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策略研究

2024-04-25 02:04賈茹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紅色文化融合發展

摘要:研究新媒體背景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深度發展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利用新媒體手段促進紅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進一步落實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要求,推動高校教育實現全面發展。文章對相關領域的學術文獻、政策文件等進行綜合梳理,旨在了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和現實需求。選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高校領導和思政工作骨干進行深度訪談,探討紅色文化與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徑和發展策略。深入高校,觀察紅色文化傳播和思政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了解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從文獻綜述中可以得出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并提出進一步發展的建議。深度訪談可以得出專家學者和高校領導對紅色文化與思政融合發展的觀點和建議,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實地觀察可以揭示紅色文化傳播和思政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為實際工作提供改進和創新的思路。研究發現,高校師生普遍認為紅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但在新媒體環境下,紅色文化的傳播方式和影響力有待提升。新媒體在紅色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強化其傳播效果。研究認為高校思政教育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此為高校思政工作提質增效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關鍵詞:新媒體;紅色文化;高校思政;傳播;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195-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紅色基因融入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五個三 模式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2zsszsx123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是當前教育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探討新媒體對紅色文化傳播的影響,以及推進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刻不容緩。

一、新媒體對紅色文化傳播的影響

新媒體的興起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更多元化的方式。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和個性化等特點,能夠使紅色文化的傳播更加便捷、高效。同時,新媒體的普及能夠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一)傳播渠道多樣化

新媒體包括互聯網、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等多種形式,能夠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更為廣泛和立體的傳播渠道,使紅色文化更快速、更廣泛地觸達受眾,打破傳統媒體的時空限制[1]。通過網站、博客等互聯網平臺,可以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傳播紅色文化,使紅色文化更加多樣化、豐富化。受眾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等途徑便捷地獲取紅色文化相關內容;社交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等,成為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在社交媒體上,用戶可以通過關注紅色文化相關賬號、參與話題討論等方式與紅色文化產生互動,從而推動紅色文化傳播。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應用的發展,紅色文化也可以通過移動應用傳播,傳播途徑更加豐富,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紅色文化的資訊和知識。例如,一些紅色文化知識學習類的應用,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吸引用戶參與學習;抖音、優酷、愛奇藝等視頻平臺,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通過視頻平臺,紅色文化可以影像的形式展現出來,吸引更多受眾參與,強化傳播效果[2]。

通過多樣化的傳播渠道,紅色文化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和傳播,覆蓋更大范圍的受眾群體。這些新媒體渠道為紅色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能夠促進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

(二)互動性增強

新媒體平臺提供了互動性強的傳播方式,如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互動交流,能夠使受眾更加直接地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傳播和討論中,增強傳播效果和受眾參與感。新媒體的出現顯著增強了紅色文化傳播的互動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交媒體互動。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與紅色文化相關的賬號、話題互動。用戶可以通過評論、點贊、轉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與其他用戶互動交流,形成互動社區。第二,在線直播互動。在線直播平臺如B站、快手等,為紅色文化傳播帶來了新的互動方式。通過在線直播,用戶可以實時與主播互動,提出問題、互動問答、共同分享紅色文化內容,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互動性。第三,話題討論互動。紅色文化的傳播往往伴隨著一些熱門話題和事件。通過新媒體平臺,用戶可以參與到相關話題的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與其他人互動,形成多方交流和碰撞。第四,用戶生成內容互動。新媒體平臺提供了用戶生成內容的機會,用戶可以通過錄制視頻、發布文章、上傳圖片等方式創作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其他用戶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評論、點贊、轉發等,與作者互動[3]。

這些互動形式能夠增強紅色文化傳播的參與性和社交性,能夠使受眾更積極、更深入地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傳播中?;有缘脑鰪娔軌蚬膭钣脩魠⑴c和互動,更好地推動紅色文化傳播。同時,能夠促進紅色文化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取得更加立體、豐富的紅色文化傳播效果[4]。

(三)信息傳播速度加快

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這有利于紅色文化及時傳播和傳承,同時能夠增強紅色文化的影響力與引領力。第一,即時發布。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紅色文化相關信息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布,增強信息的即時性。這樣一來,當紅色文化相關的重要事件發生時,就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傳播,觸達更多受眾[5]。第二,跨平臺分享。新媒體平臺提供了便捷的內容分享功能,可以實現跨平臺的內容傳播。紅色文化內容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多個社交媒體分享,從而迅速擴大傳播范圍。第三,實時互動。新媒體平臺支持即時互動和評論,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就紅色文化內容進行討論,從而形成信息傳播的實時互動效應。同時,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能夠提升紅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促進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6]。

