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歷史文獻史料教學探究

2024-04-25 09:32鄭小瑋
高考·中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鄭小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的高考題中也多是依托史料創設情境來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正所謂無情境不命題,無情境不教學。有鑒于此,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更加重視使用史料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學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文獻史料由于實施起來比較便利,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不僅在高考試卷的命題中出現得最為頻繁,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也是最常見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文獻史料教學

長期以來,高中歷史課堂過于側重強調結論傳輸,以致忽略了學生獲得歷史知識過程的培養。比如典型的“三段論”教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就往往直接給出結論,然后讓學生機械識記,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素養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及時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改革教學理念,把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史料實證的培養當作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來落實。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修訂)的相關教學提示第3點中提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歷史情境的設計,讓學生體驗當時人們所處的歷史背景,感受當時所面臨的社會問題[1]?!蓖瑫r《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20年版)也強調:“高考要創設出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考生素質的問題情境作為考查載體?!边@意味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必然是要在基于情境創設的前提下進行的,正所謂無情境不教學,無情境不命題。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學生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方能考查出學生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具備了怎樣的品格和能力。然而,眾所周知,歷史意味著過去,很多歷史事件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極其遙遠,加上學生社會閱歷有限,哪怕有些事件時間上距離不那么遠,但學生在主觀感受上仍有可能是陌生的。那么如何創設出好的情境?真實的情境又要如何去定義呢?合理運用史料,創設出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歷史情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在課堂中更加注重結合史料進行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史料解讀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擴展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辯證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從而最終達成歷史五大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歷史試卷,不論全國甲卷、乙卷、新課標卷還是各地方卷都采用了大量歷史材料作為命題素材和依托,突出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如:2023年全國新課標卷42題,摘編了黃慶和王巧榮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中的有關內容,考查中美外交的相關問題。再如:2019年新課標全國Ⅰ卷第42題,摘錄了中國現代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國史大綱》中的內容,要求“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持論有據,論證充分”。這不僅考查了學生解讀文獻史料能力,還考查學生運用史料、相關史實去論證自身觀點的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對學生解讀史料、運用史料和分析、論證歷史問題能力的培養,進而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思辨意識和思維品質。在眾多類型的史料中,文獻史料由于實施起來便利,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不僅在高考試卷的命題中出現得最為頻繁,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也是最常見的。

一、何為文獻史料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先生說:“史學便是史料學?!笔妨暇褪侵改切┤祟惿鐣v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并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是可以在研究或討論歷史時作為根據的東西[2]。而所謂文獻,按照元初史學家馬端臨所說,主要應包括文字資料和口傳資料兩大部分。結合上述觀點,我們這里所說的文獻史料主要指以文字形態存在的,具有歷史價值的,用來研究和談論歷史的史料,是歷史認識的基礎之一。文獻史料主要區別于圖片史料、影像史料和口述史料而言。根據文獻史料的載體不同主要又可以分為兩類:以紙張為載體,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傳記、文集日記、筆記、報刊、信件等;以石質、木質、竹質等為載體,如石刻文字、青銅銘文、竹簡木牘、甲骨文等。

文獻史料的優點在于,它是所有類型史料中最主要、最豐富的史料,研究價值較高,能基本反映出當時的歷史狀況,是研究當時社會狀況的最重要工具。但由于文獻史料往往容易受到個人因素(撰寫者的階級立場、個人修養、生活閱歷),政治因素(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觀念影響、政治權勢篡改歷史的需要),時代因素(特定時代背景以及研究方法、角度的限制)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有可能出現錯誤或者不夠全面。比如:文學作品就容易受作者個人所處的時代環境限制、人生閱歷以及情感價值觀的左右,甚至作品由于要迎合市場讀者的需求等因素影響,時常具有文學加工的成分,可能被過度渲染、夸大表達等。再比如:官修史書一般會帶有統治者的感情色彩和政治目的的訴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要結合需要講授的相關知識點,對找到的文獻史料進行有甄別的篩選采用。教師在利用文獻史料進行教學時要盡量按照真實性、客觀性、典型性、科學性、有效性的原則進行。

二、如何運用文獻史料教學

首先,教師必須要重視歷史教科書的作用。歷史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歷史、教師教授歷史的主要工具,無疑是文獻史料教學中最重要的載體。要知道能被選入到歷史教科書中的文獻史料不僅在幫助學生理解和解釋歷史事實上是有利的“證據”,相對而言,編者們精心挑選過的文獻史料往往也更符合學生的學習思維和邏輯規律,便于學生閱讀理解,所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歷史教科書中的文獻史料是進行史料教學的敲門磚。最為明顯的就是部編版新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本必修和三本選擇性必修教科書中都設有專門的“史料閱讀”欄目,足見其重要性。同時,現行的統編歷史教科書,不僅重視高中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更加關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正好符合我們的教學需求。

