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現狀與優化路徑研究

2024-04-25 10:16曾曉明
當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雙減小學生

曾曉明

摘 要:“雙減”背景下,家校均非常重視學生思想品德培育,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顯著增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共育意識存在偏差,家長共育知識相對薄弱;共育偏重成績,學生外出實踐相對較少;共育資源不夠明確,優秀實踐基地育人效果有待提升等。針對這些問題,作者提出要從完善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頂層設計,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師家校共育能力,建立家校合作育人的良性機制;提高家長自身育人修養,積極參與主題教育親子活動等方面尋找突破路徑。

關鍵詞:“雙減”;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2-0124-03

*本文是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雙減”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廣西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實踐研究》(2021ZJY1344)的研究成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指出義務教育要“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要求“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p>

2023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學校要因地因校制宜,開設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閱讀、科學、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

“雙減”政策為我國推動學校、家庭合力育人提供了保障,但是要將家校普遍關注學生成績作為共育焦點轉換為注重培育學生思想品德,并且形成家校合力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修養,這是“雙減”后必須破解的“卡脖子”難題。學校和家庭要合理規劃、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寫作業和課外培訓時間,讓“雙減”真正減負,讓教育真正回歸本真。

一、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取得的成效

(一)家校共抓德育教育和勞動教育

為了更好地了解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現狀,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和發放問卷調研的形式開展研究。調查顯示,“雙減”政策推進后,家校均重視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家長們普遍感到小學生重復性、機械性作業減少,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的問題大大減少了。67.5%的家長和67.7%的教師表示希望在教育孩子中能更好地幫助解決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習慣的問題。數據表明實施“雙減”后,家校在培育孩子中逐漸讓教育回歸本真,更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和行為養成。家校協同發力共抓勞動教育,學校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育他們認識勞動能創造美好生活、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設置一些課后德育實踐作業,如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后要主動分擔家務、制作美食等。家長也很支持學校布置相關的德育實踐,在家里也會教育孩子開展勞動實踐。學校和家庭協同共育,真正踐行“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p>

(二)家校共育溝通渠道暢通、內容豐富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家校溝通渠道也呈現多樣化、即時化等特征。家校除了沿用比較傳統的面對面交流外,還有很多便捷的方式,如微信、QQ等。家校共育的內容也豐富多樣,學校和家長針對小學生的思想、行為、心理、學業等各方面都有相關的溝通,實現了家校同步推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存在的不足

(一)家校共育意識存在偏差,家長自身共育知識相對薄弱

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家校共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說明“雙減”政策真正落地,但在調查中也發現,有29.3%的家長表示不了解家校共育,63.1%的教師表示家長對家校共育的認識存在偏差,一些老師反映在推進家校共育中最棘手的問題是家長不配合、不理解。一些家長認為學校布置的一些德育實踐作業是增加家長負擔,甚至還將德育實踐作業的一些錯誤解讀信息發到網上,這給學校帶來一定的壓力,也增加了家校共育的困難。新時代背景下,家長除了要接受新政策,更要不斷重塑自己教育觀,提高自己家校共育的知識,積極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共育工作。

(二)共育偏重成績,外出研學實踐較少

“雙減”政策的推行大大減輕了小學生的作業負擔,但高考升學考試“指揮棒”未改變,孩子的學業成績依然是家校最關注的問題。7.9%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最重要,27.5%的家長最希望學校能幫孩子提高成績。29.1%的老師表示與家長溝通最多的問題是孩子學業成績。數據表明,成績仍是當下的小學生家校共育較關注的內容。在調研中還發現,部分小學會定期組織小學生集體外出參加研學活動,但研學的內容較傾向于娛樂、游玩,如到某個主題樂園、兒童公園開展活動;有些學校表示組織學生集體外出要承擔較大的風險,所以幾乎不組織學生外出實踐。

(三)共育資源不夠明確,實踐基地育人效果待提升

校外實踐是當下家校共育新興起的一種形式,學校鼓勵家長利用課余時間帶孩子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志愿活動、參觀游覽等。家校均認同孩子通過參加志愿服務、參觀游覽等活動能提高思想品德修養,但家校在開展活動時以何種資源共育并不是很明確。若結合本地特色,家校共育的靜態資源和動態資源都很豐富,如歷史遺跡、紀念館、博物館、著名歷史人物故居等。家長也會帶孩子參觀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但是家長對實踐基地的內容和內涵的了解并不深刻,往往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開展了實踐教育教學活動并不等于就能真正領悟實踐基地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實踐基地育人效果有待提升。

三、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優化路徑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毙W生思想品德修養的提升和學校、家庭密不可分。學校與家庭在培育小學生思想品德過程中,可以在時間、空間領域上相互補充,形成合力?!半p減”政策的開始推行后,學校、教師和家長要更好地培育孩子,有賴于家校雙方凝聚共識,配合得當,真正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有效合力。

