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2024-04-25 16:26許軼華徐君于勝男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教學改革

許軼華 徐君 于勝男

摘要: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導下,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內容,各類課程必須注重價值塑造、思想引領的育人效果。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新聞傳播人才的價值理念、從業操守,影響新聞輿論環境。積極思考該課程在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的教學改革并付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從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方法調整、學習資源建設、考核體系改革等方面展開論述,探討教學各環節進行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與路徑,旨在強化課程育人效果。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表明,要明確且細化育人教學目標,層層設計,環環相扣,突出其德育功能;要重點改革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并行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活躍度與參與度;要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添磚加瓦,積極建設課外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要改革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保證各項考核內容靈活多樣且有針對性,并合理分配比例,推動德育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新文科建設;課程思政建設;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045-04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黑河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課程思政育人理念下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GY201945;2021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 文科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JGY20210600;2022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新文科背景下邊疆大學高質量應用型傳媒人才培養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JB1422634

高等學校教學改革一直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重要部分,關系到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這一根本問題。2019年《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課程建設要有規劃、成系統,避免隨意化、碎片化[1],不僅強調課程改革的整體規劃,也暗含了具體課程建設的方向。

一、新文科建設、課程思政建設與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的有機結合

專業課程不僅承擔著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責任,還肩負著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體系的“人”的重要使命,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載體[2]。

(一)新文科建設對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建設的指導

《新文科建設宣言》指出要根據學科特質,結合行業領域特定問題,分門別類推進學科發展[3]。這一原則強調新文科建設不能另起爐灶,硬性安排,而要符合專業本身固有的特點,依托學科本身的教育功能,強化不同學科育人的指向性和特殊性。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屬于新聞傳播學領域,應遵循作為人文學科的新聞學和作為社會學科的傳播學的學科要求,培養具有法律意識和倫理修養的專業傳媒人才。

《新文科建設宣言》大力鼓勵高校進行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實踐,積極培養具有跨學科領域知識的學生[3],這表明學科建設要打破學科界限、專業壁壘。

在學科融合的實際要求下,要找到學科、專業的融合點,將不同學科有機貫通,實現知識的有效連通。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涉及法學、倫理學領域的知識,本身就具備跨學科特征,而法律與倫理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美國學者富勒認為“道德成就法律”。他指出,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其一切行為都會受到社會及道德、輿論的影響。法律存在的意義恰恰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遵守道德的要求,以維護社會穩定。所以,法律和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聯系的,而且兩者互相支持、互相成就[4]。

(二)課程思政建設對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改革的指引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有中心、有重點,要在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下功夫,優化課程思政內容[5]。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包含兩個單元:

一是新聞傳播倫理,這部分要從倫理學角度出發,在梳理我國新聞傳播職業道德歷史的基礎上,重點闡釋新聞傳播活動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是新聞傳播法,這部分內容包含我國新聞法規及其淵源,新聞事業的行政管理、新聞傳播涉及的民事權利以及傳媒監督與司法公正的關系等,每一項都與法治意識緊密相關。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這門課程所講授的內容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圍繞道德修養、法治意識兩大方向展開的,與課程思政的建設要求非常契合。

(三)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機融合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指出,我國大力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其目的是圍繞立德樹人成效,將價值觀的培育與知識傳授以及能力培養有效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3]。

《新文科建設宣言》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核心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次的要素,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取決于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引領力[5]。

也就是說,課程思政建設離不開新文科建設,新文科建設為課程思政建設夯實了價值觀基礎。

二、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要做好課程思政工作,堅守教育陣地,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6]。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要有效利用課堂教學,在尊重并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本課程的思政教育切入點,并改進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構建層級式教學目標

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職業理想等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7]。

首先,教學大綱作為綱目性文件,從課程整體出發設置了三個目標:知識目標即要求學生掌握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的基本知識;能力目標即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讀現實生活中的新聞倫理問題、新聞傳播涉法案例;素質目標即培養學生正確的倫理觀念和職業道德素養,引導學生樹立依法治國理念,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自發約束和規范自我新聞傳播行為,使其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三維目標的一體化,能促進學生協調發展[8]。