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部分史料進行解讀、分析,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該章節中的重難知識點。例如:《中外歷史綱要》(上)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中,在講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時,我們注意到在課本的“史料閱讀”中就摘錄了《魏書·高祖紀》中的段落,“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經世,咸以威武為業,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欽明稽古,協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軌度,斟酌用舍,煥乎其有文章,海內生民咸受耳目之賜”。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該部分史料內容,從中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不論是對政治制度還是百姓的生活都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來幫助學生加深對北魏孝文帝改革影響的了解。同樣,在《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中,在分析工業革命的背景時,在課本第57頁有一則摘自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中的文獻史料:“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蓖ㄟ^對該資料的解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什么說工業革命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場??梢哉f,用好課本中的文獻史料進行教學,既實用又具有典型代表性,同時能較好地培養學生文獻史料閱讀的興趣,為學生的文獻史料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雖然歷史教材所選擇的文獻史料頗為豐富且具有典型代表性,但畢竟受教科書篇幅以及內容選擇的限制,不可能完整地為學生呈現出整個歷史事件的全貌,所以除了用好教科書中的史料外,另一種較為便利的方法就是借用歷年高考題中的文獻史料作為素材。一來高考試題的命制大多皆是精益求精的,因此高考真題試卷中的文獻史料自然也是優中選優的,情境性和針對性都較強;二來高考真題卷中的文獻史料一般會和課本知識以及學生能力水平考查結合得較為緊密,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起來更加權威,也更有指向性。

當然,教師們在使用此類文獻史料時,最好能先將歷年高考題中的文獻史料根據古今中外不同的內容進行歸類整合,再根據授課的需求,將對應考題中的文獻史料與課本內容相掛鉤。在講授知識點之前,可以作為史料導入,在講授知識點之后,可以作為史料強化,既能提高學生歷史解題能力,又能夠通過試題史料充實學生對該部分歷史的認識。例如,在講授“宗法制”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借用2019年課標Ⅲ選擇題第24題中的“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這一文獻史料。通過對該史料的解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宗法制強調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關系,促成了后世孝悌、禮樂文化的形成。又如在評價商鞅變法中的軍事改革時,可以借用2022年全國乙卷第45題中的材料“商鞅變法,嚴懲百姓私相斗毆行為,獎勵軍功,授以爵位田宅,養成‘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的風氣,秦國的軍隊幾乎戰無不勝……但他認為按商鞅之法組建的秦國軍隊,‘隆勢詐,尚功利,無禮義教化,‘干賞蹈利(求賞逐利),只能稱之為‘盜兵……”(由于題目較長,這里僅節選試題材料中的部分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對該文獻史料的解讀,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商鞅變法軍事改革中的利與弊:商鞅變法雖然提升了秦國軍隊的戰斗力,為秦國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也嚴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有利于封建地主階級的發展。但是由于它缺乏仁義,導致了逐利尚武的社會風氣。通過這一試題文獻史料的運用,在加深對知識點認識的基礎上,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方法,既運用文獻史料培養了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歷史辯證邏輯。當然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工程量無疑是很大的,這里建議發揮好學校歷史教師的集體力量或者適當借助一些相關平臺的資源進行二次整合。

在運用高考試題里的文獻史料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解讀材料方法、技巧的相應指導,如:先通讀史料,明確材料的中心大意;再圈畫出關鍵詞(注:反復出現的詞匯,表轉折、表強調的詞匯,特殊符號省略號前后、破折號后面跟著的詞匯等),再逐句提煉、歸納出核心意思;接著對同一意思的知識點進行合并概括;最后,整理表述,盡量要點化、簡潔化和專業化地進行表述。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運用高考試題文獻史料進行教學的最大效用。

除了以上兩種途徑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以讀促研,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歷史課外書籍的閱讀,幫助學生拓寬文獻史料的來源,彌補課本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等[3]。當然,在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和資料時,教師要嚴格進行把關,既要保證書籍內容客觀、真實,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選擇的書籍還可以帶有一定趣味性,增加學生閱讀樂趣,優化閱讀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史記》《中國大歷史》《萬歷十五年》等文史著作,以期幫助學生構建宏觀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框架,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歷史時空架構的整體思維。當然,作為高考科目,從實用性角度來說,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在歷年考試中經常被拿來引用的一些名家著作,諸如:中國歷史學家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美國知名歷史學教授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中國近代史》等。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書籍,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見解,在豐富歷史知識儲備,同時如果真的有幸在考試中再次看到相關文獻史料時,學生會有熟悉感、親切感,解題也能更加從容,快速把握住材料中的關鍵點以及文章主旨。

學生在閱讀一段時間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對教材中涉及的歷史事件進行重現。比如開設一節閱讀課,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指定的書籍或引發特定的部分文獻史料給學生,設計出導讀單,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相關文獻史料的閱讀,在閱讀的基礎上分小組展開討論、最后派代表進行閱讀成果的分享。這種閱讀課全員參與性較強,能力要求不會太高,給了更多學生表達的空間,從而提高了文獻史料閱讀的價值。又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發放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史料作業,如??笔妨险`、判斷史料真偽、分析史料價值等,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解讀史料并提煉核心思想,訓練學生文獻史料解讀能力,為學生提供感知與解析過去文化的機會與空間,無形之中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培養了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意識。

歷史材料浩如煙海,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在一些報紙、雜志上閱讀到片段史料,嘗試與課本主干知識相聯系,并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史料真偽、辨明史料價值,也可以反其道通過將收集到的史料佐證課本知識準確與否,進而加強學生文獻史料解讀能力的培養,并借此樹立起正確的唯物史觀和時空觀念,從而達成通過文獻史料教學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結束語

“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這是史料教學的魅力,也是歷史學科的特色所在,文獻史料教學無疑能夠把這種魅力和特色都發揮到極致。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文獻史料進行教學則能事半功倍??偠灾?,要想落實好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敢闖新路,敢為人先,才能開辟出一番新天地。

參考文獻

[1]王雪.歷史情境構建的途徑與實施[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3(11):21-24.

[2]周鵬.文獻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1.

[3]李文霞.淺談人本主義教學觀對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指導作用[J].新課程研究,2022(17):90-92.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基于選考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隨想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