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臣相得的真相與演繹

2024-04-25 12:26張程
領導文萃 2024年8期
關鍵詞:蜀漢荊州劉備

張程

建安十二年(207),26歲的南陽隆中青年諸葛亮加入盤踞荊州北部的劉備勢力。

在良禽擇木而棲的亂世,諸葛亮的選擇本是歷史長河中一朵并不突出的浪花。但事后發展表明,這場入職對蜀漢政權乃至三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諸葛亮作為劉備勢力集團的后起之秀,在劉備死后迅速掌控了蜀漢的實權,主導了蜀漢的發展。他加入劉備陣營一事,具有額外的意義,需要著重解讀。

建安十二年,46歲的劉備飽經風霜,且有“皇叔”之尊,為何三番五次屈尊造訪一位除了江湖傳說沒有任何實績的年輕隱士?

三顧茅廬的敘事預先假設諸葛亮是千年難遇的人才,得一臥龍就能參與群雄逐鹿。這是故事中所有人物都接受的不證自明的“事實”,突出了劉備的唯才是舉、求賢若渴。

人才確實是政治斗爭,尤其是亂世梟雄爭斗的重要因素,但肯定不是梟雄首要的考量因素。中國從東漢開始步入門閥社會,豪強大族壟斷政治、經濟和輿論大權,把持地方實權。亂世中,地方世族勢力的政治能量更加凸顯。割據勢力莫不爭取地方豪強世族的支持。中國的世族時代一直持續到唐朝中后期,才在科舉興盛和分裂混戰的雙重打擊下分崩離析。

盤踞新野的劉備,大半生奔走在冀北、徐州、中原腹地和荊州北部,深知爭取門閥支持的重要性。無奈他初來乍到,與荊州世族關聯淺薄。為融入荊州世族網絡,劉備迫切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

隱居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比劉備早來荊州的山東世族子弟。他出身瑯琊,父親早逝,從小依附叔父諸葛玄。諸葛玄赴任豫章太守,政爭失敗后投奔好友、荊州軍閥劉表。諸葛亮隨之來到荊州,并在叔父死后隱居隆中。雖然家道中落,但諸葛亮天資聰穎,加上刻苦攻讀,在當地小有名氣。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家族通過聯姻深深融入了荊州世族。

對這樣一個既有真才實學又握有融入荊州世族網絡入場券的青年,劉備自然要盡力延攬了。即便不至于三顧茅廬這般低姿態,態度也必然大體恭敬。而諸葛亮門第不高、根基不深,加入創業初期的劉備陣營是最現實的職業選擇。這便是劉備、諸葛亮“君臣相得”最初的樣貌。

諸葛亮加入后,幫助劉備爭取了荊州世族的支持,度過了曹魏大兵壓境之下荊州分崩離析的艱難時刻,贏得了參與赤壁鏖戰的原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在赤壁之戰中功勛卓著,而且在劉備慘敗夷陵、駕崩白帝城之后,扛起了蜀漢存亡的重擔,成為蜀漢政權的靈魂人物。

不過,作為一個失敗政權的權相,諸葛亮最初的形象僅僅是眾多忠臣賢相中的普通一員。歲月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夠挖掘一段歷史閃光的一面,照亮它、放大它,直至塑造成一顆炫目的星辰。諸葛亮的形象便在歲月的塑造下熠熠發光,三顧茅廬故事隨之成為熠熠生輝的敘事。

諸葛亮形象及三顧茅廬故事的演變,與中國社會的變遷密切相關。三國歸晉,中國短暫統一后又到東晉南北朝時期。永嘉南渡后,東晉社會更重門第閥閱。封閉保守的世族勢力與蓬勃向上的寒門士人便產生了矛盾,后者渴望通過奮斗出將入相,如諸葛亮般功成名就。底層百姓也鐘愛諸葛亮。諸葛亮醉心事業,不事產業,生活節儉,去世時家無余財,與以崇富斗富為時尚、不事實務、一心安逸享樂的魏晉豪門貴族形成鮮明對比。對比之下,老百姓當然更喜愛足智多謀、一心報國的諸葛亮了。諸葛亮的經典形象,便在此時定型了。

富庶繁華的宋朝將對諸葛亮的推崇推向了高潮。一方面,南宋理學將原先的魏晉正統變更為蜀漢正統,以劉備-諸葛亮為王朝法統的主流;另一方面,經濟繁榮的宋朝政治羸弱、外交屈辱,偏居東南一隅的南宋王朝這一特點尤其突出,朝野官民需要精神層面的支持。宋人對蜀漢政權及諸葛亮極容易產生共情,將諸葛亮等人視為抵抗北方強大侵略者的精神支柱。文人士大夫也更加推崇諸葛亮。

諸葛亮在宋朝的“崛起”,與宋朝社會形態的演變也有關系。大規模的科舉考試和重文抑武的國策,使社會流動活躍起來,中國真正進入平民社會。讀書人很容易在諸葛亮身上找到共鳴,對三顧茅廬故事更是艷羨不已?!熬家远Y,臣事君以忠”,成為忠臣賢相是抱負滿滿的讀書人的人生目標,也在宋朝開始不再觸不可及。平民社會的產生也使得通俗消費市場興起。話本創作滿足了人們的娛樂需求,而三國故事是其中廣受歡迎的暢銷題材。

在宋代話本的基礎上,明代誕生了傳世名著《三國演義》,完美發揚了蜀漢正統論。諸葛亮是其中神化色彩最重的人物,創作者編排了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光輝事跡烘托其形象,即便是失街亭等少數負面事件,也從正面敘述。三顧茅廬更是延續了三個回合,是《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之一。至此,三顧茅廬從《前出師表》的只言片語壯大為一幕大劇,起初的下層世族子弟化身羽扇綸巾、談笑間敵人灰飛煙滅的神人。諸葛亮的形象和三顧茅廬的典故,由此固化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包含了特有的文化內涵。

遺憾的是,即便是在士大夫天堂的兩宋,三顧茅廬也僅僅是讀書人的美好愿望。宋朝同時也是君主專制程度加強的時代。北宋之前,哪怕是莽夫治國的亂世,宰相見天子議政,也可君臣坐而論道,事畢皇帝賜茶、宰相從容告辭。反而是在為后世士大夫追念的宋朝,北宋一建立,宰相范質等便“憚帝英睿,每事輒具劄子進呈,具言曰:‘如此庶盡稟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從之。由是奏御浸多,始廢坐論之禮”。從此,君臣坐而論道成為歷史,臣子的地位一降再降,直至清朝軍機大臣們“跪聽圣訓”。

“君臣相得”永遠只是理想,正如三顧茅廬一般虛幻。

(摘自《藏在故宮里的中國史》)

猜你喜歡
蜀漢荊州劉備
三國戰爭話荊州(下)
讀懂劉備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劉備與徐州
崛起的荊州詩歌
小中見大尺水興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荊州》
蜀漢“大赦”初探
荊州:湘鄂西蘇區的中心地帶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劉備的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