(一)做好家校共育頂層設計,用好優秀文化資源

1.完善共育頂層設計,做好整體性規劃

學校作為家校共育的主導方,更清楚不同年齡段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培育的目標、內容、形式、資源等。學校在家校共育中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整體規劃。如制定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家校共育實踐活動方案,方案要明確實踐活動的準備、目的、地點、內容、過程、總結等,詳細的共育實踐方案能幫助小學生通過認知、情感、行為、實踐經驗的整合最終將實踐經驗轉化為主觀的情感、意志,幫助小學生形成對愛國主義的正確認識,做出正確的愛國行為。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校應根據不同年齡段設定共育目標、內容、形式。低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重在教育和引導其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關心集體、尊敬師長,養成勤儉節約、保護環境、愛惜糧食等良好的行為習慣等。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重在教育和引導其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革命的紅色文化、具備規則意識、環境保護意識、法治觀念等。學校只有完善了頂層設計,做好整體性規劃,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師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連續性的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

2.用好優秀文化,發揮其共育功能

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是寶貴的精神瑰寶,家校共育要充分利用兩種文化資源,以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搭建起小學生思想品德家校共育的橋梁。

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普遍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靜態的文化主要指可供小學生實地參觀的歷史文化展覽館、歷史遺址,革命戰爭遺跡、革命烈士墓園、紅色文化紀念館、博物館等;動態的文化主要是指可以隨著時間、空間變化而傳播的精神,如傳統的名言語句、有名的歷史典故、優秀文學典籍、黨史小故事、革命英雄事跡、紅色經典歌曲等。一般將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作為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家校共育的資源利用就是將靜態與動態的文化資源結合起來,讓文化以“有血有肉”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起到更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雙減”背景下,學校要挖掘與各門課程相關的優秀文化育人元素,甄選一批典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如優秀傳統文化紀念館、博物館、著名歷史人物故居等,挖掘著名歷史人物的感人、勵志故事。學校教師根據學校甄選、挖掘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結合學校的家校共育規劃,聯合家長結合孩子年齡開展分階段、分層次的共育工作,協同合力,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培育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作用。

(二)提高教師家校共育能力,建立更好的家校合作機制

“雙減”后,主科類的家庭作業減少了,要適當增加德育、勞動等實踐作業。德育、勞動類作業能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家校聯合協同育人,老師要把握好家校共育的“度”,布置的實踐作業不宜過多、過繁雜,不要成為家長的負擔。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家校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共育指導能力等。教師推進家校共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教師與家長應該要建立起合作育人的良性機制。教師可以定期收集家長對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共育工作的反饋,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共育中存在的問題,必要時通過研討會的形式討論最優方案。絕大多數小學的班級都會建立起家委會組織,教師可以通過家委會收集家長在日常培育孩子過程中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該方案。

(三)增強家長家校共育意識,積極參與德育親子活動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尚未發育成熟,缺乏自我管理約束能力,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處于構建的關鍵時期,最需要家校的共同教育和引導。

1.家長要主動學習,提高自身育人能力

家長的思想文化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培育,“雙減”背景下,孩子有更多課余時間,需要家長更高質量的陪伴。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家長應該主動通過各自形式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共產黨史、傳統美德等內容,充分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的內涵與教育作用,提高自身思想修養,提高自身修養和育人本領。家長主動地學習不僅能提高自身修養,還能營造良好的家庭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學習氛圍,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

2.積極參與德育主題教育親子實踐活動

學校設計的德育、勞動等各類主題教育親子活動不僅能幫助家長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在參與活動中學得知識,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真正實現“雙向奔赴”。家長要盡量擠出時間積極參與,利用課余時間帶孩子去參觀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實踐基地,如著名歷史人物故居、歷史遺跡、優秀傳統文化紀念館、博物館等,陪伴孩子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認識。多花時間陪孩子閱讀傳統經典著作,加強與孩子日常交流,通過閱讀、交流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塑造孩子的思想品德。

四、總結

“雙減”背景下,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是確保小學生人生道路不偏航的“標配”,只有把小學生培養成為真心熱愛祖國、堅定理想信念、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具備不怕吃苦的勞動精神的未來棟梁,才能為祖國未來繪制宏偉藍圖。我們要抓住學校和家庭兩個關鍵環節,以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傳統美德等為橋梁,搭建小學生家校共育的紐帶。通過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更好地培根鑄魂,真正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任編輯:張玲玲)

參考文獻

[1]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劉偉.小學生品德教育現狀及提升路徑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9.5.

[3]孫夕函.小學家校教育共同體建設探究 ——以大理州S小學為例[D].大理大學,2020.6.

[4]陳思思.“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家校共育的策略優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3.06.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雙減小學生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