其次,教案是對教學大綱的細化,每一次授課都有非常具體、針對性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為了保證課程思政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每次課程都有意識地設置了課程思政目標,至少找到一個課程思政切入點展開。例如,講授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是我國新聞事業和新聞傳播活動的根本指針這一知識點時,要強化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這一主線認知。

最后,線上課程育人目標設置。教師對教學目標有清晰認知,而學生要把握教學目標需要梳理任課教師的教學過程。在課堂講授時,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對知識點的理解上,沒有時間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為了讓學生明晰每次課程的育人目標,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積極在智慧樹平臺建課,充實“育人學習目標”的內容,同時為課程育人添加不同的標簽,如政治認同、國家意識、責任擔當、人民立場等。

從教學大綱到教案再到線上課程育人目標的設置,從整體到部分,一層一層細化,能真正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二)創設多元化教學方法

講授法。這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無論時代和教育技術如何改變,面對面課堂教學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講解式教學方法是最普遍的教學方法[9]。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對普通本科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任課教師對相關理論進行細致的闡釋和梳理,是最重要的授課方式。

案例分析法。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涉及新聞傳播中的法律法規以及倫理問題,這些內容較為枯燥。新聞違法或新聞失范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為該門課程補充了大量鮮活的、生動的、直觀的案例。任課教師授課時要結合真實案例進行理論解讀,從社會環境宏觀層面、新聞體制中觀層面、新聞工作者自身素養微觀層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10]。

情境教學法。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有一半內容都在討論新聞傳播倫理,而倫理學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復雜、豐富的體系,其核心是對“義”與“利”問題的討論?,F代社會“強大的經濟公共性和政治公共性將原有的精神公共性解構掉了……道德原則或道德規范要么變得模糊不清,要么被工具化……對生活之終極意義的闡明與辯護變得愈來愈主觀化和蒼白無力,一種將諸多自我統合起來的精神磁場愈來愈成為問題”[11]。

在此背景下,關于“義”“利”問題的討論愈來愈多元化,引導學生思想變得刻不容緩。任課教師在授課時設置“兩難情境”,讓學生代入其中,作出自己的選擇。同時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在課堂上“打擂臺”,讓不同觀點自由交鋒,以實現對某一問題的深刻認識。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袄眯旅襟w建立師生互相交流的信息平臺,顯示出現代教學的顯著新特性,即創新性、先進性、貼近性、覆蓋性,以及實時性和互動性?!盵12]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在智慧樹平臺建課,積極利用平臺設置的不同板塊輔助線下課堂。教師在學習資源板塊添加學習課件,以便學生課下回顧課堂知識點,利用AI資源庫為學生引進其他高校關于本門課程的教學視頻,鞏固并拓展學生對理論的認知,通過問答討論和作業考試兩個板塊設置問題及布置作業,以實現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以及師生的一對一輔導等。

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打破了“滿堂灌”的單一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建設拓展性學習資源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要引導學生主動提升學習能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實現自我管理[13]。

首先,受華中師范大學媒介倫理案例庫建設的啟發,捕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焦點案例,將之分門別類地置于相關內容的線上學習資源區域,一方面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的意識,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將社會現實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同時,效仿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學院的做法,以課程加分的形式,鼓勵學生挑選感興趣的案例進行理論解讀、創作文章,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同時,積極建設課程微信公眾號,期望能夠讓學生以文章發表而非課程加分、以榮譽追求而非工具理性的方式提高學習效能。

其次,為了避免學生自主學習的盲目性,為學生設置了拓展學習內容。使用文字資源,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全面、更豐富的學術論文和電子書籍。利用視頻資源,在智慧樹資源庫中,引進湖南師范大學的倫理學原理、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倫理學導論等課程,鼓勵學生主動接觸相關學科知識。

(四)設立達成性考核體系

傳統考核形式只注重結果,缺失了對學習過程的考核,要增加過程性考核以增強考核方式的靈活性,強化全過程學業評價[14]。

首先,改革考試比例。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的考核包括日??己撕推谀┛己?,其中,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這樣的比例設置強調了對學生理論知識點的考核,但是難以覆蓋所有的教學目標。在學校制度允許的情況下,將考試比例改為4∶6,可以適當改善教學目標考核不足的情況。