二、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策略

(一)強化紅色文化教育

高校應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思政課程體系,通過課堂教育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可以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如紅色旅游、紅色講座等,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學校的教育課程體系中,如歷史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等,讓學生系統學習和了解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價值觀;在紅色文化的發源地和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地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教育,讓學生親身感受紅色文化的歷史和精神;通過紅色文化主題展覽、教育培訓、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擴大紅色文化教育的覆蓋面,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制作紅色文化教育資料,如圖書、影視作品、數字化教育資源等,豐富紅色文化的教育內容,方便學生了解和學習[7];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推廣紅色文化教育內容,利用新媒體的便捷性,覆蓋更廣泛的受眾,提升紅色文化教育的影響力[8]。

以上方法有助于強化紅色文化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色文化的歷史、價值觀和精神內涵,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9]。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

高??梢岳梦⒉?、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發布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章、視頻等,吸引學生關注和參與。同時,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學生互動,了解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和態度[10],為思政教育提供有力依據。建立紅色文化教育官方賬號,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用于發布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和資訊;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多樣化的紅色文化內容,包括歷史事件、英雄人物故事、精神內涵解讀、相關資訊等,以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和學習;制作高質量的紅色文化教育內容[11],包括短視頻、專題文章、故事配圖等,利用新媒體平臺提升內容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利用新媒體平臺的數據分析工具,了解受眾的喜好和需求,根據數據優化內容發布策略,增強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的吸引力和傳播效果[12]。

利用新媒體平臺,可以突破傳統教育形式的限制,將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更廣泛、更便捷地傳播給大眾,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度,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三)創新教學方式

高校應積極探索適合新媒體環境的教學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如線上直播、虛擬仿真等。同時,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還原歷史場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進行多媒體教學,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紅色文化的歷史、人物和精神,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開展實地教學,組織學生參觀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博物館、紀念館和歷史遺跡,讓學生親身感受歷史,增強對紅色文化的感知和體驗[13];組織學生參與紅色文化主題的實踐活動,如演講比賽、文藝表演、志愿者活動等,培養學生的紅色文化情感和實踐能力;問題驅動學習,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問題、開展討論和研究,自主探究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將藝術與教育結合,通過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表現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歷史意義,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與認同感;利用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設計紅色文化知識競賽、角色扮演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樂趣[14]。

創新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提升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力。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在當代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高校思政工作在與新媒體融合方面,需要擁有豐富的新媒體經驗的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新媒體挖掘與傳播紅色文化,引導大學生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另一方面,高校要開展相應的培訓,吸收其他高校在培養思政隊伍方面的經驗,打造一支懂技術、有水平的團隊。

另外,要不斷更新教師的新媒體技能,并作出評估。同時,要建設線上學習平臺,要求教師靈活運用新媒體,在線上開展宣傳活動和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傊?,要探索出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有效路徑,能夠以新媒體為載體,開展學習教育和相應活動??傊?,高校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既懂思政教育又熟悉新媒體技術的教師隊伍。通過定期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15]。

三、結語

新媒體環境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高校、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只有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對紅色文化傳播的影響,積極應對挑戰,才能更好地實現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融合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周鑫鑫.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路徑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24(1):208-210.

[2] 叢旭文,黃晶梅,劉遵龍.新時代視域下紅色文化網絡傳播路徑研究[J].學術探索,2023(12):59-65.

[3] 林海.“互聯網+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成才之路,2023(36):25-28.

[4] 來小康,任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天南,2023(6):102-104.

[5] 付安玲,張文秀.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紅色文化傳承路徑探析[J].紅色文化學刊,2023(4):84-90.

[6] 廖衛華,樊心穎.大數據時代課程思政中紅色文化數字化建設探究[J].紅色文化學刊,2023(4):91-98.

[7] 于師懿.新媒體視域下強化高校紅色文化育人路徑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23):194-196.

[8] 宋璨璨.當紅學遭遇新媒體:古代小說微信公眾號所刊《紅樓夢》文章問卷分析報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57-59.

[9] 孫卉.新媒體環境下基于文化育人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23):200-202.

[10] 李廣霞,李欣.新媒體視域下紅色旅游傳播路徑的探究[J].傳播與版權,2023(21):85-88.

[11] 劉燦璨.新媒體生態下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實效性探索[J].新聞前哨,2023(21):69-70.

[12] 朱曉莉.媒介融合時代紅色文化的數字化傳播[J].文化產業,2023(30):145-147.

[13] 劉映霞.高校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探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3(5):114-116.

[14] 吳靖蕓.構建高校學生黨員紅色文化教育機制的探索[J].廣西教育,2023(30):53-56.

[15] 楊凡.融媒體背景下紅色文化傳播創新研究[J].新聞愛好者,2023(10):98-100.

作者簡介 賈茹,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紅色文化融合發展
談高校思政課堂的文化建設
多媒體技術環境下高校思政教學系統的設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試論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效能擴展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