫學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從《連線119》探討服務性電視新聞節目的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