其次,為素質目標設置專門作業,以問答討論、小論文寫作、演講視頻等形式考察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強化學生的德育培養。依托達成度報告的撰寫,按照各項作業占比統計學生的德育得分情況,分析素質目標的實現程度,并進一步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積極思考改進措施。

最后,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考核多樣化。知識目標考核不再局限于期末試卷,適當增加了平時考察的次數,以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目標增設了問卷調查設計、實地走訪等形式,以增強學生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與素質目標的考核一樣,也依托達成度報告,分析各項目標達成情況及存在問題。

三、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課程的教學改革反思

經過兩輪教學改革發現,一門課程的改革實踐能推動多門課程的教學思考。

首先,本課程的成功改革經驗已被本學科其他課程借鑒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而教學效果的強化能提升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教學改革過程中與學生的大量交流加深了教師對當代學生群體的認知,使其對課程德育的開展有了更具體的思路。

最后,教師團隊研讀了大量書籍、文章,這對將來的教學大有裨益。

此外,學生的思想認知也明顯提升,一些偏激的思想被扭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除了教師提供的拓展學習資源,大量學生還主動向老師借閱更多的學科專業電子書籍,并積極與老師討論一些學術問題。

不過,應該注意到,教學改革實踐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涉及思想認知、價值理念的德育目標考核,僅僅依靠客觀的作業來評定顯然是不夠準確的,需要思考德育的培養方式及如何更好地與德育目標的考核形式相結合,使之內化,即“將抽象化的內涵準則納入個人意識之中,成為個體世界的組成成分”[15]。

另外,思政教育目標的實現還應與學生就業后的工作行為、工作觀念掛鉤,訪談從事新聞傳播行業工作的畢業生得知,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很多理念,學生工作后才真正理解。比如“社會責任感”一詞,學生表示親自參與社會議題的調查和報道之后,才對這一抽象概念才有了具象認知。在教學改革時,應優化這一環節,考慮建立已就業學生德育檔案,長期追蹤,有效反饋,以實現良性循環。

四、結語

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不是一日之功,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改革都應該在動態中進行。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作為新聞傳播學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肩負著培養學生法治意識、價值理念、倫理觀念等重任,將直接影響新聞傳媒人才未來的工作指向,對我國新聞傳播生態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德育必須作為其教學改革的重心,使其常態化、長期化。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2019-10-08)[2024-01-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 t20191011_402759.html.

[2] 戢穎.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6):77-79.

[3] 新文科建設宣言[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2020-11-03)[2024-01-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 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4] 羅璇.論富勒的觀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J].法制與社會,2015,7:1-2.

[5]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2020-06-01)[2024-01-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6] 張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7] 鄭青華.課程思政融入新聞與傳播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傳播與版權,2023(24):105-107.

[8] 許瑞芳.一體化視角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維度[J].中國高等教育,2020(8):6-8.

[9] 馮春海.新媒體與課程思政雙重視域下的本科課堂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C]//劉立紅.新聞傳播課程思政論文集.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126-137.

[10] 鄒艷麗.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新聞傳播,2020(1):67-68.

[11] 晏輝.理論品質、智思基礎與現代公共性:倫理學當代發展的核心問題[J].晉陽學刊,2020(2):3-9.

[12] 呂延昌.新媒體下課堂教學的創新與拓展[J].科學與財富,2016(26):94-95.

[13]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2018-10-08)[2024-01-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 t20181017_351887.html.

[14] 韓瑞娜.課程思政和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教學改革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20):53-55.

[15] 秦炳濤,郭援國.內化型課程思政教學理論、模式與實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5(4):430-435.

作者簡介 許軼華,講師,研究方向:新聞學、新媒體。 徐君,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學、廣告學。 于勝男,講師,研究方向:傳播學、新聞學。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廣告創意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淺析課程思政建設面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的《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初探
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動物營養與飼料》課程思政建設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